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开公司 » 第24章 宗教法庭二

第24章 宗教法庭二

    安若泰与梵蒂特夫人、劳伦特修士约定分开行事,又派利源龙兵卫、杨武兄弟跟着梵蒂特夫人去,帮助她对付犹太人。

    十几天后,当科钦商人将消息带到古姆达时,里斯本的要员已经到了果阿。安若泰接到消息后留下邢三爷掌管虎鲸号和宝成号,留在古姆达等候,他乘坐蓝鲸号前往果阿。

    刚一登上码头,纷纷谣言便传进耳朵。

    安若泰询问码头的小贩,得知果阿最近发生多起怪事。

    “都有哪些怪事?”安若泰心知肚明地问道。

    “有个渔民在鱼腹中发现一块羊皮纸,上面写着10月15撒旦降临。”

    安若泰问道:“撒旦,太可怕了,这说的是谁啊?”

    小贩低声说道:“圣母阿,我怎么知道是谁。又说是神父班德拉斯接引撒旦降世的,也又说是果阿有犹太人在施展黑魔法。”

    “还有什么怪事?”

    “昨夜有城里人听到羊叫,出门一看,一个鼻子跟diao一样长的魔鬼,手里提着一个骷髅头做成的灯笼在城区里游荡,可把人吓死了!第二天一早在河边出现七个火堆,每个火堆里都有一只宰杀的小羊羔,还被挖去了内脏!”

    安若泰摸着下巴说道:“这七个火堆预示着什么?”

    小贩又道:“现在都传说七个火堆是七星灯,是犹太人祭坛的标志。”

    安若泰故作惊吓道:“这还了得!神父们没有做些什么吗?”

    “连主教都惊动了,神学院学生们全都出来,挨家挨户召集大家出来唱经。”

    说话间,一个修士带着一群河童头神学生排成一排走了过来,修士手持圣水,一边走一边用指头沾水抛洒。神学生们手持经文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低声喃喃。

    等神父走远,安若泰又问道:“城里有犹太人吗?”

    “当然有,最富有的商人萨穆埃尔·卡斯特尔就是犹太人。”

    “有没有人去找他麻烦?”

    小贩摇摇头说道:“总督已经派人去保护他,还在城里到处抓撒旦教徒,就连ysl和土著印度教徒都被赶出城去了。”

    科蒂尼奥总督还想要保护犹太人。安若泰便先去法国人维克多·勒格夫处与他相见。

    见到勒格夫,安若泰变戏法似的拿出准备好的贡册。

    勒格夫大喜,一把抱住安若泰,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但看过贡册后又眉头紧皱,让人拿来地图比对。

    “大员岛在哪儿?”

    安若泰将台湾的位置指给勒格夫。岛屿确实存在,也不怕被人识破,在欧洲闹出笑话了。

    慎重起见,勒格夫问道:“这岛上的王国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安若泰解释道:“大员岛是真的存在,而且还在中国福建的旁边。岛上的大肚汉王国也是真的存在,不过不是什么王国,而是个部落联盟。目前没有欧洲人和大肚汉王国接触过,但每年都有中国人到岛上去,从大肚汉王国手中收购鹿皮、樟脑。”

    大员岛上鹿皮的产量比不过暹罗、广南,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樟脑产地。

    勒格夫依旧半信半疑,喃喃道:“大员岛处在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中间,战略位置重要,为什么没有人去占领他呢?”

    “位置虽然重要,但并非不可或缺,没人占领,但前景可期。原因嘛,中国禁止日本、西班牙商人来华贸易,一般都是中国商人去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的据点在澳门,葡萄牙人前去日本贸易,一般也不会在这里停靠。只有中日商人前往菲律宾是会在大员停靠。

    “大员旁边的澎湖列岛,十几年前,荷兰人也曾想要占据。但澎湖属于中国,每年都有士兵来此巡逻,明朝发现荷兰人后便将他们赶走了。而大员则不同,官府暂时不管。如果你能说动法国给于庇护,而我联络人员前去开发,何愁不能建功立业!”

    安若泰说的并不全是实话,日本曾经试图殖民台湾,后被明朝赶了出去。中国海盗也曾开发这里,最后也被官府驱赶。在安若泰本主的记忆里,北港现在就有一波海盗,约有千把来人,在那里开垦了数年,已经颇具规模。但好景不长,两年后被沈有容捣毁,人马全数被带回福建。

    后来试图开台的颜思齐、郑一官也没有成功。安若泰便分析着,觉得开台失败还是因为缺少官府的支持,甚至遭到了官府的敌视,最后反而让荷兰人占了便宜。

    从历史上大明对荷兰人的态度分析,只要荷兰人不侵犯“信地”,福建方面便放任不管。经过慎重考虑,安若泰决定做一回“汉奸”。倒不是他天生膝盖软,而是不拉虎皮便无法让明朝默认他对大员的占领。

    如果能忽悠法国提供官方支持,便可以借此抵抗大明和荷兰人。

    荷兰和法国当下有共同的敌人--哈布斯堡,暂时还不至于撕破脸皮。

    安若泰认真分析了法国入局的后果,最后决定冒险一试,赌一把法国不会大举进入亚洲。因为要进入亚洲,无论是越过非洲好望角,还是穿过美洲德雷克海峡,都要经过哈布斯堡的地盘。沿途没有友好的补给点,商船很难抵达亚洲。

    何况亚洲贸易的枢纽在马六甲,法国人真来了,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也会阻挡他们,到时候法国人哪还有工夫管大员。

    眼下有几个历史事件即将发生,给了安若泰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大明东北的建州于今年(1616)建立了后金政权,官府的精力被牵制在北面,无暇南顾。

    日本正在加强锁国政策,以应对金银外流和西方文化侵略,最终于1633年第一次发布锁国令。

    处于扩张期的荷兰的重心在香料群岛,要到1622年以后才有精力北上寻求与中国直接贸易。

    只要安若泰在这短暂的窗口期在大员站稳脚跟,等荷兰北上攻打澳门失利而侵占澎湖时,安若泰再摇身一变,配合官府驱逐荷兰人,从而获得官府承认。然后再扭头和荷兰人签署贸易协定,引导荷兰人去进攻菲律宾。

    至于法国嘛,安若泰早已想好,只要法国不派人干涉他,他便继续挂着法国旗号。如果法国人不识抬举,就将他们驱逐出大员!

    勒格夫决意冒险,与安若泰达成合作。他将带着贡册回法国,然后借助布翁维奇公司的力量,说动巴黎派遣船只前来。至于能不能成功,勒格夫不敢保证。但他相信即使法国政府不出兵,商人也愿意冒险。

    勒格夫还同意安若泰打出法国旗号进行殖民,并让自己的一个随从跟随安若泰。

    安若泰又问道:“我刚登岸,就听到不少消息,其中牵涉到卡斯特尔,到底是怎么回事?”

    勒格夫摇摇头:“耶稣会干的,这时候两帮人正打的不可开交,咱们还是不要掺和。”

    听了一会儿,勒格夫半是惋惜地说道:“这果阿的宗教裁判所正是耶稣会的创始人沙勿略创办的,谁想到会审判耶稣会神父呢?”

    他又摇头,似乎相信了命运轮回,说道:“沙勿略创建果阿宗教裁判所,疯狂迫害异教徒,被害死的有数千之多。连葡萄牙伊科拉大主教都说,倘若任何地方的异端裁判所均是臭名昭著的法庭,那么无论如何声名狼藉、鄙下、坏透、腐败,在世上都没超出果阿之右的。”

    安若泰并不知道这一段历史,他倒是认识澳门的耶稣会神父迪亚斯·曼纽尔,他的中文名字是李马诺,也是给安若泰洗礼的师父。在安若泰的印象里李马诺是个老好人,后来又认识了长于谋算的班德拉斯,让他对耶稣会的看法发生些微的改变。但直到今天听到沙勿略的所作所为,他才真正见识到宗教的本来面目。

    安若泰掂量一番,问道:“你认为这一次谁会赢?”

    勒格夫说道:“前几天我还认为耶稣会输了。这两天风向变了,恐惧在果阿传播的比谣言还快,对犹太人的仇恨像洪水一样泛滥起来。我看用不了两天,总督便要改变立场。安抚民众比探寻真相更加急迫,卡斯特尔的下场不会太好,等待他的只能是火刑!”

    安若泰听了,心里像被针刺了一下。

    离开法国布翁维奇公司货栈,安若泰又去拜访第乌长官佩德罗·阿尔梅达。他特意绕道路过犹太商会,商会大门紧闭,周围布满士兵。行人匆匆而过,仿佛在逃避,连周围的灼热的空气也变得风声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