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15.集市卖吃食

15.集市卖吃食

    吸取了前两天的经验,这次赶集,春晓他们可从容多了。一来大家已经熟练多了,二来这几天过度疲劳,她也担心大家伙都有些吃不消了,容氏的咳嗽明显就多了起来了。

    “长命功夫长命做,慢慢来吧。”反正钱也不是一下子能挣得完的。

    这次是三郎和春晓一起去,小郎在家里歇着,这么小的孩子,春晓实在不舍得他四处奔波。虽然出门的时候也不太晚,但是也不至于披星戴月了,手头上有了两个子儿,春晓便舍得奢侈地坐上两文钱的牛车了。

    赶车的大叔倒没有等太久,毕竟村子里有多少人会坐车,他心里基本是有数的,有些人可舍不得花上这两文钱,他半途上还能捡点客人,反正多花费几把草而已。

    春晓坐在车上,不用背着东西埋头赶路,她倒有点心情看看左右的风景了。

    从村子往镇上走,便是从山窝往平原上走,有一大片平整的田地,不过应该都是当地的大地主的,他们雇了佃农,有的种玉米、有的种稻子,夏麦倒是已经收了,有村民在翻地,张罗着种些什么。

    路的另一边便是澜江,时不时能看见张满帆的船在航走。

    “小姑娘,你筐子里是什么,闻着挺香?”一车上坐着,春晓和三郎各自背了一个背筐,一个搁糖糕,一个放的葱油饼,坐牛车的时候筐子放在车中间,隐隐约约的葱香味从蒙着油布的筐子里散发出来,让人忍不住咽口水——这年头物资匮乏,大家都不怎么舍得在吃食上用许多的油,这香喷喷的葱油饼确实有些诱人,有人忍不住便开口问。

    春晓笑着说:“大叔,我是和哥哥去集市里卖葱油饼。”

    “葱油饼?”有人便惊讶地问,“是昨天在太平观门口卖小吃的吗?昨天我听我邻居说了,结果一下子就卖完了,我去看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来来来,我看看,给我两个试试。”

    有人带头,自然车上的人都跟着买了试试,虽然也没买太多,但还没到集市上,就有了生意,春晓觉得这是开门红。

    而且在太平观卖吃食,真的很正确,这广告效应不是一般的好。

    事实证明,春晓的直觉是正确的。在集市上,一支起摊子,便有人过来问,是不是在太平观赏卖的,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买了。然后,在有人带动下,这生意也是相当不错。

    “哟,小姑娘今天来卖什么新鲜玩意?”开食肆的吕娘子挎着篮子摇着扇子走过来,“怎么不卖菌子了?上次你卖给我店的菌子客人说不错的。”

    “吕娘子好,”春晓挺感激上次吕娘子愿意买她的菌子的,“我们做了点糕点卖,您尝尝,看看可还合你胃口?”说着她便签了一两个南瓜炸糕递过去。

    吕娘子拿着炸糕看了一下,金黄透亮,轻轻一咬,又酥又软,“哟,还不错呢。”她眉毛一挑,“妹妹,你要不要放些果子在我店里寄卖?”

    “这,可以吗?”春晓惊喜了。

    “当然可以了,”吕娘子掩唇一笑,“有客人喜欢你的果子,那我的生意也会不错,不过……我可是要抽成的。”

    “这没问题啊。”春晓想了想,“但我不能专供你一家……”吕娘子的食肆生意也没到垄断的程度,每天销售得估计也不会太多,这种炸糕不是什么技术性太强的,说不定食肆的大厨摸索一下,做得比她还好呢。

    吕娘子倒是不介意,“不要紧,你给我的价格便宜一些就行,毕竟我也是要有些赚头的。这样吧,你这两个果子每天先各送一匣子去我店里,当然,你有别的新鲜的玩意,也可以送,我卖出去了就给你钱,如果卖不出去,可没得钱收。”

    话既然说敞亮了,春晓也高兴,“那我现在剩下的今天就先给你,明天早上我再给你送来。”说着便将剩下的糕饼都装了起来,还对其他人说:“各位大叔大娘,我们家的果子以后可以在吕娘子的食肆里可以买到,想吃的可以去光临啊。”

    她这么一宣扬,吕娘子更高兴了,“果然是个机灵鬼儿。”

    三郎帮着春晓一起把糕饼送去吕娘子的店里。然后兄妹俩去取锅,又买了一些白面、杂面之类的。三郎问:“妹妹,我们这样不是把生意送给吕娘子做了吗?”他有一点好,即使有疑惑,也不会当面拆妹妹的台。

    “我们看上去是少挣了一些钱,但是不用我们一直在这里守着啊,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干别的事情。再说了,我们是每次赶集才挣钱呢,还是每天都挣钱比较好?”

    当然是每天都有收入是有保障的。

    春晓笑着晃晃脑袋,“这就叫做‘细水长流’!”

    三郎叹了一口气,“这些天多得你了,要不是你想出这些做吃食的主意,家里真的没有别的进项了,估计年底又要把地抵给大伯了。”

    “我们有把田地抵给大伯?”春晓吃惊了。

    “其实差不多有五六亩吧。家里各项支出、阿娘又病着,之前又欠下银两……都怪我没有半点出息,累着你们都跟着吃苦。”这个才13岁的少年郎啊,怎么就把整个家的重任都压自己身上了呢?

    春晓想摸摸三郎的头,但发现自己个头可比自己哥哥矮一截,她都忘了,自己现在也还是个孩子。

    “年底怎么还要抵地呢?”前两年三郎还小也罢了,可现在三郎基本地里的活也能干了,眼看庄稼收成也不错的样子。

    “阿娘的病,”三郎涩涩地说,“待会我们要去给阿娘抓两剂药,她已经停了好长时间了,所以最近咳嗽又严重起来。”

    春晓连忙从褡裢里取出钱,今天的收入也不错,也有差不多两吊钱,即使买了锅和米面,也还有几百文钱。“这些够吗?”

    “两剂百十文就可以了,先让阿娘吃起来,如果不缓解要请林大夫换药方的。”

    “阿娘的病一直都是林大夫看吗?如果一直看不好,为什么不换好一些的大夫?”

    “这镇子上的大夫都差不多,都是说要养着,反倒是林大夫收费还便宜些。”

    春晓点点头,这个阿娘的病,看来是个无底洞罢了。不过,只要能将养着,说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先去药店买药,然后要去买两包点心。”

    “买点心做什么?”三郎不明白。

    “我们现在做吃食的生意,村里已经不少人知道了。昨天已经被春妮姐看到了,说不得她肯定会回去搬弄的,祖母那里,我们还是得去做做样子。”免得村里人说不孝道,这年头口碑可是很重要的。

    三郎犹豫了一下,才忍不住吞吞吐吐地开口,“阿妹,等我们手上的银钱够了,能不能送小郎去学堂,他比我聪明,说不定能考个功名回来,这样爹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现在家里大头的收入都是春晓挣的,他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啦,”春晓应得一点都不勉强,“我本来就想送小郎去学堂的,应该也不用等太久。”春晓盘算了一下,虽然钱挣得不多,但积少成多,说不定过两个月就可以攒够小郎的四两银子的束脩了。

    春晓笑着回头对三郎说:“等我们挣了钱,阿哥也回学堂去,我们也不求什么功名利禄,多些见识总是好的。阿哥你说小郎聪明,其实你也不差呀,我觉得念个秀才公是没有问题的。”

    三郎讪讪然,他内心当然极度渴望能重新上学,但家里的境况不允许,他又是个大哥,应该先担起家里的担子再说。但是看着春晓的笑脸,他又说不出拒绝的话,也许……他真的也可以重新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