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1980年开始 » 第十五章 火车站

第十五章 火车站

    关于刘寡妇的流言蜚语确实不少。

    哪怕是仅仅两人的第二次见面,他都听说过不少关于刘依妹的不少传言:第一种比较广泛,那便是她克夫晦气,要不然陶景明,明明看起来非常壮硕的一个庄稼汉子。也不会仅仅三年,便香消玉殒,听说走的时候,身上就只剩下一层皮包骨头,黑眼圈....

    第二种便是她水性杨花,为了一口吃的,不知道多少鳏夫,背地里与她有联系。可惜没有人实锤。

    不过想一想也是正常,陶景明区区三年就离开人世,那些鳏夫,基本上都是懒汉,平时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接济她们娘两,他们若是想要多活几十年。也不会跟刘寡妇有交集。

    命重要?

    还是一时的欢愉重要....

    不是每个人都有吴丹花下死的觉悟。

    当然这里面有多少是陶家的家人散播出去的,不得而知,毕竟谁也不会为了一个寡妇主动上门求问。

    要说没有动心,徐冬青也不过是自欺欺人,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有人主动摸着他的手指,清凉的触感。

    ....

    尤其前凸后翘,那腚长得跟牛一样,一看就是好生养,两个大前灯,摇摆的晃动。

    型号绝对超过了最大的尺码。

    但是,黎明的太阳已经升起,他再怎么想,也不可能不顾及自己的名声,跟她发生什么不可描述的关系。

    别说一天。

    估计估计都不需要到今天晚上,他的那一点破消息,便会传到自己的母亲耳朵里。

    何况,陶景明已经将自己搭进去,也不过区区三年的时光,可他还有大好的年华,怎么能浪费在这里呢?

    何况刘寡妇的名声确实不佳,周围不知道多少双眼珠子,都直溜溜的盯着她呢,但凡是有一点逾越的信息。

    恐怕也会被陶家人赶出来。

    他还是算了吧。

    刘依妹一双含情脉脉的桃花眼,注视着徐冬青的一举一动,突然发现眼前的血气刚方的小伙子,确实有些小动作。

    心知肚明的她。

    也没有揣着明白当糊涂,而是故意的继续靠近,大前灯贴在他的臂膀上,她的处境并不妙。

    为了孩子和生存,她也不介意用身子换一点好处,只要让她过上舒心的日子,哪里管得了什么礼义廉耻,在饥饿面前,她还不如假戏真做,反正名声已经跌到谷里,难道她不主动,陶家的人,便会不继续败坏他的名声。

    刚才看自家小崽子,端着半盆花生米回屋的时候,小眼睛眯起来,笑意安然,她好久没有看到自家小崽子吃的如此津津有味。

    今天。

    说什么也不能让徐冬青无功而返。

    她还想要以后继续让自家孩子吃饱喝足,过年的时候,也跟其他的孩子一样,买上一身漂亮的衣服。

    “冬青,谢谢你。”刘寡妇真情实意的流露,一双清秀的手指,摩挲着他的胸口,就要凑到跟前。

    徐冬青连忙后退一步。

    他们家可是在乡下主干道上,怎么还想要强迫他啊。

    “这可不行。”

    听闻此言。

    刘寡妇幽怨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叹了一口气道:“你在想什么呢?”

    “我就是想要请你回屋坐一会,看你满头大汗的样子,给你洗把脸,算是对你的补偿。”

    啊——

    话都说的这么明白。

    他若是还真的听不出刘依妹的心思,那他这些年也算是白活了,请他进屋歇歇脚。

    然后呢?

    “算了吧。”

    徐冬青看了看后座,还有半袋子的花生,再等一会,估计都等不到第一趟的落脚的火车了。

    “刘依妹,我还有事,有什么事情,以后再聊。”徐冬青留下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便骑着自行车快速的离开。

    如同离弦的箭一样,身影渐渐的消失在路口。

    刘寡妇揉了揉顺长的秀发,有些喜不自禁,以她的聪明,自然也听出了弦外之音,只要她接触一番。

    那可是一张长期饭票。

    怎么能拒绝呢?

    “娘。花生米非常的好吃。”蹲在门口吃的津津有味的小崽子,看见自己的母亲走进来。

    双眸冒光。

    “我以后还想吃。”

    刘寡妇摸了摸他的后脑勺,喃喃自语道:“放心吧,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孩子,让你受委屈了。”

    望着自家的小崽崽的裤兜,鼓鼓的装了一口袋之外,剩下的花生,直接藏在他们娘两的床铺下。

    不仔细看,哪里能想到床铺下面会有半盆的花生。

    “娘,你也吃。”

    徐冬青骑着车。目光看着不远处的地平线,远远的看着直耸入云的烟筒,排放着滚滚浓烟。

    正是那国营厂的位置。

    就在县城的边缘。

    不由的加快了蹬车轮的步伐,半刻钟之后,气喘吁吁的将车停在火车站的外围,有些迟疑的看了一眼周围。

    大早上并没有多少人。

    看来来的时间还有点早,火车站停靠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中午九点多,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

    因此他也不着急。

    而是骑着自行车,去了最近的供销社,看了一眼有些陌生的供销社,还是之前的老旧的装饰。

    柜台沿着墙壁,绕了一个圈,看得见的暖水壶、各种零食都摆放在柜台的后面,这样做的目的。

    自然就是为了防止那些可恶的扒手。

    这年代,从来最不缺的便是扒手,如果说他做的是正儿八经的买卖,那扒手也是有组织的当地恶霸。

    一直在火车站附近徘徊。

    当然也不乏在供销社转悠的人,听说之前,摆在外面还未装卸的货物,便是被一些扒手给偷走的。

    损失可不少。

    都成了当地的新闻。

    徐冬青默默的环顾一圈,并未看到塑料袋,这时候包扎的还是泛黄的纸张,最后拿麻绳一系。

    四四方方。

    还可以提着麻绳离开,非常的方便小巧。

    “这位同志,我看你环顾一圈,你到底想要买什么?”一个长相秀丽的姑娘,睡眼朦胧中。

    还带着审视的目光,戒备的将手放在身后。

    “我想买一些厚纸,还有麻绳,可以包扎零食的那种纸。”

    “牛皮纸嘛。”

    柜员不屑的看了一眼穿着朴实无华的他,一副看乡巴佬的目光,指了指放在柜台上的牛皮纸。

    “一分钱两张,一沓起卖,一沓百张。”柜员揉了揉有些松软的头发,从柜子里面掏出一叠糅成一个圆筒的牛皮纸。

    放在桌子上。

    “要不要?”

    “要!”

    “麻绳的话,三毛钱一卷,一共八毛。”柜员干净利索的将东西摆在桌子上,就像是谁欠了她多少钱似的。

    打了一个哈欠。

    接过徐冬青递过来的一块钱,找了他两毛之后,便继续趴在柜子上,晒着太阳,打了一哈欠。

    继续睡觉。

    果然还是这个年代的柜员牛,这可是身份的象征,没有一点过硬的关系,休想当柜员。

    有得买就好。

    平白无故的增加了八毛钱的成本,徐冬青自然要转嫁到其他客人的身上,也没有跟柜员计较。

    骑着车来到火车站的门口。

    他可不敢将车锁在电线杆上,人来人往,哪怕是上锁,都会有小偷,凭借着精湛的手艺。

    将车给偷走。

    他可没有钱赔自家的小舅。何况二手的也不便宜,怎么也需要上百元,传一辆二手的。

    还得需要自己辛苦寻找配件。

    有这功夫、他早就摆上地摊了。

    将车推进火车站,也没有人阻挠,舒坦的平台上,早已经有其他人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徐冬青也不恼。

    而是从车上拿出一杆秤砣,从麻袋里面抓出一把瓜子,放在盘子上,称了五两之后,便麻利的用牛皮纸包裹好。

    系上绳索。

    半麻袋的花生米,足足有几十斤,当他将牛皮纸全部包裹好之后,还有一些剩余。

    便从后座上,将木板给拿下来,龙飞凤舞的写了八个大字。

    “脆皮花生。”

    “一袋五毛。”

    “童叟无欺!”

    好歹也有着两世的记忆,写几个粉笔字,还是绰绰有余,然后将木板给摆在地上。

    运气好的话。

    五十块钱打底,再加上一些零碎的花生,让从火车站下来的客人尝一尝,怎么也要光顾一些。

    倒不是他心黑。

    不卖贵一点,他的自行车怎么来?

    他的电视机、收音机怎么来。

    .....

    徐冬青正在给自己脆落的心理,进行辅道。

    叮铃铃.....

    火车的轰鸣声到达的时候,徐冬青刚刚好将事情做完,将牛皮纸全部都挂满了自行车,这可是他吃饭的家伙,绝对不能丢。

    火车停靠之后,乌泱泱的人群,从车门出来的时候,大部分的都是睡眼朦胧,捂着有点饥饿难耐的肚子。

    这时候最多也就睡拿几个窝窝头充饥,别想着有什么高大尚的东西可以吃了,水果也不果腹。

    也就是现在还没有名震天下的方便面,要是有的话,说什么他高低也会瞪上三轮车,高低准备几个水壶。

    将方便面提前泡好,然后以三倍的价钱卖给他们。

    “花生米怎么卖。”

    “五毛一袋。”

    徐冬青从麻袋里面掏出一袋,看着一个胡子拉碴的大哥,在手上掂量了一下,手腕上还待着上海牌的手表。

    一看便是不差钱的主。

    赶紧从麻袋下面掏出几粒花生,递到大哥的手上。

    “自家炒的,可以先试吃一下,不好吃的话,可以不买。”手带上海牌表的大哥,故意将外套往胳膊上拽了拽。

    吃了一口之后,满意的点点头。

    “就差一点小酒,喝一点,还可以睡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