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 第275章潘春梅的新目标

第275章潘春梅的新目标

    满月酒办的很热闹。

    猪场的新老工人就有近四十人。

    说小半个分场跟熊家有关系也不为过。

    你想,三分场一共才二百来户,有四十家是熊家的雇工,这比例够高的吧?!

    再加上跟熊家亲近的人,像何献超、于慧勇和常伦这些都来了。

    侯勇也是踩着点来的。

    潘春梅一身盛装抱着孩子出现了。

    小屁孩的脖子上挂着好些东西。

    都是大伙送的。

    什么镯子、项链脚链、金锁这些。

    孩子小,不能戴时间长。

    在众人面前亮个相,这些东西就摘下去了。

    小屁孩在潘春梅的怀里,从各个酒桌前走过。

    他好奇的东张西望,还时不时的伸手抓挠一下,嘴里咿咿呀呀的也不知道说点啥!

    其实,孩子刚满月,只能看清眼跟前的东西,一米开外的东西,他看啥都是马赛克。

    你看着他瞪着乌溜溜的黑眼珠四处看,其实啥都看不清。

    不过,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多少还是有的。

    尤其是友好的欢笑声和祝福的话。

    这个臭小子咧着嘴,流着口水,一蹬一蹬的,煞是可爱。

    熊贵清手里的照相机可没少咔嚓!

    众人也就是看看孩子,有条件的送个礼物,没条件的说个吉利话。

    转了一圈,潘春梅又抱着孩子回去了。

    院子里的众人开怀畅饮。

    到了晚上,酒席一散,姜鹏两口子就要回去了。

    没法,明天得上班。

    倪桂田两口子也不能在这儿住,他也得回去上班啊!

    熊贵清就等这个呢。

    把姜鹏和倪桂蕊送上车,见他们离去,熊贵清招呼倪桂田两口子上车。

    他得先送领导回去。

    好在蒋宝琴和刘媛跟倪科长熟,她俩倒是可以挤着走。

    第二车熊贵清再单独送老方。

    侯勇喝醉了。

    他拉着熊贵清不撒手。

    “何献超,你们几个把领导送回宿舍。”

    其实何献超他们几个也没少喝,可毕竟没失态。

    侯勇之所以喝高了,是为了陪倪桂田。

    这老小子还想着再进一步,希望倪桂田能帮他一把。

    其实到了这个级别,已经不是倪桂田能帮上的了。

    再往上走就是副场级,也就是县团级或者副处级。

    这需要管理局的任命,下面的人只能在评议的时候说说好话!

    侯勇不知道吗?

    他清楚的很。

    只是他没有关系,想往上走,难!

    熊家满月酒一过,三分场很快就进入了麦收阶段。

    原本晴朗的天气一下子就进入了连绵的秋雨时节。

    与此同时,黑省农垦的绥化、嫩江、九三管局暴雨连绵。

    北安管局的情况尚属在可控的范围。

    一时间,大家都心里打鼓。

    侯勇也顶着雨指挥抢收。

    熊贵清得到了命令,加工厂的粮食烘干机必须开机,彻夜烘干粮食。

    烘干粮食的成本由农场承担。

    农场的大水分小麦一车车的往加工厂拉。

    熊贵清马上让老方组织人手,开机处理粮食。

    含有15%或者18%水分的小麦,经过烘干机的处理,直接去掉5%的水分,让粮食含水量达到12%左右。

    这样的粮食是可以保存的。

    水分再高就不行,容易捂堆。

    从8月23号开始,一直到9月15号。

    加工厂的粮食烘干机就没有停过。

    处理了上万吨的小麦。

    当然这些小麦被烘干后,出芽率极低,已经不能作为种子使用了。

    只能作为商品粮销售。

    这些粮食大部分按照合同上缴了粮库。

    一部分留在加工厂制作成了面粉。

    在8月底,整个北安管局组织了干部职工捐款活动。

    就是为了支援三个管理局。

    表示一下心意。

    受灾的管理局大多减产或者绝收。

    在9月初的时候,熊贵清带着老方去了三个局转了转。

    他们粮食没有什么了,可是饲料粮反而更多了。

    为啥?

    小麦在水里泡着,这样的麦子只能喂猪。

    不仅是小麦的问题,大豆他们也没法弄了。

    豆秧子都在水里站着,人工收割也得是泥花脸,这样的大豆也只能当饲料。

    熊贵清看准了机会,从三个局大量购进饲料粮。

    因为水分大,有一部分还捂堆了,发烧的麦子就是垃圾。

    熊贵清都是几分钱一斤收购的。

    这些麦子拉回来进烘干机处理后,粉碎做成饲料。

    当然,发霉变味的麦子,熊贵清也是不要的。

    那样的饲料猪牛都不吃,要来干啥?

    就在熊贵清到处划拉饲料粮的时候,侯勇再次找到他,要把分场的100吨饲料粮卖给他。

    “熊贵清,晒场这100吨饲料你帮我一下,绝对便宜,我给你1毛一斤!”

    “啥?”

    “主任啊!我从九三局买的饲料粮,5000吨呢,才15万。你算算核多少钱一斤?”

    “***,那也太低了,一分五一斤?我可不敢卖给你。”

    “就是,你留着给其他人吧,分场那么多养牛的。”

    一进入9月中旬,天气一放晴,熊贵清让于慧勇赶紧给他收苞米。

    于慧勇有玉米收获机。

    不但能收玉米棒子,还能把秸秆粉碎了。

    粉碎的秸秆又被常伦要走了。

    自从儿子过了满月,潘春梅的月子也满了。

    她就适当的往服装店去。

    怀孩子这一年,她基本没怎么管店上的事。

    好在房子是自家的,不用出房租,不然还不得倒闭?!

    小徒弟见到潘春梅来,很是欣喜。

    终于来了主心骨了。

    虽然现在人们还对买布料做衣服很热衷,可是作为对服装趋势有研究的潘春梅知道,成衣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这两年,熊贵清为给潘春梅解闷,给她订阅了好多的服装刊物。

    她可没少看外面的世界是咋回事。

    其实,她心里早就有了个萌芽,那就是自己开厂,做衣服!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成衣。

    以后,大家的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谁还有时间慢慢等着裁缝做啊?!

    直接在成衣店里挑选合适的衣服,也就半个钟头就完事了。

    做衣服?

    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成的。

    有了这个想法,潘春梅就四处搜集信息。

    潘春梅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

    原先她的梦想是去跟着师傅学手艺,会裁剪会缝制。

    这些学会了之后,她的梦想是开店,像师傅一样。

    现在她已经开店了,可她发现,自己还没有满足。

    她竟然想开厂了。

    当然这个想法藏在心里,她不敢说。

    生怕公婆不高兴,也怕自己的娘家爸妈说她乱来。

    她更不敢跟丈夫说。

    她怕丈夫说她不好好跟他过日子。

    孩子小,她也不想离开。

    一个礼拜她能去一次店上看看。

    熊贵清划拉完饲料,把手里的钱花的差不多了,他也不乱跑了。

    在家里陪着老婆孩子。

    晚上把孩子哄睡了之后,夫妻俩躺在床上。

    潘春梅猛然坐起,把熊贵清吓了一跳。

    他狐疑的看着妻子。

    两人就那么大眼瞪小眼。

    潘春梅没有说话,只是对着他招招手,自己却溜下了床。

    熊贵清蹑手蹑脚的跟着她出了房间,两人来到了客厅。

    熊贵清疑惑的问道:“有事?”

    “嗯。”

    潘春梅轻轻嗯了声。

    “我,我想做成衣。”

    “啊……”

    熊贵清打了个哈欠。

    “那就做嘛。”

    他转身就往房间里走。

    潘春梅一把拉住他。

    大眼睛盯着他,一字一句的说道:“我说,我要做成衣!”

    “做嘛。”

    熊贵清很奇怪,不就是成衣嘛,你有必要这么郑重。

    嗯?!

    不对。

    “你要干啥?”

    “做,做成衣……”

    潘春梅的声音又轻了些。

    她很心虚啊!

    就像一个高三学生不复习,却想着玩游戏的那种心虚。

    见丈夫的眼睛盯着自己,她的眼神有些躲闪。

    “你的意思是不开店了,开服装厂?”

    “嗯……我,我还没想好……”

    心虚啊。

    “服装厂啊?北安有啊,我还真听说了,有家服装厂要对外承包呢,你想不想试试?”

    “啊?贵清,你,你不反对?!”

    “我……为啥要反对啊?”

    熊贵清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一个一心想要给你赚钱花的媳妇儿,难道不是个好老婆吗?!

    自己吃着屎了生气?!

    这是好事啊!

    “妹子,哥牙口不好,喜欢吃软饭!你能你来干!”

    要知道,熊贵清的思想跟现在的普遍思想不一样。

    现在的很多男人是无法容忍女人抛头露面的,也无法容忍女人比男人强!

    哪怕女人挣的比男人多,很多男人都伤自尊心。

    这些对重生的熊贵清来说,是事吗?

    根本就不是事!

    潘春梅拉着熊贵清的手又问了一遍,这才彻底确定丈夫是支持自己的!

    她喜极而泣。

    一下扑进丈夫的怀里。

    抱着熊贵清轻声说道:“我就知道,你是支持我的。”

    而后用小嘴在熊贵清的脸上一连亲了好几口。

    熊贵清被小媳妇亲的起了火气。

    他一把抱住潘春梅的身子。

    “那什么,媳妇儿,好久没……”

    “哎呀,不行……”

    潘春梅这才想起,自己是羊入虎口了。

    她转身就跑。

    熊贵清一个箭步扑了过去。

    潘春梅张嘴刚要叫,突然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两人相拥着进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