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云别传 » 第二十一章 师伯

第二十一章 师伯

    赵云从阴馆城出发,走雁门,过定襄,入云中。走了几日,一路遇到不少蟊贼,都被赵云打跑了。每次蟊贼都跪地求饶,赵云便都放了他们。

    并州此地,胡汉混居,不仅有匈奴,还有各色杂胡。乌桓、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大量内迁,群胡数万,周匝四山。上党、太原还好,汉人偏多,且有当地大族压制,胡人不能作乱。越往西北,胡人越多,汾河流域汇聚匈奴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过于西戎,当地不事生产,崇尚武力,秩序紊乱,劫掠之事时有发生。雁门郡、云中郡都在并州最北边,也是大汉疆域最北方,外部便是外族之地,其混乱程度可想而知。而黄巾之乱后,天下叛乱四起,朝廷失控四方。雁门郡还有太守郭缊把持,云中郡和定襄郡、五原郡、朔方郡、上郡等地,自四年前屠各胡之乱起,便已脱离朝廷掌控,不设太守了。董卓入京后,并州之地就更加管不到了。所以此地是真正的脱离了中央控制,官职人员只靠自觉,其余阶级谁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

    所以赵云一路而来,并不安生。住了两次黑店后,赵云便不再住店过夜,也不入城,反正城池也都是胡人贵族占据。只能说全赖赵云小心谨慎,武艺高强,才能够完好地护送郭太守贺礼,有惊无险地来到芦芽山。

    芦芽山,因形似“芦芽”而得名。此山山体呈墨绿色,雄峰兀突,每有云雾萦绕,就如同青翠的芦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引人入胜。这里峰峦重叠,沟壑纵横,崖沟跌宕,溪水淙淙,真是个隐居避世的好去处。

    中午时分,赵云牵着两匹马沿路上山,四周树木茂盛成林,四季常青,郁郁葱葱,鸟叫之声不绝于耳。虽是冬季,树林却隔绝了寒风,登山不久,居然感觉比山下还暖和。上到半山,树木渐渐减少,前方道路忽而分叉,一条往上,一条转下,赵云不假思索,全凭感觉,沿着转下的那条路行走。不久,前方一块大石挡路,绕过大石,乃是一个山谷,谷中灌草丛生,树木混杂。几只黑翅白尾,长相类似大型母鸡的禽类在谷中觅食,看到赵云,犹然不怕,自顾自地低头找东西吃。那鸡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真的是非比寻常,赵云还是第一次看到此等异兽,不由觉得大开眼界。山谷中央,路之尽头,有一个用木栅栏围住的小院子,中间是一个由茅草木头混制而成的小屋,小屋门前的院子里,圈了两棵大树,大树之间用绳子和麻布做了个吊床,离地一丈。冬日正午的阳光从山谷上方的开口处照射下来,正好灌在那吊床之上。一老者,鹤发童颜,正躺在吊床上小憩。

    赵云牵马上前,来到院门处,抱拳躬身行礼,口中说道:“在下赵云,字子龙,乃是童渊之徒。敢问老丈,可是我师伯李彦?”

    那老者睁开一只眼,瞥了一眼仍保持躬身姿态的赵云,然后目光移动到横置于白龙马得胜钩上的亮银枪上,看了一会,又把眼睛闭起来,说道:“既然来了,就把东西放到屋子里。厨房里有饭,吃完了把锅碗洗了,然后把水缸挑满。下午我有事与你说。”说完便闭口不言,仿佛睡着了。

    赵云大喜,终于见到师伯了,便推开院门,栓好马匹,照吩咐将郭太守贺礼搬到屋里,而后去厨房,自己找饭吃。吃完后,洗碗刷锅挑水不提。

    事情做完,赵云来院中请示师伯,抱拳低头说道:“师伯,我都弄好了。请问有何事赐教?”

    李彦跳下吊床,落地无声。看着赵云,不满地说道:“你师父那狂浪不羁的老小子,怎么教出了你这般古板的货色!再跟我行礼,你便马上滚回去,别留在这里了!”

    赵云抱拳不变,抬头对上李彦,说道:“可师父有命,让我在此伺候师伯。”越说声音越小,双手在李彦平淡的目光下,再也抱持不住,慢慢分开放下。然后赵云说道:“子龙知道了。”

    李彦不再瞧赵云,冷哼一声:“说什么伺候,我要你伺候?还不是想让我教你枪法。”

    赵云一头雾水。

    李彦也不与他解释,开口说道:“既然师弟把那枪传给了你,那便来吧,跟上我再说。”说罢不等赵云反应,便一跳三四丈,直接跃出了院子,转向朝山谷后方而去,顷刻便在百米开外,那身手哪里是个九十多岁的老人!

    赵云不敢怠慢,施展身法云龙三折,如李彦一般,从院子里一跃而出,脚尖连点,跟了上去。

    只跑了半盏茶的功夫,李彦便停了下来,赵云也立刻就到了李彦身后两步。环顾四周,这里是个圆形场地,方圆二十丈,地面平整,没有杂草,边缘由松树林围绕,所有的松树树干上满是刀刻斧凿的痕迹。

    李彦转过身看了眼赵云,感叹赵云身法不俗,说道:“冰寒于水,青出于蓝啊!”

    赵云想要谦虚行礼,但怕师伯怪罪,两只手捏了松,松了捏,抿嘴不言。

    李彦不等赵云反应就席地而坐,对赵云招招手。赵云随之盘坐于地。

    李彦问赵云:“你可知你师父传你的龙胆亮银枪是何来历?”

    赵云摇头说:“我只知道它是师父以前所用兵器。师父曾用它杀敌无数,至于来历,却不曾与我讲过。”

    李彦似乎早就料到一般,说道:“你师父那个闷葫芦,向来是不爱言语的。也罢,我便与你说一说。”

    赵云对师父过往经历极为好奇,但师父自己却很少提及,所以此时赵云听到师伯要说一些以前的事情,立马来了兴致,赶紧挺胸抬头,乖乖坐好,竖起耳朵,好好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