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烟波浩渺之石破天惊 » 第六回 山岭店贵人相救 左家山诸葛安家

第六回 山岭店贵人相救 左家山诸葛安家

    下面依然是金冠道人所讲的真实故事(仍采用第三人称)。

    一场大火烧毁了姑苏慕容家,包括家人在内死了数十人,现场惨不忍睹,诸葛元英也曾去现场看过。看过之后,他也曾感到后悔,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了,感到很不安,但他又想到古人那句话,“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想到古人有话在先,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虽然如此,他觉得济南府不能呆了,苏州也不能去了,武当山更不能去了,他要远走高飞,他告诉东方坤他要去拜访一个朋友,可能要走一段时间,就拜托东方坤照顾他的四个儿子,然后,他就离开泰山去了辽东。他从来没出过远门,不会照顾自己,一路上风餐露宿、饥不择食,再加上担惊受怕,一场大病就慢慢地找上门来了。

    这一天,他出了山海关,天黑之前到了一个名叫山岭镇的小镇上,住进了一个名叫“山岭客栈”的老店里,他让店家给切了一盘牛肉,要了一张大饼和几个小菜,一壶烧酒,痛痛快快吃了一顿就睡下了。没想到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下午,醒来之后便感觉浑身难受,又头晕又想吐,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他挣扎着来到房间的门口,“扑通”一声便跌倒在地,店里的伙计听见动静跑了过来,七手八脚把他扶到床上躺下,伙计一摸他的额头就吓了一跳,简直就像着了火一样,而且还又拉又吐,弄的满屋子都是脏物,他躺在床上也是浑身上下都不舒服,一会儿起来一会儿躺下,来回地折腾。就这样,诸葛元英折腾了好几天,消停下来之后再看这人,两眼无神,面色蜡黄,整个人都脱了相,掌柜的给吓坏了,这才跑到百十里外给他请来一位老郎中。老郎中说他是“被山风打着了(受寒了)”,给他开了几副药,让他吃药静养,而且要多喝姜糖水、吃软食(稀粥,热汤面,鸡蛋汤等),烧退了之后还要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炖母鸡,炖牛肉等)。就这样,诸葛元英便在客栈里住下了,每天服药、静养,恢复身体,这一住就是半个多月。

    在“山岭客栈”养病的这段时间里,诸葛元英经常夜不能寐、浮想联翩,他回顾了这几年经历的事或者说做下的罪孽,心中十分懊悔。

    首先,他觉得一百个对不起那个从小哄着自己玩的“牡丹姐”。“牡丹姐”是看着自己长大的,是自己的长辈,“白面郎”这个绰号就是“牡丹姐”给起的,因为“牡丹姐”特别喜欢自己。“牡丹姐”认为诸葛致清的四个儿子(诸葛元英,诸葛元贺,诸葛元路,诸葛元龙)中他是最乖的一个,既文静又好学,还特有礼貌,“牡丹姐”逢人就夸他懂事,长大后必有出息。万万没想到自己长大了,不但不报答“牡丹姐”还对“牡丹姐”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自己竟然色胆包天、夜入“牡丹姐”的内室对“牡丹姐”强行无礼,这一点连他自己也感到意外,事情暴露之后自己还杀人灭口,竟然当场一剑将“牡丹姐”刺死在院子里。

    其次,他也一百个对不起自己的叔叔诸葛致远(也就是玄空子道长)。本来,玄空子道长是要带自己去武当山学习武当剑法的,途经好友张天武的家,带着自己前去看望,虽然酒喝多了点但是玄空子道长并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张天武的事,“牡丹姐”当然不是玄空子道长杀的!是自己杀死了“牡丹姐”,然后栽赃陷害玄空子道长,让玄空子道长背上了“侮辱朋友之妻并将其杀死”的罪名,害得玄空子道长东躲西藏,藏在姑苏慕容家达两年之久,一直到后来,玄空子道长也没有露面,但诸葛元英隐隐约约意识到玄空子道长可能就藏在某个地方,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冒出来,将自己抓住,想到这里他又感到一阵阵恐惧。

    再有,他更是一百个对不起姑苏慕容家,对不起慕容家的小姐慕容秋影,更对不起慕容秋影的父亲慕容杰和他的夫人。就因为当年自己让父亲到慕容家求亲,慕容家的小姐慕容秋影没有答应这门婚事,自己就心怀不满,借此机会下了毒手,一把大火不仅把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慕容家大宅烧成一片瓦砾,而且还烧死了慕容家男女老少几十口人,包括慕容杰老夫妻和那么多家人!家人是无辜的,慕容杰老夫妻也是无辜的,慕容杰老夫妻对自己那么好,我却要了他们的命!即便是那位不喜欢自己的慕容秋影小姐,她也不应该遭此大难呀!

    还有“牡丹姐”的丈夫张天武和他的朋友,他们也是冤枉的,慕容家的火并不是他们放的,他们却为此被官府捉拿入狱,甚至丢了性命,张天武和“牡丹姐”的三个儿子(张德志,张德明和张德真)也受到牵连,亡命天涯、不知去向(后来,他知道张家这三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三铁道人”,北元的国师和副国师)。

    而且自己还杀死了两个帮自己运石头、堵慕容家大门的江湖小混混儿,那两江湖小混混儿也不当死(当然,他们如果没有死就麻烦了,自己做的这些事就会暴露出来)!

    总之,诸葛元英想了很多,开始他感到很后悔,觉得自己良心泯灭、禽兽不如,后来又想到玄空子道长和那两个江湖小混混儿可能在追查他,又感到很恐惧,觉得自己还是要小心躲避为好。

    虽然他觉得对不起“牡丹姐”,但又想到自己的确是真心喜欢“牡丹姐”,任何一个男人看到“牡丹姐”那种身穿睡衣、风韵迷人的样子恐怕都难以自制,所以自己那样做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自己并没想杀死“牡丹姐”,那都是因为“牡丹姐”追了出来,拽掉了剑鞘,亮出了宝剑,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虽然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叔叔玄空子道长,但又觉得在当时那种场合他也只能这样做,有时他甚至为自己的随机应变感到庆幸甚至自豪,他觉得如果不是自己灵机一动栽赃了自己的叔叔,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

    虽然他觉得对不起慕容杰老夫妻以及慕容秋影小姐,对不起“牡丹姐”的丈夫张天武和他的朋友,但想来想去那也是无奈之举,如果不是一场大火把事情搞乱,如果不是让这张天武和他的朋友成为替罪的羔羊,任凭他们追查下去,那自己杀害“牡丹姐”的真相早就暴露无遗了!

    还是古人那句话,“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诸葛元英胡思乱想地在“山岭客栈”住了半个多月,半个多月后身上的银子都花光了,诸葛元英用手一掏钱袋,钱袋里空空如也,居然一文钱也拿不出来了。

    客栈的店钱、饭钱和治病的钱都是每天一算。店家一看他不再给钱了就来找他。

    掌柜的说:“客官,我们这店是小本经营,客官你一天不给钱我们就一天转不开磨,您老还是想想辙吧,不然,我们也没办法留您了。”

    诸葛元英一看人家要撵自己走,心想:“本想在此地找个事做、挣点钱,没想到却病倒了,就我现在这病殃殃的,什么也干不了呀!离开这客栈我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呀!这可如何是好?”

    诸葛元英一咬牙,就把自己坐下那匹枣红马托店家给卖了,卖了几十辆银子用来偿还店钱、饭钱和药钱。

    又住了些日子,卖马得来的钱都用光了,他依然走不了,虽然不发烧了,也不腹泻和呕吐了,但人却虚弱的不行,由于马也卖了,出门只能步行,可他现在基本上就是寸步难行了。

    店家一看他又拿不出钱来了就又来找他,但这时候诸葛元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心想:“死猪不怕开水烫,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反正我也没钱了,大不了就死在这里。”

    正在这时,客栈里来了两个老人,正是这两个老人给葛元英解了围,也就此改变了他人生的命运。

    这是两个人商人模样的老人,看样子像兄弟俩。但诸葛元英却一眼就看出他们不是普通的商人,他们都是武林人士,每人的功夫还不浅,因为这两个人不仅太阳穴上青筋暴起,而且他们的手指都异常粗大,虎口开放,一看就是使用重兵器(例如,链子流星锤,虎尾三节棍,紫金盘龙棍,日月五行轮等)的样子。

    其中一个看上去略微年长的老人问诸葛元英:“小伙子,你不是关外人吧!听你的口音应该是山东济南府的吧!而且你长得特别像一个人,我说的这个人就是山东济南府诸葛杰老先生的儿子诸葛致清。”

    这话说得真是十分到位,竟然一下子就把诸葛元英的父亲诸葛致清给提出来了。

    诸葛元英非常高兴,说道:“老人家,您说的一点不错,在下不光是长得特像诸葛致清,在下就是诸葛致清的大儿子诸葛元英。老人家,请问您是哪位?”

    老人说:“小伙子,还记得辽东卖人参的左飞龙和左飞虎吗?”

    经老人这么一说诸葛元英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他之所从小就知道人参是最名贵的药材就是因为每年都有卖人参的辽东商人到他们家来,那时他们诸葛家非常富有,他的爷爷诸葛杰每年都要买好多辽东的老人参,有的是自家用来泡酒喝,有些是送给亲戚朋友甚至官面上的人。做人参买卖的商人有好几拨,其中来的最勤是兄弟俩,人称“辽东龙虎兄弟”,之所以这么称呼他们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名字里带有“龙”和“虎”,还因为这兄弟二人都是辽东的武功高手,每人都有一身过人的本领,兄弟俩往那儿一站就给人一种生龙活虎的感觉。诸葛元英还记得那个哥哥的兵器是一对日月五行轮,而弟弟的兵器则是一条链子流星锤,而且他这个链子流星锤与众不同,一条链子上拴着两个锤头,一前一后,好像有个名字,叫什么“追星赶月”。诸葛元英朦朦胧胧记得这哥俩的名字是左飞龙和左飞虎(其实,这二人并非亲兄弟,而是叔表兄弟,左飞龙是表兄,左飞虎是表弟),现在看来应该就是自己面前的这两位老人。

    不错,诸葛元英又看了二老一眼,肯定就是他们,一个是使日月五行轮的哥哥左飞龙,另一个则是使链子流星锤的弟弟左飞虎。

    诸葛元英登时热泪盈眶,“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口中说道:“两位伯父,快来救救侄儿吧!”

    二老大惊,急忙把他扶了起来。左天龙说道:“贤侄,有话好好说,你为何落到这步田地?”

    诸葛元英就把这些年的情况对二老讲了,说父亲诸葛致清和爷爷诸葛杰先后离世,三个弟弟也不知去向,家道败落,自己四处流浪,无处可去,就奔辽东来了,没想到半路上得了大病,手中的银子也花完了,正在绝望之时你们二老出现了。当然,调戏并杀害“牡丹姐”的事他不会说,诬陷自己的叔叔玄空子道长、害得玄空子道长四处躲藏的事他不会说,火烧姑苏慕容家,将有数百年历史的慕容家老宅烧成瓦砾,慕容家几十口人葬身火海的事他更不敢说,自己和泰山寨的女寨主结了婚并且有了四个儿子,而他不管自己儿子的死活只身逃跑的事他也没有提,他所说的都是自己的不幸,二老听了深表同情。

    左飞龙替诸葛元英付了店钱、饭钱以及看病、买药的钱,然后对诸葛元英说:“如果你无处可去就到大伯我那里去吧,你先在大伯家住下,然后再考虑干些什么,或者你就帮助大伯做药材的买卖吧!”

    诸葛元英现在无处可去,左飞龙的盛情邀请对他来讲当然是求之不得的,诸葛元英一迭连声地说道:“小侄愿意,小侄愿意。”

    诸葛元英跟随左飞龙和左飞虎来到一座山前,左飞龙说:“这山原本是个无名的小山峰,我们哥俩来后给起了个名字,就叫‘左家山’,修建了两个山庄,大伯我的在前山,你二伯(左飞虎)的在后山,分别叫‘左家山前山庄’和‘左家山后山庄’。”

    三人来到左家山前山庄,刚到山下就见有一彪人马正在山下等候,大约二、三十人。为首的有两匹高头大马,一匹白马上端坐着一个姑娘,白衣秀袄,火炭火的斗篷,手中一口绣绒大刀,看上去颇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架势,另一匹枣红马上坐着一个小伙子,看起来比那姑娘的岁数小一些,手中一把长剑,马的一侧居然也挂着一条链子流星锤。二人一见二老出现就同时跳下马来,一齐向二老跑来,二人一齐给二老施礼,口中的叫法却不一样,姑娘面向左飞龙口称“爹爹”,面向左飞虎口称“二叔”,小伙子向左飞龙口称“大伯”,面向左飞虎口称“爹爹”。左飞龙和左飞虎哈哈大笑,然后,左飞龙就给诸葛元英做了介绍。

    左天龙用手一指那姑娘,说道:“这是你大伯我的二女儿左秋菊。”

    左天龙用手一指那小伙子,说道:“那是你二伯的大儿子儿左云天。”

    (书中按表:这个左云天就是后来人称“追星赶月”的那位辽东大侠,此人在大元的最后一次武选中连胜三人,虽然最终没有拿到状元,但也算露足了脸面,并因此名扬天下。元朝末年,反抗大元的义军有几十路,他也是其中一路的义军首领,但规模不大,属于小打小闹,主要活动在辽东一带。朱元璋灭掉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后便在应天称帝,然后挥兵北上,直取元大都(北平),把苟延残喘的元顺帝赶到了茫茫的大草原上,回过头来顺手牵羊就把左云天的军队也给灭了。但左云天本人并没有死,他带着自己的弟弟和儿子以及剩余的人马躲进了辽东的深山老林之中,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成了一个山寨王。慕容侠摆设西山擂的时候他带着他的兄弟和儿子们也参加了。大概觉得自己那两下子拿不出手就没有露面,只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左小龙,左小虎)上台露了一面,结果都败在慕容云达的阴阳莲花掌下。)

    此后,诸葛元英就在左飞龙的山庄住下了,虽然此时的诸葛元英一无所有,武功也很一般,但他很快就博得了父女俩的好感,除了他相貌英俊、性情温和之外就是当年他在济南府的学堂学来的一身学问,这回在左家算是彻底派上了用场。

    原来,这左飞龙大字不识几个,姑娘左秋菊识的字比她老爹也多不了哪去,做起账来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老爷子曾特地雇过几个算账先生,但很快老爷子就发现那些算账先生没一个好东西,一天到晚搞花账,蒙骗他们父女俩,左飞龙一气之下就发誓不再用外人了。后来他把左秋菊送到辽东的一个小城,在一个私塾里学了一段时间,左秋菊回来后果然比原来好了许多,但账一多或货物一杂还是算不清楚,经常搞错甚至货卖了不少最后还是亏本。诸葛元英就不一样了,他从小进学堂,读的书不仅仅是《三字经》和《千字文》,他是读过大书的,于孔孟之学都颇有研究,学问自然比这父女俩要高深得多,左家这点小账对他来讲不在话下,每一笔账他都算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不断提醒老爷子,怎么做才能赚钱,怎么做才能省钱,这一下子,老爷子左飞龙乐开了花,把他当成宝贝一样看待。

    自此之后,左飞龙家的所有账目就都让诸葛元英管起来了,要知道左飞龙原来是不想让外人替他管账的,生怕被外人哄骗,但现在却居然把账目都交给了诸葛元英,显然,这是对诸葛元英的莫大信任。老爷子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其一,诸葛元英在管账方面确实做得比他们父女做得好,这是显而易见的,不佩服不行,有了诸葛元英管账,一年下来,左飞龙不但赚了不少钱,而且还节省了不少钱,父女俩自然特别高兴。其二,老爷子已经有了新的打算,他这个新打算就是想把诸葛元英变成自己人,也就是想把诸葛元英招为自己的女婿,老爷子把自己的想法和姑娘左秋菊一说,左秋菊也很愿意,其实,从诸葛元英一到左家来,姑娘就动了心思,姑娘看诸葛元英相貌英俊,知书达礼,又是名门之后,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姑娘家毕竟是姑娘家,老爹不发话她也不好提,现在老爹一提她自然表示愿意。于是,老爷子就找到诸葛元英,开门见山地跟诸葛元英把自己的意思一说,诸葛元英现在连个家都没有,如果能做了左家的上门女婿那就等于有了自己的家,诸葛元英当然很愿意了。

    诸葛元英一个劲儿点头,连声说道:“小侄愿意,一切听大伯的。”

    左飞龙见诸葛元英这么痛快地答应,也乐得合不拢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于是,老爷子左飞龙请算命先生算了一卦,择定了良辰吉日,请来四邻八方的亲朋好友,摆了几十桌酒席,酒菜虽然没有大饭庄的厨师做得好,但东西都很实惠,野猪肉,狍子肉,鹿肉,野兔,山鸡和山菌、大蘑菇,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亲朋好友都很满意,礼品也送了好几大车,也都是实惠东西,就这样,老爷子左飞龙就给两个年轻人把婚事办了。

    当年,诸葛元英的叔叔玄空子曾送给他一把武当长剑,也教过他武当内家拳,本来他准备上武当山跟着叔叔好好学一下武当派的功夫,但谁也没想到半路上就出了那档子事,他在张天武家不但调戏了“牡丹姐”最后还将“牡丹姐”一剑刺死,并把罪过推在自己的叔叔玄空子道长身上,这样一来,他也就不可能去武当山了,也不可能再学习武当功夫了。但自己的武功底子和自己应手的兵器都还是还武当一派的,他觉得如果不继续练习就把仅有的这点功夫都丢了,这样一来,岂不可惜!所以,来到左家后,每天早上一起床,和所有习武的人一样诸葛元英先打上一套武当内家拳,或练上一趟武当长剑。不过,因为心里有愧,这武当长剑和内家拳就练得别别扭扭,自己都觉得很不满意。

    这一切,左飞龙都看在眼里,老爷子知道他的功夫是武当一派的,也知道他的叔叔是武当掌门人玄空子道长,但是后来出现了变故,玄空子道长不见了,没人继续教他了,他的这套武当派的功夫就有点夹生了,老爷子也为他惋惜,但老爷子并非武当派传人,所以也帮不上他。想来想去,老爷子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把左家的祖传功夫也就是这对日月五行轮的招数传授给诸葛元英。

    诸葛元英成婚一年之后的一天,左飞龙对诸葛元英说:“我看你的武当剑和内家拳还差着很大火候,没有名师指点,继续练下去也提高不了了,但我也帮不了你,我看这样吧,不如你跟着我练日月五行轮吧。”

    听老爷子说要传授日月五行轮的招数给自己,诸葛元英当然一百个愿意!

    其实,诸葛元英早就想学日月五行轮,但他从来没敢跟他的岳父提起这件事,他只是私下里问过左秋菊,自己能不能跟他父亲学这门功夫,左秋菊告诉他父亲的日月五行轮属于祖传,但祖上有个规矩,就是传男不传女,当然也不传给外姓旁人,按说“上门女婿”不应该算外人,但毕竟你姓诸葛而不姓左,不过能不能传给上门女婿祖上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似乎也在两可之间。按照左秋菊的说法老爷子的日月五行轮能不能传授给他就在老爷子左飞龙的一句话了。

    虽然身为女子的左秋菊不能跟着父亲学日月五行轮,但她也很早就拜师学艺了。左秋菊六、七岁时就离开了家,前往遥远而寒冷的漠北,拜人称“一品丹红”的漠北女侠淳于丹红为师(淳于丹红后来嫁给了辽东望族吕家的公子吕玉良,野心勃勃的诸葛元英为了得到吕家的一部祖传武功秘籍,伙同凶僧元戒,夜入吕家,乘其不备杀死了吕玉良和他的夫人淳于丹红。其实,淳于丹红嫁给吕玉良时就已经成名多年,其武功还在吕玉良之上,之所以败给诸葛元英和元戒是因为淳于丹红当时怀中抱着个吃奶的孩子,手无寸铁又事发突然,仓促迎战自然功力大减,便死于诸葛元英的日月五行轮和元戒的戒刀之下,这是后话),学了一身不俗的功夫。她手中的兵器有两种,马上交手时用的兵器是一口“一品绣绒大刀”,步下与人交手时用的是一对“一品绣绒双剑”,马上步下的武功都相当了得,此外,淳于丹红还教了她一手独门暗器叫“一品红飞镖”,左秋菊在这飞镖上下足了功夫,称之为“百步之内,例无虚发”绝不是妄言。

    左秋菊还有个姐姐叫左春兰,最早的时候左春兰想跟着父亲学日月五行轮,但父亲谨尊祖训、坚决不教,左春兰没有办法,就只好另投名师。左春兰虽然从小生长在崇山峻岭里但志向远大、心气极高,她认为辽东也好、漠北也罢都学不到惊世骇俗的武功,都不能成为一代武学宗师,要想练成一身惊人的武艺,只能投奔“武林圣地”,她认为普天之下可称之为“武林圣地”的地方一共有五个,这五个地方就是:嵩山少林寺,武当山,峨眉山(少林,武当和峨眉三大派合称为“上三门”,通常会选出一个总门长),天山和昆仑山。后来,左春兰和她的朋友结伴去了更加遥远而寒冷的昆仑山,拜一位昆仑女侠为师,学艺期满后左春兰曾经回来过一次。回家后,左春兰当着父亲、妹妹和几位亲朋的面练了一趟昆仑剑法,果然艺惊四座,众人无不为之震撼,但左春兰闭口不提她的师父是谁,但在和妹妹私下交谈时却透露出她的一位师姐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昆仑侠女夏侯虹霓,可见,左春兰已经步入了昆仑剑客的行列里了。艺高人胆大的左春兰不愿在家里呆着,一心想游历名山大川,遍访武功高人,创建一番不朽的事业,离开家后左春兰随着他的一位师兄(可能也是她的情人)云游四海,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有关于他的消息传到左家山庄来,人们传说左春兰几经闯荡,战胜多名中原北地的武功高手,已经成为一代武学宗师和江湖大侠,人称“春兰侠女”。后来,有人说她和他的那位师兄去了遥远的西域碎叶城,再后来,就音空信渺、再没有消息了。

    既然大女儿左春兰到处漂泊、四海为家,家中也就只有小女儿左秋菊陪着老爷子左飞龙了,左飞龙的那个表弟左飞虎有三个儿子,老大就是那天在山脚下和左秋菊一起等候二老回家的那位翩翩少年左云天,左云天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左云英,一个叫左云侠,此时还都是半大的孩子。左云天和左秋菊一起长大,虽然左秋菊比他大几岁,但他还是很喜欢左秋菊,左云天很早就产生了娶左秋菊为媳妇的想法,左云天的老爹左飞虎也很喜欢左秋菊。为此,左飞虎曾经和左飞龙专门谈过此事,左飞虎明确表达了想让左秋菊给自己作儿媳的意思,左飞龙便去征求左秋菊的意见,左秋菊却认为左云天比自己小几岁,在她的眼里左云天还是个孩子,即使要让自己嫁给他也得再等几年,一来二去,这事儿就拖下来了。但就在这时,诸葛元英出现了,在左秋菊的眼里诸葛元英稳重、成熟,又是名门之后,所以左秋菊的心立刻就跑到诸葛元英的身上去了,也就无暇顾及左云天了,左飞虎一看左秋菊这种态度也就只好作罢,左云天虽然心里极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婚庆那天,左云天本来都不想参加,还是在老爹左飞虎再三劝说下去的。但是,自此之后,诸葛元英在左云天的眼里就是一个仇敌了。

    左飞虎有三个儿子,左飞龙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而且大女儿还不知去向,所以,现在有了这么一个上门的女婿诸葛元英,老爷子自然拿他当宝贝一样看待,葛元英不仅出身名门,而且是自己的老主顾家的孩子,左飞龙自认为是看着诸葛元英长大的,对他的人品非常了解,左秋菊嫁给诸葛元英之后,老爷子左飞龙实际上就已经把诸葛元英当成是自己的儿子了,既然到了这份儿上还有什么不能教的呢?所以,老爷子就主动提出来把祖传的日月五行轮的招数传授给诸葛元英。

    从此之后,除了忙于药材这点儿事外左飞龙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传授武艺给诸葛元英。两个人,一个认真教,一个刻苦学,两年之后,诸葛元英就基本上掌握了左飞龙祖传的日月五行轮的全部招数。此时的诸葛元英正在壮年,身强体壮,而老爷子左飞龙已呈老态,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所以,如果二人真的交起手来,老爷子左飞龙已经不是诸葛元英的对手了。

    此时,诸葛元英和左秋菊以及结婚好几年了,但奇怪的是左秋菊的身体却不见有任何动静。开始老爷子不太好问,后来,老爷子实在忍不住了,就去问诸葛元英,诸葛元英说我们夫妻生活都很正常,就是不知道媳妇为什么不见动静,是不是谁的身体有毛病。其实,此时的诸葛元英已经觉察出左秋菊不能生育了,因为他生过四个儿子,所以可以断定他自己的身体没有毛病,估计毛病来自左秋菊,但他又不想明说,就说还是请个老郎中给看一下,结果请了个老郎中,老郎中大概是不愿意得罪左飞龙,并未细致诊脉,就说可能是诸葛元英的毛病,诸葛元英一着急了,就只好说自己在老家就结过婚,而且已经有了四个儿子,左飞龙和左秋菊听了都很吃惊,父女俩也没有责怪他,老爷子左飞龙反而挺高兴。这个时候,那老郎中仔细一诊脉,才发现毛病出在左秋菊身上。到了这时候,左飞龙和左秋菊反倒觉得对不起诸葛元英了,老爷子一再说要把这四个孙子接到左家山庄来和他们一起住,他一定像对待亲孙子一样对待他们,左秋菊也一再表示要当好这个后娘。诸葛元英见父女俩不但不埋怨自己隐瞒已有孩子的事情,反而还如此热情地对待自己,诸葛元英深受感动,就决定借着去山东卖人参的机会回一趟泰山,把自己的四个孩子接到辽东来。

    没想到诸葛元英带着老爷子左飞龙回到泰山后并未看到自己的四个儿子,他的小舅子东方坤告诉他四个孩子都已经拜了济南府的四位有名的武师学艺,这四位分别传授给四个孩子铁鞭、铁棍、铁戟和链子流星锤,现在四个孩子都住在师父家,师父们说出徒之前他们是不能回家的,父母也不能去看望他们,所以,如果你们现在去见这几个孩子他们的师父肯定会不高兴的,还是等出徒之后你们再来吧!既然东方坤这么说了诸葛元英和老爷子左飞龙也就没有办法了,二人只好离开泰山,接着去做他们的买卖。

    (书中按表:后来这四个孩子都长大了,也都学业期满,师父允许他们回家了,并希望他们能到江湖上去闯荡,东方坤打算把他们送往辽东,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诸葛元英那边忙不过来,让四个孩子暂时还留在泰山,等他忙完了就来看他们,可是左等右等,诸葛元英也不来。东方坤就有点急了。原来,这些年里诸葛元英那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爷子左飞龙和左秋菊都先后去世了,诸葛元英一天到晚忙于自己的所谓“事业”,根本没有精力照顾这四个孩子。后来,东方坤觉得不能再等了,考虑到四个孩子虽然每人掌握了一种兵器,但武学造诣还远远不够,就打算让他们进一步深造。他想起了自己当年浪迹江湖时结识的一位僧人,此人原来在嵩山少林寺出家,后来去了南海的燃灯岛,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武功门派-南海燃灯派,这个人就是人称“千年燃灯古佛”的落迦真人。东方坤知道古佛武功盖世,他就给古佛写了一封信,让这四个孩子拿着信去南海的燃灯岛投奔千年燃灯古佛,拜古佛为师学习武艺。但是东方坤没有想到,他本来是出于一片好心,为自己这几个外甥着想,但没想到却把他们都害了,因为他们哥四个岛了南海岸边,却去不了燃灯岛,因为那几年正赶上南海混乱,强人四起,他们去不了南海,就只好流落到岭南一带,和一个占山为王的草寇混在一起,这一混就是二十来年,哥几个已经人到中年,既没学成本事也没混成个模样,连婚姻大事也都耽误了,就觉得没脸回泰山去见自己的舅舅东方坤,但正在这时南海的情况又有所好转,哥四个一想唯一的出路还是得去燃灯岛求见千年燃灯古佛。后来,他们还真到了燃灯岛,也见到了古佛本人,但这时的燃灯岛和以前已经大不一样,虽然古佛是一位身怀绝技的世外高人,但却被善于阿谀奉承的白象真人所蒙骗,一味宠信这位白象真人,冷落了早年手下的几位弟子,这些人因不满古佛偏向白象真人慕容云通便都纷纷离他而去,等古佛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时已经为时已晚,他的手下已经没有了一个忠实可信之人,与此同时,白象真人自己却不断地收了很多弟子,壮大了他自己的势力,当诸葛四兄弟到达燃灯岛时燃灯岛的大权已经牢牢掌握在白象真人慕容云通手里了。此外,古佛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岛上的事他已经没有精力去管也不可能再收弟子了,即使他想收白象真人也会找出一堆借口出面阻拦。所以,诸葛四兄弟虽然留在了燃灯岛上,但一切都要看白象真人的眼色行事了。诸葛兄弟四人在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虽然没学到什么真本事,但是拍马逢迎、看老大眼色行事这一套他们学的滚瓜烂熟,所以,这哥四个虽然明知白象真人并非正人君子,但也立刻拜倒在白象真人的脚下,成为白象真人慕容云通的弟子了。)

    话说当下,诸葛元英和老爷子左飞龙离开泰山就先后去了济南和苏州。

    济南府是诸葛元英的老家,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虽然老家现在已经没有了什么人,但毕竟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人回到家乡通常会感到亲切,而他却不然,因为济南府也是“牡丹姐”的老家,也就是说这里就是他杀死“牡丹姐”的地方,人们常说:“做贼心虚。”看来一点不假,老爷子左飞龙一说要去济南诸葛元英就立刻生出一种恐惧感,脸色煞白,两条腿也都迈不开步了,老爷子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他说没有,是因为一想到要回老家心里有点儿激动,老爷子觉得他的表情怪怪的,但也没有多想。二人办完了生意上的事后老爷子左飞龙就问诸葛元英要不要回家看看,诸葛元英说不用了,家里已经没人了,回去也只能徒生悲伤之感,以后再说吧!老爷子觉得他说得也是人之常情,就没有再说什么,然后,老爷子带着诸葛元英就奔了苏州。

    诸葛元英一听说要去苏州心里更是着慌,虽然他也知道老爷子这趟来关内做买卖主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济南府,另一个就是苏州城,他心里也早有准备,但事临到头依然感到十分慌乱,内心一慌脸色就变得惨白,眼神中也明显透出慌乱之情,这回老爷子左飞龙更加不解了,当时一说去济南府诸葛元英就是这副表情,他解释说是因为要回老家感到激动所以才这样,现在一听说要去苏州怎么又是这副表情?老爷子左飞龙便产生了疑惑,便追问起来。

    沉默了一下,诸葛元英又编了一大套谎话。诸葛元英说姑苏慕容和他们家是世交,他自己小的时候去过姑苏慕容家很多次,对慕容家很有感情,尤其特别喜欢慕容家的二小姐慕容秋影,慕容秋影也喜欢自己(实际上,慕容秋影从未喜欢过他),双方的父母都有意让两个孩子结成百年之好,但此事还没有来得及确定一场大火就把慕容家给烧毁了,慕容家死了很多人,慕容杰老夫妻也都死于非命,慕容家的四个孩子包括慕容秋影都不知取向了,他们二人的婚事自然也就不可能了。但每次一听人提到到此事他心里就感到一种恐惧和慌乱,所以才有了这种表情。这番解释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老爷子左飞龙闯荡江湖几十年,人生阅历极为丰富,虽然他不了解当年慕容家着火的真相,但他隐约感觉到这件事并非像诸葛元英说的那么简单,这里肯定有些隐情,诸葛元英没有说实话,虽然满腹狐疑但老爷子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自然也不能说什么。结束了济南府的事情,二人就去了苏州。

    到了苏州后,二人办完了生意上的事情,便在在苏州街头寻找客栈,打算在苏州歇一宿,第二天再回辽东。他们在苏州街头的一个小饭馆吃饭,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就坐在他们对面,本来这人要好了饭菜准备吃了,突然发现了坐在他对面的诸葛元英,顿时一脸恐慌,此人狼吞虎咽吃了几口,来不及细咽便扔下一堆铜钱,起身推开店门,撒脚如飞地跑了,此人这一跑更增加了老爷子对诸葛元英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