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元康十五年 » 第十九章:各方境况

第十九章:各方境况

    月色如水,映照着窗棂,也映照着张潮生的心扉。出来这么久,不知道鹤院情况如何了。齐威师叔是不是依然天天出去喝酒,大师兄应该还在终日读书,二师兄的阵法一道钻研的如何。。。

    他想起了长河落日,想起了大漠狂沙,怀念起鹤院的故人。

    “嗒——嗒——”,叩门声把张潮生的思绪拉了回来,他打开门拉二人进房,点起一盏油灯。

    招呼二人坐下,张潮生随即拿出了万物回生阵的阵盘,放在欧阳浅心身边,而后催动。乳白色的光晕很快蔓延,让三人感到一种难言的舒畅。

    他叹了一口气:“这任务不太平,明日大家还是以自身安全为重。”

    二人郑重地点了点头。而后又看他拿出了一个圆盘和三枚铜钱。“嘿嘿,这是二师兄给的小玩意,做事之前先测一下。张潮生笑了两声,而后开始从特定的方位注入元力。”

    三枚铜钱缓缓飘起,在空中旋转,不多时,一阵白光从阵盘里冒了出来。张潮生舒了一口气:“还好还好,上上吉,和上次一。。。”

    他话还没说完,突然阵盘一阵颤动,三枚铜钱也在快速翻转,仅仅两个呼吸的时间,三分之二的白光变为了黑光,黑色光幕上隐隐还有着血色纹路。

    书生眉头皱了起来,虽然他不知道该怎么看这个东西,但这景象怎么看也不像好结果。

    “大凶之兆,红色代表血光之祸。”张潮生面色凝重,紧紧盯着阵盘。此时阵盘上黑白两色的光晕还在互相攻伐,铜钱也在接着翻转,并且不断地颤动。

    约莫十息时间,情况终于稳定了下来,阵盘上还是由黑光占了三分之二,不过铜钱已经重新在平稳地缓缓转动了。

    “白光占三分之一。说明本次行动也有一些利好的因素,明日多加小心,不用太过担心。”张潮生收起阵盘,如是说道。

    送别了二人,躺在床上,想到明天的任务,他也开始心绪不宁,心中始终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另一边,洛天行的房内,霍铭正坐在桌边,看着地图,手中捧着一杯上好的绿茶,时不时啜饮一小口。

    “都看到了吧,还真是不一般,又是宝物又是意境,啧啧啧。”霍铭喝了一口茶,似是有些感叹,“明天这事,可不一定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看了看抱着刀,靠墙睡着的洛天行,霍铭熄了油灯,随即准备回房。只是想到今天欧阳浅心的表现,着实令他有些惊讶。

    在武学的修炼中,自然有意境的领悟,以剑道来代指所以兵器的意境的话,可以分为六层:初窥门径,略有所学,剑法精通,剑意纵横,剑心通明,天人合一,此上或许还有更高的阶段,但以他的见识却是不可能知晓了。

    而意境的上限取决于两个因素:天赋,以及功法。越好的功法,最终能达到的层次越高,越强的天赋,领悟力和意境的进阶就会更快。

    修士若有无双之资,那么他的意境最高只能到剑意纵横阶段。若有自在之资,则能达剑心通明。至于更高的境界,则需要更强的天赋或者足够的机缘。

    今日欧阳浅心以万化初期的修为领悟“剑意纵横”的境界,证明她将来只要正常成长,则必能进入自在境界。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想我霍铭,当年也是丙院的,如今无双后期,却也只能是剑意纵横的阶段,和这么一个黄毛小丫头齐平,可悲,可笑啊。”霍铭无奈地低语了几句,有些感慨,更多的,则是无奈还有。。。嫉妒。

    荣昌城外,山寨的密室中,郭纪已经坐着看了一个时辰的地图了。典峻早已不耐烦,一直在后面来回踱步,时不时哼两句小曲儿。背后的阔斧不住的晃动,发出“当——当——”的响声,在安静的密室中显得尤为刺耳。

    典峻忽然觉得背后一阵发凉,停下脚步,转过头,发现郭纪正盯着自己,眉头紧蹙。

    “都准备好了么?”郭纪扭头看向阴影中。

    “嗯。”阴影中传来轻声回应。

    “大哥,早些休息,明天晚上可要耗费不少气力。”郭纪缓缓站起,声音中带着一些疲惫。

    “哈哈哈,二弟不必担心,明日我全听你指挥,温子祁?霍铭?定教他有来无回!”典峻拍了拍胸脯,声音洪亮。

    说罢,典峻就先行离开了密室。

    郭纪深吸了一口气,接着看向地图。心中却是暗自想着局势。

    两拨人已经见过了,也起了冲突,世子刚安顿下来时他就前去拜访,说明了来意,也给了情报。

    明日有自在境高手助阵,老三的布置也都到位了,只是可惜内应黄沧没能拿到队伍指挥权,不过这点小事也影响不了大局,说起来应当是十拿九稳才对,可不知为何总是心绪不宁,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会有什么变数呢?那个突破了万化的小姑娘?还是鹤院小先生,不对,他们连无双都没到,自然成不了威胁。莫非还有其他高手?

    “早些歇息。”郭纪收拾了一下杂乱的心绪,对阴影中说了一声,而后熄灭了桌上的灯,离开了密室。

    城中,客栈里,二楼一间房中,正坐着一名青年。“吱——嘎”,门开了,走进来了一位老者,正是白天那名自在境界的老者。

    “张老,咱们什么时候去桓阳城,这破地方我是一刻都不想再待着了。”青年见老者进来,忙不迭开口发问。

    “世子莫急,今日之事,莫非您不想找回场子么,刚才城外山寨二当家来访。。。”老者对世子说出了他所知的所有情况。

    “我等明日助阵,留下温子祁,活捉那三人,到时去往桓阳书院拜访时相信长老们也会多给几分面子,毕竟,他们背景可都不低啊。”老者眼中闪过精光,自信一笑,似乎已经看到了梁王奖赏自己的画面。

    听完老者的话,世子思索片刻,而后奉承道:“张老说的是,自然全听您安排。”

    桓阳城里,一个身材高挑,腰间佩剑的俏丽女子正饶有兴致地在大街上走着。她步伐轻快,小口吃着刚买的枣糕,边吃边用含混不清地声音自语:“枣糕半斤,果干三两,梅子蜜枣各七钱,一共是七十五个铜板。”

    女子身穿黑色布袍,显然腰身处是改过的,更显现出她傲人的身材,肤如凝脂,面若桃花,自言自语的样子带着几分娇俏,露出的笑容更是引得不少青年失神。而她腰间的剑上,刻着一个“竹”字。

    毫无疑问,这就是竹院的首席了。

    “有个任务,接不接?”耳边突然响起传音声。

    “师叔,我没空呀,还有追杀令在身,杀这一个就够费力了,好歹是个拿玄铁令的,还让我接任务,这不是把我当牲口使吗?不对,牲口也没我累啊。”张守岁有些无奈。

    “做完这个任务便可回院,你的追杀任务老头子会找人替你完成。”那声音依旧平淡,没有丝毫波澜。

    “才不要呢!这个都已经锁定目标了,现在换,指不定还得麻烦多久呢。”张守岁一口吞下剩余的枣糕,又丢了一颗话梅在嘴里。

    “先听听不迟,不听要后悔的。”老者的声音还是坚持。

    “好好好,说嘛说嘛,真是的。我肯定不会接的,舍近求远可不是我的风格。”

    “是桓阳城主府的任务,有三个无双境的高手,带领桓阳书院三位弟子前往荣昌城剿匪,但对方的实力似乎超出了预估,城主府收到了他们发回的求援信。”

    “剿匪什么的,这么麻烦,况且是城主府的,让他们自己派人去不就好了,我才不费这力气!”张守岁此时正把三个铜板递给一个小贩,同时拿过一串糖葫芦。

    “那三个弟子,其中有一个叫张潮生。”

    张守岁送到嘴边的糖葫芦定住了,过了两息她才回过神来:“我马上到。”旋即施展身法,瞬息之间就从原地消失了。

    一名身着淡蓝色长袍的老者正站在街角。接着,张守岁从房顶跳下,落在了他面前

    老人微笑着:“不是说舍近求远不是你的习惯吗?”

    “偶尔也得破例一回。”张守岁表情淡漠,“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

    “唉,年轻人,不要急。”老人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和推算,最晚后天他们就会去剿匪,十有八九是明晚。”

    “好,知道了。”说完,张守岁就调转身形,向出城的方向急速而去。

    “还是这样,上次说去揍王知年也是这么风风火火的。”老者无奈地摇了摇头,又叹了一口气,而后大喊道:“跑反了,丫头!”

    不多时,又一阵风从他的面前掠过。

    看着张守岁远去的背影,老者思索片刻,旋即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