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友,请走好 » 第六十六章 阎王砚

第六十六章 阎王砚

    丁奉被带走,宴席虽然依旧继续,但经历了如此多的变故之后,众人也没了吃饭的心思,不多时便一一起身告辞。

    其他两院中的学子对于主院的变故毫不知情,还以为是宴席结束,乖巧地随着各自的夫子回去了。

    至于玉华郡的学子,则是被另一位夫子带了回去,对于宋夫子的失踪,面对众多学子的提问,这位夫子极其明智的一问三不知。

    一场闹剧终于这样拉下了帷幕。

    朱平最后在华天雄和李玉鹏的亲自送别中离去,这让樊州城众多学子纷纷侧目,他们有些不理解,自己家这位便宜夫子,怎么这会儿如此吃香了。

    再度回到客栈后,朱平舒舒服服的伸了个懒腰,在他的怀里,有一方华天雄赠送的古砚。

    “你确定这个砚特别一些?”朱平一手拿着漆黑的古砚,皱着眉问道。

    黑暗中,空沫萱露出身影。

    “自然”

    朱平还是有些疑惑,宴会结束的时候,华天雄带朱平去藏宝库,挑选一枚古砚作为诗斗胜利的添头,面对数千枚形态各异的砚台,饶是朱平这种门外汉,也知道面前这些东西价值不菲。

    尤其是在那库房正中,躺着三枚雕刻着麒麟貔貅地青色砚台,其上光韵自流,估计随便拿出去一个,就可卖出上千金。

    华天雄本已做好了出血的打算,毕竟一位如此年轻的礼部侍郎,自是值得他投资的。

    但华天雄没想到的是,朱平犹豫了片刻之后,竟跑道库房的犄角旮旯里,将一方残破的黑色砚台拿在了手中。

    华天雄一愣,他多次和朱平确认,但朱平却一幅认定了的样子,于是乎,这方古砚就这样落在了朱平手里。

    “你滴一滴鲜血到这砚台之中”

    就在朱平准备动用寻道觅踪术的时候,空沫萱再度开口。

    一滴鲜血落下。

    这漆黑的砚台在这一刻仿佛化作了一张海绵,瞬间就将鲜血吸纳入内。

    紧接着,黑光闪烁,等朱平再度望过去的时候,哪里还有漆黑的砚台,摆在桌上的是一个巴掌大小的血玉砚台,砚台之上,雕刻着一对骷髅头,只不过砚体本身仍旧缺了一角。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阎王砚”

    空沫萱轻叹。

    “阎王砚?”

    朱平望向空沫萱。

    “我的记忆不太完整,只记得这个东西以前是一件名气极大的阴司法器,我好像还见过这个法器的主人,不过具体怎么用,我就不记得了”空沫萱摇了摇头,一脸的落寞。

    随着深入大明,空沫萱记起的东西越来越多,按照目前这种状态,到了京城,或许有希望弄清楚空沫萱的身世之谜。

    “你且用它做一个纸扎试试”

    沉默了半晌之后,空沫萱突然说道。

    “好”朱平手一招,阎王砚落在了他的手中,右手一抬,一只纸扎粗胚出现。

    “彩绘,点睛”

    依旧用的是阴骨粉,为了验证效果,朱平刻意没有增加妖血,按照寻常的经验,此刻应该是先天境灵官才对。

    但就在点睛的那一刻,一道符文闪过,灵官的修为竟提升到了先天境圆满,若是加上绝灵九笔和妖血的增幅,这具纸扎,或许有望突破灵胎。

    朱平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大明有不少控偶的旁门技艺,且不说反噬的代价,单论境界,从未听过灵胎境的人偶。

    但是此刻,朱平或许可以打破这种桎梏,在拿到妖血之后,朱平就想着制作灵胎境的纸扎,但每次刻画绝灵九笔的时候,一到第三笔就会失败。

    仿佛这天地间,有着一股无形的意志,在否定这一切。

    此刻阎王砚的出现,或许可以破局。

    朱平神色振奋。

    灵胎境的纸扎,只要数量足够,配合上解灵之法,或许有希望和元神境抗衡一二,那么藏在朱平心里的那个局,或许就可以解了。

    望着手中的纸扎,朱平深吸一口气,双指成笔,绝灵九笔,起。

    第一笔,成功。

    第二笔,成功。

    到第三笔了,朱平深吸口气,死死的盯着灵官。

    黑光再度闪过。

    第三笔,成功。

    一股灵胎境的威压散布开来,成了。

    朱平大喜过望。

    与此同时,天空之上,在目力所及的云端之上,在那里,有一处破碎的神庭,此刻一座漆黑的王座之上,一本漆黑而残破的古籍,无风自动的翻了一页。

    两日后,樊州众位学子再度出发,不过不再是步行,而是由落日城郡守府出面,给众人配上了车马,至于丁奉的失踪,在打探无果之后,也便无人问津了。

    朱平的车厢中,此刻坐在两个人,一位自然是空沫萱,而另一位,则是那李玉鹏。

    “朱大人,下官还有一事不明,还请指教”

    李玉鹏再度开口。

    朱平捏着眉心,显得有些痛苦。

    空沫萱则是闭着双眼,一动不动充耳未闻的模样。

    朱平的识海中。

    “你要么把这个人的嘴巴缝上,要么我把你两都丢下去”

    发话的人,自然是空沫萱。

    朱平一脸苦笑。

    这李玉鹏的话也太多了,竟比那丁奉还能说,简直是一个活生生的十万个为什么。

    从落日城出来后,竟是一刻也未停歇。

    朱平站起身,说道:“要不我们俩换乘马匹,边走边聊”

    惹急了空沫萱,她是真的会出手丢人的。

    “好”李玉鹏也站了起来。

    两人由车换马,行走在车队最前面。

    此刻,车队走在一处官道之上,两边都是一些农田,此刻正是春耕之时,到处是耕作的农民,在那田埂之上,一群稚童正在玩耍。

    望着眼前的一幕,李玉鹏感叹:“若天下都是落日城这般平原沃土,则盛世可期啊”

    朱平摇了摇头。

    “下官一时畅想之词,大人莫要当真”李玉鹏见朱平摇头,有些不好意思。

    “倒不是这个意思”

    朱平看着李玉鹏。

    看着这个大明的“储相”。

    开口问道:“大明之前,可有盛世之象?”

    “有”李玉鹏不假思索地说道:“离化之治,嘉明二十年都是难得的盛世王朝”

    “可还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朱平再问。

    李玉鹏这一下沉默了。

    “盛世在人”朱平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