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娴话莫说 » 三十二善学堂

三十二善学堂

    决定了让二郎去上学,接下来就是找学堂的事了。小娴多次去镇上观察,请教了不少人,发现二郎这个年纪想要上学的话,还是大伯教的那个善学堂比较合适。

    附近的村落因为邻近镇上,都没开设什么学堂的,几乎都是来镇上读书。再说都是普通老百姓,读书人还是比较少的,所以乡下地方几乎没开设什么学堂的。

    为什么说善学堂比较合适呢?镇上一共三个启蒙的学堂。其中二个都是有年龄限制,多少以上或以下都不收,为了保证学生的总体学识水平不会差太多。而善学堂不是,他什么年龄的学子来启蒙都会接收,只要送过来,考察一翻没什么大问题,一般都能进学。而大伯周大为,就是教启蒙班的夫子。

    选好了学堂,一大早胡氏带着小娴和二郎来到了镇上,准备带二郎去善学堂面试,面试成功就能来学堂上学了。胡氏为了这次的面试,特意去肖掌柜的锦绣绣庄扯了几尺棉布,给二郎赶了一身新衣服出来。穿着这一身新做的袍子,二郎整个人显得更加有精气神。

    辰时三刻,娘仨就到了善学堂的大门口。望着眼前青砖黑瓦的四合院,朱红的大门,铜制的狮子铺首嘴巴上两个大大的圆环,灰色的墙面,门口两座方形门墩,一看这个环境,让来人不敢大声喧哗。

    二郎上前抓住圆环轻轻的敲了敲大门,里面就响起了“谁呀!”的声音。

    不一样,有个六十岁左右头发花白的老伯慢慢的打开了大门,望着眼前的母子仨人轻声的询问:“你们是有什么事?还是来报名的?”

    二郎拱手道:“老伯好!我们是想来面试入学的,麻烦通报一下。”

    “哦,进来等吧,我去问一下董夫子,你们在这稍候一会!”老伯打开大门,把母子仨人让进来。

    不一会,老伯出来让母子仨和他一起进去了二进的厢房,带到门口示意他们自己进去,老伯就转身出去了。

    厢房里的桌后面坐着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看到母子仨人进来,起身走到桌前面。只见他穿着一件宽大的长袍,留着山羊胡须,肤色白皙,五官轮廓分明,温文儒雅的样子。“我是这里的馆长董夫子,是你想来入学吗?”他看着二郎问道。

    二郎听到这话拱手作揖道:“董夫子好!是的,我是来面试入学的。我叫周志安,是田心村的,今年十岁了!”

    “十岁年纪不小了,怎么会想来念书呢?以前怎么不来?”董夫子打量着二郎,疑惑的问道。

    “家里条件一般,这一年才好一点,所以家里决定让小子来学一下,认多点字也行!”二郎认真的回答。

    “这是你家里人吧?都同意你来上学吗?你父亲呢?怎么没有一起来?”董夫子看了看后面的胡氏和小娴,转头看着二郎。

    “我爹因为腿受了伤,不方便行走,所以由娘和大姐送我过来!”

    “夫子好!”胡氏和小娴也问了声好。

    “如果怀着多学点东西的心态来上学,那是没有问题的。人只要懂得上进,任何时候都不会迟!行了,把学费交了,明天就可以过来。自己准备好笔墨纸砚一起带过来上课就行了,直接去启蒙班就可以。”董夫子点了点头,又说:“我们启蒙班一年束修是二两银子,早上辰时上到下午未时,中午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学堂不包饭,住的近的可以回家吃,远的可以自己带饭或家人送都行!”

    “好的,谢谢董夫子!”二郎高兴的给董夫子鞠了一躬。小娴拿出随身带的银子,放在了董夫子的桌案上,对着董夫子也道了声谢。

    “谢谢董夫子,这是我们二郎的束修,请您收下!二郎以后就麻烦您了!”

    “嗯,明天直接过来吧,去吧!”董夫子挥了挥手,转身回了书案后头。

    母子仨人走出厢房,为二郎能入学感到高兴。小娴说道:“走,我们去街上书店买笔墨纸砚,二郎你好好学,只要你肯学,大姐一定供你读下去。加油!”

    “大姐,我知道!就是辛苦你了,以后我不在家帮你,你一个人太累了!”二郎想到这,心情又低落了下来。

    “没事,大姐想到一个主意,如果能成以后也不用这么辛苦再上山了。银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支持你读这几年是没问题的!”

    边走边聊就出了善学堂,母子仨人去书店买了要用的东西,又去街上买了点肉和粗粮。因为家里的条件的转换,胡氏也舍得花钱买东西了,毕竟没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再转到肖掌柜那扯了靛蓝色的棉布,要上学了,衣裳总不能穿以前的。转来转去买了一大堆,仨人的手都提不了了才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