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烟波浩渺之石破天惊 » 第十一回 千手尼拜访白象 靠山翁仗义直言

第十一回 千手尼拜访白象 靠山翁仗义直言

    还有一个人我们已经把他遗忘很久了,这个人是驰骋南海的一代枭雄,他曾在师父死后将以师父的名字命名的岛屿和寺庙都改成了他的名字,因此而被世人诟病。他还号称“南海武林第一人”,以此藐视南海的各界武林人士,结果在南海武林人士中引起了公愤。他让自己的一位有“神偷”之称的弟子夜入暹罗国的王宫偷走了暹罗国的国宝《李俊兵书水军篇》,当暹罗国的国师“长发僧”摩智大师向他索要这本书时他却借机摆了一个擂台,打算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功,奠定自己在南海武林的地位,但没想到最终却败给了一个初来南海的年轻人,从而名声扫地。中原武林人士不太熟悉他,但他的一个弟弟在中原内地却很有名,他的这个弟弟之所以广为人知不是因为积德行善而是因为掌管了两个邪教组织,他的这个弟弟就是江南毒药帮和莲花派的总掌门人慕容云达,而他本人就是人称“白象真人”的慕容云通。

    虽然白象真人浑身充满了邪气但他毕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角色,而且他的师弟白鹤真人诸葛元贺和白鹿真人诸葛元路以及他们的四个侄子(诸葛飞天,诸葛飞云,诸葛飞英和诸葛飞鸣)参加完北平西山擂后回来见他,所以我们还是要把话题转移到这位白象真人身上来。实际上,白鹤真人一行不仅去了北平还去了辽东的诸葛山庄,见到了白鹤真人和白鹿真人的大哥诸葛元英(也就是诸葛飞天,诸葛飞云,诸葛飞英和诸葛飞鸣四人的生身之父)。他们临走时,诸葛元英将自己亲笔所书的一封信交给了白鹤真人,让他转交给白象真人。

    白鹤真人把西山擂的事情跟白象真人说了一遍,说到西山卧佛僧慕容侠和天池大侠铁木英双掌对峙,无人能拆解,后来被乱世飞鹰沙净渺用江湖舞技“倒踢紫金冠”打破僵局,然后,沙净渺又和铜牙禅师比试掌法和抗击打能力,最后,沙净渺三掌定乾坤、击败铜牙禅师,因而导致中原武林一方战胜了北地武林一方。

    白象真人静静地听着,听完之后莞尔一笑,然后说道“这是意料中的事,中原武林卧虎藏龙,再加上天山和昆仑各大派的高手,两黄龙和他的朋友(当然,也包括我们白象派)根本赢不了他们,慕容侠的武功虽然诡异但也扭转不了局面,师兄我没有去不失为明智之举。”

    听白象真人如此说白鹤真人心中十分不爽,但也无可奈何,师兄说得也的确是实情,

    本来自己也没把这西山擂当回事,不过就是借机去中原散散心而已。

    白鹤真人拿出了他大哥诸葛元英那封信,恭恭敬敬地递给了白象真人,白象真人看后什么也没说,便将信放在一边,然后话锋一转谈起了另外一件事,白象真人声音低沉地说道:“你们几个去北平参加西山擂的这段日子里有人在白象岛上摆了一个擂台,不妨称其为‘二次白象擂’,但这个擂台不是师兄我摆的,虽然师兄算是攻擂方,但师兄并不是擂主,师兄甚至根本就没有参加这个擂台赛,自始至终就是一名旁观者,而攻守双方都是你们想像不到的人,虽然我们这一方赢了,但却赢得惊心动魄和出人意料,给师兄我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上一次(和暹罗国争夺暹罗国宝的那一次)。”

    白鹤真人等一听都十分惊讶,不清楚他们离开的这些日子里岛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白鹤真人说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请师兄给我们讲讲吧!”

    白象真人就讲起了白鹤真人一行走后是谁在白像岛上摆下了一台‘二次白象擂’以及整个事情的经过。

    白鹤真人一行走后白象岛来了三个人,这三个人白象真人都认识,而且和其中的一个还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当然,这都是很久远的事了,那时候他(她)们都很年轻,对未来充满了幻想,而现在他(她)们都不年轻了,已经没有了幻想,未来也不多了。

    这三个人中第一位是个隐士,另外两个是身在佛门的出家人,一个是僧人,另一个是尼姑。

    这位隐士就是居住在“天崖海角”客栈后面小山上的那位隐士马二鸿(“天崖海角”客栈的掌柜马三鹿的亲哥哥),此人当年曾经给前来探望弟弟沙净渺的沙净波、沙净浩哥俩细说南海之事,以解除二人的疑虑。

    马二鸿原本也是中原武林人士,早年曾在天山学艺,一身的天山派武功。离开天山后便行走江湖,成为绿林豪杰,后来金盆洗手、退隐江湖,几经辗转就来到了南海,居住在南海岸边的小山上,自称“靠山翁”。马二鸿一生为人低调,没干过什么轰轰轰烈烈的事情,所以不太为人所知,但他有个哥哥太有名了,但不是什么好名声,他的这位哥哥就是当年塞外商贾道上的惯匪、人称“塞北飞龙”的马大宝,马大宝手中的兵器是一柄大的出了号的反背金顶娃娃槊,据说马大宝从来没有拜过师父,所有的招数都是在实战中形成的,但却罕有人是他敌手。后来,马大宝因为杀人太多引起了武林豪杰的公愤,众豪杰声称要斩除他以平民愤,为了躲避武林豪杰的追杀马大宝就逃到了南海,投奔他的两个弟弟(马二鸿和马三鹿),并和另外三个人落脚在南海的一个小岛上,每人养了一只海怪,马大宝养的是一只巨大的海龟,这四人号称“南海四仙”,那个小岛被叫作“南海四仙岛”。

    今天来得这位僧人不是别人,正是九江百花山铁罐寺的方丈远明大师,江湖人称“铁玲珑”,本名李梦龙,是梁山好汉“混江龙”李俊的后人。

    李梦龙的幼年是在杭州度过的,杭州是南宋的国都,那时叫临安,想当初,北宋被金兵打得一溃千里,宋高宗赵构连滚带爬地逃到了临安,很多皇宫大臣和大户人家也都逃到了临安。这些人的后代都要读书,因此临安(杭州)城里的私塾和学堂便多了起来。李梦龙也上了一家学堂,这家学堂的主人姓欧阳,他的两个儿子也在这个学堂里读书,一个叫欧阳波,一个叫欧阳禄,还有一个男孩书读得特别好,他叫司马良,后来这个学堂居然还收了一个女孩子,她的名字叫遇罗先瑛,据说遇罗先瑛的父亲是个大商人,家中特别富有。

    从遇罗先瑛来的第一天起,李梦龙就开始喜欢上了这个面容清秀的小女孩,但他生性腼腆,他从来没和这个小女孩说过一句话,只是把自己的这份心思默默地保存在内心深处,也从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但是,有一天遇罗先瑛和司马良都不来学堂了,听说两人都在司马良的家里,由司马良的父亲教他们,所以就不来学堂了。又过了一段,听说遇罗先瑛和司马良,还有欧阳两兄弟都去了南海,说是要拜一位什么“金光祖师”学习武功。以后,李梦龙就再也没有见到过遇罗先瑛。后来,李梦龙长大了,心灰意冷之下就出了家,当了一名吃斋念佛的僧人,法号“远明”。远明和尚后来去了暹罗,成为暹罗卧佛寺的一名僧人(白象真人慕容云通是“千年燃灯古佛”的弟子,虽然那时候他还没有出家,但作为古佛比较器重的俗家弟子也经常跟着古佛四处走动,慕容云通多次来过暹罗卧佛寺,见过远明和尚多次,但二人并没有深交)。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远明和尚得知难海岸边的菩提寺有个出家的尼姑,俗家的名字姓遇罗,老家是临安的。再后来,远明和尚确认了这个尼姑就是当年学堂里的那个小女孩,遇罗家的大小姐遇罗先瑛,远明大师便离开了暹罗国回到了老家九江,当了铁罐寺的方丈,他经常派弟子去菩提寺听庙里的僧人讲经,但他自己从来没有去过

    今天来得这位尼姑不是别人,正是在南海岸边的菩提寺出家的遇罗先瑛,江湖人称“千手神尼”(或“千手观音”),也就是欧阳西子和欧阳秋水的亲生母亲。

    当年,遇罗先瑛和司马良相好,生下了欧阳西子和欧阳秋水,但司马良为学“金光祖师”司马弘毅的武功绝学不得已剃度出家,二人无法结成夫妻。后来,由“金光祖师”司马弘毅作主将遇罗先瑛嫁给了“南海渔翁”欧阳伯,但二人并无感情。没有多久,遇罗先瑛就把两个孩子交给欧阳伯,只身去了南洋诸岛群,后来又去了西洋,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洋和非洲的东海岸一带。遇罗先瑛本来漫无目的,只是听说西洋一带有高人,但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其武功的派别,只是听人说西洋的武功远强于中土的武功。漂泊之中,她遇到一伙同样来自中土的年轻人,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杭州,是原来的莲花教的教徒,为首的那个叫慕容云通(即后来的白象真人),另外三个人是哥仨,他们复姓诸葛,分别叫诸葛元贺、诸葛元路以及诸葛元龙(也就是后来的白鹤真人,白鹿真人和白龙真人)。这四个人知道的事比较多,他们说西洋有个大力摩罗岛,岛上有两位著名的西洋武学大师,一位叫“金光先者”,一位叫“银光先者”,都是身怀绝技的高人,投在谁的门下都会学到一身了不起的功夫,于是他们就历尽艰辛来到了大力摩罗岛上。

    到了岛上他们才知道,“金光先者”已经不在这个大力摩罗岛上了,而是去了另外一个什么岛,他们就拜“银光先者”为师。开始,他们并不知道学什么,等一学才知道也是旁门左道之术,类似于莲花派的阴阳莲花掌(棉纱掌)之类的阴柔之术(他们称其为“西洋莲花功”)。遇罗先瑛和慕容云通以及诸葛三兄弟觉得跑这么老远来到这里,还是学这些邪门味道,心情非常懊丧。而且,练习西洋莲花功对练功人的身体也有严重的伤害,甚至超过练习阴阳莲花掌(棉纱掌)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尤其是对女性的伤害更大,好在遇罗先瑛已经有了两个女儿,如果是没有生育过的女性练了这门功夫后就要不了孩子了),五个人都非常后悔,但他们已经来了,已经了解了西洋莲花功的秘密,“银光先者”是绝不会放他们走的。

    后来,慕容云通以及诸葛三兄弟发现这西洋莲花功比那阴阳莲花掌(棉纱掌)高明得多,而且更为全面,不仅掌法阴柔而且兵器上的招数也是阴柔之道,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又觉得没有白来,也就安心在大力摩罗岛上待下去了,每天跟着“银光先者”学艺。但遇罗先瑛始终没有学,她几次逃跑都被“银光先者”手下的人给抓了回来,每次都是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为遇罗先瑛求情,银光先者就没有下手处置遇罗先瑛。

    不知不觉中,遇罗先瑛和慕容云通竟互生情愫,慕容云通幻想着有一天离开大力摩罗岛后他们会结为夫妻,找个僻静的海岛或山村安安稳稳地过后半辈子。其实,他们二人不知道,遇罗先瑛几次逃跑“银光先者”都没有处置她并非是看在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的面子上(几个小弟子,哪里会有什么面子),而是因为“银光先者”另有想法。其实,年轻貌美的遇罗先瑛一来“银光先者”就变得魂不守舍、想入非非了,“银光先者”的妻子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后就去世了,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碰到过女人了,尤其是这么漂亮的女人了,他就萌生了让遇罗先瑛作他的岛主夫人的想法。所以,虽然遇罗先瑛屡次触犯岛规“银光先者”都没有下手处置她。虽然慕容云通和“银光先者”都对年轻貌美的遇罗先瑛有意,但到头来他们都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随着一个人的到来他们的美梦都没有做成。

    原来,银光先者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哥哥就是那位搬到别的地方去了的“金光先者”,哥俩的上边还有个姐姐,人称“白衣先者”,“白衣先者”单独住在另外一个岛上,手下有一群女弟子陪伴。姐弟其实都中土人士,祖居岭南一带,原本都是官宦人家的孩子,从小跟着一位峨眉大侠学艺,算是峨眉派的弟子。后来父母受人陷害,三个孩子也被株连,为了活命大姐带着两个弟弟逃亡南海,然后又去了南洋,最后落脚在西洋岛群,与岛上的土人为伴,并传授土人武功。

    后来,不少人慕名而来,有附近各岛的土著人,也有来自中土的(南海岸边甚至中原一带的),还有的来自暹罗、安南以及西洋各岛的。随着来的人逐渐增多,兄妹三人便分开了,大姐自称“白衣先者”,二哥自称“金光先者”,三弟自称“银光先者”,各自率领一拨人。再后来,女弟子越来越多,和这些孤身男人聚在一起似乎多有不便,大姐就率先离开,单独开辟了一个小岛,取名白衣岛,二哥也随后离开了,单独开辟了一个小岛,取名“金光岛”(其实,应该叫“西洋金光岛”,以便区别于南海的金光岛),“银光先者”还留在原来的岛上,并给这个岛取名“银光岛”,也就是遇罗先瑛和慕容云通所在的这个小岛。

    这一天,“白衣先者”来到了银光岛上,一眼看中了遇罗先瑛,就找“银光先者”要人,“银光先者: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姐弟三人早有约定,女子是要跟着大姐的,他私自收留女弟子本来就理亏,再说大姐一言九鼎(因其武功最高),他也不敢反驳,眼睁睁看着“白衣先者”把遇罗先瑛带走了。就此,银光先者的美梦破灭了,慕容云通的美梦也破灭了。

    遇罗先瑛跟着“白衣先者”来到了白衣岛上。不知为什么白衣先者非常喜欢遇罗先瑛(大概也是因为遇罗先瑛的容貌太过秀美,“白衣先者”本人是个女人,但她也喜欢漂亮的女人),虽然遇罗先瑛来的比较晚,但所学的东西很快就超过了她的那些师姐。仅仅过了两年,遇罗先瑛的武功已经是今非昔比了,论武功在白衣岛上除了白衣先者就是遇罗先瑛了,尤其是白衣先者传授了她两门绝技:一门是“梨花飞雨”,这是一门以少胜多、瞬间杀死上百人的绝技。另一门就是“移花接木”,这是一门面对强敌不但能保护自己不被伤害还能转嫁于人的绝技。

    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白衣先者”却突然得爆病而死,“白衣先者”死后白衣岛上一片混乱,原来老实本分的女弟子都面露凶相、互相争斗,遇罗先瑛也受到众人的攻击,虽然她武功高强,但毕竟寡不敌众,便设法逃离了白衣岛。她本来还想再回到银光岛去找慕容云通,但却听说银光岛也发上了重大变故,不知什么原因那“银光先者”也突然得爆病死了,银光岛上也是你争我斗、一片混乱,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也已经离开了银光岛,

    遇罗先瑛只好四处流浪,寻找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她去了很多地方,但始终没有找到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也始终没能安稳下来。

    后来,遇罗先瑛又回到了南海,听说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也回到了南海,并且已经拜南海燃灯岛上的千年燃灯古佛为师了,遇罗先瑛非常高兴,就来到了燃灯岛寻找慕容云通。她驾着一叶扁舟来到燃灯岛的岸边,岛上的僧人却没有让她上岸,僧人告诉她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的确来过,他们的确想拜古佛为师,但古佛没有收留他们,因为古佛知道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人曾经去过西洋,而且拜过“银光先者”为师,每人都已经学成了一身西洋莲花功,就坚决不收他们,所以他们已经离开了燃灯岛,另投别出去了。

    万般无奈之下,遇罗先瑛只好又继续流浪,后来他又去过暹罗国和安南国。其实,那位僧人没有说实话,他只说对了一半,诸葛三兄弟人见古佛不收留他们就心灰意冷地离开了燃灯岛,但慕容云通并没有离开,他依然留在了燃灯岛上,而且一再恳求古佛,说如果古佛不收留他他就要血溅当场,古佛本来就是一个以慈悲为怀之人,见慕容云通如此诚恳深受感动,就把他留下了,但却没有为他剃度,他也就没能出家,所以慕容云通只是古佛的俗家弟子。古佛去世后,白象真人请来太湖落霞寺的方丈、人称“落霞大师”的慕容志(也就是慕容云通的亲叔叔)为他剃度,慕容云通这才出家成为一名僧人,号称“白象真人”(没有知道的他的法号是什么,或许他就没有法号,或者“白象真人”就是他的法号),而且还当上了燃灯寺(后改为白象寺)的方丈。

    再说遇罗先瑛,她离开南海又在暹罗国和安南国呆了很多年,岁数越来越大,两鬓已生白发,眼角也布满了鱼尾纹,除了一身稀世的武功外她一无所有,没有财富,也没有亲人。没有财富还是小事,关键是没有亲人,她没有父母姐弟也没有爱人和子女,因此内心极为孤独,便非常想念家乡,觉得自己应该叶落归根了,于是就产生了返回中土的想法。但她又觉得自己没有脸见父母和弟弟、妹妹,老家杭州肯定是回不去了(她不知道遇罗家早已经迁往江浙行省海宁州了),也没有脸见欧阳伯和自己的两个女儿,南海她也回不去了,几经周折,就来到了南海岸边的菩提寺,在菩提寺出家当了尼姑。

    但后来菩提寺的方丈又不想收留她了,因为方丈发觉她不是一般人(她是金光大师司马良的昔日情人,又是“南海渔翁”欧阳伯的妻子,早年还曾和白象真人慕容云通下过西洋),恐怕她给寺里带来麻烦。后来,还是九江百花山铁罐寺的方丈远明大师出面为遇罗先瑛作保菩提寺的方丈才让她继续留了下来。其实,遇罗先瑛并非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在菩提寺出家主要是想远离凡尘,清清静静地度过后半生。她发誓今生不收徒弟了,但没有多久她就打破了自己的誓言,不但收了徒弟,而且还收了个男徒弟,这个人就是后来名震江湖的“乱世飞鹰”沙净渺,沙净渺不但成了遇罗先瑛的弟子,而且还成了遇罗先瑛未来的女婿。

    那一年,沙净渺被九江铁罐寺的方丈远明大师派到菩提寺,沙净渺白天听高僧讲经,半夜还要出来练功。有一次,沙净渺碰到了同样也是半夜出来练功的遇罗先瑛。遇罗先瑛的功夫让沙净渺眼花缭乱,最吸引沙净渺的有两手,其中一手是遇罗先瑛手持几十把小号飞刀,两只手来回交替使用,打得周围大树的树叶纷纷落下,遇罗先瑛说这一手叫作“梨花飞雨”。另一手则是让沙净渺用碎石打她,但沙净渺出手之后碎石不但没打中遇罗先瑛反而都击打在旁边的大树上了,也弄得树叶纷纷落下,遇罗先瑛说这一手叫作“移花接木”,沙净渺恳请遇罗先瑛将这两手绝技传授给他,但遇罗先瑛说“梨花飞雨”不能教,那是杀人的绝技,但“移花接木”可以教,那是保护自己的,但是有两个条件必须答应他,沙净渺说他什么条件都答应。遇罗先瑛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她出家前有两个女儿,一个叫欧阳西子,一个叫欧阳秋水,希望沙净渺将来能保护她们,如果沙净渺遇到她们时她们还没有成婚,沙净渺要娶她们中的一个为妻,沙净渺说他可以答应。遇罗先瑛的第二个条件是遇到杭州(实际已迁往海宁)遇罗家的人请沙净渺善待他们,如果遇罗家的人要加害他沙净渺可以自卫,但不要主动加害他们。沙净渺说他也可以答应(后来,沙净渺和欧阳秋水成为情侣,并且订了婚)。

    但是,远明大师为什么会和遇罗先瑛在一起?他们为什么会一起来见白象真人慕容云通?

    大概没人会想到九江铁罐寺的高僧远明大师竟是一个多情的种子,虽然青春已逝、韶华难留但他还一直深爱着遇罗先瑛,但遇罗先瑛并不知道,她不知道自己能继续呆在菩提寺多亏了远明大师的担保和暗中帮助。后来,远明大师在九江铁罐寺旁修建了一座尼姑庵,想把遇罗先瑛接过来,虽然不能结为夫妻但也希望能相伴终生,远明大师就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菩提寺的住持远光大师。

    远光大师让僧人把遇罗先瑛叫来,对她说:“你知道这么多年来谁在暗中帮助你吗?这个人就是九江铁罐寺的远明大师,他说当年他曾在杭州的一个学堂里和你一起读书,他俗家的名字叫李梦龙,你还记得他吗?”

    遇罗先瑛知道九江铁罐寺有个远明大师,是从暹罗国回来的高僧,但是李梦龙这个名字对她来说太遥远了,想了想,她说当年的学堂里似乎是有这么一个人。

    远光大师说:“远明大师在九江铁罐寺旁建了一座尼姑庵,他希望你能换个出家的地方,你看行吗?”

    遇罗先瑛听了深受感动,当即表示一切听从两位大师的安排,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于是,远明大师带这几个庙里的僧人特地来到菩提寺,准备接遇罗先瑛去九江,当然还有几位尼姑也一起去,几年来,她们和遇罗先瑛交情深厚,舍不得离开她,就决定一起跟过去。

    一切收拾停当、正准备动身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的发生使得他们走不了了,至少也要耽搁一段时间。

    原来,就在他们准备启程的头天傍晚有几个人来到菩提寺,他们是在深海捕鱼的渔人和去南洋一带贩卖货物的商人,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那位老隐士马二鸿。他们是来找远光大师的,希望远光大师能给拿个主意(这里属于天高皇帝远的地界,官府不太管事,百姓有事都来菩提寺找远光大师),因为不论是商人还是渔人都在南海的海面上发现了几只可疑的船只,既不像渔船也不像商船,他们怀疑是海盗的船,而且他们认为这几只船很可能已经到了白象岛群,也就是白象真人慕容云通的地盘里。到了这时候,遇罗先瑛才知道白象岛上那位大名鼎鼎的白象真人竟然就是他寻找了多年的慕容云通,但此时,她对这位昔日的情人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激情和感觉。

    老隐士马二鸿说他愿意前往白象岛面见白象真人,向白象真人问个究竟,但不知菩提寺的高僧是否愿意和他一同前往!

    听老隐士马二鸿如此说远光大师便将目光转向了遇罗先瑛和远明大师李梦龙。

    遇罗先瑛就对远光大师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方丈不必担忧!白象寺的方丈白象真人是贫尼的旧时相识,贫尼愿陪老先生一同前往白象岛看个究竟,如果真有海盗船在此,贫尼自当劝说白象真人阻挡外敌的侵入,保护好南海百姓,不受其伤害。”

    远明大师李梦龙自然也表示要一同前往。

    远光大师双手合十,口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即然如此,还请两位大师辛苦一趟!”

    远光大师让渔人安排船只,遇罗先瑛、远明大师李梦龙和老隐士马二鸿就乘船来到白象岛见白象真人,这便有了本章开始的那一幕。

    虽然往事如烟,虽然与遇罗先瑛在银光岛度过的那段岁月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如今的白象真人慕容云通已是一位远离红尘、受人尊敬的得道高僧(至少他的师弟和弟子以及追随者是这么认为的),原来的那股激情早已荡然无存,但是一旦看到当年的红颜知己真地来到自己面前时白象真人慕容云通的内心还是很不平静的。其实,白象真人慕容云通早就知道遇罗先瑛在南海岸边的菩提寺修行,并且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江湖人称“千手神尼”,是南海武林中的顶尖高手,但白象真人没有去菩提寺见她,因为他觉得自己愧对遇罗先瑛。当年,慕容云通和诸葛三兄弟不顾遇罗先瑛的死活离开了银光岛,把遇罗先瑛一个人留在了西洋,他曾经扪心自问,自己到底爱不爱遇罗先瑛,如果爱遇罗先瑛为什么把她一个人留在西洋,自己却逃了回来,他在心中给自己的答案是他从来没有真正地爱过遇罗先瑛,当年那股激情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他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他的心就平静下来,一直平静了几十年,但是现在,……,死水微澜,白象真人已经平静了几十年的内心开始有了小小的波动。

    闲言少叙,书归正题。

    白象真人请这三位来到他的方丈室,众人落座,僧人献茶,遇罗先瑛刚向白象真人说明来意,白象真人的大弟子,人称“闹海神蛟铁臂双刀”的武天英就前来禀报,说有五只大船进入了白象岛群,停在一个无名小岛旁,其中有一只船向白象岛驶来。

    几个人一听便出了方丈室,来到高处,向远处海面上望去,果然有一只大船向白象岛驶来,远处海面上还停着几只船。不一刻,那只大船就来到白象岛的岸边,大船靠岸后从船上陆续走下里九个人,其中六个人中等身高、体形较瘦,这六个人中有三个人面容黝黑,另三个人面色土黄,但他们五官貌相都比较相近,看样子似乎是南海一带或安南、暹罗的人,另外两个身材非常魁梧,每人一头卷发,似乎是西洋人,这八个人簇拥着一个身材瘦高、长发披肩的人上了岛,武天英立刻迎了上去,和长发披肩的人交谈起来。

    很快,武天英又跑了上来。

    武天英说道:“师父,您的故人来了(武天英用手指了指那个身材瘦高、长发披肩的人)。他说他是您师父‘银光先者’的大儿子,他叫‘银光使者’,有要事特来见您,那几位都是他的朋友。”

    “银光先者”这个名字不但让白象真人感到震惊,就连遇罗先瑛也惊讶不已,那是一个太过久远的名字,是一个几乎被淡忘了的名字,也是一个不愿提到的名字,那是一段令人感到痛苦的回忆,尤其是对于遇罗先瑛,痛苦中还有一种被羞辱过的感觉(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几十年前的那段经历瞬间出现在这两个人的脑海里。

    片刻,白象真人说了一个字,“请”!然后,又补充了三个字,“上天台”。说罢,白象真人带着遇罗先瑛等三人向他所说的“天台”走去。原来,他所说的“天台”就是小山顶上的那个平台,那里有一片平地,还放着几张藤椅和一张木桌,是白象真人饮茶、观海、看日出以及练功的所在,看来不经白象真人的允许没人敢去那里。

    船上下来的九个人被请到了“天台”上,那位身材瘦高、长发披肩、号称“银光使者”的人径直走到白象真人面前,深鞠一躬,说道:“白象大师,别来无恙乎?在下‘银光使者’,是‘银光先者’的长子,不知大师是否还记得在下,在下此次前来是特地向大师求助的。”

    除了白象真人和遇罗先瑛外的其他人一听无不感到惊骇,没想到这“银光使者”也是中土人士,听口音应是岭南一带的,话说的断断续续但众人还是听清楚了。

    白象真人说:“阿弥陀佛!原来是师父的长子,失敬,失敬!使者有什么需要老衲帮助的请尽管说,只要老衲能做得到的,定当尽力而为。”

    那“银光使者”虽然是中土人士但毕竟久居海外,家乡话已经说不太利落了,一番话说出来显得比较凌乱,但众人还是听明白了。

    他这番话的意思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

    他们这次是前往暹罗国的,途径此地,并不想在此久留。

    但他们船出了点问题,中途曾停留在某处很长时间,现在食物和淡水就快没有了。

    希望白象大师能帮助他们,但是他们没有银子,只有西洋的铜钱,不知道你们要不要?

    银光使者说完了,众人都盯着白象真人,看他如何回答。

    白象真人尚未说话,旁边的一位老者却说话了,这人正是南海岸边那位自称“靠山翁”的老隐士马二鸿。

    马二鸿用手点指那三个中等身高、体形较瘦且面色土黄的三个人说道:“这三个人在南海一带很有名,南海的渔民和商人都认识他们,也都不愿意看见他们,因为看见他们就意味着灭顶之灾,因为他们不是别人,就是横行南海的双劫(劫财,劫色)大盗、海洋飞贼,他们是安南人,据说三人是亲兄弟,老夫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南海的渔民称呼他们兄弟三人为‘安南老大,安南老二和安南老三’。”

    马二鸿又用手点指那三个中等身高、体形较瘦且面色黝黑的三个人说道:“这三个人在南海一带也很有名,南海的渔民和商人也都认识他们,也都不愿意看见他们,因为看见他们也意味着灭顶之灾,因为他们不是别人,他们和那三位安南人一样也是横行南海的双劫(劫财,劫色)大盗、海洋飞贼,他们是暹罗人,也是兄弟三人,老夫也不知道到他们的名字,南海的渔民称呼他们兄弟三人为‘暹罗老大,暹罗老二和暹罗老三’。”

    由于心情激动,马二鸿略一停顿,然后说道:“既然‘银光使者’的父亲‘银光先者’是白象大师的师父,‘银光使者’是白象大师的故交,‘银光使者’来南海我们是欢迎的,但这六个人都是南海著名的大盗,既劫财又劫色,手上都有多条人命,实属作恶多端、十恶不赦之辈,南海是不欢迎他们的,暹罗国也肯定不欢迎这六个人,老朽不明白‘银光使者’为什么会和这六个人在一起,而且还要和他们一起去暹罗国,你们去暹罗国是接到了暹罗国国王的邀请还是接到了暹罗叛党的邀请,还请‘银光使者’明示。”

    马二鸿说完之后就等着“银光使者”说话,但“银光使者”却一言不发,脸色也黯淡下来,但就在这时,安南老大说话了,安南老大居然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土话。

    安南老大向前跨出一步,高声说道:“老者此言差异,在下的确经常出没在南海一带,但我们都是好人,从未抢夺人家的财产,更没有伤害过任何人。”

    暹罗老大也说话了,暹罗老大居然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土话。

    暹罗老大也向前跨出一步,高声说道:“在下也认为老者此言差异,在下的确也经常出没在南海一带,但我们都是好人,从未抢夺人家的财产,更没有伤害过任何人。”

    两人说完话之后,便又退了回去,一时间,现场无人说话,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正在这时,白象真人的大弟子、人称“闹海神蛟铁臂双刀”的武天英说话了,他表示也见过这几个人,而且语气肯定地说这几个人就是横行南海的双劫大盗、海洋飞贼,武天英的话音未落,岛上的很多人都响应起来,都说见过这几个人,也都说这几位就是横行南海的强盗,并且说最近南海面上发生的几次抢劫都和这几个人有关。

    这时,马二鸿又站了出来,说以人格和性命作保,这六个人的确是横行在南海的双劫大盗、海洋飞贼。

    一时间,现场一片寂静,人们把目光集中在白象真人和“银光使者”身上。

    白象真人对“银光使者”说:“阿弥陀佛!‘银光使者’,依老衲之见,现在南海很不平静,你们还是回去吧,至于你们需要的食物和淡水我们肯定会满足你们。你的父亲‘银光先者’是老衲的师父,你们有什么需求老衲定当鼎力相助。”

    “银光使者”一言未发地回转身去,将安南老大和暹罗老大以及那两位西洋人叫到一边和他们商量,看安南老大和暹罗老大的脸色这二人似乎非常愤怒,好像蒙受了不白之冤,又见那两位西洋人用西洋话和“银光使者”说了几句话,于是,“银光使者”又回来见白象真人。

    “银光使者”说道:“白象大师,在下这次来多有叨扰,在下甚是不安。两方面各执一词,孰是孰非也很难说清楚,在下有个主意,不知白象大师能采纳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