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宇宙 » 第二十三章 菽乳花

第二十三章 菽乳花

    “小宰羊,东坡豆腐!来吃我的豆腐啊。”

    前边一小摊阵阵香气扑鼻,王一今日就只喝了点酒,没正经的吃饭,肚子咕噜咕噜叫了起来。听这人叫的有趣,随即停下,蹲在摊边,看他的摊上卖的有豆浆、黄酒煮豆腐还有煎豆腐,于是问道:“请问东坡豆腐是哪个?”

    “这位小哥,就是这个。”那小贩一边回答王一,一边用长筷子指了一下面前的煎豆腐。

    “我想尝尝。”

    “要的,稍候。”

    那小贩先用爆香的葱油把豆腐两面煎得微黄,再加入香榧子和酱料同煮,待吸饱汤汁后,收汁,盛在碟内,递于王一。

    “这位小哥,尝尝我的东坡豆腐。”

    王一接过碟子,一口下去,又香又烫。果仁的甘香与浓郁的黄酱香混合,非常的开胃。

    “唔,不错。”一块接一块,不多时一碟见底。

    那小贩又递来一碟,王一顺手接过。

    听那小贩道:“吃吧。看你模样,许是饿了很久,这么烫还能吃这么快。”说着还给王一递来一盏豆浆。

    “宋代富顺人的素质就这么高了吗?还是我此刻看上去真的很落魄。”王一埋着头匆匆吃完,头也不抬的问:“多少钱?”

    “东坡豆腐四文一碟,豆浆二文一盏,合计十文钱。”

    王一陡然想起自己身无分文,慌忙快步走到街心,四下张望,光平和那二个开裆裤兄弟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坏了坏了,要丢人。”王一返回小摊,隔老远就发现那小贩一直盯着自己,应该是担心自己逃单。他定了定神,装作若无其事道:“敢问小哥,你在这儿一日能挣的多少银两?”

    那小贩见他去而复回,心下安定:“我小本经营,一日约赚在一百五十文上下。”

    王一笑了笑:“我有一法,可让你一日多赚一百文,你可愿意?”

    “哦?当然愿意。若能赚的这许多,便能供我兄弟去书院读书,将来也好考个功名,光宗耀祖了。”

    “甚好。你附耳过来。”王一接着说:“你平常做豆腐磨出豆浆后,按我所说的方法操作,可新创一种美味,大宋独家买卖,包你赚钱供书。”

    “哎呦,果真如此,黄六感激不尽。”

    “你记好,我只说一遍。”

    那小贩放下手上的活计,整整衣襟,把王一搀到靠墙角的长凳上,自己堵在外边,生怕王一跑了,打起精神,竖起耳朵。

    “你可是用富顺监井里的盐卤水点的豆腐?

    “正是。”

    “很好。你切记,此美味做法与你之前操作有二点不同。其一,盐卤水比例约为拇指大小一块盐卤兑一碗水。其二,点卤过程需越来越慢,看到豆浆呈白色絮状时,此时慢慢升温,当窖水逐渐变成清澈的淡黄色时,用竹筲箕轻轻挤压成型,即可。比你这豆腐嫩滑千百倍。还有一个关键,在操作期间,豆浆不可令其滚开,否则,前功尽弃。”

    黄六歪头想了想,眼睛里闪过兴奋的光:“这美味可有名字?”

    王一摇头晃脑的形容:“此美味是由白絮状点化而成,色白如玉、质嫩如饴、嫩而不溏、口感细腻,因其娇嫩如四月芳菲盛放,故名菽乳豆花。”

    黄六想了一想,问:“恩人,豆花软嫩,如何食用呢?”

    “你用微火保温,食时舀于盏内,加入佐料,可咸辣、可甘甜,依客口味,随到随食。”

    黄六闻言大喜,冲着墙角的王一噗通下拜:“谢恩人!我黄六是个粗人,不会说话。恩人平白送我这多钱财,不知如何报答才是?”

    王一赶忙离凳扶起黄六:“我那十文豆腐钱?”

    黄六连忙摆手,“恩人取笑了,如今我这摊一半都是恩人的,什么豆腐钱。哦,对了。”

    他转身回到摊上,抱了一个小匣回来,里面有大约五、六十文钱:“恩人,我黄六从不无故受人恩惠,这是今日收到的,全都给你。”

    王一伸手取过一文铜钱,笑了一笑:“可以了,两不相欠。”

    正说话间,张斐、杨梓等人发现王一没有跟上,原路寻了回来。光平眼尖,远远的瞧见墙角的王一和黄六,兴奋地挥手大喊:“少东家,少东家。”

    王一抬眼见是张斐他们,冲黄六叉手道别,转身去了。

    黄六望着王一的背影:“这人竟然会是他们的朋友,怎会,怎会呢?”

    白蟾嘴就像伸入墨池的一条长舌,喻意吉祥添财。其实是墨池湾出水口洄流沉积,百年形成的一处沙洲。

    白蟾舌尖三面环水处,建有一所精美的水榭,水榭相交的湖岸是一片方砖铺就的宽阔广场。广场西向墨池,背靠神龟山,山顶似有钟鼓楼藏于林间,山脚下依山而建的正是窎皇楼。王一见此楼虽只有三层,但层高皆有数丈,随山势层层退台,飞桥栏槛,飞檐斗角,气势不凡。其北侧就是昨夜路过的五虎山龙王庙,当时为唱戏给离奴听,经过尚不知晓。方砖广场里商贩林立,比蜀南春热闹百倍。

    仰望窎皇楼前足有七、八丈高的‘彩楼欢门’,青白色‘望子’高耸入云。

    “欣欣旨酒,皇皇者华”。八个金色大字龙飞凤舞,应是大家手笔,气魄不凡。

    彩楼梯形的檐子和山形的花架上缠满了橘红色的玫瑰,架下悬着紫藤罩栀子灯,门口四个小厮老远看见王一一行,满脸春风的迎将过来。

    “哎呦呦!几位官人,从早辰我就在门口盼,终于把春风给我盼来了!快里边请!”

    杨梓面无表情,当先大踏步迈进大门,侧头问身后紧跟的迎门小厮:“百合小娘子可来过?”

    “回衙内的话,丁家娘子已有十数日未来了。”

    杨梓抓住小厮的手,低下头,在他耳边小声说:“去问清楚百合小娘子现在在哪儿。记住,回来单向我回话。”

    那小厮忽觉手里增加一硬物,用手一捏,便知是一小锭碎银。随即喜笑颜开,转身奔出边门而去。

    张斐在后看得仔细,随即用鞭子一勾,唤来跟在身后的艾四,食指朝那迎门小厮方向潇洒一点,艾四心领神会,追了上去。

    杨梓一马当先,快步穿过曲廊、花厅,独径自来到花木扶疏的二进庭苑,在廊庑的一处隐蔽拐角,推开一扇直棂门。门内是一个抄手游廊,他随即拐入右廊,尽头是一个丈许的小院,院里仅一株石榴,树下一丛麦冬,正面三间木房。

    他穿过小院,推开石榴树后木房的小门。

    博古架后,一人影闪出。

    杨梓与其低语几句,那人叉手施礼,旋即从侧门离去。

    杨梓绕过博古架,从这里的一架楼梯登上了二楼。片刻之后,他出现在第三进花园的二楼连廊之上。

    耳边,传来马鞭破空,花枝折断的声音:“杨梓这个贼兔子又窜到哪个洞头去了?招呼也不打一个。”

    “本衙内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你管得着吗?上回,我念及兄弟情份,等你一起尝那流心红李子,却不料被你暗度陈仓独占了她去。今日你不得与我争,否则,莫怪我翻脸不认人。”杨梓在二楼廊上冷冷的回应。

    张斐抬头看见,扬起马鞭一指:“放心吧。今日我只与一郎喝酒,绝不坏你妙事。不过,以亥末为限,你若仍不得手时,便莫要责怪哥哥。”

    “好!一郎作证。”杨梓脸涨的通红,激动的快从二楼走廊跳下来了。

    原来是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争风吃醋。不过,王一心里还是好奇:“不知什么级别的美女,能把这对纨绔子弟熬成这样?有点门道。”

    众人汇合,拾级而上三楼,忽觉天光明媚,花香萦绕。飞檐隐匿之下,现出一座巨大的天井花厅。花木掩映之中,错落分布着六七间阁子,隐逸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