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61.动土

61.动土

    虽然王大叔和村里的叔伯已经将半坡上的竹子拔除,平整了土地,但离建房子还有一段日子。

    春晓家是想趁早把房子建好的。但据请回来的木工大师傅说,他们家要建的房子规模比较大,而且这个时候天气渐冷,过段时间下雪,地块便冻住了,可以先挖地基,填石头,但冬天到春天的天气都不怎么适合建造房屋。

    没办法,三郎就只好和师傅们商量,先挖地基,填石子,然后又和村民们商量,买了别人家的一点地,将上山的路拓宽。春晓比较贪心,将路修得两辆马车可以并行过,这样很是花了一大笔银子,幸好,茶棚的生意已经蒸蒸日上,而糕点工坊的收入也相对客观,所以还能够她折腾。

    建房子要动土,专门请了风水先生算了时辰,还做了祷告的礼仪。

    村里凑热闹的人都来了,而且知道郝家分发糕饼,一群孩子来了一次又来两三次。春晓事先都准备好,让大家也跟着高兴一下。

    “这个坡平整了这么大的地方啊?”有人议论,“那得建多大的格局?”

    “差不多有孟财主家大了吧。”有人比划着,“不过孟财主家门口的路可没修这么宽。”

    “山坡那边也是郝家买的地吧,啧啧啧,这一算起来,快有半个村子大了吧?”有人羡慕。

    “应该不至于,不过也挺阔绰,真是被他们捡了便宜了。”

    “也不怪别人,你能拿出那么多银子吗?白花花的两百两啊。”

    “不过这胡家的地,也就这一片好一点,另外的都是山里头,灌木多得很。”还有熟悉情况的说,“他们自己都不爱种,得花大气力呢。”

    “所以孟财主才不想买嘛。你们知道胡家那儿子回来了怎样了?”

    “听说被打得可惨了,现在还躺在家里养伤呢……”

    人们一围起来就喜欢说三道四。不过春晓他们素来是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的,三郎小郎要上学,她要忙工坊的事情,哪里有空去陪别人说闲话。

    郝大伯家自然也是知道三郎家建新房的,但他们最近好像霉运连连,都没什么心情去管这些事情了。倒是桂花犹豫了一下,对郝大郎说:“婶子那里,爹娘不好照面,你是不是去打个招呼?不管从前的事情,就春妮的事情来说,婶子家是出了力的,咱能帮忙的事情还是得帮忙。”如果不是春晓出主意,容氏帮着送春妮去了县城,郝家这回可真的要栽了,说不定还会影响到她女儿日后的风评,一想到这个,她便心惊胆战。

    郝大郎想了想,说:“你说的也是,以前我们家和婶子家也不算疏远,就是……”就是二婶家不可让步了,两家才脸上不好过。但他们心里都知道,自己家里确实是占了二婶家的便宜。

    因此,对于桂花的建议,郝大郎也是欣然接受的。也不多跟郝大伯郝大娘商量,他见今日也没有太多事情,吃过午饭便往村外走,一边走一边看见三五成群的小孩子从前面跑过,嘻嘻哈哈的。然后他便看见郝春丫也在路边,背着草草,和别的小孩在比划什么。

    “春丫,你在干嘛?”他走过去。

    “没,没干嘛。”春丫赶紧将手里的点心塞进嘴巴里,鼓鼓的,说话都不清楚了。

    “哪里来的点心?”郝大郎狐疑地看着她。

    “咳咳咳,是,是三哥他们新房子动土,给大家散的糕点。”她可是趁机抓了好几把。

    “赶紧回家,老疯跑做什么。”郝大郎说,也不管她,径直往三郎家走。

    远远便看见三郎家门口的茶棚已经坐了不少人,天气好,桌椅板凳也在路边摆了两桌,他认得出忙前忙后的是村里的两个妇人,然后也有个年轻的姑娘帮着张罗,听说是三郎家买的丫鬟。三郎家现在可是不得了,仆人都请了好几个了。

    他没去茶棚,那里都是女人家在忙活,懒得去掺和。他往山里走,这条山路,这段时间因为走的人多了,野草都踩平了不少。远远便看到十来个汉子在挖墙基,他到处张望,也没看到三郎。

    “大郎,你也来了?”有人停下手里的活,倒了碗水喝,“怎么?也想挣点零钱?那你可得跟王大叔讲,现在是他在管事。”

    郝大郎脸色一变,他跟他们可不一样,他们可以为三郎打工做苦力,他一个做哥哥的怎么能做这种活?这三郎也是,管事的活,自家哥哥都不找,宁可找外人,真是不知道敬重亲长。

    “大郎来了?”王大叔看见他来了,也走了过来,“你别听他瞎说,你肯定是来帮三郎家掌掌眼的,看我们有哪些做得不周到的。”

    郝大郎下巴一抬,“当然了,看你们干活糙不糙。”说着,背着手走了一圈,不是说这个角度不对,便是说那个出工不出力。

    王大叔担心他在这里会惹得大家不痛快,忙跟他说:“大郎,这三郎家要建房子,有许多材料没找好,你经常在外面接活,门路清,不如去帮忙打听打听?”

    郝大郎一听这话,眼珠子一转,觉得这件事大有可为,便点点头,说:“我肯定是要去帮忙瞧瞧的,你们仔细着些,要挖深一些……”

    “呸,”看着郝大郎走远,被他数落的汉子忍不住唾了口唾沫,“又不是他家建房子,来这里指手画脚做什么?人家三郎都不像他这么扯高气扬的。”

    “跟他有什么好计较的。”王大叔笑了笑,“来来来,我们抓紧干,我听我那婆娘说,今天一大早,春晓就吩咐去买大肉骨头,今晚是要吃骨头汤的。”春晓家不仅给工钱,还一日三餐供大家吃食,而且保证每天有一顿肉,这可是比大多数人家都吃得好的,所以大家干得也十分起劲。

    “昨天是红烧肉吧,前天杀的是鸡,这三郎家真舍得。”

    “那是主家觉得我们辛苦了,让我们吃了增增力气。”王大叔笑着说,“主家厚道,我们也得努力干呐。”

    “有肉骨头汤?”那有个汉子不由得振臂一呼,“加油干呐。”

    大家都哄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