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 第243章适销对路

第243章适销对路

    自从新小麦开始收获,加工厂的院子里就堆满了新麦子。

    一天到晚的轰鸣就没断过。

    工人们很劳累,也很兴奋。

    熊贵清给他们按计件算工资。

    这下干得多,拿的也多。

    他们的工资已经突破了100块了。

    饲料车间再次增加了混合拌料设备,新车间也被充分的利用起来。

    买饲料的窗口也挪到了挂面厂这边。

    这是老方的建议。

    每天来买饲料的人起码几十,这些人要是来挂面厂这边,就能看到挂面,那不是一举两得?

    都不用打广告。

    熊贵清当然同意。

    于是,饲料开票处和收款处就来到这边办公了。

    靠近交通科这边建了一溜的简易房。

    既是饲料厂的办公地,也是挂面厂的销售点。

    从八月下旬开始,挂面厂就开始试生产了。

    这会儿招工真是太简单了。

    只要一句话,马上几十号刚毕业的学生就来了。

    挂面厂各个车间的工人只干一件事。

    比如和面车间只负责把仓库里的白面倒进机器里,按照比例加水加盐,开机和面。

    达到了面筋要求,就出锅面团。

    压面车间的人负责把和好的面团搬过来,放进机器开机压面。

    达到标准,面片就交到下一个程序。

    切条车间的人最忙。

    面片进入切条机直接就出湿面条了。

    他们的人要在面条里穿上木棍,到了长度切断,然后抬着木棍出去外面,挂在木杆上晾晒。

    湿面条一般晾晒两天即可。

    晾晒好的面条会被截断车间的人抬走。

    然后上机器把长面条截断成一定规格的面条。

    这些散装面条会被拿进包装车间包装。

    包装车间里都是家庭妇女。

    人很多。

    她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散装面条拿出来,竖着顿齐,然后过秤,达到一市斤的重量,就放到一张包装纸上。

    按照统一的折叠程序,把这张白纸裹在这把挂面上,再把底部折叠,用胶水粘好。

    试生产期间,全厂吃面条的承诺终于兑现了。

    一个星期的时间,不是这个环节出问题,就是那个环节有麻烦。

    熊贵清一直吃住在厂子里,和老方一起研究解决的办法。

    就连老弟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他都没时间陪同。

    爸妈和潘春梅陪着老弟来邮局拿通知书。

    虽然他的第一志愿没有达成,可是第二志愿成功了。

    他被黑大录取。

    熊贵清在百忙中,带着一家人在市场的馆子里吃了顿庆功宴。

    因为没时间搞这些,那些什么谢师宴啥的,也就免了。

    饭后,熊贵清还带着他们去参观了加工厂、饲料厂、挂面厂,其实就是一个厂而已。

    老弟与北大失之交臂,熊家却已经很满意了。

    “哥,你失望不?”

    “你小子,我怎么会失望?!你已经表现的很好了,比大哥强!”

    “嘿嘿,真的啊?”

    “那当然了!”

    对于大哥的鼓励,熊贵亮很看重。

    他能考上黑大也是这么多年来努力的结果。

    说到底还是大哥提起了他对学习的兴趣。

    现在想来,学习方法虽然有点笨,可很有效果。

    爸妈早就乐的合不拢嘴了。

    “老儿子,到了大学可得好好的,毕业了分配个好工作。可别像我们,就能在家养猪!”

    老妈的话让熊贵清有点不舒服。

    可他原谅了。

    老妈没文化,说话粗点就粗点吧。

    潘春梅也很高兴,小叔子有出息,与有荣焉。

    一家人虽说在逛厂子,可说的内容跟厂子没啥关系。

    “啥时候走啊?”

    “就这几天吧,通知书来晚了,我现在怕时间来不及。”

    “没事,我送你。”

    “嘿嘿,我就知道大哥最好了。”

    熊贵清把一家子送回分场,爸妈开始给老儿子准备行李。

    熊贵清则跑回厂子,他不放心啊!

    回家的时候,他还带了一编织袋的碎面条。

    不能浪费。

    8月25号,星期二。

    经过这些天的试验,各车间终于掌握了挂面生产的技术。

    一大早,晾晒的湿面条就挂上了木杆。

    昨天晾晒了一天的挂面已经干了。

    熊贵清和老方走在挂面架里。

    望着一挂挂的面条,在阳光下随风飘荡着麦香,两人都有点陶醉。

    过了中午,把已经晾好的挂面送进了截断车间。

    时机刚刚好。

    太干的挂面一切就碎了。

    这有还保留些水分的挂面才截的干净利落。

    已经切好的散挂面装在小桶里,被包装车间的工人们摊在了操作台上。

    远处一个电风扇在呼呼吹着风。

    面条上的水分迅速的被风带走。

    此时的水分含量刚刚好。

    上秤包装。

    500克的净含量,加上包装纸能多出好几钱来。

    此时,她们的包装纸已经换了。

    这是熊贵清专门印刷的包装纸。

    橙黄色的麦穗图案围成了一个长条形的框框。

    里面是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身后是满目的麦田。

    一句广告词写在图案的最上方。

    “一面之缘,相伴永远!”

    图案的下方是厂名厂址和电话。

    在侧面是产品介绍。

    “南北河挂面是由肥沃黑土地生长的优质小麦粉精制而成。营养丰富,口感劲道,无有害物质残留,保证您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是自食和馈赠亲朋的佳品。”

    “收集二十个本品包装,可到销售点兑换一市斤挂面一份。”

    当天,挂面厂就生产出了1000斤挂面。

    第二天,南北河挂面就上市了。

    那些来买奶牛饲料的养牛户,见旁边的房间里堆着大量的挂面,很是好奇。

    走进去一问,得知二十个包装可以免费换一把挂面,都动了心。

    5毛5一把挂面也不算贵。

    省得自己擀面了。

    10个人里,有2个一次性买20把。

    挂面厂还免费送编织袋,可装20斤挂面。

    这下,一传十十传百。

    很多跑去奶粉厂购买平价料的养牛户,听到消息,立马往加工厂跑。

    1000把挂面第一天就销售一空。

    当天下班的时候,挂面厂又生产出了2000把。

    熊贵清和老方都很兴奋,这就算成功了?

    两人正意犹未尽的时候,办公室有人找,说是家里来了电话。

    是潘春梅打来的。

    “贵清,你回来吧,明天要送老弟走了。”

    “哎,我一会儿就回来。”

    熊贵清的心情愉悦。

    他跟老方打个招呼,就上车回家。

    家里人都等着他吃饭呢。

    熊贵清嘴上说着,“等***啥?你们先吃”的话,赶紧洗手洗脸,来到餐厅。

    见熊贵清坐下,老爸把酒杯推到他面前。

    “明天老弟要去读书了,你送他,我们放心。”

    “好,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录取通知书,粮食关系,行李,都弄好了。”

    熊贵亮一脸的兴奋。

    他已经过了没去北大的劲儿,对黑大充满期待了。

    “知道在大学里你第一要干的事是啥吗?”

    “啥啊?”

    老弟傻乎乎的问道。

    “当然是找对象了!笨蛋。”

    熊贵清鼓动道。

    “找啥对象啊,我要努力学习,做建设祖国的栋梁!”

    熊贵亮理直气壮的说道。

    “不对,第一目的是找对象!”

    熊贵清继续说道。

    爸妈和潘春梅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为啥啊?”

    老弟问道。

    潘春梅也瞪着好奇的大眼睛看着。

    “你想啊,黑大可不是那么好进的,里面都是各地最优秀的人。这么多优秀的人聚在一起,正是你挑选未来伴侣的好机会。一旦选择正确了,你这辈子就少走很多弯路。如果你错过了,那么你毕业分配到地方,周围的人怎么能比得上你的同学?!”

    “呃,这……”

    老弟眨眨眼,还是有些疑惑。

    他还没开窍呢,哪里知道这些。

    熊长禄一听大儿子的解释,想了想,一拍大腿,说道:“贵清说的对啊!贵亮,你懂啊了学校挑个好对象回来,这是你最重要的任务!”

    “可是,可是我不会啊!”

    熊贵亮皱着眉头,有些纠结的说道。

    “笨蛋,你就奔漂亮的下手,这都不会吗?!你看我,就你嫂子这模样……”

    他还要再说,被脸红的潘春梅轻锤了一下。

    他就嘿嘿的傻笑起来。

    熊长禄和余秀华也会心的笑了。

    当晚,熊家又忙活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把老弟要带的东西和生活费都带上。

    爸妈和潘春梅把两人送出了门外。

    “回去吧,老弟是去读书,也不是出远门,想他了咱们就去看他,也就三四百公里,不远。”

    “三四百公里还不远!”

    老妈翻了个白眼,不搭理他。

    老弟眼睛红红的。

    “爸妈,嫂子,你们回去吧,我没事……”

    熊贵清发动车子,缓缓的驶了出去。

    老妈在后面跟着跑了几步,对着车屁股喊道:“听话,带个对象回来……”

    喊声传进了车里。

    熊贵亮听的一缩脖子。

    “咋样?让你找对象呢!”

    “嘿嘿,再说,再说!”

    车子一溜烟的驶出了分场,沿着砂石路疾驰。

    车窗两侧的行道树迅速向车后飘去,像两道绿色的飘带。

    熊贵亮望着家乡的风景深深的吸了口气。

    “哥,我去大城市了,你想不想去?”

    “咋不想?就是没机会啊!”

    熊贵清答道。

    “要不你去哈市养猪呗,在哪儿不能养啊!”

    老弟的这个建议让熊贵清笑了。

    “傻小子,在老家都混不明白,出去了一样白扯。我呀,就在家好好的经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