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云别传 » 第六十八章 上门拿人

第六十八章 上门拿人

    大年初二,整个长安都炸了锅了。

    全城的居民都在讨论。

    “诶,昨晚长安地震了,感觉到了吗?”

    “可不嘛,我在家睡得好好的,愣是把我吵醒了。”

    “贼你妈,老子昨晚睡着了,一点儿没听到。”

    “哎哟!这地震的规模可够大的!这房子塌的。”

    “还好这里都是集市,没人住,不然得死不少人。”

    “听说宣平门那边也地震了”

    “……”

    百官紧急上朝,昨夜从朝会回来的,一大早又进了皇宫;在朝会上喝的烂醉的,也别回去了,直接面圣去吧。文武官员,全都加班,商量着震后的处理事项和应对措施。

    上首龙椅上坐着小皇帝,旁边一个座位,董卓佩剑坐于其中。

    尚书令王允出列说道:“陛下,太师。现如今,首要事项应当赶紧封锁震心,疏散群众,防止有余震;其次应当加派人马,去地震处搜索救援,或许有幸存者埋在废墟之中;再者该张贴皇榜,抚辑军民,以定人心。”

    小皇帝颤声说道:“王卿……所言极是。诸爱卿,可还有什么意见?”

    众大臣交头接耳一番后,都没有别的意见,集体俯身拜道:“臣等无异议。”

    这时,董卓忽然开口说道:“国都发生地震,这是一等一的大事!怎能如此轻易地就处理了?”

    小皇帝既忧且怕,硬着头皮问道:“不知太师有何想法?”

    董卓不去看群臣,只看着皇帝,大声说道:“陛下!国都地震,这是天怒于你,还请陛下颁下‘罪己诏’,方可平百姓之怨。”

    “这……”小皇帝一时愣住,不知如何是好。

    百官“嗡”地低声议论起来,却无一人反对。董卓不去看他们,丝毫不担心,敢反对的,早就杀光了。

    这时,司徒杨彪排众而出,躬身说道:“陛下,太师。太师方才所言极是。”

    小皇帝听了脸色一黯。董卓则瞥了一眼杨彪,不知心情。

    杨彪接着说道:“但陛下年龄尚小,处理国事皆需大臣们辅佐。上天降罪,皆众大臣之过也,当罢黜一三公,并昭告天下,以平民愤。”

    光禄大夫黄琬,执金吾士孙瑞,皆出列附议。

    董卓“哼”了一声,表达不满,却也没有反对。

    杨彪继续说:“臣身为司徒,未能好好辅佐陛下,实在心中有愧,还望陛下罢臣之职,以安百姓,以安我心。”

    “那,待卿去后,何人可接替杨卿?”小皇帝问道。

    “尚书令王允,德才兼备,可接替臣。”杨彪给出答案。

    小皇帝点头,随即传令拟旨,大意是:长安地震,百姓受苦,这是上天震怒啊,一定是朕的身边有歹人。经查证,司徒杨彪私购豪宅,品行不端,不配做司徒,朕把他废了,众百姓不要再议论了,该干嘛干嘛吧。最后免除长安一年的赋税。

    百姓们看了皇榜告示,除了骂杨彪两句外,也渐渐不再谈论此事,回到日常生活。

    张济府邸。

    一上午府中上下也全在讨论地震一事,可当张绣发现赵云不在房间里,且下人也不知其去向时,张绣便察觉可能出事了,赶紧拉着张济进了书房,单独聊天。他叔侄二人身为武将,不得召唤,不必上朝,所以今日在家。

    张绣说道:“叔父,子龙不见了。”

    张济问道:“什么时候发现的?”

    张绣回答:“一大早,想来昨晚便出去了,彻夜未归。”

    张济狐疑道:“你是说,地震与他有关?”

    张绣点头肯定,说道:“是。他昨晚失踪了,长安恰好发生地震,应当与他脱不开关系。”

    张济又有疑问:“可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张绣脸色凝重地说道:“武功练到极致,便可有崩天裂地之能。我师父‘枪神’童渊就有这种本事。现今在长安城内,吕布或许也能做到……”

    张济打断道:“那是吕布!你觉得你师弟有这个本事吗?”

    张绣想到那日擂台上,赵云持枪时给他的感受,完全摸不清深浅,不确定地说道:“应该没有吧。但我们仍不知他为什么失踪。”

    张济随即说道:“难道说,他昨晚与吕布发生了过节,这地震是吕布搞出来的?”

    张绣恍然大悟,说道:“有这个可能,这么说,子龙一定被他抓去了。叔父,这该如何是好?”

    张济正要说话,突然下人来报,说吕布带人过来了,就在门外,吕布要强行闯门,下人们快拦不住了。

    叔侄二人对视一眼,神色都显仓皇。二人不敢怠慢,赶紧出了书房,匆匆向大门走去。

    来到门前,叔侄二人脸色已恢复如常,见吕布披甲戴刀,引了一队人马,站在门下等候,门两边自家下人做阻拦状。

    张济对吕布拱一拱手,挤出一抹笑容,说道:“温侯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勿怪勿怪。”

    张绣则对下人呵斥道:“放肆!居然敢阻拦温侯,还不让开,请温侯进去!”

    下人退开,回到大门两边站定。

    吕布“哼”了一声,直接越过张济张绣,跨过门槛,进入府内。

    张济叔侄连忙跟上。

    吕布边走边说道:“我也不瞒你们,昨晚有乱贼行刺于我,我已将他拿下,那人供出行刺是受你们指使。你们还不束手就擒?”

    听到这,张济张绣对视一眼,心中大惊,却又很不解:赵云为何要刺杀吕布?赵云真被他捉去了?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他们叔侄二人没有派赵云去杀吕布。

    张济稳定心神,说道:“温侯开的好玩笑!我叔侄绝没有派人去刺杀你。”

    张绣接口说道:“温侯明鉴,我们也不知道有此人,敢问温侯,此人叫什么名字?”

    吕布转过身来,冷冷地盯住二人,说道:“他说他叫‘常山赵子龙’。”说完便发现了张济二人脸色一变,虽然瞬间就掩饰过去,但是那一瞬间的骇然还是没有逃过吕布的双眼。“哼!你们二人果然有问题。”吕布心中想到。

    张济仍旧坚持,说道:“此名字,我们并没听过,温侯兴许是搞错了。”

    吕布戏谑地回答道:“搞没搞错,你侄儿不知道吗?”又转头看向张绣,说道:“那人的枪法我认识,跟将军使的一模一样。”

    张绣还在硬撑,说道:“天下枪法何其多,相似的终归不少。温侯一定是搞错了。”

    吕布怒喝一声:“还不认罪!来人,将他二人拿下!”

    门外手下哄然称诺,就要闯门进来。

    张济大声喊道:“且慢!敢问温侯,太师可曾知道此事?太师是何见解?”

    吕布昂首说道:“我捉拿你们后,自会向义父报告。”说完之后,再次大喊一声“拿下!”然后就要不由分说地捉拿他二人。吕布正谋划一件大事,需要尽可能的剪除董卓的党羽,此时这个机会他自然不肯放过。

    张绣大怒,在自己家里,吕布敢如此嚣张,让他脸面何在!就要暴起动手,忽然抬头看到吕布的一双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那双眼睛有如鬼神,凶煞无比,又十分冷漠,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张绣忽而觉得吕布变得越来越高大,气势被那双眼睛完全吸走,整个人充满了无力感,仿佛自己是个小小的蚍蜉,而对方是个参天巨树,自己完全无法撼动他分毫。张绣顿时萎靡了下来。

    吕布嘴角泛起一丝嘲笑。手下人已拿住张济叔侄,正往外面押送。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温侯好大的威风啊!”