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思想随记 » 231209计算数据化

231209计算数据化

    计较,其实是计算的一种。每个人说起来计算的方式方法还完全不一样。量化的数据是可供具体计算的标准,否则所有的计较和计算都只是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问题。

    当然有了数据作为支撑,以数据的形式衡量工作的具体内容,完全依赖于数据而不尊重灵活性,会导致具体事物在毫无数据可供参考的时候变得评判不一。

    在管理过程中,就是以数据为中心,了解所有工作内容的总体的数据量,有数据量作为基础标准,然后结合具体的执行,执行的时间,执行过程对细节的把控,都是需要因具体情况、具体个体而做调整!

    数据只是支撑最基础的状态下,简单的必须的工作量。要把工作做的极致是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化理解的,每一次的数据分析,体现对数据的认知,具体问题是怎么通过数据体现的,数据的结构是怎么相互联系,结构在未来执行过程中怎么具体的根据现实进行优化!

    客观上来说,对数据的总体量的理解,总体量的设计,总体量分解成各个阶段执行,细节到每一次的运动轨迹,都是需要有具体的过程作为支撑的。

    管理就是不断优化设计,不断的提高执行效率,从结果导向来看,达到实现预定结果,并且超额完成预定目标的结果。

    正常的情况下,普通管理其实就是大家眼里看到的,有人管,管的时候有人做,这个反复的过程。关键是普通管理最缺失的是对效率不进行关键把控和激励!并且以投资者为角度,总是希望员工每个人的实际工作都是达到超额完成的。甚至于在以时间作为衡量劳动报酬为标准的工作制度为基础的情况下,不将工作效率放在首位,以完成最高工作量作为压缩成本的运营标准!

    如此长期以最高工作量的配置作为基本标准,整体的工作运营就会出现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并且还一直保持不足的状态下的拉扯,久而久之工作变成是工作者消极应对的状态!

    这样长此以往,工作者不仅和工作的内容产生矛盾,还与工作的管理者产生矛盾!毕竟工作效率不是工作的基本标准,不是重要标准,反而是工作的时间长短成为工作的基本标准!

    这样看来,每个工作者对待工作的标准,会变成了时间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在同一内容下,时间到了工作就算完成了。

    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时间反而成了工作者的救命稻草一样的。

    那么,谁会在乎工作的效率,每个工作者都成为时间的奴隶!

    时间就成了所有工作者的主宰,与实际劳动报酬挂钩的时间作为重点,以时间作为劳动报酬的激励机制,需要在工作内容和总量上与时间作为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融合起来!除了时间的激励机制,还需要考量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以及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