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写春秋谁为雄 » 第十三章 登阁称尊

第十三章 登阁称尊

    当郑积恩来到抚云阁第八层的时候,发现再往上就没有平步辇了,要上去,只能走楼梯。这时,下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绥泰皇帝率领着几位重臣登上八层,恭请“正金上仙”上九层。到了九层,郑积恩迎来了第三个没想到。

    他没想到,他会被一座九层高楼所震撼。在上一个世界,他上过许许多多的摩天大楼,也登过许许多多的高山名岳,还曾经驾驶飞机,翱翔于青天云上。他曾经用上帝视角看过海陆山川、城市农田,但是,现在这座九层高的楼阁带给他不一样的巍峨:皇朝的帝都像沙盘一样铺展在脚下,街坊平直,规整严谨;皇宫方向偶有几座高大的宫殿城楼,也只不过到这座抚云阁的腰部;至于民间的千万座房宅,连这座楼阁底部两层扩大的裙楼高度都没有。这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泰山顶上、在广州塔上,他都没感受到过。

    绥泰皇帝喘着粗气跟上来了。随着他上到第九层的只有一名内宦、一名仕女和一个提着箱子的文官,那箱里装的是文房四宝和一个小桌案。绥泰皇帝跪奏道:“上仙下凡公干,臣等接迎不周。请上仙驻跸抚云阁,臣已选忠勤任事者若干,入抚云阁侍奉。但有差遣,即请降旨。”旁边的文官铺纸提笔,刷刷点点,将绥泰皇帝的话转为文字,呈给上仙看。

    郑积恩想了想,走到这一层北窗旁的桌案后坐下,提笔写道:“人君且回,本座自歇息。明日再议。”

    绥泰皇帝再叩首奏道:“臣乞告退,明晨再来座前侍奉!”等旁边的文官将他的话写完呈给上仙看过,绥泰皇帝才站起身,倒退着走到楼梯口,脚步放轻走下楼去了。

    这边,抚云阁的九层里,郑积恩的面前还跪着一宦官、一女官、一男官。先是宦官叩首说道:“下界宦奴秦慎叩见上仙!”接着是那名女官,看起来大概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语音清脆干练,朗声奏道:“下界奴婢虹蕊叩见上仙!”当然,最忙的还是那位写字的文官,别人说话,他动笔,笔速不落于语速,且字迹清晰方正,丝毫不乱。

    等到写完别人的话,他自己又写了一行字,平展在身前的地面上,再叩首奏道:“下界末吏徐飞叩见上仙!”他最后才说话,并不是因为才腾出空来插嘴,而是因为品级:那位秦慎,字叔谨,是绥泰皇帝今日新设的奉仙监的总管太监,专司统领在抚云阁当值的一众内宦,从三品;那位年轻的姑娘虹蕊,原是安泽公主身边的女官,享受从四品的待遇;而这位徐飞,虽是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的参谋秘书之一,甚至会参与起草诏书,可谓是真正的实权内相,但是论品级,他只有正五品。所以在这样正式的场合,论级排序,他只能最后说话。

    郑积恩看着眼前这三位,虽然不清楚他们的底细,但是能感觉到,这几位都是有能力的人。虽然他们的年龄、性别都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沉稳庄重、精神内守,即使在他这个从天上下来的人面前,有着极强的敬畏之心,却也没有乱了分寸。

    郑积恩心想,初次见面,似乎应该发表一次重要的演讲才应景。可是,该说些什么呢?七个小时前,他还是一个飞行员,在驾驶着民用教练机进行试飞验收任务;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他突然就变成了来自离恨天的仙人。说实在的,他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神仙该说些什么呢?郑积恩想了又想,觉得神仙不应该说很多话!世外高人,隐世仙人,都应该惜字如金、高深莫测才对,绝不能像个话痨一样。

    打定了主意,郑积恩本着事越大、字越少的原则,提笔给侍奉的内宦女官们写了个约法三章。第一张纸上,他写道:“本座下凡公干,饮食起居,一如凡人。”这一条的潜台词是说,你们要像伺候凡人一样伺候我啊,别以为我是餐风饮露的!我饿了你们要给我吃饭啊,我冷了你们要给我保暖啊,我病了你们要给我治疗啊!

    郑积恩将纸展示给三人看,三人叩首遵命:“谨遵仙谕!”

    郑积恩又写第二条:“本座法器,不可擅动,违者斩。”郑积恩最怕的就是仙人的人设坍塌,那几样随他穿越而来的现代化物品就是他依赖的底牌,绝对不容有任何的闪失。

    三人再次叩首遵命。郑积恩想了想,又写第三条:“汝等侍奉本座,当遵礼守法……”等等,“礼”字的繁体字怎么写来着?郑积恩想了一会没想起来,就临时改为“……当遵道守法,不可仗势骄狂。”这一条,既是场面话,也是真的怕这些伺候他的人仗势欺人。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更何况是他这个来自天上的神仙身边的侍从呢!

    约法三章完毕,郑积恩打发三人下去做事,他则独自收拾随身带来的一箱子现代物品。秦谨、虹蕊等人,则到下面几层传达“正金上仙”的神旨。

    绥泰皇帝一回去,就去了皇后的中宫。他太累了。一天的忙碌,精神高度紧张,体力严重透支。每次像这样身心疲惫的时刻,他都愿意找皇后陪伴。且歇一歇吧,稍后还要召重臣议事。天降真仙,这事太突然了,明天该怎么办,国政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些事有得议了。

    但令绥泰皇帝没想到的是,本来打算明天再去面见上仙,没想到就在当晚,一个突发的事件,令他不得不连夜再登抚云阁。

    冬至日戌初二刻,帝都永宁城,日已落,月未出,灯火阑珊。一个个大宅小院,不论是酒肆还是卧室,不论是权贵还是庶民,都在热议同一个话题——上仙临凡。各路消息横飞暴窜,都似管中窥豹、盲人摸象,有人谈论上仙的真容,有人谈论上仙的坐骑,有人谈论上仙的雷霆之音,有人谈论君臣迎仙的空前仪轨。上仙走出坐骑的场面,虽有数千名目击者,但在帝都上百万人口之中,不足百分之一,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听的转播的消息,甚至是七手八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