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宗大帝 » 第七章 问政首辅

第七章 问政首辅

    早朝在商议完宣府的军事后也没有其他什么大事,朱厚照吩咐兵部给宣府边军议功之后,便继续坐起了乖皇帝。

    散朝后,众大臣正准备退去,内阁首辅刘健却被朱厚照叫住。

    “首辅陪朕走走吧”朱厚照走到刘健面前温和的说到

    两人一言不发的走出大殿,看着眼前偌大的皇宫,朱厚照不由得感叹自己,真是天意弄人啊。谁曾想到自己前世不过是一个浑浑噩噩的普通打工族,现在却成了大明的皇帝。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经历,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为了这个国家做点什么,这也是为什么要叫住刘健的原因。

    刘健是天顺四年进士,曾担任过朱厚照便宜老爹弘治皇帝的老师,弘治皇帝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并与弘治十一年升任内阁首辅,并连加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可谓位极人臣。并且他和李东阳、谢迁三人组成了明朝最稳定的内阁之一,辅助弘治开创了“弘治中兴”。在任期间,他居官敢言,指出了朝廷营造、冗官等一些列造成国家财政困难之处,并整顿京营、团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

    正是因为刘健为官以来屡有建树,并得到了弘治皇帝的信任,所以朱厚照也很想请教他对于治国的看法。

    朱厚照走到太和殿外,便向刘健问道

    “朕虽然即位做了皇帝,但年龄不过十五,对治国之事心中有很多疑虑,所以想请教首辅,你觉得朕应当如何治理国家呢?”

    听到皇帝问自己要如何治理国家,刘健神色也不由认真了几分,略作思考,便向朱厚照回答道

    “臣以为,为君者首当应勤政爱民,唐太宗曾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虽小,但却是王朝的基础,如果作为皇帝失去了百姓的爱戴,即便还坐在皇帝的位置上那也等于失去了天下。而百姓所求的是什么呢?不过温饱而已,所以皇上应该重视农业生产,惩治豪绅和贪官污吏,不要随意加重百姓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以此来充实天下。其次,为君者当以慎终如始,不可一日轻忽。国家大事,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做每一个决定之前,皇上都要考虑清楚可能造成的后果,不要因为一时冲动便轻易的去做决定。其三为君者止于仁,作为皇帝一定要实施仁政,不论对百姓还是对大臣都要仁爱而不是暴虐,要学会用礼仪和道德去引导百姓,而不是一味的严苛峻法去威吓百姓,使得天下人心惶惶。其四为君者当从谏纳善、选贤任能,不可独断专行。因为每天国家发生的事情很多,不是光靠皇帝一个人就能处理完所有的事情,所以要学会去任用品德优良、能力卓越的大臣去放在合适的位置,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皇帝管理好天下事物,同时皇帝在治理天下时也要尽量和大臣们商量,避免错漏,但同时在听取大臣意见时也要擦亮眼睛,学会辨别对错,不要轻易被小人蒙蔽,造成天下动荡。”

    他的这番回答朱厚照没有多少意外,因为这基本上是一个传统儒学大臣治国共同的理念,但朱厚照想问的绝不仅仅是这些空话,于是便接着问到

    “那首辅认为,当下我大明朝廷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

    面对朱厚照提出的这个问题,刘健作为大明首辅,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接着说到

    “臣以为,如今我大明朝弊病主要有五,其一冗官冗员较多大量官吏食俸禄而不理事,或者同一件差事由几人共管,导致相互推诿,办事理政效率极低。其二营造织价之浪费,每逢皇室诞辰、丧嫁或宫殿修造等事,各地府衙总是为筹集摊派物资、钱粮搞的焦头烂额,目前光是皇宫内的织造用度每年就耗费百万两白银。其三税目杂乱,经过弘治一朝治理,虽然朝廷取消了很多苛捐杂税,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税赋,这也加重了百姓负担,甚至有的地方的百姓不堪繁重的税赋,便把自己的田地投效士绅,造成人丁脱籍。其四边镇军费日益庞大,目前为九边军镇有兵员六十万余,每年军费钱粮就占据了整个朝廷收入的三成。其五官吏中饱私囊者甚多,各级官吏巧取豪夺、巧立名目,不断盘剥百姓,但所收者大多落如个人腰包,民间对此已怨声载道。”

    听完刘健的回答,虽然没有让朱厚照满意,但却也没有让他失望,毕竟作为这个时代的人有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敢指出九边耗费、贪官污吏和苛捐杂税,那在朱厚照心里这便是一个合格的首辅,最起码说明他心里还是想着大明天下的。

    有时候不怕你不知道,就怕你知道了不说,装不知道。毕竟如果要去整改这些问题,必然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

    “那首辅以为应当如何去改正这些问题呢?”

    听到朱厚照再次问话,刘健同样没有丝毫犹豫便回答到

    “一裁撤冗官冗员,精简府衙和各部院机构,提升各部各府办事效率。其二陛下应当以身作则,厉行节俭,缩减皇室用度。其三梳理各地税收名目,取缔不合理的税收。其四九边之费,费于边患,解决九边之费就必须解决九边之患,而解决九边之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须有一良将淬炼一只能横扫草原的精兵才能震慑草原各部。其五面对贪官污吏盘剥,陛下党清明吏治,同时加强对各级官吏的考核监督。”

    如果说刚刚的回答还让朱厚照不是很满意的话,那刘健对九边和吏治的态度可就大大出乎朱厚照的意料了。毕竟作为一个文官,他能意识到军队的重要性,这在大明朝廷里还是很少见的,并且他对于贪官污吏的态度也很明确。

    听完刘健的回答,原本以为这是一个迂腐求稳的老滑头,可没想到他居然有这样的认识。朱厚照盯着刘健,突然觉得这老头不错,还能再干几年。随即朝着刘健拱手便说到

    “今天听闻首辅的一番教导,朕大受启发。”

    看见皇帝突然向自己拱手行礼,刘健也是吓了一跳,立即拱手向朱厚照行礼“臣惶恐,臣怎敢当得起陛下这一礼”

    “先帝曾执手于塌前,教我等尽心辅佐陛下,臣等定当为陛下、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客套话,朱厚照接着说到

    “朕以为,朝廷当下之急要务有三。其一整顿吏治,严厉查处不法官吏,裁撤冗官冗员,提高各部各州府衙门的办事理政效率。首先是增强督查院人员,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全国随机巡视制度,并且每巡一地实行明访和暗访双重巡视,同时朕也会派出锦衣卫和东厂监督各地巡视力度和巡视效果,巡视完毕后,三方对照以此来确定巡视效果,对巡视出现的问题和不法官员的处理结果要用邸报通报到全国各级府衙,以此震慑其他不法官吏。朕要大明的官员深入田间地头,好好替朕看看我大明的百姓究竟是生活的怎么样。

    同时为了提高各级府衙的办事效率,朕打算对各部、各级衙门实行考核制度。对朝廷下派的各项任务,六部、都察院和六科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设立完成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于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官员进行考核,每年吏部考评各级官员的升迁均以此为依照。

    其二朕打算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彻查脱籍脱丁者,并且这次重新丈量土地,朕想连并皇庄、包括各地王府在内的皇亲国戚、士绅官吏所有的土地一并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