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云别传 » 第四章 闯营

第四章 闯营

    话说白日文丑差点擒杀公孙瓒,怎料被半路杀出的赵云阻挡,不能克竟全功,回营后愈发愤懑,越想越气。他自信已将敌军杀的胆寒,竟下令手下上酒,独自在大帐饮酒解恨。

    军中本不该饮酒,但因文丑性格桀骜暴虐,平素又颇为苛待士卒,手下见自家将军如此生气,也不敢来劝,只稍作安排,吩咐士卒谨守大营,如此而已,却不料公孙一方真敢来劫营。

    袁军本就大意松懈,听得马蹄声起,黑夜中也不知从何而来,正自慌乱,待到赵云一行人点燃火把,想要防备,已来不及。

    骑兵全速冲锋何其之快,两百米的距离眨眼便过。

    赵云一马当先,在火把的照明下,眼见就要撞上前方营寨围墙的木桩,也不减速,手中力道灌注枪身,舞枪在头顶旋转一圈,而后朝前用力劈下,登时一道锋芒自枪尖喷薄而出,直冲向那木桩,恍惚中仿佛看到一只凤凰在那锋芒中飞舞。一招使出,赵云仍旧保持着挺枪向前的姿势,枪刃依然在震颤不止,发出嗡鸣之声,宛如凤唳。这招乃是“百鸟朝凤枪”中的第二式“丹凤朝阳”,其势如虹,力破千钧!那锋芒与木桩相撞,木桩瞬间四分五裂向两边炸飞,围墙豁开一个足够四五队人马通行的大口子。

    袁军弓未上弦,枪未列阵,便被突入营中。

    赵云一路疾驰,非拦路者不杀,只求穿营而过。

    身后众人跟着,喊杀向前,随行放火,见人就砍。

    袁军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许多士卒尚未着甲,便出营帐查探,被人路过顺手杀了。

    赵云他们从大营侧边闯入,此时距文丑所在大帐仍有一段距离,那文丑饮酒醉倒,正在鼾睡,彼处动静竟未吵的醒他。

    此处士卒纷纷惊醒,晓得是有人来劫营,尤自慌乱。

    副将何茂提枪上马,安抚士卒后,也不去唤醒文丑,带一队人马径自来寻赵云。行不多时,恰见一小将骑马迎面冲来,何茂知道来人就是那劫营的,也不多话,抬枪便刺。

    话说赵云入营后,不敢耽搁,打马一路狂奔,他所去方向乃是袁军营后,仗着马快,也不与人交战,只从营帐间隙穿过。袁军往往反应不及,便被赵云从旁略了过去,所以赵云一路行来,并未遇到多少阻挡,此时已离中军不远。

    身后众人一路杀人,还要放火,渐渐地便跟不上了,索性跟着那亲兵头领往大营前门而走。原来在出发之前,头领偷偷得了公孙瓒命令,乃是让他裹挟赵云抢先闯营,入营后放火,也不去管赵云如何,只往前门方向移动就行了。

    赵云眼见一将带着数十骑当面而来,正要相撞,那将便一枪刺了过来。赵云身处敌营,不敢怠慢,自然要全力施为,见枪刺到,腿夹马腹,身子往旁边一闪,躲过同时,举枪便朝那将当胸刺了过去。

    可怜何茂立功心切,见是一小将,又心生大意,立马便被刺了个透心凉,那枪从前胸捅入,从后背穿出。

    赵云自己也没想到会是这种效果,想要拔枪,可这一下扎的太透,把那何茂尸体直接从马上拽了下来,挂在枪上。赵云无法,便抽枪伸腿,踹中尸体腹部,将那尸体踹的倒飞出去,直撞向那队人马。

    “嘭”的一声,当先几人,人仰马翻,后面人瞧见已是胆寒,便一哄而散了。

    赵云也不追赶,继续往后营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军已渐渐稳定下来,士卒自发结阵防备。

    赵云一方人马终究只有二十几人,在数万人的大营里掀不起多大风浪,而且赵云又与众人脱节,以致四面八方全是敌军,感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已有袁军集合,统一向他射箭,也有人从营帐拐角处冷不丁的刺出一枪,只是都被赵云遮拦格挡,全防了下来,所以还未受伤,但时间一久,只怕终有意外。

    却说严纲等人埋伏于桥侧,见到大营侧方起火,并不立即行动,等到骚乱愈发接近大营前门时,守桥士卒也慌乱起来,方才率众冲出。

    那守桥士卒听到后方营中骚乱,不知发生何事,正在惊慌,又见到有人突然登桥往这一侧杀来,顿时大乱,也不抵挡,拔腿便往大营逃去。

    严纲随后追杀,连砍两人,便已冲到寨门,令众人拔开鹿角,大喊一声,纵马杀入寨中。

    众人便从营门处开始放火,纵横驰骤,逢人便杀,前营大乱。待接应了先头二十人,双方汇集,喊声大震。

    随后公孙瓒亲自率白马义从冲营,奔腾如雷,宛如一把钢刀直插入袁军大营,袁军终于全营大乱。

    正当赵云倍感压力时,袁军自乱,周遭阻力陡然一松,赵云不敢放过此机会,连忙纵马冲突,从营寨后门杀奔出去了。

    出了寨门,行不一里,赵云回头看袁军大营,只见营中鼓噪,举火如星,喊杀不断。

    忽见一队人马夺营而出,狼狈不堪,待走到跟前,方才看清,乃是亲兵护着文丑逃了出来。

    一行人看到赵云单骑停在路旁,竟不敢上前。

    文丑在亲兵的护拥中问话:“今晚是你带人劫营的?”

    “正是!”赵云昂首作答。

    “好!好!好!”文丑怒急:“既已劫营,在此处做甚,可是想杀我?”

    “我非公孙将军麾下,今此路过,为你大营所阻,故而闯营而过。”赵云如实答。

    “如此你是要往彼处去了,你可知前方乃我家袁公所辖之地?只要我将此间事报于我家袁公,只怕你会寸步难行。你敢留下姓名吗?”文丑厉声问道。

    赵云正色,扬声答道:“有何不敢,我乃常山赵云!”

    文丑听到名字,记在心中,说道:“有种!我也留你不得,你自去吧!”

    “告辞!”赵云说完便勒转马头,往前去了。

    文丑此番战败,退军三十里,自与袁绍请罪,并言明赵云之事。

    袁绍派大将麴义前来统筹,另在所辖州府广贴告示,通缉赵云不提。

    此处离家乡常山郡不远,但赵云既已告知文丑自己的籍贯姓名,恐回乡后有不必要的麻烦,又实在是怕错过师伯寿辰,便没有往常山方向去。而袁绍四世三公,爱惜名声,不用担心他会为难自己家人。是以赵云过河后选择往南而走,乃是想从冀州南部入并州,走上党去太原,一路打听师伯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