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 第301章承包服装一厂

第301章承包服装一厂

    “我们服装一厂刚有起色,现在又不行了,你们要是不伸手,就得垮。现在咱们和解了,你们两口子也得照顾照顾一厂的职工啊!”

    这是二轻局主管副局长的请求。

    他也是真没办法,想了好几天才想到这个破釜沉舟的法子。

    熊贵清两口子被他们的想法吓了一跳。

    原本不死不休的两个厂,现在要合并成一个厂子,都要承包给熊贵清,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这个……我们没有思想准备,等我们考虑考虑吧。”

    其实这就是推辞。

    二轻局的人也得接着。

    “好,那我们等你们的好消息,有时间咱们一起去服装一厂看看,也让你们心里有个底。”

    话说到这份上,熊贵清反而有些不好直接拒绝。

    要知道,在东北可不能把人得罪死,什么事还是留点余地的好。

    嘴上答应着,把这些人送走。

    一回来,潘春梅看着丈夫就犯愁。

    “这可咋整,他们有五百多人呢!不好管呐。”

    三厂二百多人潘春梅就操老了心,这要是再来五百人,她可没啥信心。

    “先过了年再说吧。”

    熊贵清用上了“拖”字诀。

    1月26号,是除夕。

    熊家非常热闹。

    熊贵亮前几天回来了。

    屋子里坐满了人。

    年夜饭早早的就上了桌。

    熊家、潘家的人都凑齐了。

    以前,老潘和倪桂花还讲究着在家吃年夜饭。

    自从有了熊志远后,潘家也不再坚持这个规矩了。

    干脆凑在一起过年得了。

    熊长禄和余秀华也说,平时都是准时准点的来,大过年的反而讲究起来了,矫情了不是?!

    潘春梅在征求了丈夫的意见后,也发话了。

    “爸妈,你们就过来一起过吧,省得两边开伙,浪费不是?!”

    于是,倪桂花顺水推舟,以离不开大外孙为名,带着点礼物就来了。

    老潘倒是实在,来就来,反正都是一家人,别太见外。

    自从两家成了亲家,老潘和熊长禄倒是相处的愉快,凑在一起倒是有共同语言。

    至于倪桂花和余秀华,那就是大哥莫说二哥,半斤八两!

    两人都是要强的人,相处的时候总是相互夹枪带棒的。

    大家伙都当没听见,省得影响心情。

    不过,在照顾孩子这件事上,两人的共同语言就多了。

    只是对陪玩权的争夺一直没有放下。

    原本熊贵清和潘春梅想着过个安安稳稳的春节,等过了元宵节,再说上班的事。

    结果,大年初二的时候,北安就来电话催促了,让他们两口子去厂里视察。

    一连三天,天天打电话,搞得熊贵清很烦躁。

    大年初六,熊贵清就带着潘春梅去了北安。

    不去不行啊,跟催命似的。

    二轻局的领导非常重视,亲自开车在二井子迎接,然后带着虎头奔直奔服装一厂去。

    熊贵清开着虎头奔跟在后面,潘春梅倒是知道服装一厂的大概位置。

    “一厂也在中央路,东二道街。”

    “咦?那不是离三厂不远?”

    “肯定不远啊!都在附近。小红说,厂子里的工人年前经常跑去一厂堵门呢。”

    “以后这事可别干了。”

    “我也跟他们说了,这种事不起啥作用,反而显得咱们没理。”

    两人聊着天,很快车子就拐上了中央路。

    路过三道街口,潘春梅往自家的三厂方向看了看。

    见厂门口落了一地的鞭炮纸屑,红红的一片。

    她笑着说道:“小娟她们倒是能整,还在厂门口放鞭炮了。”

    “那是,她们昨天就开工了,放炮也正常。”

    往下一个路口就是二道街口。

    车队往东一拐,没开出多远就到了。

    服装一厂的大门上挂着红色的布标,用大头针别着白色的字体。

    “热烈欢迎纯美女装一行来厂视察!”

    “呵,整的挺正式!”

    熊贵清心里一动,跟着车队驶进了厂区。

    很明显,一厂比二厂的规模要大很多。

    厂区里一排排的车间整齐划一。

    最前面一排二层办公楼静静的矗立着。

    当熊贵清停车后,有人上来拉开车门。

    熊贵清和潘春梅下车。

    二轻局的领导赶紧介绍,“这是一厂的厂长。”

    熊贵清跟他握了手,名字他也没有刻意去记。

    为啥?

    毕竟不是什么对手,他也不太重视。

    大家先去了办公楼,在一间大会议室坐下,由厂长简单介绍了一下一厂现在的状况。

    总结起来就是,规模比二厂大,车间比二厂多,设备比二厂全,技术比二厂雄厚。

    反正就是,在硬件条件上,一厂比二厂好得多。

    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你要不承包一厂你就吃大亏了!

    介绍完了,熊贵清说道:“咱们还是去实地看看吧。”

    “行,跟我来吧。”

    熊贵清扶着潘春梅一起去车间查看。

    按熊贵清的意思,潘春梅就没必要来了。

    可熊贵清转念一想,要是一厂真有他们说的那么好,承包一厂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他才让潘春梅跟着来。

    潘春梅自己知道纯美现在的瓶颈。

    就是产能不足。

    既然一厂干假冒产品这么来劲儿,要是能干真货不是更好?

    虽然一时间思想上有些无法接受,可她还是听从丈夫的劝解,跟着来了。

    两人在一厂和二轻局的陪同下,所有车间都走了一遍。

    人家确实没有说谎。

    有些设备确实不错,也全。

    各个工艺流程比较完整。

    潘春梅在这方面是行家。

    她一眼就看上了这些设备。

    再看车间。

    虽然车间有些老旧,可还能用。

    当熊贵清提出去库房看看,一厂的人有些犹豫。

    熊贵清问清缘由就乐了。

    原来,他们库房里还存着大量的雪绒花呢,没人要,堆着呢。

    他们自己也觉得丢人,因此不想让熊贵清看见。

    一厂厂长犹豫了一阵,这才带着他们去了库房。

    就见库房堆满了服装成品。

    潘春梅抽出其中几件查看。

    做的一模一样。

    只是用料不对,这是为了降低成本才换了料子。

    熊贵清两口子在里面查看,厂长在库房门口跟二轻局的人嘀嘀咕咕。

    当两人从里面出来,二轻局的人就提出了他们想法。

    能不能把这些货都收了?!

    “啥?都收了?”

    不仅潘春梅摇头,熊贵清也不能同意。

    “你们收回去,换个商标就能卖嘛!”

    “不行!这服装虽然样式上一样,可是料子完全不对,这要是卖出去就砸了招牌!”

    熊贵清的态度很坚决。

    不能要!

    潘春梅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购买我们服装的顾客都是对品质要求很高的人,这批货要是流入市场就是对我们自己产品的打击,我们没法要。”

    这就是自食恶果!

    纯美是潘春梅好不容易创建的品牌,要是不保护好,不是白忙活吗?

    这几年,光是各种营销费用就花了一百多万了,怎么可能为了这些库存假冒货丢掉自己的客户呢?

    见熊贵清和潘春梅都很坚定,他们也就放弃了。

    先说承包的事吧。

    “承包的方式跟二厂一样吗?”

    “基本一样,就是这承包费……”

    “承包费是多少?”

    “十万!”

    熊贵清没有吱声,潘春梅觉得有点高。

    她还想磨磨这个费用。

    熊贵清却一脸无所谓的说道:“我们回去商量商量吧。”

    他们还想留下熊贵清去吃个饭,被熊贵清两口子拒绝了。

    这离二厂不远,两人开车直接回了二厂。

    二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都在忙碌。

    两人转了一圈,在办公室听小红小娟汇报了工作,又去了马路对面的设计部。

    春装已经上市,马上设计今年的流行夏装!

    俩人中午在馆子里吃了点,就一起回家。

    在路上,潘春梅询问,为啥要说回去商量,不能直接商量吗?

    “你个傻妞!现场商量咱们就被动了。回去商量就是拖时间。咱们拖得起,他们拖得起吗?”

    “呃,也是哈!”

    “那咱们到底要不要承包一厂啊!”

    “我看一厂不错,倒是可以考虑承包。咱们的产能不是不够么,这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那你还往后拖?!”

    “拖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你没听说过,以退为进吗?”

    “听说过啊!”

    “那不就得了!”

    “对了,李映红说的投资的事,你是啥意见?”

    “咱们现在不缺钱,如果她只是投钱,也没啥意思。再说了,咱们各干各的,挺好,要是凑在一起闹矛盾,以后朋友都没得处!”

    熊贵清是不同意李映红加入的。

    这经过大城市洗礼的女人,心眼太多。

    像潘春梅这样的傻女人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熊贵清能放心?!

    “好吧,我听你的。”

    潘春梅有一点好,就是听人劝,又不失自己的思考。

    年后这几天有些干冷,西北风一个劲儿的刮。

    回家的路没一会儿就被积雪封住了。

    砂石路上横着一道道黄沙般的雪埂。

    路面上被压实的雪面坚硬似铁,还泛着晶莹的光亮。

    每过一次雪埂,车子就要颠簸一次。

    潘春梅扶着把手,脸色有些难看。

    熊贵清只得减缓车速,减少颠簸。

    “太遭罪了,我下次不出来了。”

    潘春梅嘴里埋怨着,下定决心在家养胎,再也不在路上颠簸了。

    熊贵清笑着安慰道:“行,你好好养着,等生了娃,咱们一家去京城旅游去!”

    “切,不会又是动嘴呢吧?!”

    “放心,这次不会!”

    潘春梅这么说是有典故的。

    当初***城楼对外开放的时候,当时她就要去。

    熊贵清说生了孩子再去,结果,这都第二个了,还没去呢!

    潘春梅都有点不相信他的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