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轮回游纪 » 第二十三章 江湖世故

第二十三章 江湖世故

    因为下午发生的事,四位统领担心李长安的安危,便命人在楼上楼下入口处把守,此时便衣冒雨而来的刘洪昌,便是被楼下两名侍卫持枪拦在门口。

    “在下临安城大统领刘洪昌,有要事与长安少爷相商,劳烦通报一声。”刘洪昌笑呵呵的说道,没有半点大统领的架子。

    一人进去通报,须臾后带着一位容貌秀丽的半大丫鬟出来。

    “刘统领请随我来,若有怠慢之处,还请勿怪。”小青冲着刘洪昌施了个万福,歉然道。

    刘洪昌知道这是李长安身边的丫鬟,忙拱手回礼,“不敢不敢!是刘某叨扰了!有劳姑娘带路!”

    李长安倒是记得刘洪昌这么个人,上一次见他,还是送姐姐和父亲他们离开的时候,没想到时隔一个多月,这位新晋大统领竟会夜晚冒雨前来寻他。

    伴着胶鞋踩在木板上的声音渐行渐近,李长安再一次见到这位临安城大统领。小青将刘洪昌领到屋里,邀他坐下并为他倒了杯茶,便转身出去关上了门。

    两人隔着红木圆桌相对而坐,彼此互相打量了一番,感触最深的还是刘洪昌,在李长安眼中,这位刘大统领还是和以前一般无二,可在刘洪昌眼中,这位李府三少爷可谓是大变模样。

    上次见他时,这位三少爷还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而今不过月余,再见这少年时,相貌俊朗了不提,单是身子骨较之从前便强壮了不少。最重要的整个人的气质,很难想想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竟有这般沉稳气势。

    刘洪昌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而后便笑着开口道:“长安少爷一定好奇,刘某此番为何而来吧?”

    李长安微微一笑,“刘统领此番冒雨前来,不知是有何要事?”

    刘洪昌伸手拎起茶壶,为自己又倒了一杯茶。“咱老刘是个粗人,心直口快,有话咱就直说了。”轻呷一口茶,刘洪昌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盯着李长安,“今儿城南有间胡同,里面发现了三具尸体,死亡时间约莫在未时。有目击者提供线索,说那三人曾尾随一少年进了巷子。”

    “之后,又有四人在案发时间前后进入那条巷子,其中有一人被认出是贵府侍卫统领,韩忠。”

    刘洪昌身体微微前倾,“不知,长安少爷今天下午未时左右,身在何处?”

    “哦?刘统领这是,在审问我喽?”李长安抬起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刘洪昌。

    窗外秋雨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滴敲在瓦片上啪嗒作响,屋内却是死一般的沉寂。

    门口那两名持枪侍卫对视一眼,握紧手中长枪,随时做好破门而入的准备。

    “哈哈哈哈,”刘洪昌大笑几声,“刘某此番便衣前来,那便不是为了公事。”

    “刘某本是临安城穷苦人家出身,十三岁便投身军伍,打了几年仗,战功没立多少,倒是落了一身伤。后来啊,打仗打怕了,又回了临安城,在城卫军里讨了个差事。能坐到大统领这个位置上,不是自个儿能力有多强,而是有贵人相助。”

    刘洪昌坐直了身子,正色道:“咱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读过几年书,却也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不明白,”李长安疑惑道,“刘统领与我说这些做甚?”

    “刘某所说的这位贵人,便是李诚臣,李将军!”刘洪昌面色有些凝重,“临安城死几个无关紧要的人,刘某其实并不放在心上。但若是长安少爷遭人惦记,出了事,别说我刘某人,便是整个临安城,又有几人能承担得了这个后果?”

    李长安微微一笑,“在下的安危,统领倒是无须担心。只是不知,今天这一桩命案,刘统领要怎么处理?”

    “说来惭愧,这三人身份至今还没有查出跟脚,多半是些见不得光的货色。如此,随便编造个缘由便可糊弄过去。比如,三名窃贼。”

    刘洪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三人盗完财物,因分赃不均发生内讧,互下杀手,此案,便可就此了结。不知长安少爷意下如何?”

    李长安低头思索一番,而后缓缓摇头。“若是因为分赃不均痛下杀手,那么赃物又在何处?不若对外宣称赃物已被缴获,明面上寻找失主,暗地里再调查这三人身份,也好避免打草惊蛇。不知刘统领以为如何?”

    “好!长安少爷心思缜密,刘某佩服!”说着,刘洪昌便抬手冲着李长安拱了拱手。这少年不过十二三岁,能有这般心思,确实让他有些惊讶。

    李长安笑着回了一礼,“统领大人谬赞了。不过大人若是要调查那三人身份,在下这里倒是有一物,或许可以为大人提供些许线索。”

    说着,李长安起身走到窗前方桌旁,从铜镜下的抽屉里取出一物,正是那油纸包裹着的淬毒袖箭。想了想,又从旁边的抽屉里取了一张银票,面额一百两。

    “这是那三人所用之物,”李长安回到圆桌旁,将那套袖箭放在刘洪昌面前,然后手指按着那张银票推到他的面前。

    “今日时辰已晚,且外面风急雨骤,统领大人冒雨前来,在下未能好好招待,这便算是在下一点心意,些许银两,还望大人不要嫌弃。”说完,便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刘洪昌忙起身推辞道:“使不得使不得!刘某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可当不得。。。”

    李长安抬手打断道:“不过是请大人喝杯酒水,大人不必推辞。”

    刘洪昌闻言哈哈一笑,“那,刘某便却之不恭了!”而后便将银票叠起,放进右手袖子里,这才坐下打开油纸,凑着灯光细细打量那套袖箭。看着那乌黑的箭头,刘洪昌不禁心中一凛。

    临安城中不禁刀枪剑戟,同样也不禁长弓短箭。城中富裕人家多有为子女配备袖箭之流,以作防身之用,但似这般箭头淬毒的,倒是少之又少。

    毕竟,若是不小心让箭头划破皮肉,毒素进入体内,反倒是害了自己。所以,这种东西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敢放心使用,多是用来暗杀,绝不是寻常人家所用。

    刘洪昌将那袖箭细细包好,又取出随身带着的手帕裹了两层打了结,这才小心放入左手袖子中。

    “这箭头所用之毒非比寻常,刘某必定全力以赴,查出幕后凶手。”刘洪昌站起身拱手道:“此间事了,刘某就不打扰了。”

    李长安亦是站起身回礼,“哪里的话,倒是有劳大人费心了。”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各自了然。

    “雨天路滑,大人慢走。”

    “留步。”

    刘洪昌走出阁楼,撑起伞回头看了一眼,正巧碰上李长安的目光,便笑着点头示意了一下,楼上那少年亦是含笑回应,一如当日两人初见。只是如今心境却是大不相同。

    来时两袖空空,去时可谓“满载而归”。

    一边是杀人凶器,一边是百两银票。

    一边是江湖恩怨,一边是人情世故。

    江湖,从来不是单纯的打打杀杀。

    次日,城卫军贴出告示,说明三名死者身份及死因,同时发出失物认领,寻找赃物失主。倒是有不少人跑到府衙认领,说是自己丢失的钱财,却莫名其妙被人乱棍赶了出来。

    这一来,反而是转移了城中百姓的注意力,街头小巷都在猜测,不知那赃物价值几何,失主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