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只有我没外挂的异世界生活 » 第五十六章 光速谈判

第五十六章 光速谈判

    到现在为止,可能迪伦自己都没有发现——这才开始谈判不到五分钟,第一项条款就已经通过了。这种速度,比起其他正常国家之间的复杂博弈、你争我夺,一耗就是半个多月甚至好几个月的速度来说,简直可以称得上的光速了。

    要问原因是什么?

    第一,迪伦压根就不懂现代化的国际事务,满脑子都是帝国强权那一套,再加上本来也是个废物,所以随随便便就把底裤给卖了。

    第二,吴鹏和刘文军其实在来这里的路上,也就是足足两天的时间,早就把一切都谈好了,现在的谈判说白了只是给迪伦做个样子而已,也让他有一点参与感,回去好交差。

    第三,吴鹏清楚帝国的需求和底线是什么,也知道魔族方面的要求和底线是什么。在他眼里,这根本就不是谈判,而是一场买卖,双方明码标价、利益互换而已。而且双方的需求并没有本质冲突,所以要想双赢其实很简单。

    经过第一轮的交锋,迪伦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本就不足的底气更显虚弱,彻底不敢吭声了。

    刘文军看了看迪伦那个怂货的样子,顿时心里踏实了一大半,接着说道:“既然第一个条款已经没问题了,那我就说第二个条款了。”

    吴鹏认真地点点头,装的还挺像。

    于是,刘文军看着手中的纸,说:“第二个条件就是——帝国方开放圣津、神盾、炬火、园山、天河五个沿海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允许我国商人在这五地通商,并设立领事馆且派遣外交人员。当然,帝国也可以向我国派遣外交人员,领馆可以任意选择位置。”

    吴鹏像模像样地思索了一下,便点头了:“可以,双方条件对等,也无损于皇室威严。”

    “迪伦先生,您以为呢?”刘文军问向他。

    迪伦也点点头,说:“正如吴鹏所说,无损皇室威严,当然同意。”

    “好,那就接着说第三条了。”刘文军说,“第三个条件是——协定关税。我希望双方能够进行平等的贸易,所以关税也要一致,可以吗?”

    吴鹏答:“没问题。只要双方对等,皇室不吃亏,就没有任何问题。”

    其实这个条件在短期内对于帝国是很不利的,因为面对魔族合众国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如果关税一致,那么帝国现有的经济体系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农业:帝国的农业依靠的还是人工和畜力的原始耕作方式,偶尔会加一点魔法力量求个雨啥的。可是魔族的农业是什么样的?工业化大机器成规模的生产,一个农民可以种上千亩的土地!而且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做保障,种出的粮食物美价廉。

    如果关税一致,那么就会出现一种现象——魔族的农作物即便交了关税,价格还是比帝国农民种出来的便宜,而且量大管够。那帝国的农民怎么办?没办法,他们会破产。如此一来,底层的民众生活愈发艰苦,到最后连税都交不起,这层层压力最后都会堆到奥斯顿的面前,他会怎么办?

    如果奥斯顿聪明的话,就会一边大力补贴农民以安抚民心,一边大量引进魔族的农业技术,以革新本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此一来,魔族的技术就进入帝国了,只要有了机器(前提是没有太高端的技术),就可以慢慢钻研它的原理,然后仿制。当大家都用上了魔族的技术,贴身体会到了“敌人”的先进,民间就会有大量的人去向往、学习对方,人材不就有了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就会察觉到帝国的这套体制是何等的落后,然后穷则思变——这些人汇聚到一起,就会形成改变国家的洪流。

    但如果奥斯顿不那么聪明呢?那就更简单了——人民活不下去,只能被迫拿起武器,接下来的事,要么人民抗争成功,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这个可能性在奥斯顿手下的雄厚军力面前,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基本可以肯定人民会被镇压,然后呢?镇压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啊!老百姓该吃不上饭还是吃不上饭,该交不起税还是交不起税,到时候说不定还要靠魔族合众国的大量援助过活。那些靠着魔族援助活下来的人还会忠于帝国吗?开什么玩笑,他们只会将不满积压在心里,然后等到恰当的时机暴起发难。如此帝国的根基崩溃,专制的统治也就长不了了。

    所以,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恰恰是对帝国最有利的。

    以上这一切,迪伦压根就没想过,因为他真的不懂。所以当吴鹏点头同意之后,他也就跟着同意了。

    当然了,吴鹏也不会真的就这么放任魔族用经济实力冲垮帝国,因为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总要有属于自己的完善且成熟的工业。但要实现这一点,绝对不是靠加高关税壁垒、大搞贸易保护来实现的。毕竟他在穿越前,血淋淋的现实例子就数不胜数——华夏国的“两个油”,靠着国家的政策保护,油价几乎是全世界最高,可是油的品质却低的可怕,甚至于外国进口车都要特意调整油箱和发动机来适应这种劣质汽油,否则一开就坏。

    还有国产车......外国车进口到国内价格基本上都要暴涨50%以上,一大半都是关税钱。华夏如此保护了国产车几十年,结果呢?除了合资的车企以外,有一家能拿的上台面的吗?那你说这几十年来国家都保护了些什么啊?

    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本子国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先由国家出资办厂,依靠国家的雄厚实力为背景,把企业办起来,等到它立稳脚跟后,再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私人经营。

    其实在晚清的时候,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就曾一度抢过了西方列强的市场,但可惜他受时代的局限,眼界没有那么开阔,到死这个轮船招商局都没有交给私人经营......

    关于吴鹏的这些打算,就连刘文军都不知道,也不可能让他知道。吴鹏就算再对魔族有好感,也不会傻到把自己的未来交到一个初次见面的外人手里。

    刘文军见第三条也无异议通过了,便继续说:“第四个条件是——允许我国商人在帝国全境自由贸易。同样的,我国也允许帝国的商人在我国自由贸易。”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以帝国那中世纪一样的文明水准,它有什么产品能卖到魔族去?但吴鹏知道迪伦肯定不懂这些,所以大大方方地就点头同意了。果不其然,迪伦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至此,刘文军便将手中的纸放到桌子上,然后微微一笑,说:“条约一共四项,两位使者以全部同意,那么接下来就请两位稍后,我会吩咐我的副手打印一份正式的文件,然后由迪伦先生签上字,谈判就圆满结束了。”

    吴鹏如释重负,答:“好的,麻烦刘先生了。”

    只有迪伦一脸懵逼地跳了起来:“什么?这就结束了?!只有这四点要求吗?”

    刘文军点点头:“对啊,就这四点。我说了,只要能够保障我国的商人在贵国自由经商,就够了。”

    迪伦彻底傻了,他以为这场谈判魔族一定会有一些过分的要求,这样自己就能多拉扯几个回合,尽量拖一拖时间,最好能拖上十天半个月的。结果......前后不到十分钟,就谈完了?!谈完了?!就这?!

    吴鹏和刘文军知道迪伦为什么这么懵,所以都在努力憋着笑。在他们看来,一场既定的买卖还要谈多久?只是可怜了迪伦这个胖子,在场的三人里只有他被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