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孤城一人,从白发开始无敌 » 第5章 青莲剑!

第5章 青莲剑!

    看到这辆马车的百姓,无不纷纷避让,但却不是畏惧害怕的避让,而似乎是……

    出于敬佩和膜拜?

    李玄有些疑惑了。

    郭?

    马车里坐的是什么人?

    陡地,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他霍然醒悟。立刻收起长刀,奋力挤出人群,迎着马车快步走去。

    “末将李玄……”

    他在马车前重重跪下:

    “拜见汾阳王!”

    他已经猜到,坐在马车之中的来人,正是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单骑退回纥、屡次击败吐蕃党项入侵的大唐汾阳郡王——郭子仪!

    被唐肃宗赞为“虽吾之国家、实卿之再造”,尊称之为“尚父”;

    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后人评价“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罪”的郭子仪!

    更重要的是:

    如今的安西大都护郭昕,便正是郭子仪的亲侄!

    面对如此传奇人物,李玄不敢有丝毫失礼,心中有的只是敬重和钦佩。

    “吁……”

    老车夫勒住马匹,掀开车帘,剧烈的咳嗽声随之响起。

    无数百姓纷纷跪倒,不停地叩头呐喊。

    在他们心目中,这位汾阳王,远比当朝陛下,更值得爱戴。

    李玄抬起头,立刻便看到了这位神仰已久的传奇人物。

    当然,如今的郭子仪,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天下兵马副元帅了,只是一个身材矮小、骨瘦如柴,双目紧闭的白发老头。

    “大帅……”

    在老仆的轻轻拍打下,郭子仪渐渐停止了咳嗽,脸上病态的潮红虽然仍未褪去,疲惫的双眼却缓缓睁开,目光落在了李玄的身上。

    凝视良久,他忽然展颜一笑:

    “很好……”

    “你很好,郭昕很好,安西军,也很好……”

    对方是大都护郭昕平生最敬佩的偶像,更是安西军眼里的大唐军神,能够得到郭子仪的赞赏。李玄觉得,自己还有何求!

    压抑在心底最深处的抑郁不平之气,终于彻底消失了。

    “大帅常说,他身为郭家弟子,从不敢有半分懈怠,有辱郭家门楣。”

    听到李玄带着颤抖的话,郭子仪缓缓点头:

    “身为郭家人,这是他的命。”

    “身为军人,这也是你我的命,更是我们逃不掉的责任和担当……”

    “是!”

    李玄重重点头:

    “末将谨遵王爷教诲!”

    郭子仪抬起手来,老车夫会意,从车厢内捧出一把宝剑,恭恭敬敬地递过。

    颤抖着摩挲了片刻,郭子仪将宝剑递给了李玄。

    “这是……”

    捧起宝剑,李玄的心中有些茫然。

    “这把剑是诗仙太白当年赠给我的……”

    郭子仪闭上双眼。

    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中。

    李白是诗仙,是盛唐的代言人;

    郭子仪,则是中唐的缔造者。

    两人似乎分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

    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武将,风马牛不相及,不可能有交集存在。

    然而,两人不但有交集,更有过命的交情。

    开元二十三年。

    早已名满天下的李太白偶然路过并州,遇到了触犯军法、将要被开刀问斩的郭子仪。

    彼时的郭子仪。

    只是军旅之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军汉罢了。

    诗仙慧眼识英雄,一眼便看出郭子仪是个胸怀大志的豪杰,因此不惜一掷千金,亲自出面为其脱罪。

    当时的李白,经过玄宗召见,早已是全民追捧的“大唐首席诗人”,他的面子还是很值钱的。因此,他顺利救下了郭子仪。

    二十年后。

    永王李麟起兵谋反,兵败被杀,李白因为曾写诗赞美过永王李麟,论罪当诛。

    此时的郭子仪,却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进中书令,功成名就,位极人臣。

    他感念当年李白的救命之恩,亲自向肃宗求情,并甘愿自解所有官爵为李白赎罪。

    最终。

    唐肃宗免除了李白的死罪,改判流放夜郎。

    李白救郭子仪,是为大唐救下一位中兴名将,间接为唐朝延续百年国祚;

    郭子仪还救李白一命,是为大唐救下一位天才诗人,意外为大唐谱写千年传奇。

    这段掌故。

    是李玄从来不知道的。

    “这把剑,是当年恩公救下我后所赠,名曰青莲剑。”

    郭子仪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他曾叮嘱我,要持此剑守护天下苍生,不可须臾或忘。”

    “我今将此剑转赠给你。”

    “既是让你继承诗仙遗志,更是要让你守护好安西,因为,诗仙的生身之地——碎叶城,就在那里……”

    “诗仙的生身之地,怎能沦陷于异族之手……”

    “去,去吧……”

    说完如此长的这这段话后。

    郭子仪精神终于不济,再次陷入了昏睡。

    李玄缓缓起身。

    他没有过多关注周围人的惊呼声,只是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手中这把剑沉甸甸的重量。

    我,不会令你们失望的……

    他在心中默默说道。

    然后,将青莲剑挎在腰间,翻身骑上监门校尉所赠的马匹,带上盔甲、弓箭、兵器……

    在万众瞩目中,向在场诸人拱手行礼:

    “诸位!”

    “后会有期!”

    长安百姓默默让出了一条通道。

    他们都知道,李玄此去,也许永生永世,再也回不到长安。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大树飘零,壮士不还。

    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李玄越来越远的身影,直到这道身影淹没在苍茫暮色,终于潸然泪下。

    不知什么时候。

    人群中响起了苍凉的歌声: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众人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这熟悉的旋律,同时轻轻哼唱起来。

    刚开始,这股声音还很杂乱,也很轻微,但是渐渐的,变得越来越整齐,越来越嘹亮: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到最后,似乎是整个长安城的所有百姓,拼尽了全身力量,同时仰天嘶吼: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希望和磅礴的勇气!

    他们坚信,即便大唐国运日下、甚至会陷入崩溃、宣告灭亡;

    可是。

    终有一日,这个民族必将涅槃重生,尽复汉唐故土,再次走向辉煌!

    因为。

    这个民族有李玄这样的人在;

    这个民族有郭昕、安西军这样的人在。

    因为有这些人在,所以这个民族,有了打不断、折不弯、压不垮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