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夜阑幕镜 » 第十七章:十二时辰

第十七章:十二时辰

    午时七刻,天牢。

    在李慎之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他在林中被狼妖击昏之前见到的。

    “衣服好像是白色的,胡子还挺长,样子嘛···样子···”李慎之想要凭借记忆,把老头的样子拼凑出来,可当他回忆到相貌时,却怎么也记不起来,仿佛老头的脸上盖了一层白雾,无论自己怎样做,都不能将白雾吹散。

    李慎之有些疑惑的挠了挠头,自语起来,“怎么就只有样子想不起来呢?在这方面我不是一直很厉害吗?”

    作为玄京府最被许安昭看重的人才,李慎之绝对算得上全面发展的模范下属,尤其在记忆力方面更是尤为出众,有很多朋友都会夸奖他过目不忘,很多案发现场只要亲临一次,就能记住所有的细节。

    这也是他从小被父亲培养出的才能,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每三个月就会给他几本书籍,要他熟读到可以通篇背诵的程度,可是小孩子又贪玩,又不敢忤逆父亲,为了能省时间,渐渐的就练成了过目不忘的本事。

    “虽然是在晕倒之前瞥了一眼,但是也不至于什么也记不起来吧。”李慎之现在有点怀疑老头是否真的存在了,“会不会是血流太多,出现了幻觉。”

    其实李慎之心里不想否认老头的存在,除了想要找寻境界提升的原因外,还有就是写着李字的木牌不见,那可是李家的传家之宝啊。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世时,自己曾经问过父亲一个问题,为什么家里只有四五口人,却可以在内城住这么大的宅子呢?

    父亲告诉自己,因为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产业,这是他们李家的祖宅,而且李家的历史非常久远,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久远。

    后来当父亲把家传的木牌交给李慎之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慎之啊,你要好好保存这块木牌,你的名字就来自它。”

    当时把李慎之说的云里雾里,什么叫自己的名字来自木牌,再问时,父亲且告诉他,等他以后娶妻生子了,自己就明白了,并叮嘱木牌不能丢。

    现在可倒好,别说等到娶妻生子了,木牌都直接没了,所以现在李慎之十分愿意相信,当时真的有这么一个老头,并且是这个老头取走了李家的传家木牌,要不然他怎么向酒泉之下的父亲交代呀。

    李慎之揉了揉有些发痛的眉心,心想:看来只能出去之后,设法去户部碰碰运气了。

    他现在无比希望,这个也许不存在的老头,就住在大玄城。

    接下来李慎之打算想一想,在梦里出现的那只五彩鸟到底是什么,至于境界突破这个问题,需要等出去之后,在家中的藏书阁内寻找答案。

    取出周翰墨临走时留下的纸笔,李慎之开始按照记忆在纸上绘制。

    说起画工,李慎之自觉要比一般人强上不少,毕竟琴棋书画与诗词歌赋他从小就学,如果不是家中突遭横祸,现在大概率和周翰墨一样,已经进入天工阁了。

    “大小看起来有三尺左右,眼睛好像是双瞳,羽毛的颜色有青、红、棕、白、蓝。”李慎之一边画,一边小声的嘟囔着。

    在梦里被追了那么久,鸟身上的每一处细节都注意到了,只是画着画着,心中总觉的有些不对。

    天下所有的妖物,最初大多数都是从动物修炼而来,动物为了保护自己,会尽可能的融入周围的环境,哪怕是传说中的神鸟凤凰,最主要的也不外乎是红黄二色,可的这只鸟,五种颜色中有四种都分布的很匀称,冷色暖色都有,这真是有些奇妙。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李慎之放下画笔,看着画纸上的五彩怪鸟陷入了沉思。

    “这世上真有颜色这么杂乱的鸟?”

    ······

    酉时四刻,玄京府。

    此时府中内院的气氛格外压抑,正当中的屋子里,萧琛依旧坐在太师椅上,微微低着头,眼睛半睁着,目光直愣愣的盯着脚下的青石板,左手食指不停的敲击着膝盖,整个人满腹狐疑,放在一旁的茶杯没有盖盖儿,杯上不见丝毫水汽升腾,其中的茶水早已凉透了。

    许安昭在房中背着手来回走动,眼中已经被担忧和愤怒填满,时不时的发出一声冷哼。

    “老爷!”这时有一名府衙内的小厮跑到屋外。

    屋内的二人立马将目光转向小厮,萧琛更是直接站了起来,神情无比紧张的看向屋外。

    小厮被二人的眼神吓了一跳,紧张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许安昭瞪着眼睛,死死盯着对方,满怀期望的问道:“回来了吗?”

    现在小厮也感到屋内的气氛有些不对,身体颤抖的回道:“老···老爷,什···什么回来了?”

    许安昭深吸一口气,问道:“那你来作甚?”

    小厮咽了咽口水,委屈的说道:“夫···夫人让我叫您吃···吃饭。”

    听到吃饭两个字,一股怒火瞬间自胸口升腾而起,险些直接从口中喷了出来。

    “滚!整天就他娘的知道吃饭!”

    一声怒吼过后,小厮一边哭着,一边连滚带爬的跑出内院。

    许安昭怒目圆睁的望向天边正在下落的夕阳,随后转头看向再次坐下的萧琛,开口质问道:“你不是说有天工阁在就没问题吗?”

    闻言,萧琛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答,在他的设想中,就算周翰墨不能第一时间把李慎之救出来,那也应该有办法让天工阁提审李慎之,毕竟周淡泊也卷入了此次事件,他不可能不救自己的哥哥呀,可事实上却是迟迟没有结果。

    “你说话呀!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许安昭见对方默不作声,顿时更急了。

    沉默许久,萧琛的嘴里终于憋出了一个字。

    “等。”

    ······

    戌时六刻,天工阁。

    一只嘴里叼着小鱼的夜莺,落在了天工阁四层外的房梁上,见到妈妈嘴里叼着食物,巢穴中的小夜莺努力抬头鸣叫,希望可以先喂给自己。

    喂完食后,夜莺圆溜溜的眼睛顺着月光看向窗内,此时一名少年正盘坐在窗下,闭着双眼,静静的等待着。

    没过多久,从楼下上来一名道童,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道童缓步走到少年面前放下饭菜,随后深施一礼,开口说道:“周师兄,师傅不知何时才能出来,您先吃点饭吧。”

    周翰墨睁开眼睛,神色平静的看了一眼身旁的饭菜,开口说道:“有劳师弟了。”

    “师兄客气了,没事我就先下去了。”说完,道童便想转身离开。

    这时,周翰墨又说道:“还望师弟可以帮师兄一个忙。”

    “师兄请讲。”

    “麻烦师弟去周府告知一声,说我今夜要在阁中留宿,以免家人担心。”

    “师兄放心,我这就去。”

    见道童离去,周翰墨的神色立马转变,焦急的看向房内另一侧的石门,石门上刻着一个字,丁。

    ······

    次日巳时七刻,玄京府天牢的总牢头,带着四名牢头站在天牢门口静静等待。

    不多时,一驾马车行至牢前,车夫掀开车帘,下来了一位身着兵部官服的官员,随后官员递给总牢头一纸公文。

    查验过后,总牢头冲着官员点了点头,对身后的四人说道:“提交死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