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孤城一人,从白发开始无敌 » 第14章 天下大势

第14章 天下大势

    接过秦猛端来的一碗热腾腾的肉汤,感受着手中的滚烫的温度,看着一众朔方军士兵围着大铁锅、兴高采烈的模样,李玄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在安西的时候,他也曾无数次见过这样的画面。

    塞北隆冬,城内粮食不足时,郭昕就会带着大家出城狩猎。

    田鼠、兔子、蛇……

    不管是什么样的猎物,都可以成为大家肚子里的食物。而每次不管打到什么样的猎物,都会被大家熬成一锅热汤,上至郭昕,下至普通士兵,每人一碗。

    那样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大家的心却是在一起的。

    军营之中,是人际关系最简单、友谊最容易养成的地方。

    越是在苦难和艰苦之中,情感便越是坚贞。

    不过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了,朔方军守卫的马车,安安稳稳地停在一座山洞旁,那位吐蕃王子始终没有现身。

    只有一名穿着白色貂裘的少女从车上下来,端了食物上车。

    居然还带着随行侍女……

    李玄有些不以为然,但并未说话。

    夜色已深。

    整座山谷之内,除了巡逻境界的士卒外,其余人全都相互倚靠着沉沉睡去。

    李玄只打了个盹,醒来之后,便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入睡了。

    毕竟是老了……

    他心中喟叹。

    站起身来,抖了抖铠甲上沾满的积雪,举目望去,却见纷纷扬扬的大雪不知何时已悄然停歇,远方的天上,也隐约出现了一抹黎明的鱼肚白。

    他眉头微皱。

    风雪已停,队伍前进的足迹必然会留在雪地中,敌人很容易就会发现,循迹追来。

    就算没有敌人追来,日出雪化之后,道路必然变得泥泞难行,前进速度更会大大减缓。

    他瞥了一眼在不远处盘膝端坐着的李长源。

    其实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只是护送一名吐蕃王子罢了,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只需两人四骑,日夜不停奔驰,遇到敌人更不多作缠斗,至多月余,便可顺利抵达吐蕃都城逻些。

    岂不比这近百人队伍护送着的马车前进的速度快?

    但他毕竟和李长源等人是第一天相识,不便“交浅言深”,只能暂时将自己的想法,埋藏于心底。

    深吸一口气,他信步向谷旁的山丘上走去,静静站在山顶之上,感受着凛冽料峭的寒风,眺望远方。

    此刻,东方的云彩已被染得通红,只下一秒,一轮红日便猛然从浩瀚云海中喷薄而出,千山万壑、皑皑大地,尽皆披上了一层瑰丽夺目的粉红之色,显得分外壮丽。

    李玄一时间看得入神,心头忽然涌出了一句诗词,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好句!”

    “没想到李将军不但勇武非常,文采更是风流无比。佩服,实在令人佩服。”

    一个年轻清朗的女声,在他身后突兀响起。

    李玄回头。

    不禁大感意外。

    原来说话的,居然是那一直和吐蕃王子坐在马车里的侍女。

    他此前只远远看了对方一眼,并未仔细端详,如今才发现,对方年仅十七八岁的样子,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行动有度,气质雍容。

    这吐蕃王子身边的侍女,居然如此漂亮。

    但李玄只看了一眼,便转过了头,淡淡道:

    “过奖了。”

    侍女并不为意,反倒上前数步,与他并肩眺望远方,许久之后,忽然喟叹一声:

    “如此锦绣江山,竟不知最终将归于谁手!李将军,我家殿下对您十分敬仰,更知您久居安西,深知大唐、吐蕃、铁勒之虚实。”

    “故此,我家殿下想请您赐教,这天下大势,终会向何方演变?”

    “我乃一老卒,怎有资格奢谈天下大势?”

    “请将军姑妄言之。”

    李玄不由侧目看了这侍女一眼,只见她站得笔直,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似乎带着自信,又似乎带着点忧愁。

    完全不像是个普通侍女!

    再联想到气度修为均非常人的李长源,他心中有些疑惑。

    吐蕃王子身边,居然有这么多的非凡人物?

    那对方本人又是何等样子?

    天下大势……

    他的思绪渐渐发散开来。

    身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无论是大唐、铁勒还是吐蕃,都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唐之后,是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的五代十国。

    接着是宋辽夏金元,然后明清。

    自古无不亡之国。

    自古无不死之人。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头百姓,所有人都是一粒尘埃。

    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穿越的这一趟,即便最终的结局是战死安西,他也早有心理准备。

    至于天下大势到底如何……

    重要吗?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他微微一笑:

    “归根到底,不过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罢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侍女低头,反复品味着诗中的含义,语气中带上了淡淡的惘然。

    许久后。

    她忽然抬头莞尔一笑:

    “既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那将军又为何坚守安西五十余年,始终不肯放弃呢?”

    李玄沉默了。

    五十年前,刚刚穿越至安西军中成为一名小卒之时,他的确有想过放弃。

    也许是因为生存,也许是因为在交战中、和那些安西将士逐渐建立起来的友谊,也许是因为对安西百姓的同情,也许是因为对异族的仇恨,也许是被那些老卒的坚守所打动……

    总之,他留了下来。

    一留就是五十年。

    “有的人并不在意什么天下大势,他们只是认准了一个目标,选择坚持走下去,虽百死而无悔。”

    “还有的人,尽管知道这一切种种终究成空,但还是为了一个高尚的目标而努力。因为他们知道,人活着,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才不算白白来这个世界一趟。”

    李玄用一句诗结束了这次谈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接着转身,大步向山谷内走去,因为此时那些士卒已经纷纷起身,排列起了队伍,准备出发了。

    当他翻身上马之时,那名侍女也从山上走下,临上马车之时,却回头深深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