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遇匪 » 140 走私

140 走私

    江节没能把自己的闺女教成大家闺秀,却成功把杨骥培养成了会说江湖黑话,能做官商买卖的一帮之主。成年后的杨骥把杨混混的民间护航队收拾成了最大的水运帮派,不到二十年就成了跟四时寨齐名的江湖砥柱。

    虽然中原土地上皇帝宝座的争抢依旧火热,但随着南地江湖,主要是海安帮的日渐壮大,倭贼已经少有进犯。褚万里上位后,朝堂稳定,他的四个儿子把眼睛盯在了南方独立于朝堂之外多年的江湖上,而元启帝却标新立异的把目标放在了远在东海之外的倭国。

    蜀晋两朝,为了安抚倭国,不让他们进犯沿海,曾经每年向倭国低价售卖丝绸、食盐、茶叶等他们短缺的日常用品。说是售卖,价格却低的跟白送差不多。可朝廷这么做,非但没有遏制住他们的进犯,反倒引得他们对中原丰富的物产欣羡不已,得寸进尺的想要收为己用。到了元启帝的周朝,海安帮壮大,不再需要朝廷出兵,有杨家父子的威名在,那些倭贼请也不敢来。元启帝却因此找到了发家致富的妙招,间隔时间不等,他会把一些倭国需要的用物贩卖过去,当然不会是像蜀晋朝时那样的低价,换来的金银财物却成了元启帝的私产。

    大周虽然有官船运输,元启帝在这方面却十分小心,每次都是经过水运衙门找海安帮的船秘密运货物到倭国。元启帝心里明白,海安帮肯定知道这些物件的来路去处,只不过杨骥父子跟杨混混不同,不是非黑即白的嫉恶如仇,为人处世更像江节随和圆滑。虽然那些东西都是官员皇帝层层盘剥上来,又被皇帝贩到海外换成了自己的私产。可海安帮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它和四时寨一样,只能勉力保着自己守的这方水土安宁,而代价便是要做皇帝敛财的工具。

    水运衙门不给海安帮批船期,元启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虽然收紧了水运的权利,但漕帮和海安帮是江湖帮派,在水运上积威已重。他们两家要斗,元启帝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本想着他们斗个你死我活,总有一家要来抱朝廷的大腿。元启帝算盘打的响,可一场大雨浇下来,不只把程起湛泼了个透心凉,也让元启帝的算盘珠子扒拉不动了。

    好在元启帝这一路敛财都是开展的地下行动,现下还托给海安帮是最稳妥的。可一来天气还是阴雨不断,不知近期能不能出海;二来水运衙门刚停了海安帮的船期,眼下要突然批条子,打朝廷的脸事小,就怕叫有心计的瞧出端倪来,元启帝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件肥差一直是梁四的师父攥在手里。如今漕帮和海安帮斗得厉害,中间还有皇子和封疆大吏掺和,肥差顿时变成了烫手山芋。梁四师父不想油水落到旁人手里,又怕办不好自己受牵累,想吃又怕烫,便推了梁四出来。事若成了,梁四是他教出来的,翻不出他的掌心。若是不成,就让梁四担着。宫里巴结他的猴崽子多的是,没了一个还有一堆。

    梁四是聪明人,清楚师父心里的盘算。可富贵险中求,明知这趟差不好办,他硬着头皮也得上。何况以他在宫中的地位,也由不得他拒绝。

    行到半路,南方大雨的消息让梁四好几天睡不着觉,让压货的马队缓缓赶路,他自己带着两个侍卫快马赶到伯羊郡。梁四每天只歇三个时辰跑了三天才到伯羊郡,一大早就敲开水运衙门的大门,见到了这位师父口中十分靠谱的陈燕来陈大人。

    周朝的水运衙门给的是四品都督之位,但因着在南边,江湖帮派主事儿,这四品都督就很水了。好在陈燕来有副不求上进的好性儿,只要俸禄一分不少就成,不干活最好。近两年元启帝敛财,都是陈燕来牵线搭桥,托海安帮的货船贩到倭国去,从未有失。是以在梁四师父眼中,陈燕来是个办事稳妥的人。

    梁四没见过陈燕来,按着师父的描述,以为是个长的地阔方圆,瞧着敦厚老成的。可眼前这人三十出头,手长脚长,倒是眉清目秀,眉眼间却有股子落拓的江湖气,哪儿像个走仕途的官儿?可那透亮的眼珠子一转,极显奸猾,这么一看,又挺像个官场的老油条。

    梁四琢磨着这位气质混杂的水运都督,靠谱儿的陈大人转了半天眼珠子,突然冒出一句特别不靠谱的话来,“这雨.......瞧着是停不了,陛下的意思是给海安帮批条子?”

    梁四一噎,出来时皇帝说让见机行事,没给准话儿到底让谁走这趟货。师父倒是说了,皇帝现在偏着漕帮,想让它压海安帮一头。梁四到了伯羊,细心考较了漕帮的能力,就让他走货。可谁想到,都入了秋了,南方还有这样的大雨。漕帮几乎赔进去半副身家,绵雨不停,海上境况到底如何,现今恐怕就只有海安帮的老手们知道了。可要让水运衙门批船期给海安帮,皇帝没这个话,梁四怎么敢擅自做主。

    陈燕来这句不靠谱的话直中要害,梁四答不上来,陈燕来也没指望他能答出来。瘦长的身子蛇似的扭在桌边,胳膊支着下巴颏,嘴巴啧啧的,哪像朝廷的四品大元,分明是市井收保护费的混混。“我若是这时候批条子给海安帮,外人定会起疑。如今伯羊郡各路大神齐聚,他们不翻天覆地的折腾出那货主来都不正常。敢问大人,这批货物里可有不耐久放的?我可以出面租个仓库,等这阵风头过了再走。”

    梁四当然知道这是眼下最好的法子,可倭国那儿一连三封信的催要货物,元启帝还当这是挑拨漕帮和海安帮的高招。谁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梁四在路上就命人送信回去请示师父,到现在还没回信。

    “在下已请示了师父,还没有回信。只是倭国那边催的紧,若是陛下执意要走这趟货,大人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