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百年鬼医 » 第002章 灭顶之灾

第002章 灭顶之灾

    话说刘本秋下了班,由于不是当值,就直接回到了金宝街的家。

    刘本秋,祖籍山东登州府。祖上就一直从医,到了刘本秋这一代,也是十代有余,因在家乡小有名气,祖上就有人被召进太医院。太医不可能世袭。太医院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晋升机制。太医院设置有院使、左右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生等级。太医院规定:“除院使由左院判升补,左院判由右院判转补,右院判由御医升补外,其余御医、吏目、医士出缺,均要经考试择学业医术精良者按级递升。对初进院的医生,须是通晓医理并身无过犯者,并要自取同乡京官印结后,赴太医院具呈报明验看;再取本院医士、医官保结,由院官面试,认为确属医学可造就者,方才准其在院学习候试。待医生缺出,再经考试顶补。”

    另:“每年春秋二季对医士、医生、学习生进行考试,并根据成绩列出等级,准备按名升补。每隔六年,还要会同礼部举办大考。吏目以下人员均须参加。由院官考核每人的文理、医学等科目,分别去留,列出等级,并咨行吏礼二部注册备案。”

    刘本秋已经位列御医之列,可以说是医术精湛、老道,其所擅长的,恰恰是针灸。停办针灸与正骨后,刘本秋又因家传痘疹良方,被并入小方脉科。但在太医院,有一些方术是绝对禁止使用的,就说当日在醇亲王府,为嫡福晋诊病时,刘本秋所说的“针灸”一说,因在道光二年的时候,就已经明令禁止了。你即使是有十足的把握,也是不允许使用的,更何况,其诊治的是王爷的嫡福晋,当今皇太后的亲妹妹。你一个汉医,怎么能对镶黄旗的满洲施用针灸之术呢?这也是赵、章二位太医紧张得冒汗的原因。

    话分两头,刘本秋跟没事人似的回了家,该吃吃该喝喝。赵太医那边可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这刘本秋,我看他是不想活了,明明知道不允许施用针灸之术,你在侧福晋面前,瞎叨叨什么?旁边还有御药房的太监在一旁盯着呢!那小太监能不如实禀告吗?”“你先前就已经得罪了李莲英,夺了顶子,现在是戴罪当差,你这不是往人家手里递刀把呢吗?御药房的太监回去一禀告,贬回原籍还算好的,这要是就地给你斩了,哎呀---你这是何苦呢---”

    想到这里,赵文定不禁缩了一下自己的脖子。

    “不行,我还得跟院使再说一下。醇亲王他老人家虽然已经驾鹤西去,可人家世袭着王爷呢。这诊完脉,明知无药可救,总得开个方子吧?不然,御药房问起,我们就说暂无良方?那也不行啊?”

    赵太医在书房来来回回的踱着步,思考着如何应对。家丁赵喜来报:“老爷,太医章学思求见。”赵太医忙抬头,先是一怔,立刻说道:“嗯,请。”“是。”赵喜答应着,转身向门外走去。

    稍倾,章太医急匆匆的随着赵喜来到了书房。

    章太医拱手道:“赵太医。”

    “章太医,请”赵太医还礼,将章太医让到了一旁的桌边。“看茶”

    章学思落座后,忙不迭的对赵太医说:“赵兄,这,这刘本秋,这是要玩命啊,这,这不是要把咱们拖下水吗?”

    “这,本秋倒不会故意为之,只是他性格过于耿直,虽然,我心里也很不满,可毕竟同僚多年,他的本性,我们还是知道的。”

    “说的是啊,这老小子,在醇亲王府,这、这挡都挡不住啊!这简直!简直,是要疯了。”

    “哎!我也正在为此事发愁。”

    “那您的意思---是---”

    “能怎样,那边正在海战,皇上倒是无暇顾及此事。只是,李总管那边---”

    “是啊,还有就是老佛爷她---”

    “嗯,还是如实禀告吧,瞒也瞒不住。御药房的奏事太监是不会隐瞒的。我们,也只能据实禀告。”

    “那刘本秋---他---”

    “天要下雨---我们一个小小的御医,职卑言轻。院使大人也深知嫡福晋的病症,我们照方抓药就是。顾不了其它了。”

    赵太医这话,虽然没有言明,但已经不言而喻了。不能说丢车保帅,用自扫门前雪来形容,可能更恰当一些。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怎么替别人说情,况且,医生诊疗,本来就各有各的方略,不尽相同。

    次日早班。赵院使召刘本秋、章学思、赵文定三人,商讨汤方。此时,御药房太监已等在门外。

    几人正在商讨,外面传来小太监一声高呼:“内务府,懿旨下!”闻听此言,赵院使几人慌忙迎出门外,只见内务府大太监及一众跟班太监呼呼啦啦一群人疾步走了进来。太医院一众慌忙跪地接旨。

    “御医!刘本秋,接旨!”

    “太后懿旨!查太医院御医刘本秋,诊治醇亲王嫡福晋之病症,忤逆先皇圣予,施用针灸之法,本应处斩,念其祖辈多年行医太医院,着太医院,将刘本秋贬回原籍,终生不得行医------还不谢太后不杀之恩!”

    “罪臣领旨,谢太后不杀之恩。”

    刘本秋跪在地上,如五雷轰顶,面如死灰。

    这是御药房太监回去禀报了,然后又逐级禀报给了大内总管,大内总管知晓了此事,老佛爷能不知道吗?纵然老佛爷与嫡福晋的关系再不好,那毕竟是亲姐俩啊,毕竟是当今皇上的生身母亲啊。就在不久之前,如果不是顾念自家祖上就做御医,多多少少有些薄面,才落得个免职,戴罪当差,换做任何一个人,早就直接菜市口了。这一次,以忤逆先皇之罪,贬回原籍,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传旨太监走后,赵院使偷眼瞧了瞧四下,见再无内务府的太监在场,站起身来,眯着眼,神情复杂的端详着刘本秋。

    其他的御医、吏目、医士,跟刘本秋有交情没交情的,尤其是跪地接旨的时候挨着刘本秋的人,像躲避瘟神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躲开了刘本秋。生怕被刘本秋给连累着,传染上。这在院使面前是表明立场,是站队啊。

    许久之后,刘本秋像丢了魂儿一样,站了起来,双目无神,木然的向太医院外挪动着脚步,迎面相遇的医生、太监们,慌忙躲避。

    人啊,活着就是精气神儿,就是一口气儿啊。这人,要是精神崩溃了,就如行尸走肉一样。

    就这样一步一挪,等走到金宝街口的时候,已经是夜晚了。

    伴随着闪电和雷声,北平的第一场秋雨急不可耐的来临了。

    恍惚间,一个若隐若现的身影,无声的出现在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