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 第168章乔迁之喜

第168章乔迁之喜

    1986年1月1日,元旦。

    今天一早就下起了清雪。

    三分场家属区的砂石路上铺了薄薄的一层。

    矗立在三分场东边的熊家宅院一片欢声笑语。

    今天是熊家乔迁的日子。

    在农村这日子跟办婚事差不多。

    是要摆酒席的。

    左邻右舍的邻居们都来祝贺。

    猪场的十五名工人的家属孩子也都来了。

    吃乔迁酒席是要给份子钱的。

    按照现在的规格,比婚礼要少些,但至少也得两块钱。

    有的人家拿不出现钱的,就会送来东西。

    各种日用品,床单背面暖壶脸盆。

    熊长禄在屋里坐着陪客人,老潘两口子人也没闲着,也跟着招待忙活。

    熊贵清和潘春梅作为长房,得在门口迎着。

    是接待的第一人。

    把人接进来,说着祝贺的吉利话,让旁边些礼账的记下姓名礼品,让客人进客厅歇息。

    熊家的东西厢房已经打开了房门。

    里面摆上了桌椅。

    这些桌椅是以前分场食堂的东西。

    食堂黄了之后,就一直扔在俱乐部的仓库里。

    前两天,熊贵清去找王福林借来用用。

    很快,吉时一到,熊长禄说了声“开始。”

    熊家哥俩就点燃了早已挂好的鞭炮。

    噼噼啪啪叮当!

    十挂一万响,接连响了近五分钟。

    现场所有人的耳朵都听不见了。

    熊家院子里青烟缭绕,红屑漫天,炮震四野。

    半个分场的人都能听到熊家的鞭炮声。

    鞭炮声刚熄,孩子们一哄而上,在红纸屑中翻找起来,捡了漏,就嘻嘻哈哈的大笑。

    那些没有得手的,就追着得手的孩子,满院子跑,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食堂大师傅招呼一声,那些妇女家属们就流水般的往东西厢房上菜。

    挤在客厅里看彩电的男人和孩子们依依不舍的去占座位。

    今天,熊家也是出手大方。

    每张桌子都摆着两瓶玉泉大曲,两盒灵芝。

    男人们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香烟,给在座的男人每人一颗。

    如果烟盒里还剩,则顺手揣进自己的口袋里,如果不剩,则用手使劲的捏了把烟盒,把变形的烟盒扔在地上,以示自己没有藏私。

    主桌摆在客厅里。

    桌上有熊长禄,老潘,史老二,王兴初,于大爷,毛大爷,熊贵清作陪。

    由于分场的领导都不在,也就不再请了。

    至于潘春梅她老舅老姨这些人,元旦都有事,也没时间。

    东厢房坐着男宾,西厢房坐着女客。

    在东厢房陪客的是何献超和于慧勇,熊贵亮也跟着。

    这时候就得他俩上了。

    西厢房则是余秀华和倪桂花,潘春梅也陪在一旁。

    今天,熊家高兴,可最兴奋的却是倪桂花。

    望着这上千平米的大院子,倪桂花心里很自豪。

    这就是闺女未来要嫁进来的地方。

    我的眼光好吧?

    你们差的远呢!

    有时候,倪桂花表现的有些过,潘春梅还偷偷的拉拉老妈的衣袖。

    您就别出风头了,我婆婆在这儿呢,哪有你说话的份啊!

    余秀华反而满脸笑容,不去计较这些马高镫短的事。

    别看余秀华不识字,可心里明镜似的。

    自家翻身之后,她是明显感觉到分场的人对自己态度的变化。

    以前在家属队干活,她是边缘人物。

    没有几个人愿意跟她来往。

    现在呢?

    可不一样了。

    平时不说话的,都主动打招呼了。

    平时在背后说她闲话的,也都改口了。

    就说倪桂花吧?

    当初还不是看不上我们熊家!

    你再看看现在?

    倪桂花把熊家夸的,就像跟她有多大关系似的。

    不过,越是这样,余秀华越得稳住。

    她知道,儿子喜欢的闺女,她当妈的就得顺着,连闺女的妈,她也能不计较就不计较。

    省得让别人说,自家一发财就不认人了。

    主桌上。

    于大爷毛大爷史老二这些人,当然是一个劲儿夸赞熊贵清了。

    熊长禄和老潘都笑呵呵的点着头。

    熊贵清则一再谦虚。

    随后,熊家父子挨个桌敬酒,目的就是感谢人家在百忙当中来参加乔迁之喜。

    这顿酒喝的畅快,从中午开始,一直喝到下午三点。

    天色渐暗了,大家伙才晃晃悠悠的散席了。

    何献超走的时候,拉着熊贵清的手,一个劲儿摇晃!

    “贵清,贵清啊!你算是干出来了,哥们不如你啊!”

    这应该也算是他酒后吐真言吧。

    他是看着熊贵清一点点起来的。

    可同样的事,让他来干,他自问没有这个能耐。

    很多事,看着简单,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门道。

    何献超记得熊贵清曾经邀请他一起干来着,可他却想着自己跟老妈一个工种了。

    同样的事,在不同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

    结果,他还是一个蹦蹦车司机,而熊贵清已经是养猪专业户了。

    “贵清,你说,我现在养猪还来得及吗?”

    “可以啊!啥时候都不晚。”

    “好,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你可得帮我!”

    “没问题。”

    于慧勇过来扶着何献超,对熊贵清说道:“贵清,你别听他的,喝多了,我送他回去。”

    此时天空又飘起了雪花,一朵朵的冰花飘在脸上,迅速的化作冰水。

    何献超清醒了许多。

    当初熊贵清邀请他的时候,他不干,后来让他养猪还嫌赚钱慢,如今看到熊贵清稳扎稳打,已经有房有车了,马上就娶媳妇了,自己能不着急吗?

    今天,他借着酒劲,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见熊贵清答应,他心满意足,跟着于慧勇晃晃悠悠的走了。

    在门口把客人送走。

    潘春梅在厢房里拾捣碗筷。

    余秀华和倪桂花在一旁聊天。

    老爸跟老丈人也在说着话。

    熊贵清赶紧去帮着拾捣。

    “不用,你去跟爸妈说话吧,我能行。”

    “这么多,你一个人咋行。”

    熊贵清把潘春梅摞起来的盘子放进锅里。

    “妈,洗出来的碗盘放哪儿?”

    熊贵清一喊,老妈和丈母娘就停下话头,过来帮忙了。

    一时间,来拾捣碗筷的人多了起来。

    “老弟,你来一下。”

    正在客厅里盯着电视看的熊贵亮极不情愿的出来,问道:“啥事?”

    “这么多活,还用我说?你看不见吗?”

    “哦。”

    熊贵亮这才想起,自己是得干点家务活了。

    收拾碗筷就得一个多钟头。

    这些碗筷盘碟,一部分是食堂的,还得挑出来,用箱子装上送回去。

    吉普车只能拉碗盘筷子,桌椅板凳就得另外找车了。

    食堂大师傅现在也不是食堂的人了。

    他才不管这些呢东西还不还回去呢。

    熊长禄把劳务费付了,人家就兴高采烈的回家了。

    今天是元旦,食堂仓库的钥匙在李萍手里,谁都要过节,过几天再说吧。

    拾捣完,家里变得干净整洁了。

    熊家潘家都在客厅里聊天。

    18寸彩电看着就是过瘾。

    难怪来吃酒席的人都不愿意走呢。

    尤其是孩子们,各种理由赖在这不回家。

    家长们最后都是物理问候才把他们劝回去了。

    熊长禄和余秀华留潘家吃了晚饭再走。

    老弟也说让嫂子多待会儿。

    潘春梅问道:“为啥啊?”

    “你在我就安全多了,你要是走了,我哥就呲我!”

    “我啥时候呲你了?”

    余秀华和潘春梅动手把剩菜热了,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吃晚饭。

    有人敲院门。

    熊贵亮腿快,一溜烟跑去开门。

    而后又一溜烟跑了回来。

    “王主任来了。”

    “哟。”

    所有人都起身,出了客厅的门。

    屋里的灯光从门窗透出,投射在院子的水泥地上。

    王福林走了过来。

    “祝贺老熊,乔迁之喜。”

    王福林跟熊长禄握了握手,还递过来一个小红包。

    熊长禄哪里能要他的礼钱。

    两人推搡了几次。

    最后熊长禄也只得收下。

    “来来,刚开席。”

    王福林还要回去,被熊长禄和老潘拉着不放。

    熊贵清也说道:“主任,您这大老远的从场部赶回来,饭都没吃咋能走呢?!”

    “来来,喝两杯。”

    晚上喝的酒已经换成了茅台。

    王福林两杯酒下肚,这才说起今天的事。

    “每年元旦都开茶话会,也就是走走形式,不过,明年房子可能要卖给个人了。”

    “真的?那像我家这种怎么算啊?”

    熊长禄很关心自家的房子咋办?

    “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政策,等过了年再看吧。”

    “对,对,不急不急,来来,喝酒。”

    通过这两年熊贵清跟王福林之间的交往,两人的关系越发的亲近了。

    尤其是这次房子超标的事,王福林亲自领着他去基建科申辩。

    虽然最后还是熊贵清自己出手解决了问题,可是王福林的诚意他是心领的。

    晚上十点半,熊贵清送王福林回家。

    在路上,王福林低声的说道:“我可能明年就要办离休手续了,过了年,你的饲料地要马上搞个长期承包的合同,否则我一下来,恐怕变数就多了。”

    “啊?主任,您这岁数,明年就退了?”

    “嗨,这事也不是我能说了算的。再说了,我也想好好休养几年了。”

    “也是。”

    “对了,贵清,你的猪场建在这恐怕不是长久之策啊!”

    “啊?这不是挺好吗?离家也近。”

    “就是离家太近了。一到夏天味道太大。”

    “要是能往外挪挪就好了。”

    “可是,这猪舍刚建好,就废弃?那损失就大了。”

    “不是让你废弃,而是让你有个思想准备。”

    王福林想了想说道:“其实,还有一个解决办法。”

    “啥办法?”

    “你把这栋老房子买了就行。”

    王福林指着熊家这栋老房子说道。

    “这栋都买了?那他们住哪儿?”

    熊贵清的意思王福林是懂的。

    “你可以买下来,继续让他们住,也可以让他们去别的地方另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