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农夫的追求 » 014见张老板

014见张老板

    以前,李虎一直过着清贫而安宁的日子,可自从前几天和王小燕相会后,他内心波澜不惊的生活消失了。

    这些天,他一直感觉到那晚他没有引起王小燕的足够重视。他本应该穿上一身新衣服,可那天他偏偏穿的是上工的旧衣服,那身旧衣服是娘花了五十元在地摊上给他买的,他已经穿了两年多了,衣服已经洗得发白。

    他能吹笛子,还能够拉二胡,虽然他的文化课成绩不怎么好,但他在乐器上有天赋,吹拉弹唱,样样都会一点,尤其是笛子和二胡,是他的强项,在学校举办的乐器比赛中,他多次拿了笛子和二胡奖。

    那晚,他应该对着王小燕拉一会二胡,或者吹一会笛子,让望小燕更多地了解他。

    那晚,他的话实在太少了,他应该告诉王小燕,他不是一个二流子,他只是不想去城里打工,他也在想办法努力赚钱。

    黄老板虽然欺骗了他,但黄老板答应每天给他300元的工钱,黄老板没有少给他一分钱,这个黄老板,也不是多坏,比起在外打工的爹,这一天300元的工钱已经挺高了,他也知足了。

    他这些天一直负责育林坑的质量问题,对村民们修得不规则的育林坑,他会拿着铁锹进行修复,他从来没有指责过任何一个人,大家都很用力,也都在努力往好挖,偶尔出点问题很正常。

    头两天,黄老板跟得紧,总爱挑毛病,特别是对娃娃们挖的那些窝窝,挑的毛病最多。这几天,娃娃们都上了学,来干活的人们手也熟了,窝窝的质量明显上去了。

    这几天,黄老板也不准时来上工了,有时候黄老板中午了才会来,有时候天黑收工结账的时候才会来。黄老板来到工地上,望上两眼,便玩手机去了,数窝窝的事,黄老板也不亲自去数了,让他去数。

    大家都叫他二老板,他也真像个二老板,昨天黄老板就没有来,打电话说他有事了,今天早晨黄老板给他带来了一笔钱,让他抓紧干,说上面催得急,还让他多叫一些人,最后,黄老板说,他有事,明后两天就不来了,这里就交给他了。

    黄老板走后,中午大家刚吃了干粮,张老板便来了,张老板不见黄老板,给黄老板打电话,黄老板在电话里面说他出去叫一些干活的人,这里的事他交给了李虎管理。

    “谁是李虎?”张老板朝着躺在乱草丛中休息的众人喊道。

    李虎站了起来,应声道:“张老板,我就是。”

    张老板用目光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李虎,然后问道:“今天上了多少人?”

    李虎回答道:“总共36人,男的12人,女的24人。”

    张老板说:“立夏前便要把树全部栽植上,现在还有300多亩育林坑没有挖,就这几个人,还是老年人,这怎么能行!这个老黄,怎么回事?昨天他还给我汇报说有123个人在干活,还叫我放心,今天怎么就这么几个人?”

    李虎说:“昨天晚上下了一点雨,大家都在抢墒情下种。过两三天,大家地里的活干完了,人就多了。”

    张老板没有再说什么,检查了两个山头的育林坑,说:“这育林坑的质量还是挺好的,就是整体工程的进度有点慢。如果能够把进度赶上去,我就把这里当做环江县春季五千亩绿化工程的观摩点,到时候市县领导就来这里检查、观摩。”

    张老板又转了两个山头,说:“很好!没有想到老黄这次能把山挖的如此好,无论是行距还是株距,就像尺子拉过的那样均衡,而且每个育林坑都是精品,这个老黄有长进了。”

    李虎听张老板如此说,心里高兴,这些育林坑都是他看得挖的,行距和株距都是他提前规划好,然后村民们按照他的规划挖的。至于那个黄老板,来了也就坐在山顶看看直播,根本就不管。

    “你叫什么名字来着?”张老板问跟在他身后的李虎。

    “李虎。”

    “什么文化程度?”

    “去年刚高中毕业。”

    “怎么没有去上大学?”

    “没有考上。”

    “老黄跟我说起过你,说你眼睛就是一把尺子,这些育林坑之所以行距和株距如此标准,我想一定是你负责的,老黄那个大而化之,绝对做不到这点,对不对?”

    “张老板,这都是黄老板的功劳,他每天都亲自动手,拿着水平尺规划的。”

    “是吗?”张老板转身望了一眼李虎,说:“他懒得要死,会亲自拿着水平尺去测量?”

    李虎低头不语,这大老板就是不一样,和黄老板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

    “老黄给你一天多少工钱?”

    “一天300元。”

    “给工人一个育林坑多少钱?”

    “起初一个窝窝是1元,没有人干,涨到了一个窝窝1.3元。”

    “这个老黄,他也太抠门了!”

    听张老板如此说,李虎说:“张老板,山里人的地统一多,现在正是春忙的时候,你刚才也见了,今天来的都是上了年龄的老年人,他们挖窝窝勉强可以,如果让他们栽树,就有困难了,他们根本没有力气把树从山脚下扛到山腰。”

    “是呀!这车也上了山,树只能用人力往上扛,这扛树可是费力活,得靠一些青壮年来干。”

    “张老板,这些天,有些青壮年从城里回来种地,地种上后,他们会重新去城里。”

    “得想办法把他们留住呀!”

    “黄老板说了,栽植一棵树给1元钱工钱,这1元钱还包括扛树的工钱,我算了算,一个青壮年,如果既要扛树,又要栽树,一天到晚最多也就能见100元左右,而且中途还不能休息,这个工价,是留不住那些在城里赚大钱的青壮年的。”

    张老板说道:“是呀,这个工钱是没有人愿意干的,也不知这个老黄是怎么想的,我一会和他说这个事。”

    李虎低头不语,张老板望着二郎峁顶,问道:“李虎,那上面好像有个庙?”

    李虎说:“是的,有个庙,是二郎神庙。”

    “我们去看看!”张老板说着,带着李虎往二郎峁顶走。

    来到峁顶,这些天挖的育林坑尽收眼底,张老板说:“如果让领导站在这里观摩,视线开阔,而且这路稍微收拾一下,小汽车便能上来。”

    李虎说:“这庙院已经荒废很久了,也要收拾一下,除过停车的地方,其它地方最好也栽植些树。”

    张老板说:“这个想法好,把庙院的荒草全部铲干净,然后,沿着四周栽植一些常青树。”

    李虎补充道:“如果能够在院中心弄个八卦图,然后在八卦图里面栽植上两色树,一色代表黑鱼,另一色代表白鱼就好了。”

    张老板转身问道:“你对《周易》有研究?”

    李虎说:“曾经读过,多少了解一点。”

    张老板说:“那可是一本很深奥的书,我曾经也读过,对八卦双鱼图也挺感兴趣。你刚才说的这个想法很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你算一算,最少得多少钱?”

    李虎在脑海中盘算了一下,说:“不管树,如果只挖树窝子,要做成精品工程最少得一万块钱。”

    张老板说:“树,不用你管,我想办法往来拉,叫人栽。你负责把这庙院的杂草处理掉,另外把四围的树窝子挖好,还有把那个八卦图树窝子也给我挖好,我给你一万一千块钱,你赶立夏前给我挖成,你看怎么样。”

    “好!不过……”

    “年轻人,有话就直说。”

    “张老板,村里人也没有见过大世面,他们干活要一天一结账,我手中……”

    “原来是这事!”张老板从手提包里面取出来一沓钱,“这是一万块钱,你先拿上用,剩下的一千块钱,等我验收活时给你。”

    “谢谢张老板,我给你写个收条。”

    “写什么收条,如果我不信任你,就不会给你钱。年轻人,好好干,政府对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了,这绿化的活也越来越多了,只要你这次为我出了力,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