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诸界风云传 » 第五回:云宏的史学妙论

第五回:云宏的史学妙论

    对于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差不多到了十五岁就算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仍处在童年期的孩子们看见卓弘也进来一同听课,都不约而同的把头望向他的方向。

    卓弘比他们也大不了几岁,只不过长的确实急了点,十五岁的年纪已是七尺身高,相貌与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相差无几。

    个头比同龄的孩子高一点的叶小宝和吴小玉也在堂中,坐在最后排。他俩中间刚好空出一个座位,卓弘索性就坐在了他们的中间。

    叶小宝好奇的压着嗓音凑过来小脑袋,道:“七师兄,你怎么也来修课了?”

    吴小玉也要凑过来凑热闹,卓弘把食指立在嘴唇前,对着两个小家伙各自做了个禁言的动作,以免扰乱了课堂上的纪律。

    “诸位学子们,把书翻到第五页。”

    堂上云宏的话一落,课业书页面翻动的声音便响彻偌大的课堂。

    “学史明理,学史修德。”

    如此简短的八个字就让云宏啰哩啰嗦的讲了足足十遍,确定大家都听懂了之后,才合上自己的教科书,走下台子,挨个查看堂下学子们做的笔录。

    查看到一个肉嘟嘟的学子跟前,却停下了脚步,指着他的记录本,道:“这位学子,你能给我解释解释这画的是什么吗?”

    肉嘟嘟的胖学子面对先生的问话,立即起身,道:“回先生,小子画的是王八。”

    原本安静的课堂内瞬间响起一阵哄堂大笑,云宏用戒尺拍了拍桌面才又安静下来。

    云宏弯腰捡起那张画的王八不像王八,乌龟不像乌龟的纸张,不悦的道:“这是哪位授业先生教你的画功?”

    胖学子眯起被一张小肉脸裹起的眼睛,道:“是我父王教我的。”

    云宏盯着胖学子问道:“你父王又是谁?教你画这个干啥用?”

    “我父王是八贤王,他说史书中的古人都像个王八。”

    胖学子说到自己的父王,腰也很自然的挺直了不少。

    云宏又道:“那你是你爹的第几个儿子呀?”

    胖学子回道:“第十个,我娘是王爷府里的八夫人,我叫司马靖。”

    云宏用手抚着下颚的小山羊胡,点点头道:“嗯,你爹这方面倒是挺强。”

    司马靖微仰着头,问道:“先生认识我父王?”

    云宏示意这个司马靖坐下,而后道:“这画我先收了,哪天去找你爹讨杯茶。”

    年岁只有十一的司马靖,似乎没明白先生的意思,略有所思的坐回席位。

    云宏重新走回讲堂上,道:“学子们,请重新把书翻到第十页。”

    坐在最后的叶小宝疑惑的喃喃道:“咦,这个先生不是讲过了吗?”

    声音虽小,却还是让耳聪目明的云宏察觉到了。

    “叶小宝,又是你在窃窃私语。”随后用戒尺指向后面,道:“既然你都听懂了,就讲讲这八个字的含义如何?”

    叶小宝撅着嘴站了起来,低着头半天也不出声。

    云宏也不管他,任其站着听讲。

    “远古时期很遥远,上古时期也很遥远,近古时期也不近,那先生便与你们讲讲这华夏国开国以来的历史好了。”

    云宏捋一捋胡须,道:“你们有谁知道呀?”

    见无人应答,云宏便对着卓弘道:“今日便让先生考考你当年所学如何。”

    卓弘起身,娓娓道来:“自高祖太初皇帝平三乱,战蛮夷,终结百余年之混局,立国号华夏。

    经五代帝王,历国运三百五十载。遂封赏有功之臣,册立八王一侯,统兵镇守华夏九州,各为其政,划州郡而治,操练兵马,按时上缴赋税,遂四夷来朝,万邦归顺,这便是我华夏历代皇帝治理国政的法子。”

    当然这只是卓弘对华夏王朝境况的一面之词,而另一些不好的也不便在这些孩童们之间讲。

    文采斐然的卓弘一口气讲了一连串的文词,堂内瞬间响起一顿喝彩的掌声。

    坐在一旁的小师妹吴小玉投来一阵童恋的神色,道:“哇,师兄你好厉害。”

    云宏却只是满意的点点头,训戒道:“很好,看来没白学,可还是不够,仍要戒躁戒骄,唯有持之以恒才是王道。”

    卓弘点点头,但对这个先生的一贯作风,很是没好气的偷偷翻了个白眼。

    或许天底下的先生都是如此,总想着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学的最好,甚至能够超过自己。

    接着云宏就开始高谈阔论起来:“学史明理能够让你们知古鉴今,用那些古人的智慧来辨明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这就是明理。你们明不明白呀?”

    “明白!”

    先生边走边讲,学子们坐在竹席上摇头晃脑的喊着。

    “既然都明白了,要是下次试卷仍不及格的一人十尺。”

    有些学子顿时信心不足的偷偷看了一眼稚嫩的掌心,又端起书本正襟危坐的听讲。

    “你们要是想修道修仙,就要先修德行,你们只有先成为有德行的人,才能修武锻体,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修道修仙。

    一个不懂史,不尊重史的人,肯定是一个没有德行的人,这样的人要么是一介粗鄙的武夫,要么是一个没有长远目光的草莽之人。

    从遥远的上古时期伊始,历代的文明都给我们留下了最为宝贵的财富,这些魁宝都隐藏在史书里,我们要用心去钻研,用心探索,用这里产生的理来修自身的德性。

    我说了这么多,你们有没有明白呀?”

    云宏口吐飞沫的讲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些学子们有没有听明白。

    小小年纪便已发福的司马靖,心里似乎有很大疑惑的举起了手。

    “司马靖学子,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先生说不尊重史的人,一定是粗鄙的武夫,也可能是草莽之人。”司马靖咽了口口水,继续道:“小子不明白的是,我父王到底是哪一种?”

    堂下又响起一阵热闹的嗤笑,而后被云宏的三尺戒板,再次压了下来。

    云宏可能是转累了,于是便坐上自己的竹席,半天才道:“你父王啊,暂且算是个草莽英雄吧,你们这一支脉几乎走的都是草莽路线。

    且不说你太爷爷,你爷爷倒是个知古鉴今的明理人,到了你父王这也就断了。”

    司马靖还是有些不明白的道:“先生,那这是为什么呀?”

    云宏眯着眼,道:“这个你下次休学的时候自己去问你父王吧!”

    司马靖哦了一声,坐下来接着听课。

    “这华夏九大权贵里头,也就司马靖的父王八贤王和自己尚未见面的老爹卓骁是个大文盲,从来都是崇尚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也是最能打仗的领兵者,掌握的兵力自然也是最多。”

    听了司马靖和云宏的对话后,卓弘在心里做了个粗略的比较,至少在原主的记忆里就是这样的。

    云宏看了看香炉里燃烧的香烛,道:“离休课还有一些时间,剩下的你们就自行讨论。”

    学子们开始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也不知道他们是在讨论学科,还是在讨论一些学科以外的事情,原本枯燥的课堂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云宏的授课方式一向都是这样,前一轮总是他在向学子们提问,中间的环节是一直在讲,到了末尾就让他们交头接耳的自行讨论。

    他把卓弘叫出课堂外,道:“听说你前几日受了蛇妖毒?”

    卓弘耸耸肩,道:“不碍事,服了师傅的药已经基本痊愈了。”

    “这朝廷也是,非要提倡什么万物俱荣俱生,这也导致这片宝地上妖孽横生,精怪林立。”

    云宏似乎对这个朝廷定下的法则很不满意,却也只能在背后议论几句。

    卓弘问道:“难道先生对这俱荣共生的自然法则有不同意见?”

    “畜牲就是畜牲,哪怕是成精了,也改不了害人的兽心。你说蛇鼠一窝,还能有鼠的安宁日子吗?

    这万事万物啊,只要有了心,它就会跳出原来的味道。所以说啊,这个时代也是你们这些修者能够一展抱负的时代。”

    卓弘有些不解:“那先生的意思是?”

    “人类的历史总是要有人类去创造,无论是刀耕火种,茹毛饮血,这些我们都走过来了,我们积累的文明也在日趋繁盛而强大。

    什么所谓的依赖于神明,鬼怪,妖魔等这些虚幻的东西,都是不靠谱的,你看着吧,这天下迟早会有一天因为种族间的利益纠纷而大乱。”

    卓弘对他的这番言论,还是有些没有太明白,云宏也没有更深入的给他去讲解。

    直到在不久的将来,当卓弘面对那一场史无前例的混乱之时,他才完全明白云宏所说的这番话的真正含义。

    课烛燃尽,课堂里的学子们一哄而出,纷纷奔向练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