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九品县令:开局我把王爷家抄了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吉时

第二百四十二章 吉时

    秦淮心神一酥,不由得咬了咬后槽牙。

    “我还是先回府吧。”

    萧卿灵看着他落荒而逃的样子,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次日一早,朝堂之上吴国公提出攻打百夷的事情,在朝堂和民间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诸多大臣却一反常态的没有明确表示出意愿。

    秦淮安安静静地站在群臣队伍中,冷眼旁观朝堂上的诸多议论,似乎并没有插手的意思。

    这让不少人观望的人更不敢轻举妄动。

    下了早朝,张辅清和秦淮并排走在宫道上,几次欲言又止,直到宫门口,张辅清才叹了口气。

    “你大婚之后,我打算辞官。”

    秦淮看着日渐苍老的老师,站在原地没说话。

    “我历经三代帝王,这朝堂起起伏伏几十载,打仗一事,我不想参与其中,输赢不论,只想在盛世之年退下来。”

    “老师想好了?”

    “想好了。”

    张辅清捏了捏胡子。

    “听说胡安的义务私塾办的有声有色,闲来无事我可以去教教孩童读书识字,也算为大酆朝尽最后一份绵薄之力。”

    秦淮躬身拱手,“老师的境界,学生此生难以企及。”

    “少拍我马屁,我还不知道你,这次打百夷,肯定又是你小子的鬼主意。”

    “老师英明神武。”秦淮笑道。

    张辅清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败给你小子了,回头我会跟旧相识们打个招呼,尽量不阻止你要做的事情。但是你一定要冷静,将所有计划都做好在开战,万不可冲动行事。两国交战,可不是动动嘴那么容易。”

    “是,子弟遵命。”

    秦淮目送张辅清离去,轻声叹了口气,“老师辞官,定会引发一场风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大风报馆此刻正在紧张的忙碌中。

    秦淮决意兴兵,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对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很是珍惜,不希望在引发战乱,不由得议论纷纷。

    舆论必然要像大家想要的方向引导,报纸的威力此刻发挥到了极致。

    马秋月双眼呆呆的看着外面排队买报的人群,脑子里有些乱糟糟的。

    “小姐?小姐!”

    刘也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来,“啊?”

    “准备妥当了,可以开门售卖了。”

    “那就按照往常的规矩开售吧,您在这儿看着点,我最近没休息好,有些不舒服。”

    “要不要请个大夫?”

    “不必,回府睡一觉就好了。”

    马秋月笑的有些勉强,回府的路上,恰巧碰到了从宫中出来的秦淮。

    “秦大哥。”

    “秋月,你这是要去哪儿?”

    “我从报馆回来,按照你说的,已经将百夷屡次侵犯大酆的消息散播出去,相信要不了几天百姓们就会接受大酆开战的事情了。”

    “这几个月辛苦你了。”

    马秋月摇了摇头,看着有些憔悴的秦淮心里针扎一样难受,嘴角勉力扯了扯。

    “大哥明日就要大婚了……秋月预祝兄长大婚快乐。”

    秦淮目光有些复杂的看向秋月,道:“到底是大姑娘了,越来越会说话了。”

    马秋月眼底的落寞一闪而逝,道:“前日靖州传来消息,棉花种子很适合在那边生长,我想等大哥大婚后启程去一趟靖州,安排一下大规模种植的事宜。”

    “靖州路途遥远,一来一回要小半年的时间,不如让刘也或者晓良去一趟。”

    马秋月摇了摇头,一双水眸看向秦淮的脸,故作轻松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别人我可不放心,再说靖州路途遥远,生意上的事情他们做不了主,万一有什么问题还要传消息回来请示,太过麻烦了。现在商会在帝都已经站稳脚跟,靖州那边还是我亲自去一趟去最合适。”

    秦淮沉默了许久,看着秋月坚定地小脸似乎也明白了她要离开帝都的心情。

    “我让赵虎随你一起走一道。”

    马秋月唇角绽开一朵灿烂的笑,“好!”

    二人沉默的走到了竹园门口,秦淮转头看向停在原地的秋月,嘴角动了动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秋月却对着他挥了挥手。

    “大哥,一定要幸福。”

    秦淮顿了顿,点头道:“好。”

    话语说完,秋月快步转身回了菊园,进入小楼轻轻地关上了门。

    后背顺着门板滑落,无声的耸动着肩膀,脸上佯装出来的坚强碎裂开来,大滴大滴的泪水砸落在衣服上消失不见。

    她不是苗家姐妹那般无后顾之忧的女子,也不如芸娘那般有魄力。

    她不喜强迫秦淮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更不想让他为难。

    既是不喜欢她,又何必强求。

    秋月的神情有些怅然,苦笑道:“别到时连兄妹都没得做,还不如早早离去。”

    ……

    天色渐亮,宫里的女官早早等在侯府之外。

    吉时一到,女官和内侍们叩开了侯府的大门,有条不絮的替秦淮换上吉服。

    大红色的婚服让秦淮沉稳的气质里多了几分桃李之色。

    秦淮带着笑意骑上枣红色的骏马,才一出府,就发现除了准备好的结亲队伍,道路两旁挤满了百姓。

    绵延不绝的人群一路延伸到宫墙之外。

    秦淮意外地看了一眼吴晓良。

    “不是我们准备的,是百姓听说今日主子大喜,天还没亮就等在外面,想要为您祝贺。”

    吴晓良话音才落,百姓之中不少人人纷纷扬起了手中的花瓣和兰草。

    “祝秦大人新婚大吉。”

    “百年好合。”

    “早生贵子!”

    ……

    络绎不绝的祝贺声纷纷响起,宁静的清晨瞬间热闹了起来。

    秦淮骑在马上,感激的对着百姓们点头示意。

    队伍走走停停,原本一刻钟的路途走了半个时辰才到了宫门。

    回头望着道路之上铺满的鲜花和兰草,秦淮翻身下马,对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

    “多谢大家!”

    突然,人群中也不知是哪个大胆的喊一声,“秦大人快去吧,别让新娘等急了。”

    秦淮忍俊不禁,笑出了声音。

    原本热闹的人群轰然大笑起来,而后就是密密麻麻的炮仗声响起。

    这些百姓,竟自发的为秦淮放起了炮仗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