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轮回游纪 » 第六章 传道

第六章 传道

    李诚臣牵着小儿子李长安的手,当先进入府内,李夫人和长子李长风紧随其后,众亲卫牵着马匹,随着府中下人从侧门去了马厩。

    一行人进入府中,候在前院的一众下人们纷纷出声请安,李诚臣笑着点点头,随后望向院中列的整整齐齐的众侍卫。

    韩忠赵勇四人见将军向他们望来,顿时深吸一口气,“咚”的一声单膝跪地,右手持枪左手握拳重重的锤在右胸前的铠甲上,大声道:“末将韩忠/赵勇/周威/徐武阳,参见将军!”

    身后众侍卫亦单膝跪地,握拳锤击胸口,齐声喊道;“参见将军!”

    “好!都起来吧!”

    韩忠四人及众侍卫闻言一同起身,甲衣摩擦声亦是整齐划一,毫不拖泥带水。

    李诚臣看着眼前斗志昂扬的众侍卫,满意的点点头,“很好!即使拉到战场上去,也是能上阵杀敌的好手!看来你们平日里都不曾懈怠,以后每月例钱再加三成!”

    “谢将军!”

    李诚臣牵着李长安的手,正准备和他进屋内说说话,忽听下人来报,萧郡王和王妃已经到城门口了。

    李诚臣忙唤人取来毛巾和水,与长子分开洗漱后,又各自回屋换上盛装,一家人再次回到门前,翘首期盼。

    李诚臣与长子李长风的军伍驻扎地在寒山郡以北百余里,那里已是帝国最北边的地界了,而临安城所在的固平郡,则是位处帝国略靠东的位置,临安城北面多山峦,因此只修了东西两处官道,也只开了东西两座城门。

    萧郡王的封地临淮郡,则是位处帝国西方偏南的位置,因此两队人马虽是差不多的时间抵达的临安城,但所行路线却是大行径庭,一者自东面入城,一者自西门而入。

    李府西边大街上,一队长长的车马正缓缓的向这边驶来,只见这一队车马最前面,是两位手提大枪身披甲胄的魁梧将领,身后是二十名骑兵分成两列紧随其后,前方两人肩扛大旗,旗面绣着一个大大的“萧”字。

    车队居中的位置,是一辆驷马高盖的华贵马车,车身雕龙画凤,好不精美!

    再往后便是百余士卒手持长枪护卫其后,路上行人见此无不靠边垂手以示尊重。

    李诚臣见那马车驶来,忙带着一众家眷及府中仆役前往拜见。“末将李诚臣,参见萧郡王,参见王妃!”

    那马夫连忙将马车停稳,身姿矫健的跳下马车,将马扎放好,便垂手躬身立在一旁。

    一只洁白如玉的手掌将车门帘掀起,一位玉簪束发的儒雅男子当先下车,一手一个搀起李诚臣和其夫人。

    “岳父岳母大人快快请起,小婿可当不得这般大礼。”

    随后转身扶着一位秀丽女子下了马车——正是李家二女儿李婉卿。

    “爹!娘!长安呢?”李婉卿一下来,便抓着母亲的手急切的问道。

    李夫人忙从身后将李长安拉到身前,“长安,快来见过你的姐姐、姐夫。”

    李长安上前乖巧的跟着喊了声姐姐姐夫。

    眼前这位女子在原身的记忆中可是占了极大的篇幅,在他的记忆里,这位姐姐陪着他的时间比母亲还要多,做女红时带着他,读书写字时带着他,有什么好物件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弟弟。

    这一番相见,那女子将李长安搂进怀里好一番痛哭失声。待哭声稍停了些,萧郡王从下人手中取过一柄华贵精美三尺青锋,笑着对李长安道:“小长安,姐夫跟你姐姐来的匆忙,没来得及给你准备什么礼物,这是刚刚入城时派人去万福轩挑的,你看看喜不喜欢。”

    李长安颇有些哭笑不得的看了自己父亲一眼,这下好了,真正的大宝剑也有人送了。

    李诚臣也是有些尴尬的哈哈笑道:“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呐。”

    。。。。。。

    当天下午,临安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收到了李家的请柬,哪怕是平日里与李家不对付的张家,也收到了请柬,邀他们明日未申时前往李府赴宴,庆祝李家次子李长安病愈。

    当天晚上,李府举办了隆重的家宴,便是青山道长也被请来同桌,可见李家人不曾将其当做外人。

    席间青山道长与众人谈笑自若,神态温和,而萧郡王面对这等神仙中人,又岂敢端起他那郡王的架子。而李婉卿更是将李长安拉到自己身边,不停的给他夹菜,眼中的温柔宠溺几乎快要溢出来。

    这一顿饭就这样在一片祥和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下人撤去碗碟,另换桌布,再端上茶和点心以及各色水果,众人围着桌子谈笑晏晏,直至月上中天方才各自离去,可谓是宾主尽欢。

    李长安回到自己的小阁楼,却毫无睡意,估摸了一番时间,大约是前世晚上十点多的样子,便让小青小紫先歇下,而后跟徐武阳和周威说要去找青山道长,让他们带路。

    明月高悬,清亮的月光伴着星星点点的星光一起洒向人间,亮堂的好似白昼一般。

    温柔的晚风轻轻拂过脸颊,李长安舒服的眯起了眼睛,微凉的晚风带走了白日里的燥热,让人心情也平静了下来。

    再穿过一条小径,便到了青山道长的小院门口,院门敞开着,似是知道今晚有客人前来。

    院子里的大榕树枝叶繁茂,晚风吹过树梢发出悦耳的沙沙声。树下有一张小小的石桌,桌上摆放着一壶茶和两个杯子,桌旁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正微笑着看着他们。

    “进来吧,小长安。”青山道长一手虚引李长安落座,顺便为他倒了一杯茶。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便是人间帝王,也不过短短数十载。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待拥有滔天的权势和数之不尽的钱财,竭尽一国之力以寻求长生的帝王,古往今来不知凡几。”

    青山道长慢悠悠的为自己倒了一杯茶,笑着说道;“可是啊,得道长生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就像这杯茶,茶要有茶叶,这是他和清水的根本区别;修道要有灵根,否则与凡人无异。光有茶叶还不行,还要有水,有柴,有火,还得把握好火候。

    修道也是如此,光有灵根也不行,还要有传承,有机遇,有资源,更要有人引路。”

    青山道长端起茶一饮而尽,而后将茶杯轻轻放在石桌上,一双温和的眼睛望向李长安。

    “七年前,老道我游历人间时心有所感,于此处当有一段师徒缘,并知晓其正遭遇劫难,转机便在七年之后。而这,便是老道我在此处等候数年的原因。小长安,你,想要修道得长生吗?”

    李长安怔怔的看着眼前的道人,感情您老人家在李府待了七年,就为了收个徒弟啊?

    老道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笑道:“每逢乱世,必有妖魔鬼怪趁机作祟,而我正道式微,各方仙门都在四处寻找有修道潜质的好苗子,然而灵根这种虚无缥缈的存在,又岂是那么容易便能发现的?因此啊,若你当真有修道潜质,我这七年,便是没有白等。”

    李长安来此本就是为了刷好感,好将其攻略,从他身上获得功法,当下也不顾品尝滋味,一口将杯中之茶饮尽,而后起身便要跪地拜师。

    青山道长一伸手,李长安便觉有一团气息拖住自己的身体,怎么么拜也拜不下去。

    只听青山道长哈哈笑道:“莫急着拜师,老道我先传你一篇《引气诀》,若你可在三年之内将此功法修炼入门,那时我再正式收你为徒。”

    说完,只见青山道长伸出一指点在李长安的眉心,李长安只觉脑海一阵清凉,而后便觉脑中多出了许多文字,开头三个字正是《引气诀》。不仅如此,随着功法一起映入脑海的,还有青山道长关于此篇功法的诸多感悟。

    俄顷,青山道长收回手指,一挥袖袍,李长安便觉一阵困意袭来,不由打了个哈欠,就趴在小桌上睡了过去。而周威与徐武阳二人,不知何时便已坐在地上靠着院门沉沉睡去。

    渺渺天地间,只有一道人御风而起,衣袂飘飘似要羽化登仙,转眼便已扶摇直上九霄,空气中唯有老道略显沧桑的声音随风飘荡。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