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孤鹰展翅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奇珍异宝动人心

第二百六十八章 奇珍异宝动人心

    却说这黄衣教,其实中原武林多是只闻其名,因为他们一直很少涉足中原,武林中很多腥风血雨的纷争,从来没有他们插足。

    但要说起他的历史,却相当古老,自达摩祖师创立佛教,后来在大汉时期,佛教开始向中国大地传播,其中一支便在西南边陲之地流行,随即开始兴起该教。

    黄衣教教徒几乎都是宗教信徒,他们最初主要以传教为主,据说其祖师灵鸠上人自幼聪慧,博学多才,在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一部佛家秘笈,并参悟其玄奥,因而武功大成,自成一家。

    有传闻说灵鸠上人经过百年修炼,不仅功力通玄,而且居然飞升成仙,后来其历代传人虽没有灵鸠上人那么有名气,并不是他们修为不高,只是恪于师训,不得涉足江湖纷争,才不为众人熟知。

    名利财富历来能不为心动者有几人,何况天下奇宝,谁人不想据为己有,对于轰动整个武林的洛河神图,黄衣教上下古井不波的心早就掀起一层层激动的心浪。

    看来只要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大抵都抵挡不住诱惑,黄衣教并没有在长年累月的佛号声中沉寂下来,并没有在晨钟暮鼓声中忘却人世。

    此次黄伯光尽率教中精英悄然进入中原,除了对此志在必得的血门外,可以说大出所有武林人物的料想。

    而眼前的黑衣人能一语道破自己的身份,黄伯光更是震惊不已,他自从接任教主后,一直深居简出,就连教中一些身份低微的人都没见过他的面,更不要说外人。

    黄伯光祖上本是中原洛阳人氏,在前朝时为躲避战乱,迁居到边陲,其父与一藏族女子因有私情而生下他,而其父也因此遭到藏族女子家人的痛恨,被殴打致死。

    黄伯光因有其母的护佑,捡得一条小命,但懵懂之年便被送进寺庙,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也不知是他哪辈子祖上积下的阴德,像他这样的私生子,能够苟活性命,在寺庙中能够平平安安渡过一生,就算上天对他的垂怜了。

    可黄伯光偏偏就是个奇才,自从开始咿呀学语,便深得庙中众人的喜爱,而且他的记忆力超强的好,凡是听过的经文,便能记诵。

    正是因为他有如此长处,所以庙中长老便把他当成神童一样看来。

    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旦有了名气,便会一传十十传百,而且不仅传得沸沸扬扬,更传得神奇万般。

    无巧不成书,他所寄身寺庙的长老恰好是黄衣教下一个地位极为重要的人物,自己手下能有这样的奇才,他当然要向上一代教主竭力推荐。

    其实黄伯光并没有资格进入黄衣教,更不要说后来成为教主,但天下事就有那么巧,本来黄衣教所有徒众,是不接受外族人的,哪怕像他这样的混血儿也一样。

    偏偏黄伯光的母亲送他进寺庙时,撒了个弥天大谎,说她是得到神灵的指示,要将她的第一个儿子送给佛祖,并按照神灵指示取个汉人的名字。

    寺庙距离黄伯光的出生地虽然只有几座大雪山的距离,但辗转之间怕不有上百里的路程,那些在偏僻无人的大山里发生的事情,那些只知道在庙中诵经的和尚哪能知晓。

    庙中长老信以为真,因为这样的例子实在不在少数,尽管过去那些送来的孩童都是藏族名字,但名字只不过是代号,何况神灵还有指示。

    当然这一切虽然欺骗了神灵,但神灵似乎并不怪罪,不仅没有将罪过降临到黄伯光身上,反而赋予他天资聪颖。

    黄伯光后来虽然也对自己的身世起过疑心,但像他这样自幼便送进庙中的孩童实在太多,接收的时候也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所以也就相信长老所言,是他母亲在神灵指示下给他取了个汉人名字。

    黄伯光身体里流着一半汉人的血液,所以心思也特别活络,想法也特别多,既然长老对他重视,他岂能还去苦苦追究身世之谜,给自己自掘坟墓。

    所以明白这一道理后,他自己也开始借助神灵之力,为自己尴尬的汉人名字,编造着神灵的话。

    在长老的推荐下,他八岁时如愿成为黄衣教上一代教主的关门弟子,并得到教主将衣钵相传。

    三十岁时,黄伯光继承了黄衣教。

    黄伯光可不是个自甘守成的人,自幼便有一颗强大的心,这颗强大的心不仅要把黄衣教发扬光大,更想让自己站在人生的最高峰。

    虽然恪于历代祖师的遗训,但黄伯光却还是有好几次悄然进入中原,只是不为任何人所知。

    因为黄伯光每次都是以闭关的名义,偷着出行,教主在闭关期间是不允许有任何人打扰的,哪怕教中身份极高的人也不行。

    他这次能率教中高手来到中原,当然与他长期以来对教中重要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极其重要。

    尽管他是一教之主,但没有教中重要人物的支持,也不能任性胡来,所以黄伯光接任教主后,便经常向教徒灌输一些积极的思想。

    人不是石头,并不会对外面的世界置若罔闻,何况黄伯光一直以普度众生的幌子宣传,所以就连那些几十年足不出庙门的重量级人物也渐渐默认了黄伯光的观点。

    何况现在黄衣教可以说完全已经实现了新陈代谢,元老级别的人物已经寥寥无几,黄伯光手下几乎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新生一代,当然会为他马首是瞻。

    洛河神图的传说虽然最开始知道的人不多,但天下哪有永久的秘密,黄伯光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得到消息,后来便派自己的亲信秘密潜入中原,时刻关注。

    有心之人,便会对点点滴滴放在心上,黄伯光对中原武林可不像他的先辈那样,最多也就是略知一二,而是知之甚详,不仅对摆在桌面上的如少林武当等各大门派,就是对那些隐居起来的奇人异事,甚至还比中原武林人士还要了解。

    血门的崛起,让黄伯光心中蒙上一层阴影,但他却对血门没有惧怕之心,因为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修为都很有自信。

    据黄伯光的师傅所言,他在未继位之前,就已经超过了黄衣教历代掌门,可以和黄衣教的开山祖师媲美。

    加上最近几十年自己潜心修炼,更参透了几部黄衣教不传之秘,他坚信凭自己的功力也足可与任何人抗衡。

    所以黄衣教这一次并没有倾巢而出,黄伯光只带了教中高手,他相信兵不在多而在精,凭自己这十多人的力量,只要相机行事,足可应付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