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轮回游纪 » 第七十六章 长乐永安

第七十六章 长乐永安

    “李公子请回吧!”

    说完,那丫鬟便不再搭理他,自顾自的忙去了。

    李长安没有说话,依旧垂下眸子望向地面。

    那里有一大团深色的痕迹,与周围的地面有着些许的差别。

    得益于修行之后带来的感官提升,他可以看出那里和别处的不同,甚至可以在这满是胭脂水粉的香气中,闻到那若有如无的血腥味。

    恍惚间,他似是看到一位绝代佳人,正在他眼前曼舞翩跹,一颦一笑皆含情。

    一舞终了,那女子慢慢的转过身来,对着门外嫣然一笑,素手交叠盈盈一拜,万千情意皆融于这一礼中。

    而后,便是浓烈的血色,鲜血染红了他的视界,浓郁的血腥味直冲入脑海,竟让他感到一阵阵的眩晕。

    李长安缓缓地闭上双眼,胸口像是堵了一块巨石一般沉闷。眼前的幻想悉数消散,与她相识的一幕幕纷纷浮现。

    屈指数来,他们竟是只有两面之缘。

    “两位公子,醉春楼近几日不方便接客,还请两位公子见谅。”

    不知何时,醉春楼门前又多了两道人影,却也一样被拦在门外。

    “嘿,奇了怪了,开门不接客,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其中一人不满的嘀咕道,随后又对着闭目站在一旁的李长安说道:

    “哎,我说小兄弟,人家都不接客,你还杵在这干嘛呢?”

    李长安闻言,却是看也不看那人,只是冷冷的吐出一个字:

    “滚!”

    “哎你这人。。”

    “行了,你管人家在这干嘛!快走吧!”

    那人还要说些什么,却被身旁的友人一把拖走,临走时仍旧愤愤不满的嘀咕,

    “这都什么人呐!一大早净遇着怪事儿,真晦气!”

    李长安没有理会那人说的话,只是默默地站在醉春楼门前,脑海里是挥之不去的如花笑靥,还有,那浓重的血色。

    难过!

    来到这个世界至今,头一次这般难过!

    喜欢吗?或许是有的。

    爱吗?也许还有些差距。

    他理不清自己与柳香兰之间那种莫名的情愫,便只好以“友人”称之。

    也许,这种难过,应该是友人逝去阴阳永隔的伤感,糅杂着人生道路上同行之人减少的孤独感罢。

    醉春楼门口发生的事,自然瞒不过隔壁的金雀楼。

    听到柳香兰自刎的消息时,喜娘第一反应是不信,第二反应却不是高兴,而是兔死狐悲的哀伤。

    虽然两家是相邻的竞争对手,但都是在同一个行当混饭吃,别人没能落个好下场,自己又能好到哪去?

    所以啊,听说李长安李公子今日前来吊唁,喜娘便特地出门看热闹,手里还抓着一把瓜子儿。

    “呦,没瞧出来,李公子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主儿!”

    喜娘倚着门嗑着瓜子,一张嘴却是一点不客气。

    “可惜了,李公子可是来迟了,但凡您昨儿个晚上来一遭,这香兰也不至于想不开抹脖子。这会儿人都已经凉透了,您这深情啊,人家可是看不着喽。”

    但凡你昨天来一趟,为她分担些压力,她也不会死,这会儿装模作样给谁看呢!

    凤姐倒是好样的,就冲那一句“不允”,老娘得管你叫声姐!整条玉楼巷,恐怕也就你敢拒绝这位权贵之子了!

    喜娘好整以暇的嗑着瓜子,悠悠的叹了口气。

    见李长安像根木头一样杵在那儿不接话,便不再开口刺激他,索然无味的嗑完瓜子,丢下一句话便转身忙去了。

    “负心最是读书人呐~”

    喜娘的话,李长安自是听到了,只是他却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

    也许,在其他人的眼中,自己的行为的确像是在惺惺作态罢。

    这一等,便是等到了日上中天,中间胡守德三人也寻着消息找来,却是站在不远处一块等,没有上前打扰他。

    这倒不是他们三个有那份眼力劲,而是被周威徐武阳两人给拦下了。

    这会儿见李长安转身离开,胡守德他们这才跟上说明来意。

    李长安自然不会跟他们走,只是跟他们要了三天时间,三天后会给他们一个交代,便将三人打发走。

    今天三人没有喝多,自然不会像昨晚一样把人强行带走,只得带着李长安的话回去向上峰复命。

    醉春楼毕竟是个营业场所,能够为一个已故之人人歇业两三天,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再者,柳香兰生前除了楼里的姐妹,其余便没什么之心的朋友。

    因此,凤姨拒绝了任何人的吊唁,只在柳香兰生前所住的房间里摆了一副棺椁,由着楼里的姑娘们哭了一场,而后便在当天傍晚时分出殡下葬。

    出殡的队伍里皆是醉春楼的人,几个楼里的精壮小厮轮流扶灵,凤姨亲自扶棺,其余人等三四人一排围着前后。

    天色将晚,正是玉楼巷人流渐密之时。

    醉春楼一众人等皆身着缟素,粗劣的麻衣与来往的锦衣华服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们走的很顺利,没有人跳出来闹事,前方的人群也会自觉地让出一条路来。

    玉楼巷两边的道旁站满了人,楼上也有许多姑娘默默的看着这一行缟素,有人欢喜,有人悲痛,有人惋惜。

    下葬的地方是城外的一处小山坡,离着临安城不算太远,附近还有一条小溪,风水尚可。

    李长安赶到时,那里只剩下一座新起的坟茔,坟前空地上还有着没烧完的纸钱。

    柳香兰离世时年纪尚轻未曾婚育,按照临安城的习俗,无法立碑,因此这里除了一座矮矮的坟头,此外便再无其他。

    也许数年之后,便再也不会有人记得这里葬着的,是曾经名动一时的临安花魁。

    李长安站在坟前默默的想着,只觉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人都没了,怎么可以没有一点痕迹证明,她曾经来过这世间?!

    于是他取出玄钢剑,就近寻了一棵树,自树根往上削了一块墓碑,而后运起灵力凝于指尖,在墓碑上写下了六个字:

    柳氏香兰之墓!

    他没有再写其他的东西,于他而言,这个墓碑,有柳香兰三个字就够了。

    他把墓碑插在坟前,又取了一把扇子当做陪葬品,埋在墓碑旁。

    那把扇子,正是中秋诗会夺魁时,母亲送他的那一把,价格不菲且意义非凡。

    扇面上有着四个字:

    长乐永安!

    最后,李长安对着这座坟茔,俯身拜了三拜,而后转身离去。

    从始至终,他没有说过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