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53.赶巧

53.赶巧

    第二天,已经到了中秋节,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

    郝姑妈赶着回去过节,一大早便来告别了。

    三郎一家给他们送上不少礼物,都是自家做的点心,倒是让郝姑妈第一次盘满钵满地回去。

    胡家得了消息,马上便找了过来。春晓也不吊着他们,说自家确实是有买地的念头,但要看地是怎样的,而且也要看价格。

    “春晓姑娘,”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郝家出来交涉的是这么一个小姑娘,但是胡家也计较不了那许多,急切地说,“你可以四处打听一下,我们家的地都是早早买下的,都是向阳的地界,山下有一大片平整的草地,原先家里还有打算开荒的,只不过家里人手少,就没有去,但地是极好的地。要是有空,我们现在就可以带你们去看。”

    看得出他们是十分迫切想做成这笔生意了。

    三郎是知道胡家的山地在那里的,仔细问了几句,然后说:“不用去了罢,地方我都是知道的,只不过你们价格多少?太高了我们也是买不起的。”

    胡家开了一个价格,确实要比现在的地价要便宜不少。他们商量了一下,便200两银子,买下了胡家的80亩山地,其中便有村长太太提到的竹林及周边的山地。要知道即使山地要比田地便宜,可这样的价格实在也是相当划算的了。

    春晓倒是想多买些,但胡家手头上的山地并不多,田地则还捂着,不过看现在的架势,这田地能留不留得住可还两说。

    三郎跟胡家去办手续,今天过节,其实就是把地契什么的都交给三郎,立了个契约书,过户的事还得过两日到奉城县衙去办理。胡家是等着银子将儿子带回来的,说手指头都被敲断两根了。

    春晓带着圆玉往山上跑了一趟,回到茶棚倒了茶水便咕咚咕咚直灌。

    “哎哟,慢点慢点,别呛着。”王大婶拦都拦不住。

    看她满头大汗,在茶棚帮忙的秋玉赶紧浸湿了帕子给她擦脸,然后忍不住数落跟在后面也是大汗淋漓的圆玉:“这么大的太阳,也不说给姑娘打把伞。”

    “不要紧,不要紧,”春晓找了边上一张椅子坐下来,她刚刚又去看了一下那片竹林,阳光很好,那山坡上一片亮堂,如果真在那里建座院子应该不错,但还是要找风水先生看看。“好像客人还挺多?”

    “今天是八月十五,有些人家惯会去太平观上香,这不,知道我们家茶点好,就留下来歇息了。”王大婶是很开心的,因为她的工钱一涨再涨,可比王大叔打零工赚得多多了。也因此,她对春晓家是百分百的拥趸,听不得村里的闲言碎语。

    茶棚里几张桌子都坐满人,尤其是靠里面那张,坐着三个衣着光鲜的几个妇人。一个老太太,看上去也有60出头,另外两个则也有四五十岁的样子。从衣着打扮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太太,更何况他们的丫鬟婆子正围着她们伺候着。

    她们并没有要茶棚里的茶,而是要了这里比较有名气大小笼包和烧卖,悠闲地歇息着。

    如果是田媒婆在这里,肯定是认得这便是许家的婆媳几人。

    田媒婆不在,但田妈妈在呀,当初田媒婆做媒,她也是仔仔细细打听过的,为了避免田媒婆不靠谱,她还偷偷来看过春晓。

    所以,此刻看到了春晓,她不禁有些惊喜,忙在许大太太耳边低语两句。

    许大太太不由得惊讶,微微侧头看向春晓,只觉得一个身量未高,容颜秀丽的小姑娘正亲亲热热地和茶棚的伙计说话。

    许老太太看到她的目光,也跟着看了一眼,问:“怎么了?”

    许大太太用团扇遮掩了一下,低语道:“那个便是郝秀才的女儿……”

    许二太太也好奇了,眯着眼看了又看,“还一团孩子气呢。”难怪渊哥没兴趣……她也是比较着急的,因为二爷身体弱,成亲这么多年也没有子嗣,当初说好了,渊哥儿是要一肩挑二房的,可是现在都成亲几年了,还没有个音讯,她怎么不着急?

    “可不是,”许老太太眼神也还好,“也看不出娴静斯文的样子。”孙子一直强调不想纳妾,没办法,这个事情又搁置下来了。

    这个时候有人结账,秋玉便过去了,麻利地算了账,结了钱。看她干脆利索的样子,春晓不由得惊喜:“秋玉姐,你还会算账啊?”

    秋玉抿唇一笑,“我说过的啊,我在铺子里帮忙的。”

    春晓不由得觉得自己运气不是一般的好,随随便便都能捡到好丫鬟,难道这是给她开的金手指?“秋玉姐姐,那等家里再进新人,就由你来调教。”圆玉手艺好,但性格绵软,不是能当管事的料子。

    “那我先谢过姑娘信任了。”秋玉笑着行礼。家里才刚刚几个人啊,就想着以后又进人的事情了?

    在旁边的许家婆媳有些面面相觑,不是说郝家穷得苦逼揭不开锅吗?揭不开锅还能买丫头?还能开茶棚,而且生意还这么好?

    许大太太觉得田媒婆确实不着调了,想着以后田媒婆还想进门,直接可以打出去了。这郝家的丫头,无论从性格还是家世,没有一点是实在的。

    她们哪里清楚,这个春晓是换了芯子了的呢?郝家发达也不过这一两个月的事情。

    春晓也发觉了许家人的眼神,她平日里也在茶棚里帮忙,客人们也时不时有好奇的眼光,但并不像许家这般露骨的探究和估量。

    但她也不好说不让人家看,毕竟她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非要藏着掖着的。既然人家想看,就大大方方地让她们看呗。

    一会儿,三郎也回来了,春晓便和他边回院子边商量在坡地那里建房子的事情。

    容氏也是知道那片坡地的,是片缓冲的地界,并不是陡坡。便说:“建房子不是小事,还是要请风水先生好好看过才行。”

    “还有,如果要在那里建房子,这上山的路也窄了点。”三郎提出异议。

    “我问过了,那里的田地就只是三户人家的,有两户在我们工坊干活,我们跟别人商量,要他们一点地拓路呗,多给些银子应该没有问题的。”还有银子开不了的路吗?

    容氏点点头,“那三郎,你跟村长打听一下,哪里的风水先生比较有名气?”

    三郎自然点头,结果回家才喝了一口水,便又往外跑了。

    春晓看在屋角和石头、晚玉玩得不亦乐乎的小郎,不由得叹了口气,她都羡慕小郎了,怎么会有这么能干的哥哥姐姐呢,真是好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