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夜阑幕镜 » 第五十一章:局势与形式

第五十一章:局势与形式

    大玄城,周府。

    “一派胡言!我儿一境武者,身怀六合剑阵,岂是那些山野小贼能杀的,这许安昭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啦!这等不实的言论也敢肆意散播!”

    在府中怒吼的不是别人,正是周淡漠的父亲周沛,此刻他正对着玄京府张贴出的布告大发雷霆。

    在旁的周氏坐在太师椅上,早已哭成了泪人,她不在乎儿子是怎么死的,身为母亲的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回不来了,并且连尸首都没有找到。

    周沛满面怒气的盯着手里的告示,沉思片刻,突然目露凶光的说了一句话。

    “王安,随我去趟太子府,我周家一定要讨个说法。”

    老管家王安赶忙答话,命手下丫鬟照顾好夫人后,快步跟上老爷向府外走去。

    其实老管家心里也明白老爷此刻的心情,虽说自少爷彻底转修武身后,父子之间的矛盾便与日俱增,之后更是到了避而不见的程度,但再怎说也是亲生骨肉,打断骨头连着筋,儿子惨死不见尸首,父亲怎会坐视不管。

    就在二人临近府门时,门却在这个时候从外面推开了,一驾仙气飘飘的马车赫然出现在门前,车前正站着两道身影。

    看清来者相貌,周沛猛地心神一震,反应过来后连忙作揖行礼道:“不知璇玑大人驾临寒舍,未曾远迎,还望见谅。”

    没错,来者正是周翰墨的师祖璇玑,而周翰墨则是低头站在璇玑身侧。

    璇玑微微一笑,语气平缓的说:“周军师不必多礼,老身来此只因有一事,望军师答应”

    周沛目光微沉,心里明白对方是来挡道的,可碍于对方的身份,只能咬牙回道:“璇玑大人但讲无妨。”

    闻言,璇玑轻叹一口气,眼含悲伤道:“劳烦军师咽下此事,昨日清晨三方已达成共识”

    “达成共识?!”周沛的心里无比震怒,他自然知晓三方所指,也明白此事已然不会再生变数,再加上天工阁副阁主亲自上门劝言,行事已经算是给足了面子,如若还要一意孤行的话,周府日后行事必将遭人暗中掣肘。

    沉默片刻后,周沛阴沉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下官明白。”

    璇玑见状点了点头,“如此甚好,那老身便告辞了。”

    说完便转身独自走上马车,周沛则是站在原地,冷眼目送对方离开。

    白色马车刚刚驶离周府,几滴鲜血便从周沛衣服的袖口滴落,原来是袖袍中紧握着的双拳因用力过猛,指甲早已都刺入了手掌中,心中的愤恨已然来到了爆发的边缘。

    周沛看了一下门外站着的小儿子,声音低沉的说:“进来,将此间细节说与我听。”

    看着父亲的眼神,周翰墨忍不住打了下冷颤,低头回道:“好···好的父亲。”

    当天在大玄城中,还有另外五家收到了天工阁的道童传话,所讲的内容也都几乎一样。

    ······

    次日一早,李慎之身着白布素衣,黑色长发也用白色的束发带仔细打理好,情绪低落的缓步走出李宅。

    站在前院的李清洛见到哥哥离去,眼中尽显忧愁,她明白哥哥此番前去,必然会遭来无数谩骂,但若不去,只会抱憾终身。

    少女本想一同前往,却少年被严词拒绝。

    “哥哥只管前去,遵从本心即可,无论发生何事,我们一起面对便是。”看着哥哥消失的背影,院中少女同样身着白布素裙,语气坚定的自语道。

    由于李宅位于内城,招魂幡的数量要远逊于外城的车夫百姓,这使得白衣少年的身影吸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不时也会有人出言议论。

    刚从烟花柳巷出来的纨绔子弟横眉冷视,“哼,大清早就撞见这种事儿,真是晦气。”

    不明真相的富家翁说道:“唉,世道艰难呀。”

    家在外城的小店伙计对客人说:“内城的情况还算好的,您们是不知道,外城竖起的招魂幡,少说也得有上百面了。”

    在路人的议论声中,李慎之终于来到周府附近,此时府门前早已排满了前来祭拜的马车,大量身着素衣的人群围在府门口,分批次等待入门祭拜。

    李慎之见状走到队伍末尾,静静的等待排队入府,还未入府的众人,在队伍里交头接耳,对此事议论纷纷。

    没过多久,站在李慎之身后的中年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在耳边小声问道:“在下起居郎庄赋俊,不知公子是?”

    李慎之回首,微微点头道:“在下李慎之,见过庄大人。”

    “李慎之?李?”庄赋俊礼貌性的点了点头,侧身询问身后同僚,“宫里有姓李的官员吗?”

    同僚沉思片刻,摇头回道:“在我印象中···没有。”

    得到同僚肯定的回答后,庄赋俊便没再与李慎之搭话,心中已然确定对方并非望族名门。

    这时周府内的下人顺着队伍走来,看神色像是在找寻什么人。

    当下人走到李慎之近前,驻足细细观察片刻后,恭敬的施礼询问道:“敢问公子可是李慎之李公子?”

    李慎之闻言,点头还礼道:“正是。”

    “少爷吩咐了,李公子前来不必排队,请公子随小人同走。”下人说完便侧身抬手引路。

    此番待遇引得周围的官员惊讶不已,在外排队的大多都是六品以下的官员,毕竟现在在里面祭拜的都是各路武将高官,论资排辈他们这些小官就得在外面候着。

    “喂,你不是说他家无人在朝为官吗?”庄赋俊对着身后的同僚小声质问道。

    同僚此时也是一脸懵逼,“确实没有啊!”

    这时有位靠前些的官员听到李慎之的名字,突然眼前一亮,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小声对周围的人说道:“我知道他,东榆林巷李家的公子,他妹妹两日前被天工阁选入内阁入门子弟,跟周家二公子师出同门。”

    当声音传入庄赋俊的耳中时,他后悔的猛拍大腿,怨恨自己白白浪费了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下人引论至门前后,恭敬的说道:“李公子自行入内即可。”

    李慎之冲着下人点了点头,可他未直接入门,反而来到下人身边,低声询问:“众人皆为白衣,你是如何一眼认出我的。”

    下人稍稍弓着腰,小声回答,“少爷说了,如果排队的人当中有少年神色失落、目光低垂,站在队伍里默不作声的,便将其带进来。”

    闻言,李慎之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走入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