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 第288章开工了

第288章开工了

    熊家又热闹了几天,老弟要走了。

    余秀华是真舍不得老儿子走啊!

    “老儿子,你看你的房子又空着了,你啥时候回来啊!”

    “妈,老弟还没走呢,就惦记回来,他是干大事的人,哪能一天天的圈在家里啊!”

    熊贵清说道。

    “就是,老弟好好学,毕业了分个好工作。”

    潘春梅鼓励道。

    “放心,我会努力的。”

    “我搭嫂子的车就行,你们谁都别送了。”

    “那咋行啊?让你大哥送你!”

    余秀华不放心。

    “妈,我都多大了?我不是小孩了,自己能行?”

    熊贵亮被老妈弄的哭笑不得。

    “那……行吗?”

    “行!”

    最后,熊贵亮把随身行李往切诺基上一扔,跟着潘春梅走了。

    熊贵清和爸妈站在房后的土路上,望着绝尘而去的车子,久久没有说话。

    余秀华的状态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熊长禄是儿子长大能独当一面的欣慰。

    而熊贵清呢?

    则是感慨时光的飞逝,当初那个拖着大鼻涕,说话一抽一抽的臭小子,已经长成了大人。

    一番新天地正等着老弟呢!

    送走老弟没几天,时间已经进入了三月。

    加工厂有老方张罗着,猪场有王兴初和佟小川照看,熊贵清放心不少。

    种猪场的建设又要提上日程了。

    没办法,如果种猪场不尽快建好,马上成年的母猪也没地方产仔啊!

    仅靠4号猪舍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熊家的御用建筑师,史老二是幸运的,也是辛苦的。

    这几天,他拿着图纸实地勘察,发现了一个问题。

    图纸上设计了一个水井,而根据实地勘察下来,水井的位置已经靠近了饲料地。

    他拿着图纸跑来跟熊贵清交涉。

    这当然得主家同意啊,而且有一点点超出了审批范围。

    “没事,按照图纸干!”

    一车车的砖瓦,一车车的钢筋水泥把白雪皑皑的荒地堆满了。

    史老二的工程队开始在荒地边缘搭建工棚和简易棚,水泥这些需要防潮的建材被保护了起来。

    三月初的天气还很寒冷,室外温度依然在零下十几度。

    可开工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老费的木工房也开始搭建了。

    何献超依然负责从木材厂拉木材。

    各种板材木方原木堆在木工房的周围。

    老费根据图纸提前加工制作门窗和房屋的架子大梁。

    铁匠铺也在老潘的催促下开工了。

    各种大钉子、扒锔子被打制出来,经过淬火处理后送到木工房。

    史老二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水井的事。

    因为没有水,他也无法施工!

    他在征得熊贵清的同意后,在北安请了打井队,由专业打井队来负责打井。

    熊贵清原先想着从老猪号拉自来水过来。

    后来考虑了一下,觉得不现实。

    就是拉过来,水压和水量也无法满足猪场的需要。

    再加上图纸上原本就有水井,于是咬牙请打井队来施工。

    打井队的人来到现场勘查,根据图纸试打了一下。

    结果钻机打下去十米左右就出水了。

    出水量还很大。

    于是井房就成了最先施工的地方。

    打井队先把井口堵上,史老二召集人手开始挖地基。

    同时让钢筋工捆扎钢筋笼,为下一步打地基做准备。

    此时挖地基还能费劲儿。

    一镐下去就是一个白点。

    于是开始在地基沟上用火烧。

    先烧一上午,中午的时候撤去篝火,再刨。

    这就软乎多了。

    头一天刨进去三十公分。

    到了晚上继续上火烤。

    等到一大早刨坑的一来,很快就下挖了四十公分。

    继续烤。

    下午再刨,又挖下去四十公分。

    到此已经挖下去一米一了。

    接近突破冻土层。

    第二天再挖到一米五,下面已经出现黄泥巴了。

    地基挖出来,马上组织人手搅拌混凝土。

    在中午时分浇筑。

    3月10号这天,太阳暖洋洋的,原本像刀子一样割脸的西北风好像也变的温和了。

    现场十几个大油桶里燃烧着大腿粗细的木头,一米多高的火苗子舔着还略显清冷的空气。

    熊贵清站在土路上,看着这群忙碌的工人。

    史老二在现场指挥,大呼小叫的喊声让人振奋。

    轰隆隆的柴油机带动着搅拌机一圈圈的旋转,一车车的新鲜出炉的混凝土被倒进了基坑里。

    钢筋工用铁钩子挂着钢筋笼,往上一下一下的提着。

    震动棒咚咚咚的震动着,工人身后不远处的气泵蹦蹦蹦的工作着。

    现在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经过一天的施工,地基已经完成了浇筑,还得养浆几天。

    大部分工人回去休息,现场只留下几个值班留守人员。

    打井队也没闲着,已经往水源下管,并对井口进行了混凝土的浇筑。

    两天后,施工继续。

    开始砌墙了。

    熊长禄说话算数,他是真不管了。

    这段时间菜园下面的施工他都没去看过,整天抱着大孙子在房前屋后遛弯。

    以前建设猪场,熊贵清是可以偷懒的。

    有老爸看着,就不需要他太操心。

    可如今,他不得不每天往工地跑,去看看进度啥的。

    而潘春梅这段时间更忙了。

    “纯美女装”春季款上市了。

    她不仅要去厂子监督生产质量,还要给五个专柜发货。

    还要跟印刷厂研究广告宣传画等等。

    自从她夺了熊贵清的新车,咱们小熊哥哥就不管服装厂的事了,把潘春梅累的,晚上都不想回来了。

    尤其是这几天,潘春梅直接跟小徒弟挤着睡了。

    熊贵清也知道媳妇儿忙。

    以前只是管一个服装店的人,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成长起来,确实需要付出更多。

    熊贵清倒是想去帮忙,可家里也有一摊子事呢。

    他也离不开。

    倒不是他真计较什么车子。

    不仅他的关注点成了这边,连豆包也不太关注以前的老猪场了。

    每天跟在熊贵清的身边,跑前跑后的,就跟巡视自己的新领地一般,

    对于家里多出来个小主人这事,豆包天然的接受。

    它但凡在家,就会往熊志远这个小屁孩跟前凑。

    就连睡觉也是睡在孩子附近。

    估计是潜意识的保护欲在作祟吧。

    站在自家东侧的这条土路上,熊贵清一时间有些恍惚。

    往西望,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崭新猪舍,那是自己的商品猪养殖场。

    转身往东望,越过这片白茫茫的田野,尽头是一片正在忙碌的工地,那是即将建设的种猪场。

    而自己的家就在两地之间。

    这就是自己在家乡的事业啊!

    他畅想了一下,种猪场建好之后的局面。

    利用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大量提供仔猪了。

    到了那时,真的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自繁自养。

    有了这座种猪场,至少整个南北河农场在养殖三江白瘦肉猪这件事上就有了先决条件。

    逐渐的成为三江白的养殖繁育基地。

    这不好吗?

    想法挺好,就是实现的道路并不平坦啊!毕竟自己只是个养猪专业户啊!

    名不正言不顺,没人承认。

    正在患得患失之际,站在身前的豆包转身望着主人,还汪汪的叫了两声。

    滴滴!

    身后几声喇叭响,把熊贵清从展望中唤醒。

    他赶紧往旁边一让。

    一辆东风大卡车挂着后挂在他身边呼啸而过,向着东边的工地驶去。

    熊贵清瞟见,车上拉着一袋袋的水泥。

    他下意识的跟着往工地去。

    刚走出几十步,身后又是一声呼啸,又一辆东风车驶了过去。

    豆包也被唬了一跳,跳到熊贵清的身后。

    一人一狗远远的见汽车在工地边刹车,车屁股亮起了红灯。

    而后又在工人的指挥下,喘着粗气努上工地里。

    有人招呼一声,呼啦啦来了十几人卸车。

    水井房的红砖墙已经起来一半了。

    史老二正在现场巡视,见熊贵清来了,就跑过来。

    “马上就能上水罐了。”

    “底座弄好了?”

    “好了。”

    在水井房的中间,浇筑了一个混凝土的底座,高度有两米。

    再加上这里的地势,如果把水存在这个底座的水罐里,对西面的其他猪舍来说,至少有三四米的落差,足够做个简易自来水了。

    “水罐送来了吗?”

    “还没有,说是下午。”

    “那就辛苦你了。”

    “我不辛苦,倒是你老丈人帮着张罗吊装的事,他才辛苦呢。”

    两人正说着,一阵四轮子的轰鸣声从上面的土路上传来。

    两人抬头一看,正是老潘带着徒弟开着小四轮过来。

    车子很快就跑了近前。

    后车厢上拉着各种工具,还有铁棒和铁链子。

    “爸,辛苦了!”

    “说这话。”

    老潘踩下油门,小四轮拖拉机喷吐着黑烟,倔强的驶上工地。

    “一会儿回来吃饭。”

    熊贵清远远的喊道。

    “知道了!”

    老潘不出力也不行啊!

    亲家不管事了,他要是再不管,姑爷一人咋整?

    听说姑娘最近也忙的不回家了,这可不是啥好事。

    姑爷这么优秀,得找个机会跟姑娘好好说说,是不是再生一个。

    为啥?

    巩固地位呗。

    这是姑爷人老实,他也不出去乱。

    换一个人你试试?

    怕是早在外面撒种子了。

    这可含糊不得啊!

    老潘一边指挥徒弟们干活,一边心里暗自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