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你是晴天,你是天 » 第166章 近乡情怯

第166章 近乡情怯

    回家的路,都是一截一截的,即便是已经拥有了自己专属的交通工具。

    虽然已经站在了轩罕的土地上,但是,这里并不是重点。农村里出来的孩子,根据地不会在县城里,还得往镇上走,就是那个名叫“双河”的镇。

    具体不知道为什么它叫双河,大概是因为同时有两条河经过的缘故。如果非要求证的话,相信工作量也并不是很大。但是,谁都不是那个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人。

    走出轩罕站,外面赶上了去双河镇的大巴车。

    出门在外的人们都知道,只要是踏上了乡村客运,那肯定是离家不远了。而且,往往心里还会有些紧张,害怕遇见自己叫不出称呼的“亲朋好友”,害怕自己到目的地时羞于喊“停车”。

    陈洛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毕竟回的不是他自己的家乡,可以完全保持着轻松的心态。

    开往双河的大巴,在歪扭的大马路上跟着节奏一起歪扭。坐在座位上的陈洛却不想跟着节奏一起歪扭。他并不抵触这种歪扭,反而有些亲切感。

    不过,总的来说这种单纯的歪扭有些寡淡,这让陈洛有些怀念在自己的家乡,“远古”时候,不但有猝不及防的歪扭,还有“上天入地”的颠簸。

    嗯,此处可以批评陈洛,有点不会享福的意思。

    在这歪扭的路上,李晴天也没有打瞌睡,她似乎在努力地回忆一些关于本地风土人情,想讲给陈洛听。可惜她并不是一个关注风土的人,她关注的往往是风情,特别是自己的风情,那种让陈洛着迷的风情。

    好在没有遇见李晴天根本回忆不起半点的“亲朋好友”,好在李晴天也精准地知道他们该在哪里下车。

    李晴天跳下车去,陈洛稍微负重一些。然后,李晴天说:“接下来我们要等李松松放学,然后我们一起回家。”

    李松松,就李晴天的弟弟,就是传说中从父母手中分走大部分爱的男孩子。

    李晴天现在可以不跟他计较了,并不代表李晴天全部都遗忘了。

    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好了伤疤忘了疼,有些人明明伤疤都痊愈得看不出来丁点痕迹,但是,他还会记得那里曾经受过伤。

    关于即将面对的小舅子,陈洛也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态度。听说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那可以两个人之间不可能快速的擦出火花。内向也好,总比调皮捣蛋恃宠而骄的好多了,应付起来至少简单很多。

    两个人站在中学的大门外,校园里飘出来悠然的“铛铛”声,这无疑是吹响了五一大假美好休闲时光的号角,连各科老师都没有心情拖堂。

    久违的下课铃啊,听起来还是那么的悠扬。可它明明和上课铃是同一款啊。

    下课铃消散不久,从校门就开始走的、跑的出来年轻稚嫩的脸庞,清一色的蓝白条纹的校服。

    陈洛瞬间有些艳羡,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有和同学们穿过统一的制服。除了大学毕业那会儿,租赁而来的学士服,也就那么一次,成了唯一一次。

    是的,统一着装,能够让人心生有组织有纪律的感觉。

    在陈洛张望的时候,李晴天率先开了口:“松松,松松。”

    循着李晴天的眼神,陈洛看见一个清瘦俊俏的男孩子拖了个行李箱朝着他们走过来。

    陈洛细细地瞧了会儿,好像不是跟李晴天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可谓是长得各有特色了,但重点是,都不赖。

    男孩在停在他们面前,涩涩地没开口。

    李晴天没有大大咧咧地把陈洛介绍给他认识,说这个是你未来的姐夫。

    陈洛也没有厚着脸皮先声夺人自我介绍,说我是你的二姐夫。

    李松松果然是内向地,内向得连“二姐”也不曾喊。

    陈洛也不介意,说:“老弟好。”

    李晴天瞥了一眼李松松的箱子,问:“箱子里装的什么啊?”

    李松松抿着嘴,眼神往别处飘了一下,细声地说:“装的衣服。”

    李晴天分明不给人家面子,直接拆台地问:“脏衣服还要带回家洗啊?”

    得了,现在人家小嘴抿得更紧了。

    陈洛只好打圆场说:“哎呀,都还没吃午饭,饿死了都,走,我们去吃饭吧。”

    李晴天也不是那种一长大就揪着老弟的小辫子不放的人,顺从地说:“走吧,我们去吃米线。那可是我们镇上的名小吃,保管你一定喜欢。”说完,迈步就走。

    陈洛说:“老弟,走!”

    于是乎,总共才三个人,走处了等腰三角形的架势。

    陈洛有理由相信他们平时见面应该不是这样生疏的,李松松生疏的只是他陈洛而已。

    所谓的镇上名小吃,也不过就是一个“破落户”似的小门面,内里摆放着三五张泛着油光的结实木桌,桌上是名不见经传的纸巾和插有长筷的有些年岁的筷笼。店门口摆着一口大大的金属桶,里面是沸腾着香气奶白奶白的汤。墙上张贴了白字红底的菜单。说是菜单,却没有一道菜,全是粉面米线的名儿。

    老板手里操着勺子,腰上捆着大红色的围裙,笑着招呼:“来,里面坐。”

    三人鱼贯而入。

    陈洛不熟悉招牌,点餐由李晴天代劳了。正好,李晴天也可以趁此机会点两个自己喜欢吃的味道。

    好歹是抵挡住了肚子里馋虫的纠缠,三大碗米线热腾腾地坐到了桌子上。

    李晴天抓了搪瓷的勺子在手,舀一些汤,在嘴前吹吹,再缓缓一饮而下,满脸皆是享受的表情。

    就是这么一口,李晴天吃的可能并不是味道,而是回味起了她的少女时光。

    陈洛有样学样,拿勺子舀了品尝,味道没有想象里的那么惊艳,也就是中规中矩。可以说,陈洛真的没有以前贪吃了,一来是长大之后,小时候可望不可即的食物,都一一吃过了,弥补了遗憾;再者,李晴天的厨艺不是盖的,这小小米线显得就是卑微。

    李松松平时都不怎么说话,这米线在手,更加不愿意多少一个字了,简直就是深得“食不言寝不语”的精髓,并且贯彻得彻底。

    三个人安静地吃着米线,只有中途李晴天要求和陈洛换一碗吃才打破了一些沉默。

    要说沉默也并不是很彻底,嗦粉和喝汤的声音,明明就很大声。

    再说了,身在闹市,哪里不是喧嚣?

    三个人吃完,陈洛起身付了钱。李晴天提出要去超市里面走一走。

    双河镇上肯定没有大型的商超,有个货品比较齐全能够稍微满足一下购物需求的超市已经很不错了。

    还是的李松松是地头蛇,熟知小镇的格局变化,带他们进了一个超市。

    这个超市稍显奇怪,先是一个高大的广告牌,走过去一看,超市却在负一楼,得沿着密密麻麻地台阶走下去,然后又是一个大门,有种自投罗网的意味在里面。

    李晴天说:“咱们还是买点东西带回去吧,总好过于打空手。”

    陈洛提议说:“那我还是整点烟酒。”

    李晴天说:“算了吧,镇上能有什么品质的烟酒。再说了,你本身也不抽烟,难得花那个钱。”

    到底还是陈洛妥协了,究其原因,还是囊中羞涩的缘故。

    最后,李晴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了糖果、饼干什么的,算是一场不大不小的购物了。李松松在购物时,挑选得有些拘谨,陈洛还专门走过去给他说:“自己喜欢吃的,可以多挑一些。”

    得了授意,李松松才把手脚放开了些。

    走出超市,陈洛的负担又重了些,他又突然迷茫了一下。

    李晴天说:“还有一截路,我们只有打摩托回去了。”

    陈洛没有丝毫的鄙视,反而激动,好多年没有打摩托了,可以再次体会乘风欲飞的感觉。

    三个人,打了两个摩托,驮着行李,欲乘风。

    风是好,还是有点不正经,一旦张嘴说话,它就使劲往嘴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