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寻路人世间 » 第八章 孤独思家

第八章 孤独思家

    在店铺里已待了个把余月,展中也逐渐习惯了在中药铺的生活,嗅着店铺里面浓浓的药材香气,感觉很是安心,也很感激永胜爸给自己找了一份好差事,虽然医书难解,许多字都还认不全,但是在老医生手把手的教导下,也初得领悟各个药材药性如何。只是每到傍晚老医生回村里去后,店铺里面冷冷清清,外边的街道上也再无行人,各家各户已合拢门板,有的就在自家店铺里一家老小住下,生火做饭老老少少好不热闹。有的就回到村里住,一来镇子里买客不多的时候,也要回村子里干农活,给自己娘们儿搭把手,二来店铺也可置办的小一些,店租也不至于太贵,节省些开支。

    特别是现在农忙时节,正是插秧的日子,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齐上阵,多一个劳动力是一个。大家都挽着裤腿,光脚踩在软绵绵满是泥淤的稻田里,深一脚浅一脚。此时稻田早已让牛给犁过了一遍,田底的淤泥让梨刀给翻了上来,嘟嘟嘟底下的空气直往上冒泡。犁地的日子,走在田野里,深深吸一口气,满满都是禾杆的味道混合着脚底下土地淤泥的味道,并不是难闻的味道,而是一种清新的土地的芬香。犁完地又把田埂垒起,打开进水口,让稻田边的河水流进来,好好的泡一泡这肥沃的稻田。展中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时候了,因为河里面的鱼有的时候会顺着进水口跑到田里来,展中就会拿着永胜给他编的竹篓,把竹篓口对着进水口,再从稻田里掏几大块泥巴糊在竹篓口上,免得让水冲走。展中一天跑好几趟到进水口查看竹篓里有没有鱼货,一旦抓到鱼了,就会兴高采烈的把鱼装进鱼篓里,一路的蹦着跳着回家交给桂英。桂英便把鱼养在大陶缸里,时不时往里边添上清水。养的鱼多了,就让永胜把鱼去腮,开膛掏肚,弄上些盐巴姜蒜腌渍着。腌的时辰差不多了,让展中在灶边把锅烧的旺旺的,瓦上一大勺的猪油,刺啦一下把猪油滑到锅里,撒一些盐,下一些姜块,然后把剖干净的鲫鱼、鲤鱼、小白鱼、鳊鱼等等各式杂鱼,一条一条的沿着锅边溜入锅中。不需要多大时辰,展中就能闻到浓浓的煎鱼香味,听着灶堂里的豆杆烧的劈里啪啦,锅里的鱼滋滋作响,肚子也一阵式的咕噜叫。桂英把鱼翻个面,底下煎的金灿灿的鱼肉翻到面上,焦香无比。展中总会趴在灶台边往锅里看,口水直往肚子里咽,让油星子给崩到脸上了,也不觉得疼,恨不得让油星子直接蹦到嘴里,让自个儿尝尝什么味道。鱼差不多煎好了,利用余温慢炸,鱼骨酥脆,桂英就会夹起一条焦香小鱼,让展中先饱饱口福。一口咬下去,那叫一个烫呀,展中一边用舌头打着个儿,让鱼肉在嘴里面转,一边往外哈热气,唇齿口间满满的鱼香味。

    展中砸吧砸吧嘴,感觉嘴里又有那种鱼香的味道,坐在小马扎看着炉子里的火,陷入深深的沉思,想起了春耕的稻田土的味道,想起了煎小鱼香气。往事可能会逐渐淡忘,但是记忆里存储的种种气味,总是会时不时被勾起。展中往炉子里放入一把库房扫出来的药材屑,一股白烟袅袅飘起,似乎是又嗅到青草的香气,思绪又远远的飘散开去。

    这个味道似青草的芳香,又混杂着动物身上流淌下来汗液的味道,像极了以前插秧时,旁边老牛地上嚼草,自己经过老牛身边闻到的香气。以前插秧的时候,永胜爸担着两畚箕的秧苗,桂英娘就一手牵着自己,一手拎着茶壶走在田埂上。到地方了,桂英娘就弯腰把展中的裤腿挽上,手袖撸起,展中就把脚踩进稻田厚厚的泥里,淤泥从脚指缝钻上来,咕噜咕噜直冒泡。拔起一只脚踩下去,又拔起另一只脚踩下去,有的时候插秧站的时间长了,脚深深的陷进淤泥里,自己拔不起来,就赶紧喊桂英娘过来帮忙,把自己从地里像萝卜一样拔起来。休息的时候靠在老牛的肚子上,听着老牛嘴里嘎巴嘎巴的嚼着草,脑勺后牛肚皮里咕噜咕噜的作响,闻着这股清新的牛嚼草的香气,看着蓝蓝的天上飘过来,一朵一朵的云,眯缝着眼睛,不知不觉就睡上了一个午觉,好不惬意。

    展中思绪万千,躺在床板上裹着被子,左翻右覆的,就是睡不着。他想家了,想回去看看永胜爸,给永胜爸搭把手,插插秧干干农活,想到桂英娘的坟前磕个头,跟桂英娘坟前好好的絮叨絮叨在中药铺碰到的人和事。

    第二天一早,展中和往常一样,一大早起来收拾好铺盖,打扫店内卫生,又检查了一圈儿架子上的药材存量。架子上炒制好的白扁豆所剩无几,又到库房沿梯子攀上阁楼,取出库存的白扁豆。展中把铁锅架在炉子上,把白扁豆倒入锅内,用个小铁铲一遍一遍的翻动锅里的白扁豆。这时老医生也拎着竹篮子到店铺里了,洗净手脸,一起坐到这火炉旁,讲起白扁豆的药性。“这白扁豆,别看他平平无奇,正是因为他的平平无奇,才得其药性平,性味甘淡,无毒,入脾胃经。可健脾、淡渗、利湿,大有用处。。。。。。”展中一边认真听着一边仔细翻炒锅里的白扁豆,直到锅内的白扁豆噼啪作响,豆子微黄,豆香味溢出,这白扁豆已是炒制好了。展中把锅里的白扁豆倒在簸箕上,摊开,端进库房的晾晒架上,放凉即可装入木架药材盒中。

    展中把饭菜放在炉子上热着,看见老医生眯着眼睛躺在躺椅上,慢悠悠的前后晃着,把哒吧嗒的抽着烟斗,吞了口唾沫,怯生生到老医生面前,开口道:“师傅,我想回趟家。”

    老医生半开眼睛,停下前后晃动,问展中:“回家?在这不习惯吗?”

    展中赶忙说道:“习惯的很,承蒙师傅照顾,让徒弟吃饱穿暖有地住,还能学医术,将来治病救人,定不忘师傅恩情。只是想着这几天农忙,店铺里病客也少了些,想回趟家两三天,给爸搭把手,再给我娘坟上磕个头,跟她说说近日的情况。。。。。。”

    老医生吧嗒一下抽一口烟斗,想着确实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地方,想家也是必然的,于是捻着胡须点点头:“嗯,也行。反正近来事情也较少,你回去一趟,到后天下午再回来吧,待我向你爸问声好。”

    展中喜笑颜开,高兴的不得了。吃过早饭后,老医生又叮嘱几句,让他路上小心,又从架子上拿下些干枣,用纸包好,绳子扎好,让展中拎着在路上当零嘴,展中谢过老医生,出了门。在街上又买了些香烛纸钱,又到肉铺买了一斤猪头肉,拎着东西就往家里赶。

    沿着一个多月前来时的路往村里赶去,一路上小跑,路边插秧的人,看到展中跑过,都直起身来看这个欢快的少年,有好事的打招呼问道:“你是哪个村的呀?”展中一边跑一边答到:“尚屋村的咧,在镇上中医铺当学徒。”劳作的人点点头,又接着弯腰插他的秧去了。展中欢快的在村道上迎着春风跑过,春燕叽叽喳喳的飞在他的后边,展中心情好不畅快,真希望自己也像燕子,畅快的飞翔在这天地间。展中脚上的步伐加快,只想再快点,再快点,快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