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云别传 » 第一章 报上名来

第一章 报上名来

    日头西沉,微风阵阵,一条河流自北向南,泛起道道波纹。

    河的两岸是一片平原,望去全是枯草,想来这片土地已荒废许久。枯草褪去绿色,略显发白,却仍根根向上,没过脚踝,直达膝盖。

    一少年,身姿挺拔,直立如松,站在河畔望着河流出神,身旁一匹矮脚劣马,正在专心饮水吃草。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一身粗布衣服,满是补丁,头发用青色缁布简单裹了,应是提前加了冠,背负一个粗布包裹,看起来风尘仆仆。整体望去,无半点财富,似是个普通良家子,平平无奇,容易叫人忽略,唯有他手中一杆枪,通体银白,遍体生寒,枪身上蜿蜒盘旋着一条玄色细龙,枪刃时不时反射日光耀眼夺目,不似凡品。

    但若仅仅如此,偶遇这少年的人,未打招呼,未做交流,隔些时日也就忘了。而一旦当面看过此少年的人,只怕久久都忘不掉他。只因这少年生的眉飞入鬓,眸若漆星,面如冠玉,鼻似峰挺,五官和谐,棱角分明,望你宛如勾魂利剑,一笑好似雪霁云开,而又身长八尺,蜂腰猿臂,英气逼人,叫人看了忍不住地喜欢。

    少年叼了根枯草,望着大河,渐渐眉头紧皱,似在发愁。

    原来他自当日奉师父命下山,去往并州寻师伯贺寿,行到此处,已耗去整整一个月了,正要加紧赶路,怎料被此河阻挡。

    此时已是冬日,离真正寒冬还有月旬,温度只比深秋低了一点儿,尚能忍受,但若就此泅河而渡,也不太可能。

    少年自己倒是没问题,就怕身边这匹下山后花了九成盘缠才买得起的矮脚马,一不小心淹死河中,那样赶不上师伯寿辰不说,回去还要被老头子暴揍。一想到师父暴怒的样子,少年不禁打了个寒颤。

    其实真正令少年发愁的不是河宽水冷,而是距此不远处,正进行着一场大战,去往并州的道路正被对岸大营占据,唯一的渡桥正在大战中心。那里旌旗林立,两杆大旗在桥上撞到一起,一杆上面绣着“公孙”二字,另一杆单绣一个“文”字,双方正在激烈交战。

    少年趴在一个草坡上往那边极力眺望。双方军阵铺陈几里,交战处人头攒动,争相挤攘,纵使少年视力极佳也只能囫囵看个大概。只有士卒的呐喊厮杀声、战马的不安嘶鸣声、战鼓擂擂轰隆声,混杂在一起由彼及此不断传来,少年一时不由看的呆了。

    此战很是诡异,除了桥上正在激战外,其余沿河处又及其克制,双方都没有大面积的泅河进攻,只派小股部队尝试渡河。渡河部队或是在河中混战,或是未及上岸便死于对方弓箭之下,并不影响整体对局。两边都不断增兵往桥上作战,仿佛就是要在桥上决出胜负,不时有士卒从桥上掉落河中被水淹没,双方士卒都奋勇向前,不断的往交战中心填补过去。一座桥能有多宽,整个战场仿佛一个巨大漩涡,席卷周遭的一切往漩涡中心而去。

    不多时,一道透明中轻微泛蓝的寒光自桥中向西侧劈去,桥东一方的部队瞬间炸开一个大口子,血雾蒸腾!

    少年目光一凜,自语道:“有高手!”

    只见那寒光直冲四五丈才消褪,所过之处非死即伤,正中处的人如同直接蒸发了一般,较远处受到波及的人也断臂少腿。东侧部队人仰马翻,绣有“公孙”字样的大旗也斜倒下去,后方补充部队为之一滞。

    旋即一个将军模样的人伏着白马往西侧军阵中逃去,后方一员大将乘势追赶入阵,白马将军亲兵死命上来阻挡,被那大将一枪一个挑落马下。

    连杀数人的功夫,整个军阵便崩溃了。

    前方士卒亲眼见着几十人如蒸发一般死状惨烈,而造成这一切的杀神就在眼前,在军阵中左冲右突勇不可挡,便再无战心可言。

    后方士卒则见到主将大旗倒下,军阵前部骚乱,已有士卒向后逃跑,以为主将已死,士气低下。故此整个军阵再也维持不住,士卒丢盔弃甲,纷纷逃命。

    好在有条大河阻挡,西侧军阵并不能派遣多少部队来追击斩首,扩大战果。

    且说那白马将军伏马狂奔,竟向着少年所在的草坡而来,身后那勇猛大将紧追不舍。

    少年这才看的清楚,白马将军头戴雁盔,一身赤黑色铠甲,右肩及手臂上被鲜血染红,正用左手按着,显然已经受伤。身后那大将紫袍紫马,持一条点钢枪,不断地挥鞭打马加速,如狼似虎般追赶。

    眼看两人由远及近,少年心想:“我正要过河,如今渡桥被这紫袍大将控制,何不助其擒了这白马将军,也好让他许我渡河。”

    少年想的明白,连忙下坡上马,持枪藏于草坡后边,听着两人马蹄声渐近,待到跟前,一枪刺出。

    孰料那白马将军马快,仿佛风一般就越过去了,枪刺出时已慢了半分,而紫袍大将正好赶到。只听“当”的一声,两条枪架在了一起,同时那紫马一声嘶鸣,受力人立而起,竟被少年逼停了!

    白马将军愕然回头,眼中满是惊喜。

    紫袍大将则怒视少年,满脸不可置信而后转为暴怒。

    少年心中则全是错愕,想到:我去,拦错人了!

    紫袍大将转手一枪便刺了过来,少年抬枪后发先至,轻松拦住。

    紫袍大将变刺为压,举枪自上而下劈头盖脸打来,乃是借着马儿前蹄落地,势大力沉。

    少年浑然不惧,但考虑到跨下劣马撑不住这一招,便勒住缰绳,连人带马朝旁边闪过。

    那紫袍大将一招落空,更加奋起,一招快过一招。

    少年或挡或闪,从容应对,转眼已接了五六十招。

    紫袍大将越斗越惊疑,惊的是自己一身本领罕逢敌手,在军中耀武扬威,居然战不下这少年,疑的是此少年枪法纯熟,毫无破绽,自己用枪好手竟认不得这套枪法。

    见短时拿不下少年,紫袍大将不由愈发暴怒,出手不断,同时大声喊话:“哪来的毛头小子,敢坏我大事!报上名来,我文丑不杀无名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