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诡牌 » 第三十五章 佛门多琐事

第三十五章 佛门多琐事

    经过了四季的洗礼,人们终于从中悟出了道理,于是教义开始传播,文明兴起后,法便成了这世界唯一的度。

    万法殊途同归,而在南方天,一个教人戒与善的法境却因普度众生而闻名。

    此为释法教,是古时三大问天之一。

    所谓问天,乃是问上苍诸天,这疾苦人间,何时能圆,何时为尽。

    于是为了摆脱这疾苦,释法教创造了十八地狱,十八方天,十八苦难与十八佛法。

    旁白君在此提醒一句,此处所言的佛法与我们常说的佛家无关,这只是一个自秘方大陆而来的音译,本意为‘是非乃凡’。

    而释法教也和我们所认识的佛家谬之千里,虽部分内容雷同,却并非源自佛家,切莫搞混。

    十八地狱乃释法教为罪罚之人所设立的十八个精神自律的枷锁,教人莫犯妄念,以免死后受尽折磨。

    就在此间,若生前传谣引乱、暴怒生祸、谋财害命、淫秽好色、贪吃无度、慵懒成性者,则被送去上六狱。

    上六狱,乃轻罚地狱,或拔舌、截肢、断头、切根、割肉、剃脊,叫人于剧痛中大彻大悟。

    若生前好戏弄、好辱骂、好欺骗、好贪玩、好浪费、好破坏者,则被送去中六狱。

    中六狱,乃折磨地狱,以该人生前所犯罪行,还施彼身,令其永世在这些罪中体会终悔。

    若生前恶贯满盈,则被送去下六狱。

    下六狱,乃求生地狱,令恶贯满盈者互相蚕食,被蚕食者将永世不得超生。

    十八方天乃释法教为积德之人所设立的十八个精神晋升的场所,教人乐施行善,以死后得法登天。

    所谓十八方天,乃无痛天、无伤天、无苦天、无别天、无饥天、无行天,望乐天、望喜天、望情天、望合天、望归天、望食天,长生天、常盛天、云中天、金鸣天、千世天、天外天。

    再说十八苦难,乃释法教告诫万民如何得法登天的方式,根据此十八苦难修行,则必定可以得法登天。

    所谓十八苦难,乃出世难、成长难、环境难、清贫难、孤寂难、行业难、言语难、残难、生死难、生育难、行难、坐难、无味难、无色难、天灾难、人祸难、空神难、空身难。

    最后是十八佛法,乃释法教传播道义的十八字箴言,为信、屈、隐、葬、净、坚、定、悬、落、巩、蓄、芫、阖、开、闭、止、禄、宣。

    “释法教创造释法,以约束众生犯错,教众生度过苦难,于是广开门庭,高塔云起。

    谁知红尘难渡,众生不一,于是门中内外,琐事繁多,江湖朝堂,皆此为屏。”

    都说法难渡人人自渡,即便释法心系众生,那也是百口异话,这人间之苦难,非一支道义可度化。

    人心私异,皆为已乐,这释法无边,却不能掌控所有人的心,于是,它坐与尘中,左右两难。

    其一难,来自江湖,是庶民妄求庇佑,是恩怨情仇无穷无尽。

    其二难,来自朝堂,是帝皇有枕难眠,是江山社稷无际无边。

    踏上这台阶,呢喃声不绝于耳,其中伴着木鱼声,配合松香的气味,令人心静如水。

    塔下门堂香客形形色色,鼎中的香火也烧得旺盛,那一方阁宇,梁余飞等人坐观祈福。

    忽而大风起,寒光乍现出,那狂人浑身血腥,满是伤痕,惊动众人。

    余人所见,纷纷退避三舍,场中打斗声起,刀剑铿锵,仿佛一曲肃杀之音。

    这一节鹰击长空,那一段痴意纵横。

    斗了无数回合,来来去去,满池人身,哀嚎遍地。

    眼见胜负即分之际,那身着长服假道人亦来横插一杠,便见三方厮杀一团,一时分不清你我。

    清净被破坏,木鱼声戛然而止,僧人纷纷皱眉,走出门堂。

    “佛门净地,何人纷扰?”一声大喝去,如天雷滚滚,掀开无数人。

    随后十数道身影出,个个皮骨如铜,刚劲有力。

    随着破风出,数位金僧跃入场中,这一个振臂挡剑,那一个徒手夺刀,很快打斗便被制止。

    扶起伤者后,方丈出面寺前,一手挽于腰后,一手立于胸前。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究竟为何扰此清净。”

    那狂人拖着伤,上前诉说。

    原是宝物惊现,众人贪心起,纷纷前来争夺,他无奈,只得逃进寺中以求庇护。

    来龙去脉知,那狂人奉上宝物,所有场中人一见,纷纷点头,暗道果真是件好宝贝。

    而僧侣们却只轻描淡写一眼,随后纷纷退去,任方丈调节。

    方丈颔首,道:“今日之事全是因此宝引起,不如施主便将此宝留在寺中,断了念想,也就再无纷争。”

    那狂人听闻此言,心中也觉此事妥当,便弃了此宝,任佛门收藏。

    宝物落得佛门之手,诸位当下皆作罢,可心中却是盘算着该如何再取。

    星辰斗转,日月变换,梁雨飞等人便坐那阁中,丝毫未动,静观后事果。

    都说江湖人涌,纠纷不休。

    人性之劣,佛门难解。

    日后再来,贪心之人撺掇志同之辈,上门问罪,杀伐再度起。

    于是这佛门内外,火光四溅,血流成河。

    无数典籍被毁,无数僧人死于屠刀。

    这一夜冷雨淅沥,仿佛天之哭泣,冲刷了污秽岁月,却冲不去那些罪孽。

    劫后之寺满目疮痍,再不见往日之繁荣,仅剩下无尽的厄难与不幸。

    梁雨飞等人终起身,向着阁宇外的世界而去。

    经历重生后,僧人们终于不再静坐井中,纷纷游历这江山。

    一看人世之浊,二观山河之美,有人因此放下了执念,有人因此拿起了屠刀。

    佛人不问世,问世便是魔。

    此一句名言很快便在江湖中传开,而那些拿起了屠刀的佛魔,是比人们口中所言之魔要更加可怖。

    当他们放下戒律,决心在死后堕入地狱,尝受永不轮回之痛,便再无法回头。

    踏入绝境者,便没了顾虑,只有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疯狂。

    于是这江湖朝堂,开始掀起一阵腥风,魔的传说开始变得更加复杂。

    看着这些由佛化作的魔,梁雨飞只感觉悲哀,而金云云峰的小伙子们却对那些杀伐感觉到了恶心。

    看多了死亡或许不会怎样,但亲身经历过生死之痛,记忆才会深刻。

    “释法两念,一念佛,一念魔。”

    走在前方,梁雨飞再次介绍起关于释法教一组诡牌的特点。

    “此类诡牌分化极端,为佛时,风格偏向平和清淡,是以佛法渡人,其中多以佛门戒律为范本,是职业场中最‘自律’的牌组。

    为魔时,风格偏向残忍漠然,是以罪恶治人,其中多以佛门罚境为范本,是职业场中最‘弑杀’的牌组。”

    说话间,众人正看见一个化为魔的僧人一把掏出了一个清贫道士的心脏。

    这是一片深山,那魔僧因受伤遁入此地,而后被路过的道士所救。

    这道士心善,在救下这魔僧后,不仅细心为其疗伤,还分出部分自己的食物给他喂下。

    眼见这魔僧在那道士的细心照顾下恢复,金云云峰的小伙们还以为这魔僧会感激涕零,却没曾想那僧人竟会发疯般杀死那道士。

    山中道观人稀,除了那道士以外,这观中便只剩一个扫地的,以及三两孩童与四五老人。

    若说起不问世事,这些道人才是真的典范。

    他们将道观立于这山间,不仅与世隔绝,也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可谁知世事难料,即便他们已经如此避免恩怨纷争,最终却依然被祸事找上门来。

    魔僧本不想杀那道士,可他心魔难却,身体更是不受他控制。

    于是在几个小孩的哭闹声中,这僧人将此地所有人都给屠了干净。

    屠杀了这道观上下十数人的魔僧,在完全恢复后拍拍屁股离开了,而侥幸躲过一劫的孩子,却在阴影中拾起了仇恨。

    梁雨飞等人继续走着,看着这虚幻之中时间流过。

    他们目睹了这小孩的长大,目睹了这孩子是如何在孤独中领悟道法,而有时如何用这些道法开始了他的复仇。

    光影中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十多年以后,那孩子如今终于完全领悟了这道法,他的气质,已然与孩童时相差了甚远。

    这是个真正的道人,他尊崇万法自然,并从这自然中获得了强大的力量。

    当他终于收拾行头,决定踏出这山门时,那远在山外的江湖世界,却变得更加混乱。

    孩子离开了山野,来到尘世中,第一次见到了山外世界的多彩。

    在坚守万法自然的原则下,他融入了这片广阔的天地。

    旅途中,他结实了一个背着书箱,看上去文质彬彬的赶考青年。

    他们相谈甚欢,孩子给这书生观摩了命理,并告诫他日后道路将要遇上的一些事,书生教给孩子这世间的人伦悖论,并述说了一些关于江山社稷与育德治人的道理。

    后来,孩子将书生送到了都城,头一次见识到了从未见过的繁华。

    书生与孩子暂别后,终于踏入了那个严肃的场地。

    身于繁华的孩子,尝过了城市中人心的狡诈与朴素,经历了大城内外的浮华与沧桑。

    他时而出现在弄巷胡同,为过往的行人面相算卦。时而坐立灯红酒绿,与富人对酒座谈观舞曲。时而他又会出现无人深夜,替失意之人扫平苦难。时而又会暴露在阳光下,给不公之事断下因果。

    然后书生中榜,再回首寻他,却发现他们早已天地两隔。

    书生踏上了他的道路,开始行走于官场,行走于人情世故。

    而那孩子,却依旧坚守着大道自然的本心,游刃在红尘纷乱间,看遍生死,领悟天道。

    终于有一天,孩子寻到了曾经的仇家。

    那魔僧之后,早已是平凡苍生的一员,他们过着同样疾苦的生活,经历着同样无奈的人生。

    孩子见罢,心知因果之事,万般皆命。

    最终他放下了心中仇怨,没有赶尽杀绝,只是留下了那无奈的仇恨,坐等他日报应在自己身上的一天。

    梁雨飞等人陪着那孩子走过这前半生,看到了那书生以清廉与庶民同苦。

    孩子走过故地,看到了时间蹉跎,看到那书生在仁慈、优雅、忠义、智慧、信孝中慢慢老去。

    与此同时,他在回顾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发现竟如此顺理成章,仿佛从来如此一般。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孩子用下半生寻找道义之终极,顿悟感伤,暮年枯朽,自知此生当此命,于是在灯枯之际,决定发挥仅剩的余热。

    烽火狼烟驻边疆,战事不知何时又起,孩子凭借那半截入土的身躯,拿起了武器,为了心中一直遵从的道义,奔赴了战场。

    那一方沙场,烈士们以顽强的意志,不屈的身姿,守卫了身后这大好江山,为他们的后辈留下了短暂的美好。

    或许这城墙再次爬满草木的一天,那狼烟会再次被点燃,但至少,在这短暂的时光里,那些无辜的人们可以享受一时的快活。

    “这尘世万般皆是因果,苍生无法改变,于是便用生生世世来守护那最后仅剩的初心。”

    带领众人看过了这边疆的战事,梁雨飞话再次传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道法教便是这最终的初心,他们顺其自然,任由尘世万般变化,也不会抛下这心中道义。

    于是,改组派内诡牌风格平稳坚定,以尘世中的事物为范本,有万物之影像,是职业场中最为变幻莫测的牌组。”

    观过战事,梁雨飞又带着众人回头来看这被守护过后的世界。

    那一句书声琅琅,是知识的海洋,是人伦哲理的摇篮。

    寒门中弟子求教,师门中先生传承。

    这些话语,有的让人摆脱了贫苦,有的让人离开了荒原。

    “然而人生在世,除了初心与罪孽,更多的还是凡俗。”

    梁雨飞说着,伸手一指那书生,又与旁边的路人作比较。

    “儒法教讲究的就是凡俗,他们生在这凡俗间,不是要让凡俗消失,而是要让凡俗脱胎换骨。

    最终,这凡俗将不再被人所唾,他们会把这当成是最好的宝物,并且从中吸取无尽财富,以提升这凡俗的境界。

    遂儒法教的风格呈现为温情感动,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美好的故事,还有这故事后所蕴藏的哲理,是职业场中最具生活气味的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