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18章 托孤是个技术活儿

第18章 托孤是个技术活儿

    刘承祐继位时仅有17岁,此前又没有经过相应的历练,所以此时的后汉主要靠刘知远留下的托孤班子来撑持。

    下面来看一下刘知远的托孤安排,大体上由以下5个人共同主事:

    苏逢吉,时任同平章事(宰相),主管政务;

    杨邠、郭威,同时任枢密使,主管军事;

    史弘肇时任禁军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手中握有兵权;

    王章,时任三司使,主管国家财政。

    其中因杨邠出身行政系统而郭威出身行伍,所以两人之间也有一个大体的分工,杨邠负责枢密院常务工作,郭威负责领兵出征;

    下面简要解释一下上述几个官职:

    自五代乃至后来的北宋,国家的政局体制大体是政事堂、枢密院二足鼎立,二者又分别被称为东府和西府;

    政事堂主管政务,长官叫做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枢密院主管军务,长官叫做枢密使。二府的正副长官,是自然的内阁班子成员。

    至于政事堂和枢密院谁更加强势,则未有定论,或因时而定、或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在五代和宋朝前期,枢密院强势的时候偏多,在此之后,政事堂压枢密院一头的时候较多。

    在东西二府之外,还有个稍微弱一点的机构,叫做三司,主管全国财政。

    因为特殊的业务范围,尽管其长官三司使不是明确的内阁成员,但也被俗称为“计相”。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岗位,其实力和影响也不亚于上述几位,就是禁军统帅。

    经过这些年持续的整编,目前禁军的指挥领导机构已由唐朝旧制和五代新制杂存,基本整合为了一家,即侍卫亲军司,也叫做侍卫马步军司,其长官是指挥使。

    了解了上述的基本概念后,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事发仓促,但刘知远在托孤这件事上,还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

    先来看分布构成:

    首先,既有政务、又有军事,还有财政,互相可以制约;

    此外,把忠诚的禁军指挥使拉进班子,给自己的儿子做大保镖。

    第三,即便遇到打仗的事,还有指定的军事统帅。

    再来看具体人员:

    上述几个人都是跟着刘知远打拼出来的嫡系,基本的忠诚是有保障的。

    另外他们每个人还都有各自明显的弱点,互相之间也绝非铁板一块。

    这就意味着,即便出现了某个人做大的情形,也很容易遭受到他人的联合狙击,对其形成有效制约,从而恢复均势。

    这相当于给辅政班子加了一道保险。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小小的隐患,那就是郭威。

    他不仅能打,又为人宽厚温和,群众基础很高,倒是极有可能成为挑战皇权的冒尖分子。

    但郭威最大的问题就是,此时他的地位和资历还都比较低,为人嘛,也比较胆小老实。

    有那几个家伙的压制,郭威短期之内是还很难出头的。

    等他混上来了,自己的儿子刘承祐也该成熟了。

    因此,这个最后的危险因素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除去以上分析之外,刘知远还为权力交接额外设置了一道保险:

    就是他的正妻、同时也是刘承祐生母的李太后。

    李太后小刘知远20岁,是当年被老刘带着兄弟们拿着刀、不花钱,eng娶回来的意中人,她素来深明大义、宽慈善良,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国中都很有威望。

    所以即便辅政班子或者小皇帝出了什么问题,还有李太后这里可以做最后的把关和统筹,以应万全。

    奈斯,所有闭环形成,刘知远安心离去。

    打脸剧本即将开始。

    率先申请出战的是宰相(同平章事)苏逢吉。

    此人最早是从刘知远身边的秘书干起,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揣摩迎合、讨其欢心。

    刘知远出身行伍,气度威严、要求严苛,部属一般不敢靠近。

    但唯独苏逢吉在汇报工作时总能恰到好处的见缝插针、见风使舵,因此常常被刘知远认可和表扬,也由此开始日益受到重用。

    苏逢吉除了会亲近领导、贯彻意图之外,其他方面的品行实在是令人不齿,主要有三点:贪婪奢侈、胆大心黑、嫉贤妒能。

    先说贪婪奢侈这一条,什么仗着权势巧取豪夺这种基本操作就不说了,但苏逢吉是不仅大钱要收,连小钱也不落,家里的阿猫阿狗死了都要广发帖子、大摆宴席、收收钱财。

    作为宰相、高级干部,本应该带头艰苦朴素,他却嫌弃政事堂的工作餐太简陋,专门让家里的大厨做好饭到单位吃。

    再说胆大心黑这一条,我们只列举一个例子:

    刘知远在位时,每逢生日的时候都要命人到监狱梳理囚犯情况,谓之“静狱”。

    实际上就是皇帝生辰搞特赦,也算是个常规操作了。

    但苏逢吉是如何落实的呢?

    他到了监狱之后完全不看卷宗和日常表现,直接一股脑的将所有犯人全部杀掉…

    最后来看嫉贤妒能这一条:

    苏逢吉心胸狭隘,和史弘肇、杨邠等关系都很紧张。

    而郭威也因在刘志远建汉代晋过程中上升很快,遭受过特别对待。

    苏逢吉多次陪同刘知远视察军队,然后借酒羞辱郭威,每次郭威都是沉默退让。

    但就是这么品行能力一无是处的人,却永远在紧跟主要领导这一点上不动摇,不仅刘知远对其重用,刘承祐继位后也越来越倾向苏逢吉的意见看法。

    苏逢吉也正是因此,首先挑起了辅政大臣之间的斗争。

    他仗着和皇帝亲近,抓住史弘肇掌管兵权、为人又严厉武断的弱点,挑唆皇帝撤掉史弘肇以及郭威。

    纯武人出身的史弘肇面对这种动脑子的斗争一筹莫展,眼瞅着就要被赶出局。

    关键时候,还是感受到唇亡齿寒的杨邠脑袋灵活,积极转换思路,抢先到李太后那里主动汇报。

    关键时候李太后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详细的给小皇帝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实质,最后的结果也相当“喜庆”:

    史弘肇不但没有被罢黜,反而权势日隆;郭威也没有受到此事影响;

    就连杨邠,在刘承祐继位时兼任了同平章事,本来只是个挂名,也经过此事后开始掌握东府的实权,成为权兼二府的头号实权人物。

    苏逢吉不但没有打倒政敌,反而自己快被打的爬不起来了。

    他这个第一波申请出战的选手,率先退出了辅政班子一线。

    但凡事都是有得必有失,尽管苏逢吉遭人厌恶,但没有了他的对立和掣肘,杨邠、史弘肇等人开始出现权力越界。

    先说史弘肇,本来就性格偏激,瞧不上那些个文人和“小人”。这下更是忘乎所以,越发肆无忌惮的羞辱同僚,哪怕这些人中有不少是皇帝的近臣和亲信。

    再看杨邠,自打身兼枢密院和政事堂两项重权后,也开始了放飞自我,被他得罪的人数开始呈指数增长。

    比如杨邠认为当前干部队伍臃肿、能力素质底下,准备搞改革。但他的办法不是建章立制、考核评定,而是一刀切的把干部工作强行冻结,所有人不升不降、不动不退。

    这一下子几乎把整个后汉官僚队伍都推到了对立面。

    你杨邠已经位极人臣、升无可升了,可人大家伙还都有三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的人生追求呢,你这么搞谁能说你好?

    到此还不算完,随着时间推移,杨大人的尿性也与日俱升,连皇帝都开始不放在眼里:

    比如开御前会议,杨邠等人议定大政方针之后,全程当吉祥物不说话的刘承祐象征性的讲两句意见:“大家说的我都同意,就这么办,注意抓好落实。”

    这话没毛病吧。

    可是杨邠他们的反应呢?

    “小刘你不懂,憋说话”…

    刘承祐把决策权都已经完全让出去了,只是最后交待一句话,刷刷存在而已,连这都不行?

    毕竟人家才是皇帝啊,杨邠你们想干啥?

    皇帝不好使了,那李太后那里,杨邠你们总该摆正位置、予以尊重些吧。

    不好意思,不仅是皇帝,就连李太后也不好使。

    李太后的弟弟想当宣徽使,老太太顾忌法制和体面,托人给杨邠带话,谁料连续几次杨邠都是丝毫不松口。

    史弘肇更猛,李太后有一个老朋友的儿子在禁军服役,找到太后想给自家儿子提拔提拔。

    按说这不是个什么大不了的事,可史弘肇呢,不但不办,还因此极为气愤,特意找了个由头把那名军官给处决了。

    这不是妥妥的打李太后的脸吗?

    你们几个眼里还有国家尊卑吗?

    即便是论私情,李太后也是你们的老嫂子,而且还刚刚救过你们的命。

    做人、做臣、做朋友,你们哪样够格?

    物极必反,月盈则亏。

    杨邠、史弘肇如此嚣张跋扈,之后的结果也就不难推断了:

    不是推翻后汉取而代之,就是自己身首异处。

    总之,刘知远留下的辅政格局,要开始溃坝了。

    而后汉,也即将走向未知的可怕。

    Ps:宣徽使论排位低于枢密副使,差不多等同于三司使,但主管的却是宫廷杂务、礼仪祭祀这些闲务,属于典型的位高权轻,一般都是作为兼职来嘉奖重臣、提高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