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秋风几度黄河岸 » 060 心事难明

060 心事难明

    “子琪!周子琪!等一等!”

    通往宿舍区的林荫小路上,一个女孩慢慢走着,手里翻开的笔记本上字迹密密麻麻,最上面一行写着考察计划四个大字,她口中念念有词,一双灵动的大眼睛藏在一副格外大号的深棕色眼镜框后面,忽闪忽闪地看着本子,随着她点点头或摇摇头,脑后的一双马尾辫也跟着轻轻摇摆。

    “周子琪!等等!我有事跟你说。”

    秋日下午的暖阳照在她米白色的连衣裙上,反射出明亮的光芒,让她小巧玲珑的身影格外耀眼起来。她徐徐走着,一双系带黑色小皮鞋时不时踩在落叶上,发出嚓嚓嚓的声音。

    眼前突然一花,一个人影拦在她面前,双手叉腰,大口喘着粗气,显然是一路追着跑过来的。

    “周子琪,终于追上你了,累死我了。”

    女孩抬起头来,看清来人后,眼神中的专注之色消失了,一抹恬淡的微笑浮现在脸上,透着自信而从容的气质。

    “魏泽昌同学,找我有事吗?”

    来人一听,差点背过气去,自己喊了一路,追了一路,原来她压根没有听见。

    但他不能生气,也不敢生气。自从研究生开学后她一亮相,就成了众多男生心中的女神,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用在她身上,可不是形容词。他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明天不是导师要带大家去考察嘛,这是第一次野外考察,我想跟你商量一下考察计划怎么写。”

    “嗯?不对吧,我俩又不在一个组,你跟我有什么商量的?”

    “你是第一组组长,我是第二组组长,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嘛。”

    “哦?这样,那你有计划吗?拿来我看看。”

    女孩说着,一只手将自己笔记本抱在胸口,伸出另一只手,一副拿来我看的意思。

    男孩这会呼吸已经平复了下来,很自信地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翻了翻,停在其中一页,掉过头,递到她手中。

    女孩眼波流动,一目十行,将男孩写好的计划看了一遍,从低下头到抬起头,总共花了不到一分钟,看完后,又将本子递了回去,脸上神色似笑非笑。

    “怎么样?”

    “很不错,条理分明,有板有眼。”

    “是吗?”

    “很好看,字写的很漂亮,你是练过书法吧?”

    “小时候被逼着练过几天,早就荒废了,这你也能看出来。”

    女孩却不做声了,转过脸朝远处看了几秒钟,又回过头来问道:

    “你觉得导师组织这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应该是锻炼我们吧,第一次野外考察,看看大家本科阶段基础打的怎么样。”

    “是吗?那我们没什么好交流的了,再见!”

    女孩说完,一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男孩有些发傻,站在原地呆呆看着女孩逐渐消失的背影,口中念念有词:

    “目的!目的!能有什么目的呢?”

    女孩此时没了继续琢磨考察计划的心思,抱着笔记本一路向前走去,脑子里却回荡起导师李源的声音。

    “同学们,如果黄河大学搞地理的人搞不清楚黄河的成因,那我们是有历史责任的,哪怕付出几代人的努力,也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所以,你们既然考上了黄河大学的研究生,既然有志于自然地理这门学科,那就从今天起,一刻也不要忘记,为什么而来。”

    是的!这也是她来这的目的,她从遥远的南国,万里迢迢而来,就是因为这条伟大的河流。

    还有一件事,她要找到自己的姑妈,她唯一的姑妈就在这里,从小到大,经常听父亲说起,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兄妹自从分开后再也没能相见,寄去的信件既没有回音,也没有被退回,慢慢地也就断了音讯,算起来,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每次说到姑妈的事情,父亲总是语焉不详,除了大概的经过,没有更多的细节。但说起黄河来,却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厂子西边不远处山坡上有个小村庄,离黄河很近,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去那看黄河,对面是无穷无尽的山丘,红彤彤的,据说是丹霞地貌,山下就是黄河,正好在那拐了个很大的弯,秋天的时候,河水暴涨,泥沙俱下,从远处滚滚而来,那景象真是太壮观了,等你们长大了,也一定要去看看黄河,那是爸爸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小时候,她和弟弟总是不耐烦地听着父亲的老生常谈,妈妈也很不耐烦,提醒他注意,然后父亲就闭嘴了,然后下一次继续。

    父亲一直热衷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其中她最喜欢的有三本书。

    第一本是1955年上海新美术出版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连环画《黄河的故事》,富家女与穷小子的故事很老套,但对小时候的她来说,却印象深刻,第一次,她通过传说对黄河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二本是1974年朵云轩木版水印雕印的《黄河组画》,由山东画家刘宝纯、于太昌、张登堂三人共同创作,画面清新典雅,气势宏伟,将中国传统水墨丹青和现代水彩技法合二为一,生动地反应了水利建设、植树造林等治黄重大工程的雄伟画面。

    当时她已经上了初中,看到这本书后还尝试学了一段时间的绘画,怎奈天分有限,最后还是放弃了,但她对黄河的认识却进一步加深了,再听父亲说起黄河的往事,不由产生了向往之情。

    可随着自己长大,父亲却说的越来越少,每次提起往事,都陷入深深地沉思之中。

    第三本书虽然很早就被父亲珍藏家中,但她小时候兴趣不大,一直到上了中学才开始慢慢翻阅,现在却成了珍品。

    这本书封面上只有两个大大的字——黄河,前面附有十张伟人早期的照片,后面是1946-1955年治理黄河图片集,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

    图片集基本都是黑白照片,还有若干地图,附有说明文字,详细记录了新中国早期治黄的重大事件和原始地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

    她大学选择地理专业,与这本书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考研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黄河大学,现在,她将在这里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然而,如何寻找姑妈,她还没有多想,开学短短几周,她才刚刚将学校的事情安排妥当,也许,应该抽时间去探访一下了。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父亲对自己隐瞒了什么,临行前再次问起当年的细节时,父亲总是绕开话题,不是记不清了,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当年!父亲和姑妈分别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当年,你爸他们工作队去了毛纺厂,可也巧,正好碰到那姓魏的同学,当时是车间主任。”

    张周夫妻走了之后,林家母子俩坐着叙话,林霖问起来由,这才知道是通过夏雨建立了联系,不由想起他和赵站长夫人之间的事,头皮又一阵发麻,赶紧转过念头,向母亲询问当年之事。

    “那我爸是怎么认识张叔和周姨的?”

    “唉,造孽啊,他俩原本就是一对,一起从南方来的,可那姓魏的偏偏看上了你周姨。”

    有这么巧吗?赵站长夫妻原本也是一对,夏雨该不会也看上了……

    “你周姨怎会答应,正好你父亲来了,姓魏的便让你父亲帮忙,劝说你周姨。”

    夏雨今天为什么要告诉自己?难道也要让自己帮忙?林霖心头一阵惊惧,这到底怎么回事?

    “你父亲怎么会做这种事,当面严厉批评了他,他便恼了,说你父亲胳膊肘往外拐,两个人同学见面,反倒成了仇人。”

    父亲做的对,坚决不能干这种事,自己也不能这么做,要不要去劝说一下夏雨呢?

    “姓魏的眼看不行,唉!一次车间机器维修,借机将你张叔弄成残废,据说还是你张叔手缩的快,不然整只手都没了。”

    原来是这样!真够狠的,为了一个女人,居然做出这种事来,夏雨也会这样吗?想到这里,林霖后背不禁冒出汗来。

    “哪想的你周姨却心志坚定,反而找了个人多的机会,当众宣布,非你张叔不嫁,很快就去领了结婚证。”

    赵站长的夫人有这魄力吗?他们打小就认识,而且看着对夏雨态度很好,明显超过了一般的关系,哼!真不是个好女人!

    “你周姨还有个哥哥,名字叫……对,周淮涛,当年也是一起来的,却在化工厂上班,来了三四年,好像还谈了对象,后来因为家里老人生病,回去探亲了,再也没有回来。你周姨当时要照顾你张叔,却没有一起回去,从此就断了联系,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林霖听母亲絮絮叨叨扯起别的往事,却不感兴趣,只想着父亲后来被人诬告,原来是因为此事,父亲让自己不要记仇,可他如何能够做到。

    联想起夏雨和赵站长夫人两个亲密的样子,他心中不由对夏雨腾起一股鄙夷之意来。

    原来,你和那姓魏的才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