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到底咋回事 » 第135章 李继迁崛起的密码

第135章 李继迁崛起的密码

    世间太多事,若违背规律、一意孤行,到头来都会变成适得其反、深受其害。

    赵光义自以为毁掉了统万城,李继迁这股游击武装就无点可围、无援可打了吗?

    当然不是,非但如此,李继迁还要就此玩一票大的,彻底向宋朝展示一把自己的实力。

    仅仅2年之后,李继迁再次把宋朝的一座城池包围到了要动用大军护送粮草的地步。

    只不过,失去了统万城这个预设战场之后,他此次将目标放在了更西边的灵州城。

    996年,宋朝派白守荣、马绍忠率军护送40万担粮草前往灵州,并且命令灵州知州田绍斌领军迎接。结果,白守荣比约定的日期晚了1天才抵达,从而被具有骑兵优势的李继迁军队包围。

    知州田绍斌久在当地、了解情况,因此建议白守荣猥琐发育、大军结阵缓行,但是这个建议被自诩为天朝上将的白守荣拒绝了。

    他执意领军正面与李继迁交战,然而此时的李继迁实力早已非同寻常,他正面战胜了白守荣的军队,并且将40万担粮草悉数夺走。

    这一战役在宋朝中央掀起了巨大震动,朝臣在惊讶李继迁实力增长迅速的同时,更加为西北局势愈加糟糕的情形而担忧。

    这个时候,赵光义差点再次动摇,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想仿效夏州,再度主动放弃灵州。

    好在经过一番自我博弈,赵光义改变了之前的决定,命令李继隆、王超等人再度率大军前往灵州,一方面是解灵州被困之围,另一方面则是寻求李继迁主力决战,试图一劳永逸解决祸患。

    赵光义在时隔多年后再度掀起军事征伐大动作,仍是按惯例亲自部署方案计划并严格督促前线将领执行,“将从中御”仍然是他屡试屡败、屡败不改的法宝。

    此役他的部署又是一个分兵合进的方案,宋朝共分5路大军,以乌、白池(今宁夏盐池县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之北大池一带)为最终汇合点:

    李继隆为第一路,出环州(今甘肃环县);

    范廷召为第二路,出延州(今陕西延安);

    王超为第三路,出夏州;

    丁罕为第四路,出庆州(今甘肃庆阳);

    张守恩为第五路,出麟州(今陕西神木);

    宋朝此役动员力度极大,五路兵马纵横近千里不说,兵力上单是李继隆一路担任先锋的卢斌,就有3万人,五路大军加起来,数量达到了10万余众。

    以这样的规模和配置对付李继迁,也算得上是他起兵多年来受到的最高礼遇了,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们将会在最后梳理总结的时候一并指出。

    别看五路合计声势浩大,但是和雍熙北伐三路并进的道理一样,越是力量拆分的散,越容易被各个击破,也对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役具体实施过程中,但凡出现点不确定因素,就会导致情况演变与预想的结果相去甚远。

    首先出现问题的就是作为绝对主力的李继隆这一路。他们的行军方案是从环州先向北到灵州,再向东转进至乌、白池。

    但是出兵前,李继隆的先锋卢斌提出这种路线绕道太远,不如去捷径由环州直取乌、白池,如此即可避免沿途缺水的困难,且10天便可到达目标地域。

    李继隆这次没有像以往干脆直接的改变皇帝预定部署,而是派出了自己亲弟弟李继和前往开封汇报方案。

    “军事大明白”赵光义当然不会同意下属违背自己的英明决策,狠批了李继和一顿之后,马上派出督察专员随同李继和回到李继隆军中监督执行。

    然而此时李继隆早已经按自己的方案出兵了,赵光义的方案第一阶段就走了样。

    不过从事后来看,赵光义、李继隆俩人的方案争执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李继迁探听到李继隆的大军踪迹后,早早就远远的避开了,自始至终没有与其打过照面。

    李继隆出兵之后没多久就与第四路的丁罕汇合了,两军又共同前进了数十日,仍未见到李继迁所部的影子,不得已退兵而回,这一下子就卸掉了五路大军中两路兵马的力量。

    与此同时,第三路的张守恩遇到了党项兵,然而贵为张令铎儿子的张守恩,却没有老爹征战疆场的勇气,他见到了党项军后,竟然以“敌不动、我不动”的眼神接触与之相持,并随后缓缓地撤出了战场。

    此役真正遇到党项军队的是王超、范廷召两路人马,他们赶到乌、白池后,遇到了李继迁主力,虽然宋朝的决战兵力受到了巨大削弱,但李继迁毕竟不是辽国的体量,根本没有能力吃掉这两路宋军。

    双方先后交战数十次,却谁也拿不下谁,最后只得各自罢兵。

    虽然结果不甚满意,但可喜的是这一战中宋军再次涌现出一位希望之星,他就是时任河西军节度使、殿前都虞侯的王超之子,时年只有17岁的王德用。

    别看年轻,但王德用勇武过人、胆略非凡,他先是统领所部万人与党项军战于铁门关(今盐池县东北),斩首13级,俘掠畜产上万计。

    到达乌、白池后,面对以逸待劳的李继迁主力部队,身为老子的王超一时之间竟吓得不敢前进,危急时刻还是王德用奏请精兵5000,直扑党项数次交战。

    击退党项军后,王超决定撤军,又是王德用主动站出来,先行领兵占据险隘之地为大队掩护,随后他严格组织各部撤退细节,有力避免了撤军变为溃败的风险。

    宋朝这次规模空前的5路进击,虽然未曾遭受战败,但以实现预定战役结果来看,可谓是失败。

    这一仗也成为了赵光义时期与党项部的最后一战,遥想14年前,面对稳固了百年的定难军突然出现内乱纷争,赵光义以一种绝对轻蔑的态度将其一把抓入手中,结果后续演化成今天这样的大麻烦。

    想必他此刻是万万后悔的,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赵光义是可以用一些自说自话的语言安慰着自己闭眼离去,但留给他子孙和大宋臣民的党项,已经彻底挣脱了牢笼,展现了为祸百年的宏大潜质,这笔账又该算到谁的头上呢?

    我们可以看到,从982年李继迁逃出夏州反宋时的几十人,到984年被曹光实以微弱兵力突袭地斤泽导致仅以身免,再到986年宋朝遭受雍熙北伐大败,不得已重新打出李继捧这张牌试图以夷制夷。

    这期间按照李继迁的实力是根本无法与宋朝正面抗衡的,他所依仗的不过是地理优势打游击而已,但凡宋朝派出正规军进击,李继迁从来都是远远地躲掉不敢交锋。

    那么何以到了996年灵州攻防战时候,短短数年之间,李继迁实力增长竟然如此显著,不但可以牢牢围困灵州城,还可以在宋朝5路大军、10余万兵力的围剿下游刃有余。

    他到底是如何从一个没有根基的草原街溜子成长为宋朝的心腹大患的呢?下面我们就要针对这个问题好好说一下:

    首先,是所谓的影响力。

    定难军李氏在夏、银等地统治上百年,确实深得民心。李继迁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就敢打出反宋旗帜也正是依仗于此,但是这个因素虽不可忽略却也不值得过分强调。

    李氏在夏、银等地有号召力是不假,但不代表所有姓李的都能得到深度拥护,尤其是李继迁这样和现任节度使的爷爷的爷爷才是亲兄弟的远房旁支来说,影响力更是极为有限。

    这一点从两年后李继迁被曹光实在地斤泽差点一把秃噜精光就可以看出,这一战后,李继迁为了重新积累把资本,使出浑身解数玩命搞信用贷:

    每天举着李氏先祖的大照片巡回展览,一边还摆着高音大喇叭宣讲历史,情到深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与人把酒言欢。

    这还算是小儿科,李继迁为了复兴大业,毫不犹豫的压上自己年轻健壮的身体,只要哪个豪族愿意注资,让他当谁家姑爷就当谁家姑爷,上床入洞房都不带犹豫的。

    但即便是这种深度的集资,结果又如何呢?

    面对曹光实仍然要靠阴谋手段解决问题,等李继隆率领大军主力来到之后,李继迁本人是侥幸的躲掉了追杀,但是他赖以依附的当地豪族股东们却被李继隆连叶带根的撅了个七七八八。

    如果不是第二年赵光义要发动雍熙北伐,可能当时李继迁就活不下去了。

    尽管雍熙北伐这场大战是李继迁绝处逢生的转折点,但却不是他发展壮大的开端。

    994年,李继迁领兵围攻灵州城,这场大战之所以引起赵光义的高度重视,并再次派出李继隆亲自出马的原因,一方面是李继迁突然跳出银、夏等李氏传统地盘转而围攻西路灵州的强烈危机信号,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此役他展露出的强悍实力—万余骑兵。

    截止到这里,李继迁的力量已经开始发生质变,因为李氏统帅的定难军在晚唐实力最为强横时,兵力也不过万余骑兵,而李继迁竟然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短短几年就拥有了这般实力,他到底靠的是什么?

    而且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的细节,李继迁也正是在这几年里把自己游击队的大本营从地斤泽迁到了西边的乌、白池地区。

    但从地形上来看,这二处地方都守着旁边的大城市(一个夏州、一个灵州),且因为沙漠化的原因,这两座大城市都与宋朝边境城市隔绝,因此无论是地斤泽还是乌白池都是游击队的绝佳根据地。

    但他们之间有一个最为显著的不同,就是群众基础相差万里。

    地斤泽所处的银夏地区是李氏老根据地,纵然李继迁是个差点出了五服的远方李氏,使使劲还是能刷点信用贷的。

    但乌白池可就不同了,他们不是李氏定难军的地盘,虽然生活在当地的也是党项族人,但这伙人对老李家的招牌可不是特别含糊。

    李继迁是怎么做到突然转到一个新地域,却迅速做出比之前几倍、几十倍的业绩呢?

    这其中的奥秘其实很简单:

    一把盐而已。

    盐自古以来就是统治阶级专卖的重要战略物资,关乎国家命脉。即便是在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国家放开盐业专卖也就是几年前的事。

    在古代,哪个政权掌握了盐产地,相比于竞争对手就等于多拿了一座印钞厂。

    而就中原政权的传统统治地域来说,最佳的盐产地就是位于今天山西运城市的盐湖区,那座天然的大盐池滋养了华夏人民上千年。

    早在三国时期,这座盐池的所在地河东郡就因此富得流油,一郡之实力轻松超过南方的一个州。

    《三国演义》里面讲的华夏武圣关二爷是卖绿豆的出身,因为卖猪肉的张飞捏碎了他的一把绿豆这才两人厮打起来,赶巧便宜了路过的刘备,刘皇叔主导三人来了场桃园结义,掀起了汉末三国的大戏。

    但其实关二爷早先的社会经历根本不是卖绿豆这么简单,作为土生土长的河东解良人,关二爷早年就是守着老家盐业资源走南闯北的私盐贩子,仗着出场赠送的满级社会狠人属性无往不利。

    盐的重要性在历史上怎么说都不为过,这一点从私盐贩子群体经常出猛人就可以看出,除了关羽之外,葬送唐朝的黄巢、元末雄霸苏州的张士诚,都跟关二爷干过同一份差事。

    从三国直到宋朝太宗时期,将近800年过去了,河东的盐池仍是国家盐业专卖的大工厂,宋朝时叫做“解州盐”。然而老赵家这个躺着数钱的一本万利生意到了李继迁这里却遇到了大麻烦—青白盐。

    同解州盐一样,青白盐也是一种天然的池盐,产于今天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附近。

    它又具体的分为青盐和白盐,尤其是青盐,出产高、品质好、价格低。

    曾有数据统计,与大宋国家专营的解州盐相比,党项的青盐价格不足其十分之一,品质却更高,因此这种完全无法扭转的经济规律成为了后来宋朝和西夏之间战与和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即便在此时,也正是因为这个青盐,造成了李继迁的跨越式崛起。

    话说李继迁流窜到乌、白池附近后,当地的党项部族一开始是不太吊他的,本来小日子过得好好的却因此受到打扰和侵夺,甚至双方还时不时的为此发生一些摩擦。

    这本来是个绝佳的消灭李继迁的机会,但宋朝不仅没有把握住,反而还送出了神助攻。他们在没有认真调研情况的基础上,武断的认为当地百姓帮助李继迁是助纣为虐。

    因此在不宜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也不晓得哪个小聪明向大聪明赵光义建议搞贸易战,具体来说就是全面封锁对党项部族的青盐进口。

    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那些个党项部族在没有任何家底的情况下,平日里全是靠青盐赚取顺差平衡贸易赤字,来换回粮食、布匹、瓷器、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的。

    现在宋朝突然要断了他们的生活维系,这如何还能忍?

    于是不需要任何的动员和鼓励,之前还与李继迁打打杀杀的这些部族马上义无反顾的成为了其铁杆支持派,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只要是打宋朝,李继迁说咋干他们就咋干。

    这才是李继迁在新的根据地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一把盐的事。

    之后虽然李继迁躲开了李继隆的征讨大军,但赵光义固执的拆毁统万城,反而是逼着李继迁彻底将经略重心放在了灵州附近,依托这个区域一边发育一边和宋朝叫板。

    等到几年后的996年,李继迁在灵州攻防战面对宋朝五路大军10余万人的时候,已经完全具备了一战的实力。

    再加上他占据着地形和骑兵的优势,因此从头到尾牢牢的掌握着这场战争的主动权,打与不打、怎么打,宋朝说了不算。

    不夸张的说,只要李继迁自己不飘,他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从982年到996年,十几年时间过去了,李继迁从一个一穷二白的17岁穷小子发展成了一方诸侯,可宋朝的实力却在不断的下降。

    纵然随着赵光义的逝世,双方的对峙暂告一段落,但是这种实力上的此消彼长注定了下一阶段的争斗将会来得更加猛烈,这就是继辽国之后,赵光义给子孙和宋朝臣民留下的第二个史诗级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