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武皇 » 尚官

尚官

    乾清宫——东暖阁。

    大红直身袍服骆养性跪谢,将听圣训。

    坐御案前朱由检并不看向跪地的骆养性。

    俄顷,由检始阅手启曰:“朕再三叮嘱,差地方收赃锦衣卫官差,必拣得力忠心者。”

    “可恰朕所注陕西最先出事“。

    洪承畴折子上写的明白,办差的锦衣前后拿了陕西官员的贿银五万六千两。

    其锦衣千户李丰禄者三万四千两,西安府官缴赃银七十六万馀两,而终报者止五十一万三千六百三十三两。

    由检释手折子,视伏养性,不无刺曰:“此真挺值也!花不及六万金,乃省二十馀万两,洪承畴折子与东厂覆勘密报同日入京,两边报数亦毫无差。”

    这李丰禄是你亲自拣择的,则你亲自来审,看洪承畴报的与东厂的覆勘是否实。

    “臣万死!“养性惭怍,顿首请罪曰:“臣用人失察,犹蒙圣听!“上乃降罪!”

    “锦衣卫皇家行事,汝曹出事朕面自无光“。由检皱眉:“蒙羞为小,多示朕笑而已。”

    “可李丰禄辈与此蠹国殃民者,非独朝廷之利,卒受苦受罪者,吾民也!“

    “民以人祸受苦,天大事也!“朕不问大明官如何,但新室绝不许何人去触触此条红线......““国家有难,朕可苦一苦,百官亦可苦一苦,独不能苦大明之民!”

    正缘丰禄辈,得此贪吏财。赈粮款皆入私囊,其被灾者辄饥,至饿死......“

    “饥民不活则人立,人立则失德“。

    由检直视伏地谢罪骆养性,语气充塞后怕:“不幸之大幸,事觉及时未成民变!积补赈严惩贪墨官吏犹时未晚。”

    “朕前白汝,主内所纠南镇抚司宜加权重,此保身之本也“

    此事亦为锦衣卫鸣一警钟,归善自查之,李丰禄辈有一办一人,他日用人行事倍用心,勿复抹黑朕面矣。由检正色,厉声曰:“罚俸半年,留职检视。复有如此,锦衣卫指挥使自请辞!”

    “累臣谢圣上隆恩“养性即领谢:“累臣必以此戒,修饬内事,务从本原处杜绝误国不法之事。”

    -------------------------------------

    待进宫请罪的骆养性离去后,由检立即让王承恩拟了一份旨意送到内阁交办。

    至是,陕西事觉由检继续加强官廉政监必要性。

    及见洪承畴报陕西布政使甄时潭等贪墨赈粮款如故,由检当真汗出!

    闯王高迎祥崇祯元年,陕西饥民群起。

    秦中盗起,可谓起义之序幕矣。故由检尤重陕西地界。

    朝廷筹赈时亦优放陕西。

    然由检犹低估甄时潭辈胆贪。

    由检岁前屡旨申饬天下振灾之要,且言灾地有振赡不力者必惩之。

    不意风声急,犹敢谋赈粮款。

    至是,内阁旨建全新监司于天下——廉监察院。

    顾名思义,廉政监察院者,职司廉政纪律之监察衙门也。

    朱由检要建一类后世廉政公署全新反贪机构。

    此将专击贪墨之司,廉政监察院独立于上也。

    皆得举官不法于廉政监察院,至因廉政监察院径告御状。

    而廉察院之选亦不由吏部。

    廉政监察院者,取优先于寒门百姓。

    由检所为甚明,所以遏贪腐官之风也。

    夫以百官贪腐之风禁之,则天下大利也,所以收失民也。。

    但令百姓重,有口不揭竿。

    故于今之大明朝,欲免内患之忧其实甚简,无非出钱粮以饭大明之民也。大明朝的皇帝也非常不知道,但他却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情为念。

    如万历时,百姓被灾库一时不能济多钱,而万历之内帑,或有钱,而人本不愿外探。

    换言之者,欲上之于民掏钱则甚于掘其肉!

    况中后期明朝素有苦一苦百姓之习,宁视饥民之反,亦不愿拿钱抚民。

    朝无匮乏,狃于取财。

    崇祯当财用时,首念解决方案依旧“先苦一苦百姓“,以加税解财政危机。

    时百姓不活矣朝廷犹欲继之,百姓焉能不反哉?

    是以由检从其源,则本于大明之民可以一饱饭者大前提极行新政。

    朝廷有钱,优加赈恤;惩贪腐减杂税,以实为民减压。

    又择时渐行土地丈量及天下广土豆、玉米、蕃薯高产物,有宋应星当世神农在,良农之产亦非难也。

    再就是既开海禁,朝廷不惟增关税入远洋贸易取巨额利润。至时自外引籴亦大便。

    但使民心不归路,大明内患亦迎刃而解。

    是时以大明之底蕴犹恐不能收一后金之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