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农夫的追求 » 028各有各的生活

028各有各的生活

    贫穷的人想要一下子变成富人,除非有金手指,但这是现实的生活,不是网络中的虚构世界。没有方方面面的人脉,没有足够多的资本,想要一飞冲天,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李虎懂得这些东西,虽然他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但日子还得慢慢往好过,财富也得慢慢往多积累。

    当然在娘和一些以务农为生的人们眼中,他李虎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在他们的眼中,成天到晚埋头苦干才是一个本分的人。

    原本他也想开个馍馍店,卖娘做的米面馍馍、玉米面馍馍和荞面馍馍,这些馍馍,城里人爱吃,村里人嫌弃做起来麻烦,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有些小媳妇也不会做。

    家里那些地,多阴坡,种不成冬小麦,但成谷子、糜子、荞麦等秋作物,娘经常做这些秋粮做的馍馍,做的香。

    当他提出让娘把家里的那些长毛的卖了,跟着他到东老爷山下的商铺去卖馍馍时,他被娘狠狠地骂了一顿,骂他想钱想疯了,说城里人吃的是大鱼大肉,是细粮养的肠子,怎么会有人愿意吃那些粗粮做的馍馍,吃粗粮的都是粗肠子的贫困人。

    虽然他再三向娘解释,说城里人吃点粗粮,图个健身,图个营养平衡,可娘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话,就像爹和他根本就无法沟通一样。

    后来,他想起了办个娱乐活动中心,那些前来旅游的人,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里乡亲,都图个开心,而他办的这个娱乐活动中心就是为了让大家乐。

    吹拉弹唱,玩扑克下棋,吼歌聊天嗑瓜子,吃小吃吹啤酒,听书闲坐观看他人,都是图了一个字“乐”。

    说起书,昨天他这里突然多了二万本书,是一个富翁捐赠来的,一个星期前,他坐在门口给人们讲网络小说,那位富翁也坐在椅子上听。那位富翁听得高兴,回去后,便捐赠了两万本小说,其中多一半是网络小说。

    好的网络小说,其实讲起来也得劲,听起来也爽,当然拿着手机看网络小说,费眼睛,特别是一些上了年龄的,他们的视力不好,他们更喜欢听书。

    他不是一个专业说书的,但他在讲故事情节时,会尽量做到声情并茂,他也不会成天坐在那里讲故事,他会在闲下来的时候,断断续续地讲,至今他还没有讲完那本《盗墓笔记》。

    ……

    每年古历四月初一,东老爷山都会唱皮影戏,连续三天三夜,往年唱戏钱,由村里各家各户平摊出,有钱的出钱,有米面油的出米面油。

    今年,这戏钱,村里人不用出,由东老爷山管理委员会出,卖门票见了一部分钱,够开销。

    尚家河村的贫困户多,贫困率是64.2%,虽然家家户户地多山多沟也多,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给当地人带来好的收益,为了找到财富,当地人把外出打工和供自己家的娃娃考上大学,当成了走出贫困的两条阳光大道。

    农历四月初一,王小燕将家里收拾好后,穿了一身新衣服,白白的衬衣,黑色的裤子,脚上穿的是她亲手做的布鞋,布鞋上绣着一朵盛开的兰花花。

    看起来,她既有几分少女的青涩,也有几分少女的成熟气息。她如今在曲柳湾镇也是有些名气了,她的外貌,让许多人都知道了她。前来相亲的人很多,如果不是招上门女婿,来的人会更多。

    许多前来相亲的人既眼馋她的美,又暗叹她怎么就要招个上门女婿,这也太让他们心里过不了那个坎,毕竟做上门女婿,那是要离开自己的爹和娘,去养活女方家的爹和娘,而且那些做上门女婿的,多一半要改姓,等于脱离了原来的祖先,认了女方娘家的祖先,他们的心里实在是过不了那个坎。

    在这个传宗接代思想依然严重的尚家河村,其实也不只是尚家河有这个思想,在整个曲柳湾镇到环江县,女进男家很正常,男进女家那就是很稀罕的事了。

    王小燕回到家后,他爹舍不得让她干一些地里的苦力活,让她放羊喂羊,那些活蹦乱跳的羊,好放也好喂,除过要忍受风吹日晒之苦,倒也不怎么累。

    像她这样的姑娘,要么正坐在学校念书,要么进城打了工,漫山遍野赶着羊跑,倒也让人怜爱。

    当然山里人是感觉不到她这种可怜可爱或者挣扎的,他们都习惯了过苦日子,不吃苦,就不是山里人。放牧羊,在山里人的眼睛里面,就是一件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点的活。

    当然通过一段时间来的生活,邻居和族里人已经适应了她的气质,或是美丽的脸蛋,或是带笑的言辞,或是像一个男孩一样在努力支撑起一个家的付出。

    前不久,有个在县城上班的年轻人,听闻了她美丽的容貌,跑来相亲,还给她留了一个手机号码。

    小伙子说:“你的爹娘就是我的爹娘,我的爹娘就是你的爹娘,如果你相中了我,婚后,我们两个人养活四个老人。”

    小伙子说的好听,但她觉得他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小伙子谈文学谈官场,她谈羊呀猪呀田呀,文学走不进羊圈,官场她不懂,就像小伙子不懂田怎么种一样。

    走过一道道弯,还没有到东老爷山,在一个岔路口,走下来一个抱着娃娃的大嫂,那是李家庄的李鱼鱼媳妇。

    一个月前,大嫂怀中的儿子过满月,她去了,还随了五十元的情,当然她没有结婚,按照习俗,一个没有结过婚的姑娘,在娃娃满月前包括满月那天是不能去见产妇的。

    为什么有那么怪的一个习俗,她不知道,但她还是默默地接受了,如果她不接受,贸然闯进去,大家会责备她的,她不想做出让别人和自己不舒服的事来。

    少许寒暄几句后,大嫂问起她的婚事来。

    “妹妹这容貌,不愁找不下个城里人,也不愁找不到个有车有房的。”

    与这样世俗的人聊,王小燕觉得没有话题,但也不能不敷衍两句。

    “不好说,他们那些有钱人怎么会看上我一个放羊的。”

    “我有一个亲戚,在乡政府上班,虽然不是城里人,但也是干部,听说他要找一个过日子的女人,他娘患病,他想找个媳妇伺候他娘。”

    “你那个亲戚是找媳妇还是找保姆?”

    “当然是找媳妇,就他那几个工资,雇不起保姆。”

    “你可能不知道,我要找的是一个上门女婿,婚后,对方要进我的家,不是我进他的家。”

    大嫂不语,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大嫂抱着娃娃,加快一步,走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