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诸界风云传 » 第二十一回:边关急报、卓骁出征

第二十一回:边关急报、卓骁出征

    华夏王朝已历国运三百五十载,如今是第十二任帝王统治的太莽二十四年。

    自今年入春以来,九州各地郡县灾祸频繁,且是接踵而来,实乃多生不详之兆。

    惊蛰刚过,东部沧州地龙翻身导致两千多人遇难,房屋倒塌无数呈一片废墟状,现场惨不忍睹。

    三个月前,西部漳州八仙镇遭受不知来历的妖物袭击,镇内生活的十万妇孺老幼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白骨森森,如今已成无人居住的区域。

    而就在一个月以内,南部燕州六月飞雪致使禾苗冻霜颗粒无收,足足损失三郡税粮,唯有北部地区还未曾出现什么奇异之事。

    面对此等异象,司天监的圣哲们携带一众占星师,无论是夜观天象还是勘测龙脉,几乎都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也被当今圣上骂的是体无完肤。

    近百年来,国库充盈,但这太莽皇帝司马徽是个喜欢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人,对于这些莫名流失的赈灾钱粮很是心疼的不得了。

    在此期间,年过半百的老皇帝携领朝中文武百官杀猪宰羊敬天礼地,连下三道罪己诏也无济于事。

    雷州位于九州的北部地区,盛产北方独有的高粱米和海产品,实乃鱼米之乡。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独州,面积名列前三,下辖十二郡八十二县,东邻南部楚州,西面接壤齐州,背靠嘉陵江,与北海擦肩而居,再往北便是一望无际的北俱芦洲,蛮族部落统治的平原地带。

    此刻,距离凤阳城三十里处,只有三人的轻骑兵小队,正在策马扬鞭的极速奔袭,身上都是血迹斑斑,穿在身上的轻甲也是伤痕累累。

    胯下的马儿明显已是严重的体力透支,随时面临着力竭身亡的危险,可三人像是背负着紧急军务般仍在抽打马鞭,丝毫不管骑宠如何。

    又奔袭了将近五里地,靠右边的一匹枣红色公马在极其悲鸣的嚎叫几声后,口吐白沫的倒地不起,背上的骑乘者也被重重的摔在地上。

    其余二人见状,纷纷“吁”的一声勒住缰绳,而后翻身下马,查探情况。

    为首的中年壮汉摸摸马颈,惋惜道:“已经死了,真是可惜了一匹良驹。”

    摔在地上的年轻人的喉咙间哽咽起来,带着哭腔道:“红枣陪我三年,可是今日就这样死了。”

    中年壮汉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这马儿也是死得其所,虽然不是在战场上,但这里也算是侧面的战场。”

    待在一旁的另一个年轻小伙子,则劝道:“头儿,此处离凤阳城已不足二十里,我们还是快些赶路,护送军报要紧!”

    “小三,你就留下来陪着小四,军报由我一人前去便可,等你的马体力恢复了,你们一起回城。”

    中年男子吩咐完便跨上马背疾驰而去,只留下马蹄弹起的滚滚尘烟。

    凤阳城北门的守卫们看见有人策马奔腾而来,纷纷打起精神准备拦截。

    来人正是中年男子,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杆已经断掉半截的红色令旗,振声高喊,且不断的重复道:“嘉陵关八百里急报,快快让行……”

    守城官兵慌忙让开道路,任其穿行过去,街上的百姓听见男子口中的喊声,全部都知趣的让开道路退到一旁,生怕被雄壮有力的马蹄践踏。

    “嘉陵关急报?”

    “你这厮真是明知故问。”

    “难不成这北方的蛮人又打过来了?”

    有些多嘴好事的城民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不止……

    一阵穿街走巷后,马蹄终于在高大宏伟的岳阳侯府门前停下,中年男人侧身跳下马背,急道:“嘉陵关紧急军情,速带我去见侯爷!”

    值守侯府的卫队长,丝毫不犹豫的疾步带领着来人赶往正殿。中年男人可能是太过劳累的缘故,竟然在中途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卫队长扶起他道:“你怎么样?”

    中年男人虚弱的逞强道:“不碍事,可能是连续奔袭导致的!”

    而后又指着后背上的竹筒,欲言又止的晕了过去。

    “来人,把他给我抬走。”

    卫队长吩咐两个卫兵前来,随后从他的背夹上卸下装着情报的竹筒,亲自赶去递呈。

    岳阳侯卓骁是雷州的第五任统治者,也是王朝硕果仅存的异姓侯,手握五十万卓家军镇守北境。

    卓骁只有六尺身高,束冠乌发,体魄健壮,面如黑墨,眼神犀利,长了一对八字胡,正看着军报的眼神中充满怒火,嘴角微微颤抖。

    军报中写着短短三十二个字:

    侯爷承启,末将禀奏。

    蛮夷犯境,嘉陵遭袭。

    恪守五日,速派援军。

    卑职斗胆,泣血疆场。

    这是嘉陵关守将袁斌写的一纸军情,字迹凌乱且不失风度,显然是在情急之下所写。按照简报中的说辞,此时的嘉陵关,不出意外的话已经被敌军侵占。

    卓骁面色颤动,心里的一团火即将要爆发。贴身副将庞钰小心翼翼的探问道:“侯爷,军报中怎么说?”

    庞钰接手甩过来的军报扫了一眼,不可置信的道:“他们怎么敢?”

    卓骁转身,面色严峻的道:“没什么不敢的,他们的狼子野心就从未终止,永远都是面服心不服。你即刻随我前往军中,校场点将挥师北援。”

    副将庞钰紧随其后,卓骁突然停步道:“你现在就安排人千里加急,快马加鞭赶往宣州皇城,把此事上呈兵部,奏禀圣上。再派斥候先行一步,前去查探军情。”

    庞钰领命而去,卓骁又对着一旁的侯府卫队长命令道:“即刻灵鸽传信圆玄妙院,让世子赶紧再回来一趟。”

    卓弘已经离开雷州四日有余,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世子卓弘是他中年得子的唯一继承人,可是这孩子虽是个百年难遇的武道人才,却遭上天嫉妒。五岁那年便奇经八脉萎缩,连闻名于世的朝中御医都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能送到老熟人岳千愁的门下做了一个修仙者。

    卓氏一脉的历代祖先都是在战场上马革裹尸死得其所,而且基本都是在走一脉相承的路线,所以在他这个老家伙出征前,很想再见见这个常年求道在外的儿子。

    卓骁换好帅铠,准备前往离凤阳城不远的蓝田大营率军出征。

    二位夫人侯萝和侯烟在听讯后,连忙带着年仅五岁的小女赶了过来,准备送别夫君奔赴疆场。

    “爹爹,你穿这么帅要去哪里呀?”五岁的卓梦怜仍在牙牙学语阶段,嘴巴却是甜的很。

    卓骁疼爱的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和蔼的道:“爹要去打坏人,你在家好好的,切不可调皮捣蛋。”

    卓梦怜滴溜着水灵灵的眼眸,巴巴的道:“知道了爹,怜儿一定可乖了。”

    侯萝担忧的劝道:“侯爷,你今年都过一个甲子了,这种战场厮杀的事就不能交给那些年轻人?”

    侯烟近些日子吃了卓弘给的药后,身体恢复了不少,正眼含泪珠的道:“姐姐说得极是,你这要是有点闪失,让我们这孤儿寡母的可怎么办呀?”

    侯萝自幼习武,曾经也是叱咤风云的巾帼女英雄,只是嫁为人妇后便封刀退隐。侯烟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话的口吻自然也是与姐姐大相径庭。

    卓骁提到战场二字,气血瞬间翻涌,面色凌厉的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此次定要将他们收拾得永世都不敢窥伺九州疆土。”

    侯萝见拗不过,只能妥协道:“那你也得等弘儿来了再走,你们父子好歹再见上一面。”

    卓骁正言道:“已经命人灵鸽传言,三日之内若是赶不回来,也就不等他了。这孩子也是,就留了一封信不辞而别。”

    一家人正叙着离别之情溢于言表时,安排完事宜的庞钰赶回来,颌首禀报道:“侯爷,末将已安排传令兵八百里加急赶往宣州,斥候兵也已经出发,卫队和马匹也已备好。”

    卓骁有些不耐烦的道:“不就是挂帅出征,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多不吉利!你们且在家中候着,无须担忧。”

    说罢,留下仍有担忧之色的母女三人,扬长而去。

    蓝田大营中,一身鎏金玄铠,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手握凤翅紫金刀的老侯爷卓骁亲自点兵点将十万之众,准备在三日后挥师北上御敌。

    不是他不急,按照军报中所讲,嘉陵关超过五日便会沦陷,而大军赶到却需要十日之久。如此算来,不管是嘉陵关还是唇齿相依的雷雄关和锁龙关都会遭受蛮族兵灾,况且可能不保。

    卓骁在出征前,隐隐约约的产生出一丝很不好的感觉,索性就把最精锐的凤字营留在大营中,以备后用。

    担任凤字营统帅的大女儿卓梦瑶,也想随军优先出征,可是被威严有加的老父亲断然拒绝,只能乖乖的留下来听候调令。

    卓骁在蓝田大营中足足等了三日,根本不见世子卓弘赶来,只好先行摔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