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24.忙碌

24.忙碌

    农村人一起干活,其实是很快活的。

    几乎是吆喝一声,大家就一起来了。除了昨天帮忙的几个人,今天村子里又来了三四个人,都是说在家里闲着,过来搭把手。

    其实是有人回去了,说三郎家招呼帮工的人的饭食又好吃又扎实。反正都是力气活,蹭点吃的不丢脸。

    春晓是有准备的,她一大早起来,煮了一大锅的玉米粥,又烙了十几张的大饼,招呼来人吃了饭再上山。

    有人客气,容氏就说:“都是干的力气活,不用讲客气的,反正家里都备有。”大家便都笑嘻嘻地捧起了碗。

    然后王大叔便招呼大家一起上山。

    春晓便带着小郎和石头往集镇上赶,今天的人更多,她除了买更多的肉,也要准备梁家寿宴的点心材料,要买的东西多,所以让小郎他们跟着去,帮她看东西。

    肉、骨头肯定是少不了的,春晓主要是去买了一个小的石磨。村里倒是有人家有石磨的,甚至在村子大樟树下就有一个公用的石磨,大家平时碾谷子什么的都会用到。但是那石磨太大了,春晓没有力气,而且大石磨磨东西还是比较粗的,所以春晓是买了一个比较小的石磨,她试了一下,她能够推起来,就是效率不会太高。

    春晓还买了冰糖和一个细细的筛子,她本来想买白糖的,但这个时候的糖多是黄糖,白糖也不是那么纯粹,所以她只能退而求其次,然后又买了红豆,准备做豆沙。

    林林总总又买了不少的东西,春晓觉得自己已经很收敛了,毕竟手头上能支出的钱太少,但是第一次跟春晓赶集的石头却是惊呆了。

    他悄悄问小郎,“你阿姐是想把家底都花完吗?”看那买肉的架势……他们家三个月都不会买那么多。而且,春晓姐居然给他和小郎各买了一支糖画,他选的是最喜欢的孙悟空,他决定了,以后他最喜欢的人是春晓姐姐。

    所以,晚上回去的时候,石头跟他爹娘郑重地说,“阿爹阿娘,我长大后要娶春晓姐姐。”

    “嗤,你长大再说吧。”王大叔懒得理他。

    赶车的大叔见到春晓买大堆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倒是春晓不好意思,多付了几文钱。这样,大叔便高高兴兴地帮着他们搬货。

    春晓回到家,大家已经从山上把竹子扛回来了。吴家大哥觉得单单做竹棚,冬天来的时候不稳当,便又从家里扛了几根杉木,说是去年春天的时候伐的,刮了皮,风干了一年,正好合用。

    容氏和三郎自然感激不已。等春晓回来的时候,已经架起了四面的柱子,这倒比春晓原计划好。

    午饭吃得简单一些。春晓就是煮了一大锅的面条,炒了个简单的浇头,分量足,大家也都吃得挺高兴。

    吃完饭,春晓就请手艺最好的王大叔帮她用做一个托盘大小竹框子,里面用竹条隔起半个麻将大小的格子,这是她准备做方糕要用的。既然梁家给她出彩的机会,她自然要想办法尽量推销自己,机会一定得抓住了,发家致富才更有可能。

    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容氏和王婶就做着后勤工作,比如烧了茶水送出来,在厨房里忙活的事。容氏是不好抛头露面的,王婶就进进出出地送水。

    男人们也讲究,尽量不进院子里去。

    春晓便架起了石磨,将白米磨成粉,又磨了冰糖,都磨得细细的。

    说起来才是几样功夫,但做起来却是挺费时间的,等春晓筛了第二次米粉,也忙到了傍晚了。

    春晓又连忙忙活做晚饭的事情。

    虽然煮饭、炒菜的事情容氏和王婶也都可以做,但是熬骨头汤、烧红烧肉还是春晓做。王大叔和吴二哥早上就很不好意思地对她说了要吃昨天的红烧肉。

    吴大哥在旁边敲了吴二哥一记,“你就想着吃肉,家里缺你肉吃了?”家里是猎户,什么肉确实是不缺的。

    “不是啊。”吴二哥挠挠头,“春晓妹妹做得好吃啊。改天你让阿妹来学学手艺。”

    “你自己回去跟阿妹说。”看到时候爹不揍他,有饭菜吃就已经不错了,还敢嫌弃妹妹做的不好,嫌太久没被爹收拾了么。

    春晓便笑着,“有的有的,我今天还多买了肉的。”

    其实在农家,饭菜好吃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吃饱。

    所以春晓是炖了一大锅的骨头萝卜汤,这个时候猪是不吃饲料的,也没有什么瘦肉精和催肥剂,春晓就只是放了一把自家山上采的香菇,便香得让人咬舌头。然后还混杂着红烧肉的香味,简直让人口水直流。

    “这,郝家婶子太会做饭了吧,我闻到这味肚子都咕咕直叫了。”一个帮忙干活的小伙子忍不住说。

    王大叔笑着说,“就差把茅屋顶棚架上去,赶紧干完就可以去好吃的了,加把劲啊。”

    “对对,我看见小郎又去打酒了。”

    “你今晚可别喝醉了,我可不拖你回去。”

    大家便说笑便干活,闻着饭菜香,感觉更得劲了。

    “哟,大家都忙得差不多了?!”郝二郎嚼着根草慢悠悠地走过来,他还以为凭郝三郎肯定几天都搭不起的,没想到居然这么多人来帮忙。

    “呵,都这个时候了,二郎,你鼻子够灵啊。”有人忍不住嘲讽他两句,“这两天可都没见你来帮个忙呢。”

    “哎呀,我不是有事吗?这不,忙完了我就过来了。”郝二郎伸手去帮忙立起竹子做的围挡,这王大叔的手艺很不错,弄得整齐又美观。

    其他人嗤笑他,“你不会是在村头二癞子家忙了一天吧。”二癞子也是个好吃懒做的主,经常纠结一些闲汉在家里耍钱,因为他们耍的都不大,所以没人告到村长那里,大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看你说的,我是有正事,正事知道吗?”郝二郎心不在焉地给拴竹围挡的人递竹篾,“三郎,你搭个牛棚用不着搭这么好呀。”

    正在忙活的三郎一愣,“不是做牛棚的。”

    “不做牛棚是要干嘛?”二郎不以为然,“我说你们就别折腾了,养牛不花钱啊。”

    三郎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忙手里的活,说:“我们是要开个茶棚。”

    啥?开茶棚?二郎揉揉耳朵,“你们有本钱吗?有本钱先还我们呀,我家可等着钱给春妮姐备嫁妆呢。”

    “郝二郎,你真是来帮忙的吗?”吴大哥有些听不下去了,“三郎他们家不找些门路,哪里来钱还你们?”

    “不是还有十亩地么……”郝二郎平日里听他娘说得多了,便脱口而出,一开口却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忙转移话题,“呵呵,呵呵,三郎,大家帮你们忙活一天了,你可要做好吃的,好好招呼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