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重现了华夏古今 » 11、收听率直线上升,小火一把

11、收听率直线上升,小火一把

    四合院。

    陆寒听完了自己的广播,满意点头,“技巧声音无可挑剔,是如此完美。”

    “系统,我这算是重现了华夏历史吧,声望涨了没?”

    【天皇伏羲的故事,在一定范围内传播,获得声望500点】

    【当前声望:550】

    “550点声望,还不够开启抽奖轮盘的…嗯不着急,饭要一口一口吃,步要一步一步走。”

    “睡觉。”

    梦里什么都有,陆寒梦见《三皇五帝》火爆市场,声望唰唰的涨,奖金拿到手软,最为关键的是苏姨也对自己另眼相看,倾慕到爱慕。

    陆寒睡梦中擦了擦口水,翻了个身子,继续睡。

    周二早,陆寒准时到公司打卡上班。

    故事组办公区。

    陆寒有些迫不及待的问,“梁老师,怎么样怎么样,收听率大涨了吗?”

    老梁脸色有点不太对,缓缓摇了摇头,“昨天收听率是0.32%”

    “什么0.32%?”陆寒记得上周故事汇的综合收听率还是0.35%呢。

    “三皇五帝播出,收听率非但没涨,还跌了?”

    老梁调整了状态,拍了拍陆寒肩膀,“先别急,可能是昨天听众们听到换人了,就没听了,但我相信,三皇五帝这个故事是没问题的。”

    “扩大听众,提高收听率,需要些时间。”

    “今天状态怎么样?”

    “可以继续录制五帝。”

    “好,那现在就开始。”

    陆寒进了播音室,老梁负责操纵设备。

    “书接上回,三皇治世,人族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轩辕统一后,在位数年,寻找新的继任者。”

    “泰山封禅,颛顼接过了人族共主之位。”

    “颛顼制定历法,扩充疆域,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蹯木,制定法律……”

    “颛顼圆满,尊号五帝,人文始祖。”

    “颛顼之后,乃是帝喾!”

    “帝喾,尊号五帝,亦为人文始祖。”

    “尧继帝喾之位。”

    “舜继尧位。”

    “舜在位时,人族疆域面临洪水之患,人族死伤无数。”

    “禹的父亲鲧,采取堵水方式,数年无功,被舜问责,含疾而终。”

    “禹吸收了父亲鲧的经验,化堵为疏,在外治水数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凿龙门,涂山之会,铸造九鼎……”

    “禹,又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大禹。”

    “禹,即为五帝最后一帝。”

    “至此,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三皇五帝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开端!”

    陆寒待在播音室足足一天,将五帝的故事录制完成。

    老梁静坐在监音室,内心激荡,久久难以平复,“铸造九州鼎,奠鼎天下九州,何等磅礴大气?华夏文明由此奠鼎…九州…九州与我函夏何其相似啊,可怜我函夏只有仅仅四百年历史……”

    陆寒喝着茶水,润嗓子。

    “梁老师。”

    梁老师放下监听耳机,脸上露出笑容,“还是那句话,技巧声音,无可挑剔,你的天赋我生平仅见。”

    “我有预感,三皇五帝完整播出,必能小火,节目肯定是保住了。”

    “方才你说三皇五帝是华夏文明的开端,难不成后边还有新故事?”

    “当然。”陆寒露出了一个自信笑容。

    “哈哈,小伙子不错,很不错,等我退休,故事组头一把交椅交给你,放心了,放心了。”老梁欣慰笑着走出了监音室。

    “头一把交椅?据说工资底薪到八千了。”

    三皇五帝仅为华夏文明的开端,五千年历史,孕育了无数绚丽,极致璀璨的商周青铜文化,春秋百家争鸣,金戈铁马连横纵横的六国之战,大秦帝国的统一,汉人的辉煌,总之,精彩的还在后面!

    “回家,写剧本。”

    晚上22.15,老梁故事汇准时开播。

    听过天皇伏羲故事的老听众准时守在广播前准时收听,其中也不乏像中年乘客这般的新听众。

    京都水木大学,教授公寓。

    秦修远历史系老教授洗脸刷牙洗漱后,躺在床上,开着床头灯,打开了收音机。

    妻子李慧兰正看着书,打了一个哈欠,“老秦,你明天不是还要给水木历史院那帮孩子上课呢,怎么这个点听起广播了。”

    老秦带着一副黑框老眼镜,将收音机音量调小,笑了笑,“这个年轻人讲的故事有点意思,尤其是人族早期社会生活细节,很多与欧罗巴早期人类文明重合,是个有水平的年轻人。”

    “老伴你早点睡,我音量调小一些,听完广播就睡。”

    “真稀奇,能从你嘴里听见夸一个人?什么故事能让你一个堂堂国学历史大师都忍不住守在广播前准时收听的,一块听听。”

    “好。”

    广播中,响起陆寒神秘苍老的声音。

    “泰山封禅后,烈山继位。”

    “烈山发现五谷,带领人族由渔猎时代迈入到了农耕时代……”

    秦教授听到这里,会意的点了点头,“老伴,你不是学历史的不知道,早期人类最关键的变革,就在这五谷上。”

    “渔猎才能有多少食物?早期人类人口规模一直无法壮大,问题就出现在粮食上,而五谷的种植,直接让人类从渔猎迈入农耕时代,生产力增加了何止百倍。”

    “可惜,国际历史研究组织已经公布,第一个发现五谷地方是法兰西大平原。”

    广播里继续讲述着故事。

    “人们有了粮食,人口激增,族群扩大了数倍,疫病随之而来。”

    “烈山外出游历大山大河,尝遍了百草,记录下百草功效,闭关数年编撰出了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的出现,培育了一大批赤脚医生,人族病死率直线下降。”

    听到这,秦修远又解释道:“神农本草经的蓝本应该是地中海半岛的罗马传教士的医学药典,那些传教士传教的同时,发现了治病救人的草药。”

    而妻子李慧兰的关注点则不在什么神农本草经上,“女娃太可怜了,不幸失足落水,化为了神智懵懂的精卫,衔石填海……”

    故事到最后,烈山功德圆满,尊号地皇神农。

    秦修远长叹了一口气,关了收音机,躺下久久不能入眠。

    “可怜我函夏,四百年历史…无底蕴,无国学,永远的痛。”

    周三早。

    秦修远八点半进入教室,开始讲课。

    底下历史院的孩子都无精打采蔫蔫的,学历史能干什么?函夏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历史?

    大庆朝四百年历史,早就被研究透了,研究烂了。

    当年高考,不过是填了服从调剂,才被调到史学院的,没有人真的热爱喜欢历史。

    秦修远认真尽职的讲课,看着底下无精打采的众学生,秦修远心中无比悲痛无奈,“怪不了他们…函夏历史短小,他们不喜欢…也正常。”

    临近下课,秦修远简单布置了周作业,“同学们放学后,可以去听听115.2频率的广播,那个年轻…陆寒讲的故事挺不错的。”

    “知道了,老秦头。”

    “下课。”

    历史系的学生闲着也是闲着,还真有几名学生去听广播了,一听…就入了迷,然后就开始疯狂安利。

    “哎呦,这个叫陆寒的主持人,将的真不错,将外国历史融入故事,挺有意思。”

    “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下个是什么皇?”

    “赶紧去听听,老秦头听了都说好!”

    谁会无聊闲到听广播?恐怕只有历史系这群闲到蛋疼混日子的学生了。

    与此同时,星辰传媒大厦。

    陆寒日常打卡上班,“梁老师,昨天收听率怎么样?”

    老梁端着瓷杯,瓷杯上印着太祖头像,故作难受的饮了几口。

    “不好吗?”

    “算了,不逗你玩了。”

    “刚刚数据部传来信息,看看吧。”老梁说着将a4纸递给了陆寒。

    老梁故事汇周二收听率:0.41%

    “才0.41%?周一是0.32%,昨天才涨了不到0.1%?”陆寒微微皱起了眉头。

    “你小子还不知足?你可知道每0.01%代表什么?从周一到周二,两期整整上涨了0.09%,也就是意味着多了九十万人收听!”

    “九十万人?”

    “不错,你在看看重复收听率。”

    陆寒的目光向下移。

    周一重复收听率:0.21%

    周二重复收听率:0.5%

    “昨天重复收听的五百万人?”

    “对了!”

    “两天重复收听率涨了0.29%,也就是多了二百九十万人收听,按照转化率,今天至少会有百分之六十直接收听。”老梁又笑着喝了两口茶。

    陆寒数学不太好,现场算了起来,“昨天收听率是0.41%,重复率增长0.29%,按照60%转化,也就是0.174%,今天的收听率能达到0.584%?”

    “0.584%这也不多啊。”

    “你小子还是不知道里边的门门绕绕,故事频道跟娱乐频道不一样,娱乐频道可能碰见一次热门事件,收听率直接冲上5%或者更多,但保持不住,热点过去,热度就下来了,但故事有延续性,从现在这个涨幅来看,故事经过市场检验了,而且非常优秀!”

    “意思是咱们这个栏目,不用砍了?”

    “才播出两期,还有六期,按照这个涨幅,破1%稳了,甚至还能小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