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君苍 » 第十九章 灵脉

第十九章 灵脉

    瀑边修士中,所指之人皆心知肚明,在天上那个名叫许尽欢的男子眼中,自己如何隐藏都无所遁形。

    暗处,几道身影识趣离去,可仍有几人偏要一试深浅,不再辛苦压制,亮出手段。

    “小子狂妄!”

    霎时,几尊巍峨法相拔地而起,直上云端。

    有背负宝剑,青面獠牙。

    有耳悬双蛇,目光如炬。

    有手持罗扇,笑里藏刀。

    有三头六臂,赤发大髯。

    官袍男子笑道:“好好好,一起上是么,正合我意。”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其余无关修士在中年掌门的庇护下,攥紧玉简,迅速冲进洞天,避其锋芒。

    玉袍少年在白净书生的拖拽之下,也在其中。

    一通天摇地晃后,当阿懿再度睁开双眼,已身处陌生天地。

    由于传送随机,沈泱不在少年身边,如今去向不明。

    初入洞天,阿懿能够清楚感受到此间灵气之丰厚,还要更甚瀑外。

    假设平常灵气可以形容为“一丝”,而靠近秘境之时便是“一线”,当今在秘境之中则足以用“一条”计量。

    其中差距之大,更别提还有各种机缘应运而生,难怪自古以来修士对秘境的追求可谓如饥似渴。

    阿懿盘膝而坐,闭目内视己身,按照世人说法,自己的修为当是初境的起步阶段,不过登堂入室。

    初境修炼在于养气,开辟周身气府,气府能够帮助修士炼炁为己所用,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打下扎实基础后,方可万丈高楼平地起。

    可阿懿似乎从来异于常人,少年体内气府无需开辟,至始至终都是门户大开,另外一切难以形容的奇妙之处,自然而然就能运行。

    因此,也就给予了少年看待事物的灵敏视角,一些常人察觉不到的细枝末节,难以理解的繁奥深晦,于他而言,只需稍加揣摩,便可把握纲要。

    这也说明了,阿懿先前错将吐纳打坐认为是图装模样。至于为何各种神通其能一看便会,完全是因为在灵敏视角下,那些神通的构造,太过简单了。

    即便已然这般惊艳,阿懿深知如今还远不及曾经那个生有鹤发,情绪封闭的全盛自己,但是愈发修炼,距离也就愈发缩短。就好像世人修炼是在变强,而他是在“恢复”。

    久而久之,阿懿也就习惯如此,就当他以为人不同命,吾道注寡……

    今日,他看见了那个青袍小道士。

    他从未见过如此清透之人,如同面对明镜。

    玉袍少年缓缓起身,结束天人交战。他的附近多了个官袍男子,正对他好奇打量。

    阿懿没有怠慢,行礼道:“许前辈,架打完了?”

    外界,宝剑断折,双蛇无头,扇面破烂,残肢断臂遍地。

    一堆法相碎片中,几人奄奄一息。

    “人间……几时有这号人物了。”

    许尽欢凑在阿懿身旁,闻了闻,开口道:“的确不错,是桃花糕的味道。”

    他继而问道:“陶佳梦那小子给的?”

    阿懿欣喜道:“前辈认识他?!”

    许尽欢仰头大笑,点头道:“我啊,打小看着他丫长大的。”

    阿懿挠头道:“那您是他的长辈么?”

    闻言,许尽欢险些笑叉了气,弯腰道:“咳咳,对啊,老夫是他许大爷……”

    阿懿看着面前这位性情至极的男子,心中一惊。

    许尽欢似乎对少年的心思了如指掌,指了指自己,嬉笑道:“怎么样,看出什么没有?”

    阿懿摇头道:“没有。”

    看出什么还好,最为可怕的就是什么都没看出。

    眼前之人,深不可测。

    许尽欢瞥过阿懿手腕上的那枚墨绿剑镯,笑容敛起,眼神微妙。

    其实官袍男子此刻心中震惊不亚于阿懿,你小子行啊。

    他摸索下巴道:“有趣。”

    男子目光在少年身上来回审视,阿懿已有不适,不禁道:“前辈,寻我所谓何事?”

    许尽欢这才收回视线,说道:“有些东西可不是随便就能接下的,比如你吃的这块桃花糕,其本身便由多种上等天材地宝制成,虽然被你吃了,却没有被完全炼化,平常兴许无人注意,但在一些拥有嗅觉神通和境界高深的人物眼里,你就是行走的大型补药。”

    阿懿若有所思,见其并无恶意,说道:“那敢问前辈,我该如何解决?”

    许尽欢回答道:“这座洞天经过千百年瀑布昼夜冲刷的灵气滋润,在大地深处已然诞生出几条灵脉,你可凭此炼化掉桃花糕。”

    阿懿谢过官袍男子,再抬头那人却已离去。

    事实上,玉袍少年对于能在瀑幕洞天得到什么压根不在意。打从一开始,他只是想来找找乐子,仅此而已。不过既然知晓自身存在隐患,并且眼下就有解决之法,何乐而不为呢?

    别处,沈泱捂着胸口,豆大汗珠从额头滴落,她喃喃道:“许尽欢!他怎么来了?好险没被认出来。”

    白净书生深呼吸强压心中慌乱,动身寻找机缘。

    一处山谷内,肩挑包裹的矮小少年看着手中罗盘,四处张望。

    远处,瘦削少年与憨厚少年招手而来。

    三人汇合。

    时至黄昏,瀑幕洞天的天幕上,云如火烧。

    顶峰大殿外,一众道士打道回府,中年掌门喊住青袍小道士,笑道:“乐天,依你之见,今日而来的外界修士,感觉如何?”

    小道士脑海中浮现出一袭玉袍身影,思索道:“回余掌门,初步看来大家实力都很强劲,只是一人……让我有些难以琢磨。”

    中年掌门开口道:“怎会如此?”

    乐天摇头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就当是小道我学艺不精吧。”

    青袍小道士笑了笑,抱手行礼后,转身告退。

    中年掌门一抚白须,感慨道:“真乃长江后浪推前浪。”

    “可能正是如此,才能唤醒……”

    “晚成,要是你也能看到这一幕该有多好啊。”

    中年掌门远远看着山脚下,左龙右虎的山门,忆起往昔。

    那年,也是如今这样天边血红的傍晚,自己亲手驱逐出了走火入魔的师弟。

    与此同时,一位披发少年传送落地。

    一座洞天,将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