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共度红尘 » 《共度红尘》第四十七章 问天

《共度红尘》第四十七章 问天

    文杰暗想,温博觅到的人果然与众不同,仅从外像看就世间罕见,内涵一定是厚重深远的。

    “烦劳大师,内心诚恐,不成敬意。”温博边说边让蒋国平把一个小皮箱放在桌上,里面装的是送给他的现金。

    “钱于我已无益,收回去吧!”

    “大师如嫌弃出手悭吝,我等可加倍奉上,请勿拒绝。”

    “见面三十万,足显慷慨阔绰,如不收回,我将送客。”文杰很奇怪,他怎么知道里面装的是钱,并能准确的说出三十万。

    “俗人俗套,惭愧,大师莫恼。”温博边说边示意蒋国平收起来。

    “时间颇紧,直言无妨。”

    “俗家俗事,纷繁困扰,望大师指点。”

    “先生博古通今,对未来心如明镜,何来烦我?”

    “毕竟俗味,于自身之园囿,难以突破,望大师相助。”

    “你为人不诚,既然如此,允你三人各求一字,并赠你一首歪诗:战火看生死,和平品余生;无名乃智者,任督早打通。”文杰暗想,的确厉害,把温博的一生总结的精辟简练。

    “天下事,无以瞒过大师之目,佩服!”

    “请把你们要解的字写于掌心,我便给你们解字,对了便当娱乐,错了从此不再解字。”

    大师转身去了里面内室,只见温博和蒋国平很快就在掌心上写完了字,具体什么字文杰也没看到。只是自己不知道该些什么,犹豫了一会儿,便写了一个“情”字,他希望大师能解对。大家都写好了以后,大师出来,还是原来的面容,还是一样的气度。

    “把拳头攥好,彼此也不要泄露自己的字,如我解错也要一直听完,谁先来?”

    “文杰,你先来怎么样?”温博说。

    “好,请大师指点。”

    “我也送你一首诗:出生侯门一儒生,父离母惠伴征程。心宽人善豪气短,仁者无敌真英雄!古往今来,世俗中走不出功名利禄,而你本为商人,应该重利,却偏偏让我给你解一个‘情’字,便知汝天性淳厚,老夫平生最怕说情,所以送你一个字‘睽’再记住一个数字38,余下的自己参悟。谁还来?”文杰十分吃惊,这等高人,字字珠玑,事事准确,能与之对话,此生之幸。与此同时,蒋国平提出给自己解。

    “老夫同样也送你一首诗:家境平草练慧根,筋骨劳难水芙蓉;终生财富如流水,子在川上听歌声。别人为赚钱而乐,你为乐而赚钱,人生的乐有很多种,能求‘乐’者,一定自然洒脱,老夫佩服。你凡事无求,想做的事情无往而不利,只是容易让朋友及同事误解,只需注意这一点足矣!”

    “大师神人。”

    “都把手放开吧,大家都彼此看看掌心,你们三人连起来就是‘情乐福,’但我知道,您求的不是福,你想问福的境界,我只有五分钟的时间了,请您问吧。”原来国平求的是‘乐’,温博问的是‘福’。大师断的无一不准。”

    “佛者,家中可无佛?”

    “家中可无,心中不能没有。”

    “佛祖为什么不一直保佑众生?”

    “错,永远保佑。”

    “义和团的时候人头滚滚,为何不保佑?”

    “心中无佛,如何保佑。”

    “心魔与心佛?”

    “天机不破。”

    “何为福?”

    “快乐是福,高兴是福等等,都没有错,准确的解读,应该参悟快乐、高兴、幸福之来源?”

    “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然也,饿之吃为福,病之愈为福,思之得为福,悟之深为福。一个心理需求满足之后,便不再有幸福感,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心理需求,人类为不断的满足心理需求而奋斗,这便是追求幸福。此种认识随普遍,但也很原始,真福需静思深悟而得。”

    “追求幸福有错吗?”

    “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应该不对。傻瓜才会那样做。”

    “世上有傻瓜吗?”

    “严格的说没有,往往是口渴的人看觉得整个世界都缺水。视野决定了境界。”

    “何为视野?”

    “饥饿的人看世界只有两类东西,能吃的和不能吃的。逃跑的人看世界也只寻找两样东西,出路和隐藏的地方。”

    “何为境界?”

    “冯友兰说,人生有三个境界,原始境界、精神境界和灵魂境界。幸福的追求也是如此,原始的幸福很简单,起码的生存需要。但它又最重要,原始幸福得不到满足,一定人性全无,甚至不能生存。只能很好的保证原始幸福,才能走向上面的境界。人类的精神需求更多,更复杂,大多数红尘中人都停留在了这个境界。最幸福的人是走入灵魂境界的人,如真正的精神领袖,哲人,慈善者,一些科学家和艺术家等。”

    “受教,恕我冒犯,大师一定在灵魂境界了?”

    “你我境界差不多,想进入灵魂境界,往往又难以摆脱精神境界,说不准有一天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又回到原始境界,为生存而奔波。”

    “灵魂境界的人是不是不会回到原始境界了,因为他们为守护灵魂之美,早已看穿死亡。”

    “很抱歉,时间到,我要送客了,我们之间一生也只有一面之缘,再不会见面了!”

    如果说,来的时候杜文杰一路心情沉重,回去的时候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一路上他不断的赞叹这位大师,反复揣摩大师和温博的问答,受益匪浅。但有一点他琢磨不透,为什么送他一个“睽”字和一个38的数字,所以必须请教温博。

    温博解释说:“易经38卦为‘睽’,因为你被情所困,接下来会很麻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发展,你就会进入39卦‘蹇’,所以你除了感情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不会有问题,说穿了就是事业尽管波折,但最终顺风顺水,而婚姻和家庭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文杰,你别放在心上,我从来都不相信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你看我不是天天的很快乐。”从不发表观点的于叔为了安慰文杰,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说得对,尽管你是我一生最好的朋友之一,又整天的陪伴我,但却走不进我的境界,我们拜师,你偏偏不去在外面观山景,你的幸福以原始境界为主。”

    “佛祖,您看着办吧!”看到文杰的心境好转,一向少言寡语的于叔居然首先说了两句话,之后还是一路沉默,只管开车。

    但文杰却对蒋国平却说了一路,因为他已经完全消除了对蒋国平能力的怀疑。有时候信任并不一定源于一个人做什么,可能更在于别人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